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谷成易 《蚕学通讯》2010,30(3):34-36
蚕桑是潼南县农民增收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县蚕桑生产一落千丈,全年养蚕由历史最高峰13万张降至2009年全年养蚕不足1000张。其主要原因是:丝绸行业形势不断变化,起伏不定,蚕茧价格时涨时跌,亩桑收入低,造成蚕业生产不稳定。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拓展产业面,挖掘桑树自身多种用途的潜力,千方百计提高亩桑经济效益,为蚕农增收创造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发展果桑产业,使蚕农获得养蚕和桑果双重收入,以提高蚕桑的综合效益,推动蚕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有发展蚕桑生产的优越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的历届领导班子在自然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瞄准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蚕桑业,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兴桑养蚕。经过数年努力,实现了从栽桑养蚕到缫丝加工“一条龙”的生产格局,使蚕桑生产发展成为富民富县的主导产业。1镇安县蚕桑产业的现状1.1蚕桑基地初具规模:到2005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2700hm2,累计桑树2600万株,其中田坎桑2200万株。“十五”期间以四条河(旬河、乾佑河、达…  相似文献   

3.
罗红柏  黄奎  刘刚 《四川蚕业》2009,37(3):5-7,26
<正>蚕桑是蓬安的传统优势产业,县委、县政府将蚕桑产业列入了蓬安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四大"特色农业之一。蚕桑产业是一个能集中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内  相似文献   

4.
曾平 《四川蚕业》2011,39(1):7-7,11
<正>蚕桑产业是黔江区的支柱产业,是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富民强区的支柱之一。黔江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发展蚕桑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方针,黔江区走出了一条高效生态蚕业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了社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后期浙江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一五"前期,在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两项工程带动下,浙江蚕桑产业稳定发展,蚕桑新品种应用逐年推进,桑树综合开发进展良好,蚕茧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十一五"后期,浙江蚕桑产业要围绕"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扶持政策,创新蚕茧收购体制机制,加强蚕桑基地建设,推进科技进步,促进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鲜晓波 《四川蚕业》2009,37(3):8-8,11
<正>蚕桑曾是我区富民强区、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优势传统产业。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市场价格行情影响,养蚕、产茧呈直线下降。为了有效稳定和加快发展我区蚕桑产业,笔者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海明 《蚕桑通报》2012,43(1):29-31,33
嘉兴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气候地理条件适宜,产业基础扎实。长期以来,嘉兴一直是全国蚕桑重点产区,蚕桑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主导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蚕桑产业"十五"回顾和"十一五"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蚕桑业在杭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蚕桑业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杭州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气候条件良好,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蚕桑产业历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杭州农业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据统计,2006年淳安、临安、桐庐、建德和富阳西部5县(市)30个重点乡镇的种植面积达1.18万hm^2,  相似文献   

9.
蚕桑产业是平利县的传统产业,截止目前,已有桑园5060mh^2,其中密植丰产桑园1400hm^2,投产桑树3500万株。2005年养蚕发种44256张,产鲜茧1300t。由于农民鲜茧收入低,从而导致产量、质量、效益“三低”的蚕业局面。加之养蚕劳动强度大,蚕室、蚕具建设投资较大,传统上蔟营茧方法茧质得不到提高和外出打工人员猛增,已严重制约着蚕农增收和蚕桑产业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推行“桑园管理规范化、小蚕饲养共育化、大蚕饲养省力化、营茧蔟具优良化”综合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单位面积桑产茧量,提升蚕茧质量,增加养蚕效益,加快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旬阳县“十二五”蚕桑产业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宝  沈佩松 《北方蚕业》2010,31(2):51-52,54
在总结旬阳县蚕桑产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之上,制定"十二五"蚕桑产业发展目标,更新观念,创新生产模式和技术服务体系,实观蚕桑产业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汉中市是我省蚕茧生产的重要基地,年发种量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6.18%和29.9%。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蚕桑产业基础不牢、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市蚕业健康发展。为此,我们组织力量,对汉中蚕桑生产的现状进行了调整,认真分析了蚕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蚕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1汉中市蚕桑生产现状1.1汉中蚕桑生产概况全市现有桑园面积0.71万hm2,其中投产园4238hm2,地坎桑4595万株(折面积3063hm2),全年发种92700张,平均单产37.46kg,年产鲜茧3472.5t。1.2蚕种生产经营情况汉中市蚕种场是我市惟一蚕种生产单位,生产配套设施健全,年制种能力15万张,全场有38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8人。除蚕种生产外,积极开发多种经营项目,除配套供应蚕药蚕具外,开发有丝棉被、蚕沙枕头、雄蚕蛾酒等。蚕种生产和经营实行资格认证制度,蚕种场及各县(区)蚕桑技术推广部门承担栽桑养蚕技术指导培训的同时兼营蚕种。1.3生丝制造企业情况与蚕茧收烘现状汉中市拥有生丝制造企业3个,城固张骞缫丝厂有六组2400绪自动缫丝机组,年处理干茧800t。略阳县兴洲缫丝厂...  相似文献   

12.
“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是我省结合多年发展蚕桑产业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经验,既是发展途径,也是发展方向,更是推动现代蚕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实践证明,小蚕共育利于发育整齐,提升蚕茧质量;利于节省劳力,提高劳动效率;利于节省桑叶,降低养蚕投入;利于合理利用物资,提高规模效应.近年来,“涪城模式”作为蚕桑产业发展的典范,走出了一条“公司+共育户+农户”的路子,为全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共育户作为这一模式的核心与纽带,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并推广小蚕共育的做法与经验对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孙树勇 《蚕桑通报》2012,43(1):56-57
射阳县蚕业生产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稳定提高在本世纪初,生产总量现列江苏省第四位。2010年全县现有桑园4000hm^2,全年实发蚕种16万张,蚕桑产值2.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和66%,产值达4951元怕67m^2。“十一五”期间被列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  相似文献   

14.
近日,广州综合试验站团队完成的“广东省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技术路线图”获省级成果登记证书。该成果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方法和经验,结合广东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在传统蚕桑产业链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确立了在新形势下充分挖掘蚕桑资源的物质潜能、生物潜能和文化潜能,把传统的绢丝产业结合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模式,逐步完成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多元化发展的转型。并沿着市场需求分析、产业目标确定、技术壁垒分析与研发需求确定的途径,完成了广东省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技术路线图的绘制报告。  相似文献   

15.
《四川蚕业》2008,36(2):47-48
隆昌县胡家镇双龙村距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14户,1378人;总耕地1430亩,其中,田880亩,土550亩。该村过去以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经济效益差,人均收入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村大力调整种养结构,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强村的思路,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始终坚持“热不赶、冷不砍,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四川蚕业》2008,36(2)
隆昌县胡家镇双龙村距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14户,1378人;总耕地1430亩,其中,田880亩,土550亩.该村过去以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经济效益差,人均收人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村大力调整种养结构,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强村的思路,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始终坚持"热不赶、冷不砍,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发展蚕桑作为该村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实现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