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海省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肠道菌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全省分布的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人工培养得到的幼虫,天然冬虫夏草寄生蝙蝠蛾幼虫的肠道菌群进行分离和培养,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从所有被检蝙蝠蛾幼虫的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1个不同菌群,其中以葡萄菌属的数量较大,分离频率较高,为优势菌群,特别是可以确定LG03、LG04菌株是冬虫夏草寄生蝙蝠蛾幼虫肠道内的优势细菌。在人工培养的幼虫肠道内没有检出真菌,放线菌仅存在于自然采挖的冬虫夏草寄生的幼虫肠道内。 相似文献
2.
3.
用不同生活期的蝙蝠蛾多毛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固培菌丝体和液培菌丝体作为感染源,采用四因子组合试验方案,对4龄拉脊蝠蛾幼虫进行侵染.结果表明温度为10~15℃时,对蝙蝠蛾多毛孢感染拉脊蝠蛾幼虫最有利,分生孢子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几率最大,分生孢子+液培菌丝体组合是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4.
蝙蝠蛾多毛孢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生活期的蝙蝠蛾多毛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固培菌丝体和液培菌丝体作为感染源,采用四因子组合试验方案,对4龄拉脊蝠蛾幼虫进行侵染。结果表明:温度为10 ̄15℃时,对蝙蝠蛾多毛孢感染拉脊蝠蛾幼虫最有利,分生孢子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几率最大,分生孢子+液培菌丝体组合是感染拉脊蝠蛾幼虫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是冬虫夏草菌侵染寄主蝙蝠蛾(Hepiahus spp.)幼虫而形成的虫菌复合体,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菌的寄主主要分布在蝠蛾总科8个属的60多个种内,这些蝙蝠蛾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大部和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等地。本研究拟以采集自青海省化隆县境内的蝙蝠蛾卵为对象,明确温度与湿度互作条件下对蝙蝠蛾卵孵化的影响。在浓度为5%的PEG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达89.5%,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浓度的PEG处理(P<0.05)。随着温度的增加,蝙蝠蛾卵的孵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最高,为86.0%,显著高于其它3个温度处理下蝙蝠蛾卵的孵化率(P <0.05)。温度与湿度互作对蝙蝠蛾卵孵化影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湿度共同处理条件下对蝙蝠蛾卵的孵化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F=16.334,P=0.000)。在PEG浓度为5%、温度为15℃处理下蝙蝠蛾卵孵化率最高,达到89.5%,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 <0.05)。尽管温度和湿度在蝙蝠蛾卵的孵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除此之外孵化场...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蝙蝠蛾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置8 种温度对蝙蝠蛾卵的孵化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孵化蝙蝠蛾卵的最适温度为15 ℃,卵保存在0 ~5 ℃的条件下15 ~30 天后孵化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应用常规分离培养法对不同季节的拉脊蝠蛾幼虫肠道内的细菌、真菌及放线菌菌群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拉脊蝠峨肠道菌群组成,以期发现优势菌群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为提高幼虫的成活率和侵染率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从80头幼虫肠液中共分离出17个不同的菌群,其中细菌11个,真菌6个,放线菌2个。 相似文献
8.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2015-2017年调查修文地区蝙蝠蛾、透翅蛾的生活史和危害特点,同时记录其在猕猴桃不同树龄上的危害情况,并研究了5种药剂对透翅蛾、蝙蝠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蝙蝠蛾、透翅蛾在修文地区猕猴桃上1年发生1代,5月至8月为蝙蝠蛾幼虫危害盛期;4月至6月是透翅蛾幼虫危害盛期。蝙蝠蛾幼虫在3~6龄猕猴桃上危害较轻,透翅蛾对大于6龄猕猴桃危害较重。幼虫期采用喷雾法施用77.5%敌敌畏EC 对蝙蝠蛾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 d校正防效达92.36%。480g?L-1毒死蜱EC在5 d对透翅蛾的校正防效为93.30%。选择合适药剂可以有效防控蝙蝠蛾与透翅蛾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人工饲料对柞蚕幼虫肠道菌群组成、多样性特征及菌群功能的影响,收集从收蚁开始分别饲育柞树叶和人工饲料至2龄时期的柞蚕肠道样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进行分析,并采用Tax4Fun软件预测菌群潜在功能。结果发现,不同饲育组柞蚕幼虫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人工饲料组柞蚕幼虫肠道菌群多样性低于柞树叶组。肠道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肠道菌群中翻译、复制和修复、能量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等功能基因丰度显著升高,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膜运输等功能基因丰度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人工饲料显著改变了柞蚕肠道的菌群结构组成,并影响其代谢功能,这些变化可能与柞蚕幼虫生长缓慢、体质量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10.
1号饲料喂幼虫的日增重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试虫成活率都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中以2号料的成活率最高,为61.67%,对照组的成活率为71.67%。在饲料中添加小大黄可提高幼虫体重。1号料较适合蝠蛾幼虫生长。 相似文献
11.
对青海省人工培养获得的冬虫夏草菌丝体、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僵虫与天然冬虫夏草化学成份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由于菌丝体、人工僵虫和天然冬虫夏草这些试验材料均为较为新鲜的材料,所以核苷类物质未检出,但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天然僵虫与天然冬虫夏草中均出现了甘露醇的波峰,而人工僵虫中却未检出.由此可知,人工菌丝体与天然冬虫夏草成份较为接近,而人工僵虫在大分子物质方面较为接近,其中的异同点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同时还发现,在菌丝体、健康幼虫、僵虫及天然冬虫夏草中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成份,这些成份对于冬虫夏草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14.
对青海省杂多县冬虫夏草及其寄主的自然生境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县虫草主要分布于海拔4 000~4700m的高寒草甸或高寒灌丛中。因海拔、植被、地形和水热条件的不同,虫草及其寄主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在青藏高原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虫草寄主形成耐寒、耐涝、耐饥的生态习性。水、热、光是完成虫草有性世代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青海杂多县冬虫夏草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海省杂多县冬虫夏草及其寄主的自然生境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县虫草主要分布于海拔4000-4700m。的高寒草甸或高寒灌丛中。因海拔、植被、地形和水热条件的不同,虫草及其寄主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在青藏高原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虫草寄主形成耐寒、耐涝、耐饥的生态习性。水、热、光是完成虫草有性世代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鉴于研究冬虫夏草(Ophiocord yceps sinensis)生境资源保育和人工促繁技术的需要,在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东倾沟乡建立密集和稀疏2个冬虫夏草分布区域作为试验样地,分别设立2条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和草地植被的试验样带.结果表明:密集和稀疏2个冬虫夏草生长区域的草本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蝙蝠蛾(Hepi-alus)幼虫喜食植物种类在植物组成中占多数;冬虫夏草密集区5~20 cm土壤容重为0.68 g·cm-3左右,容重小且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为40%~50%,形成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利于蝠蛾病原微生物孢子萌发和生长;冬虫夏草密集区土壤呈弱酸性,pH值为6.3,土壤电导率值为150~200 μs·cm-1,较稀疏区略高;冬虫夏草密集区大于2 mm砾石含量占9.79%,0.05~2 mm砂粒占39.52%,相较于稀疏区土壤空隙度大、渗透性好,有利于蝙蝠蛾幼虫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18.
玉树州冬虫夏草资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玉树州冬虫夏草年产量高达180 t,主要分布在玉树、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和称多等地;海拔分布范围为4 100~5 000 m;生态地理分布受产地植被类型、温湿度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调查表明,玉树州冬虫夏草年产量高达180t,主要分布在玉树、杂多、治多、曲麻菜、囊谦和称多等地;海拔分布范围为4100—5000m;生态地理分布受产地植被类型、温湿度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