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地荒漠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风动力是该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植被是该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决定因子。本文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探讨了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地荒漠化的正过程。指出该区的土地荒漠化是在南疆气候变异以及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大环境下发生的;同时,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又有特定的内涵:以天然绿洲的土地退化为本质;人类活动加速了这一过程。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其物理学驱动机制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根据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其划分为荒漠河岸林衰退期、灌丛沙堆稳定发展期、灌丛沙堆活化-荒漠化发展期。  相似文献   

2.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的7.04%),目前总人口约48万。区内土地辽阔,水草丰茂,年地表径流量130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110毫米,属新疆少有的丰水地区,草场总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其中有效利用面积约730万公顷,分别占新疆的13.2%和14.4%,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历来是新疆重点牧区之一。建国以来,本区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业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商品肉生产基地。1984  相似文献   

3.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国土面积278.04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期牧场14 210万公顷,占51.2%;森林和林地5 910万公顷,占21.2%;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2 7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8%,包括可耕地为2 500万公顷,多年生作物用地220万公顷。种植的主要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向日葵、花生、梨果、柑桔、牧  相似文献   

4.
1977年和1984年对全球荒漠化状况及其趋势的评估之后,1990—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对荒漠化的重新定义,又一次组织专家对全球荒漠化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结果汇编成“联合国荒漠化防治计划执行情况和荒漠化现状”一书,是关于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及其分布的最新资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提出,“荒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干燥半湿润地区(干燥地区)不合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GIS的内蒙古沙漠和沙质荒漠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内蒙古20世纪80年代末和2000年两期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提取两期 沙质荒漠化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2000年全区沙质荒漠化现状,同时统计计算了内蒙古 中部地区十年内不同程度沙质荒漠化土地之间的转换面积,采用转移矩阵法和数学模型法,建 立了20世纪80年代末—2000年沙质荒漠化土地转移矩阵和动态度。得出如下结论:①内蒙 古土地沙质荒漠化严重,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含沙漠和潜在沙质荒漠化土地)占全区总面积 的67.72%;②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及影像 解译结果可分三个纬度带,即呼伦贝尔沙质荒漠化带(48°—52°N)、阴山后山—浑善达克—科 尔沁沙质荒漠化带(42°—44°N)、阿拉善—毛乌素沙质荒漠化带(38°—40°N);③内蒙古中部地 区是沙质荒漠化严重且强烈发展的地区,中度以上沙质荒漠化土地占该地区总面积的22%以 上;④内蒙古中部地区80年代末至2000年间沙质荒漠化土地净增约10万hm2;⑤轻度风蚀 荒漠化土地增加了121011.45hm2,中度风蚀荒漠化土地增加了327831.59hm2,强烈和严重沙 质荒漠化土地分别增加了402497.13hm2和143998.67hm2;⑥沙质荒漠化的强烈发展,严重制 约着自治区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发展,也威胁?  相似文献   

6.
世界干旱地区概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干旱地区包括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燥的半湿润区,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41%,各大陆干旱地区面积在世界干旱地区部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亚洲和非洲最大,其次是北美洲和澳洲,再桨是南美洲和欧洲,在土地利用方面,农用土地占世界干旱地区部面积83.7%。在农用土地中,牧场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雨养耕地,灌溉土地所占比例最小。  相似文献   

7.
家栖黄胸鼠也危害农作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平 《植物保护》1987,13(4):53-53
怀安县怀安镇面积2956公顷,其中1300公顷有野鼠(耕地1133公顷,荒坡167公顷)。该镇旱地多、水地少,1984年前每年鼠害面积1000公顷左右,粮食损失约23万公斤。1984年4月上旬至下旬,大面积使用上海联合化工厂生产的杀鼠灵(含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下游土地荒漠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范围相当广阔,计有200多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0%以上。在这样广阔的土地上,自然资源正在不断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随之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益繁荣,出现了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但由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们认识自然规律不够,未能注意到流域生态系统特点 因之,出现了较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给国计民生带来一些不利后果,需要引起重视和采取有力对策,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规定,依据《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区划界定了内蒙古荒漠化潜在发生的范围,并对内蒙古的土地荒漠化状况进行了宏观监测。监测工作中充分利用了“3S”技术,现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地面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并进行了程度分级。同时在弄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限定范围的土地退化的基础上,调查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范围外的土地退化情况。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39×104km2(约合11.16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62.88%,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土地退化过程。民勤县的荒漠化类型主要有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通过分析该县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 ,认为该地荒漠化土地在面积、程度上都在扩大和增强 ;荒漠化土地的形成是在自然因子配合的情况下 ,人为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对民勤县荒漠化的防治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分别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以处于季风边缘区的太仆寺旗2000年与2005年的TM4、3、2波段合成的标准假彩色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并对TM遥感影像进行合成、增强、纠正、镶嵌和人机交互判读,生成两期的荒漠化动态变化图。在GIS软件支持下,建立了两期的荒漠化现状数据库,采用转移矩阵法和数学模型法,建立2000-2005年沙质荒漠化土地转移矩阵和运算动态度,分析北方环境敏感区荒漠化变化。分析得出: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51121.6hm2;中度和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68948.8hm2和-5978.7 hm2。其中,1/3的中度荒漠化土地逆转成非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土地。重度风蚀荒漠化转变成轻度风蚀荒漠化的面积2168.9hm2。而非荒漠化土地变成了轻度风蚀荒漠化土地达21393.9hm2。但是非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35374.5hm2。而且重度和中度荒漠化土地演变成轻重度风蚀荒漠化土地也很多。因此,总体而言,太仆寺旗荒漠化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自然环境明显改善,这归功于大力实施荒漠化防治措施的结果。但是也存在非荒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力度不够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局部地区的荒漠化迅速发展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过渡带生态环境区综合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研究张鹤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荒漠化,即“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相似文献   

13.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 ,耕地总面积800万公顷 ,其中水稻种植400万公顷 ,旱粮种植100万公顷 ,棉花种植20万公顷 ,柑桔种植25万公顷 ,茶叶种植20万公顷 ,油菜80万公顷 ,蔬菜种植50万公顷。近几年 ,全省每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3亿亩次以上 ,防治面积达4亿多亩次 ,农药使用量5~6万吨 ,农药销售额在10亿元左右。省内现有农药企业56家 ,生产原药50多种 ,产量3.5万吨 ;加工制剂100多个产品 ,产量10万吨以上。湖南省农药检定所于1986年经省编委批准成立 ,主要工作任务是加强对本省农药生产、销售、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以松嫩平原西部荒漠化的典型区域大安市为研究对象,在GIS平台下,根据1986年,1996年和2000年TM影像解译获取的景观动态数据,分析近15年大安市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并应用Markov模型预测大安市景观格局动态,结果表明如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2050年荒漠化土地将占土地总面积的42.30%,高-中覆盖度草地,水域,沼泽将大面积退化,分别仅占1986年水平的48.69%,24.71%和22.74%。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土地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近15年来筑路、开荒等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气候因子的变动有利于土地荒漠化过程的发展,是土地荒漠化过程的背景因子;水文因子迭加了人类的无序开发、利用,是土地荒漠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0年到2005年遥感数据资料,基于NDVI计算了博尔塔拉河、精河流域绿洲土地荒漠化程度,分析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历史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1990-2000年期间,土地荒漠化呈加剧态势;2)2000-2005年期间,土地荒漠化逆转形势明显,恶化程度有所降低;3)1990-2005年的16年间,虽然研究区的荒...  相似文献   

16.
战争与荒漠化在干旱地区,战争对荒漠化的影响是严重的,尤其是现代战争。瑞士科学家让·热克·巴列里查证了历史上有次料记载的约有14500次不光彩的战争。1991年在斯德哥尔摩公布的“争斗损失”报告中,报道了自第二次世蚧大战后至今45年间,在我们的星球上共...  相似文献   

17.
2003-2008年甘肃民勤绿洲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2003年和2008年2期覆盖民勤的TM影像解译,对民勤绿洲及其外围20 km范围内8 355.20 km2土地进行荒漠化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土地荒漠化严重,荒漠化土地占到监测区的80%以上。荒漠化类型分为风蚀和盐渍荒漠化2种,呈带状分布在绿洲外围或镶嵌于绿洲内部。2003年监测区内共有荒漠化土地671 ...  相似文献   

18.
以扎鲁特旗2000年TM影像作为信息源,并结合野外考察进行人机交互判读,建立土地荒漠化数据库.结果表明:扎鲁特旗土地荒漠化严重,荒漠化率达28.88%.荒漠化类型有沙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和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空间分异明显,南、北部严重而中部较轻,农牧交错区比纯农区和纯牧区严重.地形地貌、松散的土质以及干旱多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土地荒漠化的基本条件,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人口剧增是间接原因,而管理失误才是土地荒漠化的根源.要遏制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严峻态势,必须加强管理,控制人口,改革土地利用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重视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为沙漠河流 ,绿色走廊生存于两大沙漠之间 ,且生长环境恶劣。本文通过对荒漠、沙漠、沙漠化与荒漠化间关系辨析 ,考虑到研究区的地域特征和时间尺度 ,给出绿色走廊土地荒漠化的概念 ;基于土地荒漠化概念 ,给出了土地荒漠化的发展的驱动因子为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因子 ,而荒漠化驱动因子变化耦合了人类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近 5 0年来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其驱动因子的关系 ,利用投影寻踪回归技术研究了驱动因子的贡献率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斯坦荒漠的主要宝藏就是广阔的天然牧场,其面积达12550万公顷(包括半荒漠区)。这些牧场的饲料储备约为1750万吨,可供450万头羊食用。荒漠牧场植物种类繁多,有1200种。其中500种属于只能在哈萨克斯坦荒漠见到的土著植物。在这些植物种类中,有用的占75%,无用的占22%,3%的植物是有毒植物。众多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