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采用不同温度、PH、培养基对樗蚕业 第40代传代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初步影响。结果表明,细胞生长的适应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6℃,最适PH值为6.4,最佳培养基为MGM-448、MGM-443。  相似文献   

2.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白僵菌的生理特性的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S-Pf和N-pf)、白僵菌在25℃下于水没中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9.8%、67.2%和78.4%,而当相对湿度为90%对下时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白僵菌孢子萌发率最适温度为25℃,粉拟青霉均为20℃;15℃以上,S-Pf孢子萌发经高于N-Pf,而15℃以下时则相反,在PDA培养基上,粉拟青霉南北株系产孢量基本相同;N-Pf最适生长温度、产孢温度为20-25℃;S-Pf则为20℃。  相似文献   

3.
大泷六线鱼鳍、吻端和肾脏组织原代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研究了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鳍、吻端和肾脏细胞在含有体积分数为20%胎牛血清(FBS)的L-15、DMEM和DMEM/F12 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以及人碱性成纤维细胞(bFGF)、硫酸软骨素、Ⅰ型胰岛素样(IGF-Ⅰ)3种生长因子对细胞贴壁率和迁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鳍、吻端和肾脏细胞适宜的体外培养体系为DMEM/F12培养基+20% FBS,pH为7.2,温度为25℃;在最适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0 ng/mL bFGF、20 μg/mL硫酸软骨素、40 ng/mL IGF-Ⅰ时,3种组织的贴壁率和细胞迁出率均最高;鳍、吻端和肾脏组织分别经培养21、15、18 d后长满单层,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采用低渗滴片法制备染色体,3种组织原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8条.本研究为大泷六线鱼鳍、吻端和肾脏组织细胞系的构建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提高果奶稳定性的方法研究表明,果奶必须含有0.4%-1.2%的油酯,PH值为3.7-4.0,温度为50-80℃,单宁含量低于0.3%,均质压力为18-25MPa,在加酸成果汁前后各均质一次,对果奶的稳定效果好。乳化剂和络合剂须与奶粉同时溶解,并经胶体磨充分乳化后再加入稳定剂。当均质后的料液温度低于40℃时,剧烈搅拌并缓缓加入稀释的果汁或酸,在65-70℃杀菌30min。按上述工艺生产的果奶和芒果  相似文献   

5.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白僵菌的生理特性和毒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S-Pf和N-Pf)、白僵菌(Bb)在25℃下于水滴中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9.8%、67.2%和78.4%,而当相对湿度为90%以下时,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白僵菌孢子萌发率最适温度为25℃,粉拟青霉均为20℃;15℃以上,S-Pf孢子萌发率高于N-Pf,而15℃以下时则相反.在PDA培养基上,粉拟青霉南北株系产孢量基本相同;N-Pf最适生长温度、产孢温度为20~25℃;S-Pf则为20℃.在20℃以上,白僵菌对马尾松尾虫感染率高于粉拟青霉;而在15℃以下,粉拟青霉则明显高于白僵菌.  相似文献   

6.
对影响热带假丝酵母ZAU-1菌株固体发酵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温度为30-35℃,培养基最适PH4-6,最佳含水量47%-48%,种子接种量为10%,增湿通气有利于该酵母的固体发酵,此外,对通气、温度及湿度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酵母固体发酵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FluryHEP株经BHK(21)细胞传代后,从1987年试制了7批疫苗,批间毒价稳定,MICLD(50)均在10(-4.5)/0.03ml以上,冻干苗毒价≥10(-4.5)/0.03ml。冻干苗以5%蔗糖、1%明胶为保护剂,在-20℃保存一年,4-8℃保存一年,室温(18~25℃)保存7天,毒价均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关于烟草育苗温度和光照强度调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黑龙江省烟草双棚育苗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调控问题的研究,得出苗床期日均温度应保证15.3-19.9℃,平均最低温度7.5-12.0℃,平均最高温度28.4-32.7℃,活动积温876.7-1112.2℃,有效积温339.2-552.2℃,需水量要求每平方米58.8-73.2升,子床期白天光照强度控制在1.6-2.6万勒克斯,床上养分要求pH值6.8,有机质含量15.7%,砂含量66.9%,碱解氮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软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针菇软腐病是近年来普遍发生的病害,病菌初步鉴定为Cladobotryum sp.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27℃,最适15-19℃;适宜pH值为5.6-8.1,最适为6.0。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害发生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和3-4月。气温高(15℃以上),湿度大的年份发病严重。室内药剂抑菌试验结果表明:0.010%-0.001%百菌清和0.05%-0.20%多菌灵对该病菌的菌丝生  相似文献   

10.
核酸酶P1高产菌选育及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线诱变方法选育到一株高活力核酸酶P1产生菌,其酶活可达500u/mL,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28 ̄30℃下培养3 ̄4d。粗酶液的贮存稳定性好,在4℃可贮存4个月仍保留80%的活性,该酶在60℃以下,pH5 ̄8条件下稳定。其最适作用条件为底物浓度1%,pH6.5 ̄7.0,反应温度70℃下降解2h,其RNA降解率和5-核苷酸生成率分别可达90%和80%。  相似文献   

11.
象草花粉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5-38℃鼓风脱水干燥处理的象草花粉,在30℃室温条件下,保存10天,4-10℃冰箱中保存15-20天,活力分别为56.2%和39-82%与其不同花期母本杂交均结实。在-10℃低温冰箱中保存30天或365天,染色结果虽表明有一定活力,但用其杂交,均不结实。在-196℃液氮中超低温冷冻贮藏一年,活力为69.4%,用其授粉结实率为66.7%,与新鲜花粉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用5%二甲基亚砜+10%葡萄糖或5%二甲基亚砜+10%蔗糖作为冰冻保护剂,能有效减轻中华猕猴桃愈伤组织细胞的超低温伤害。以-1℃/min的速率降温至-60~-75℃时,对愈伤组织细胞的伤害作用最小;以大于160℃/min速率快速化冻,愈伤组织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最高。愈伤组织细胞伤害的主要温度区域为-20~-40℃;-60~-75℃为愈伤组织细胞投入液氮时的“安全温度区”,-60℃和-75℃分别为“临界上限温度”和“临界下限温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S-10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产抗培养基为3%葡萄糖,3%玉米面,0.4%9NH4)2SO4,3%黄 饼粉,0.04%MgSO4和0.4%酵母膏,S-10菌株在30℃条件下采用7.5%-10%接种量,发酵初始pH值为7.4-7.6,在一定通气量下,200rpm经过120h发酵其抑菌圈半径可达1.15cm。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将聚乙二醇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对亲核取代反应的改善,先将雌二醇经溴化制得2-或4-溴雌二醇,再分别氯仿中以聚乙二醇(PEG-400)作相转移催化剂(PTC)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2-呈4-甲氧基雌二醇,发现其适条件为:反应温度6-65℃,搅拌反应时间1.5h,试剂比例底物为甲醇:KOH:PEG=1:20:80:0.8,获得较高亲核取代产率;2-氧基雌二醇66.7%及4-甲氧基雌二醇70.3%,  相似文献   

15.
黑曲霉6042液体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适合固体培养的黑曲霉变异菌株6042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研究结果。其优化工艺为,发酵培养基配方:豆粕粉4.5%,麸皮0.5%,NH4NO30.5%,CaCl20.3%和适量1号产酶诱导物。初始pH5.0-5.5种龄24小时,接种量10%,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72小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同源菌株融合改良农抗5102产生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报道了农抗5102产生菌同源菌株90-11、FR-008及WH-1相互之间融合的前期结果。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酶解温度和时间均为32℃和1.0-1.5h,但所需溶菌酶量则有异;90-112-4mg/ml,FR-008为6mg/ml,WHoo 2mg/ml。将各菌株的原生质体在-20℃下冻存1个月内的再生率可维持在70%以上,2个月以内仍可达60%以上。以50%PEG1000诱导融合组合的融合频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德国Sartorius公司的醋酸纤维素微孔滤膜为材料,运用强氧化剂KMnO4-H2SO4对被堵的滤膜进行再生。试验中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并建立了影响再生效果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pH为4、KMnO4浓度为0.15% ̄0.20%,温度为40 ̄45℃,8 ̄10h的处理可获得较佳的膜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8.
梅果苦杏仁苷酸特性与青梅汁脱基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梅果实叶苦杏仁苷酶的研究结果表明:核仁中酶的活力为果肉的17倍;此酶的最适适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4.6,PH稳定范围4.0-7.0。经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青梅原汁酶法脱苦工艺条件的优化组合为:温度45-50℃,PH4.6,酶液稀释度1:25,反应时间1h。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德国Sartorius公司的醋酸纤维素微孔滤膜为材料,运用强氧化剂KMnO4-H2SO4对被堵的滤膜进行再生.试验中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并建立了影响再生效果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pH为4、KMnO4浓度为0.15%~0.20%、温度为40~45℃,8~10h的处理可获得较佳的膜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20.
荔枝叶片膜透性和束缚水/自由水与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荔枝忍受低温的临界温度为-3℃--4℃,因品种而异,供试33个荔枝品种的耐寒性可分3类。耐寒性较强的5个品种叶片-3℃电渗率为40%以下,束缚水/自由水大于1.070;耐寒性中等的20个品种叶片-3℃电渗率为40%-50%,束缚水/自由水为0.644-1.070;耐寒性较差的8个品种-3℃叶片电渗率50%以上,束缚水/自由水为0.644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