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羊驼毛鳞片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羊驼(Lama pacos,Alpaca)是我国新引进的动物种,属于毛肉兼用的经济动物。羊驼属偶蹄目、骆驼科、南美洲驼属.其经济价值主要在于毛。我国对羊驼毛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国内有对小羊驼被毛物理性能的研究。我国羊驼经过一年多的饲养和繁育,已具一定的适应性,在我国气候、地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生产出一批被毛。羊驼90%以  相似文献   

2.
羊驼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属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美洲驼属。羊驼主要用于产毛,其毛被誉为“软黄金”,同时羊驼肉、乳也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繁育证明,它们在温带一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环境中也能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生产水平。羊驼对高海拔地域生态环境具有  相似文献   

3.
羊驼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属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美洲驼属。羊驼主要用于产毛,其毛被誉为“软黄金”,同时羊驼肉、乳也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经过专家考察,我国中西部地区适于羊驼生长。羊驼对海拔高地域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加之独特的畜牧学特性所包含的高  相似文献   

4.
羊驼的饲养管理和生活习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驼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属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美洲驼属。羊驼主要用于产毛,其毛被誉为“软黄金”.同时羊驼肉、乳也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现在羊驼已经成为家养动物,许多国家已经成功引种且有一定程度的推广。近年来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繁育证明,它们在温带、亚热带海洋性温润气候环境中也能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甘加型藏羊(简称甘加羊)是藏族同胞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肉、毛、皮兼用的草地型藏系绵羊类型之一,史称白石小尾藏羊.同比其它类型藏羊,其体格较小而紧凑,被毛以粗毛为主,毛辫长,死毛较少,产毛量略高,以产"西宁毛"而著称,肉质细嫩味美,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夏河县甘加乡,现存栏20余万只.  相似文献   

6.
<正> 以草地为主要饲料来源,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的畜牧业叫草地畜牧业。草地畜牧业经营的对象是草地和牲畜,其最终产品是乳、肉、毛、皮等畜产品。草地畜牧业经历两个生产过程:一是植物生产过程,即牧草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叫第一性生产(或叫初级生产);二是动物生产过程,即牲畜将牧草转化为畜产品的过程,叫第二性生产(或叫次级生产)。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毛色间(白色、黑色、驼色、棕色、其他)毛品质性状的差异,为羊驼选育提供参考数据。对275只具有不同被毛颜色的羊驼进行毛样采集,并且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羊驼不同被毛颜色对平均纤维直径、白度、亮度、黄度、毛丛自然长度、单纤维强力和断裂伸长百分比存在着极显著影响(P0.01);驼色羊驼毛平均纤维直径最小、毛丛自然长度最大,白色羊驼毛的白度、亮度和断裂伸长百分比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白色、黑色、驼色、棕色、其他毛色羊驼毛的平均纤维直径与单纤维强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颜色羊驼毛的亮度与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白色、驼色羊驼毛的黄度与白度、亮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黑色羊驼毛的黄度与白度、亮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结果说明,驼色和白色羊驼毛更为优质,在实际生产中可将驼色和白色被毛作为选育目标,或扩大驼色被毛和白色被毛羊驼的数量,并且在改善羊驼毛平均纤维直径的同时兼顾纤维强力、亮度、白度性状的选育,达到平衡育种,以期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羊驼毛。  相似文献   

8.
旨在通过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与毛色的相关性。选用成年白色羊驼与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MC1R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1R蛋白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表皮、毛囊周围外根鞘组织、毛乳头以及毛球周围都呈阳性着色。在棕色羊驼,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分布于毛球顶部及表皮,呈强阳性着色。在白色羊驼,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外根鞘及表皮,毛球部表达呈弱阳性。MC1R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极显著表达(P<0.01)。(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羊驼皮肤组织粗蛋白提取物中存在分子量约35ku与兔抗MC1R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且棕色羊驼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羊驼,差异极显著(P<0.01)。MC1R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量的不同与羊驼毛色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羊驼是已知家养动物中天然被毛颜色最为丰富的动物之一,本研究旨在在组织水平上观察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成熟黑色素细胞的分布与定位,以揭示羊驼丰富被毛颜色发生的细胞学机制。试验选择白色被毛和有色被毛成年羊驼各1头,盛毛期体侧取样,制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多巴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多巴—甲苯胺蓝复染,光镜观察、拍照。结果表明,在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均有成熟黑色素细胞的分布,但是分布规律不同,在有色被毛皮肤组织主要分布于毛根成形部,在毛根永久部及表皮也有分布,但是数量较少;白色被毛组织主要分布于表皮,在毛根成形部分布很少,而在真皮部及毛根永久部有少量分布。结果提示:1)羊驼不同被毛颜色发生取决于毛根成形部成熟黑色素细胞的数量;2)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毛囊黑色素细胞与皮肤黑色素细胞在执行功能以及它们所接受的调节信号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Agouti在不同颜色被毛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毛色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性状,Agouti是研究哺乳动物毛色发生的一个主要的候选基因。为研究Agouti基因在羊驼毛色发生过程中是否表达及其作用机理如何,本研究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对白色和棕色被毛成年羊驼皮肤组织进行研究。半定量RT-PCR显示,Agouti基因在白毛羊驼皮肤组织中高量表达,而在棕色毛羊驼皮肤组织中表达量较低;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棕色被毛羊驼皮肤组织毛囊外结缔组织中有少量的Agouti阳性着色,白色羊驼毛囊内根鞘有大量的Agouti阳性着色,且形成了集中的Agouti特异性阳性着色圈。研究结果说明:Agouti基因在不同被毛羊驼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白色被毛羊驼真皮毛乳头表达的Agouti基因可能与白色被毛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羊驼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一种毛用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是因为羊驼毛具有以下特点:1)羊驼毛手感细腻、光滑,刺激少于其他动物,具有极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耐磨损,脂肪、油或毛脂含量很低,不散发味道,蓬松不滞留水分,也不会抵制太阳光的辐射,不缩水;2)羊驼毛呈现不同程度的弯  相似文献   

12.
<正> 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已被国家正式命名。作为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育种基地之一的海晏县,如何使其畜群结构更加合理,在海晏天然草地牲畜严重超载的情况下,加快周转,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为省内外提供尽可能多的种畜和更多的毛、肉等畜产品,大幅度地增加经济效益,却是人们普遍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漫话羊驼     
小丫 《北方牧业》2003,(8):18-18
在各种精细毛纺制品中,羊驼毛大衣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但此种大衣价格不菲,甚至达到万元。据称羊驼毛产自一种美洲动物羊驼,那么羊驼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羊驼毛为什么如此之贵呢?  相似文献   

14.
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是表达于角质化细胞的膜受体蛋白之一,经证实参与黑色素颗粒的胞间转运,本文通过分析PAR-2基因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mRNA转录水平,以期从色素颗粒转运角度研究羊驼不同颜色被毛形成机制。以4头成年白色羊驼和4头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PAR-2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中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AR-2基因mRNA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相对基因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2.43倍。结果提示,PAR-2基因mRNA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表明:毛囊黑色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间色素颗粒转运水平是羊驼不同被毛颜色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羊驼(Lama pacos),属于哺乳纲、有胎盘亚纲、偶蹄目、团蹄亚目、骆驼科、美洲驼属、羊驼~([1])。在自然界,羊驼分布在南美洲,主要地区为秘鲁、玻利维亚、智利的安第斯山脉和阿尔贝斯山脉高原、海拔4400~4 800 m的草原、牧场和沼泽地带~([2])。由于羊驼毛纤维具有柔软性、强韧性、颜色多样性等特点,保暖轻便,在世界纺织业中被誉为"软黄金",是世界上最好的纺织材料,在世界纺织业声誉很高,所以羊驼毛制品价格昂贵~([3~6])。由于羊驼毛织品的经济效益较  相似文献   

16.
海门山羊快速育肥试验张念文,朱新春,陈南飞,管生,梅治平,徐忠,朱建明(启东市滩涂草地开发指挥部226200)海门山羊的重点产区是江苏的启东、海门及上海的崇明县等地,是一个优良的肉、皮、毛兼用型地方品种,但个体较小,生长较慢、产肉较少。为了充分利用山...  相似文献   

17.
涪陵地区位于四川东南、长江中游三峡库区中段,草坡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耕地占总面积五分之二。但天然草地禾本科牧草占优势,产量低,品质差,枯草期较长。为了种草养畜,建设和改良天然草地,发展皮、毛、肉  相似文献   

18.
β-catenin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旨在研究β-catenin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探索其与毛色的关系。以成年白色和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β-catenin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中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定位进行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β-catenin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相对基因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皮肤组织的1.662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羊驼皮肤组织粗蛋白提取物中存在分子量约85 ku与兔抗β-catenin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棕色羊驼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羊驼;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β-catenin在羊驼皮肤的表皮、毛乳头、毛根鞘和皮脂腺中表达,根据光密度值得出,除皮脂腺之外,在表皮、毛乳头和毛根鞘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β-catenin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定位以及表达的差异,表明β-catenin参与毛色形成。  相似文献   

19.
PAX3转录因子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研究PAX3在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PAX3转录因子在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表明PAX3在毛球基底层细胞之间,毛乳头周围和毛根部都存在阳性表达,并在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PAX3参与了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PAX3与色素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内皮素受体B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er B,EDNRB)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在不同毛色中的差异比较,探讨其在羊驼毛色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用RT-PCR法检测EDNRB基因在不同毛色皮肤中的表达,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毛色羊驼皮肤EDN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EDNRB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棕色羊驼中EDN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2.1651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DNRB蛋白在棕色组的表达显著高于白毛组(P0.05);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EDNRB在羊驼皮肤的毛乳头、毛根鞘及表皮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棕色皮肤组织中显著表达(P0.05)。试验结果提示,EDNRB与羊驼黑色素细胞的活动密切相关,并参与了羊驼毛色和肤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