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贵州紫苏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贵州紫苏资源的分布及材料间的品质差异,推动资源利用和育种,对274份来自贵州的紫苏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其中188份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发现紫苏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省境内,以黔南、黔西南和毕节市居多,占资源总数的55.11%。贵州紫苏的脂肪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36.69%和25.96%。在脂肪酸组分中,亚麻酸含量最高(平均59.27%)。相关性分析显示,含油量和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r=0.43),亚麻酸与其它4种脂肪酸组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0^-0.52)。通过聚类分析将资源可分为高脂-高蛋白-高亚麻酸、高脂-高蛋白-低亚麻酸、低脂-低蛋白、中等品质和超高脂-超高亚麻酸等5个类型。  相似文献   

2.
不同大豆品种播期试验表明,播期对大豆的蛋白质、脂肪、蛋脂总量、产量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播期的延迟,蛋白质、脂肪、蛋脂总量和产量都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播期对脂肪、蛋脂总量、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蛋白质的影响为显著水平.通过F值的比较可知播期对大豆子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顺序为:脂肪(F=84.52**)>蛋脂总量(F=17.92**>产量(F=17.48**)>蛋白质(F=2.43*).  相似文献   

3.
大豆原生质膜及混合细胞器膜脂脂肪酸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丽君  孟良 《大豆科学》1991,10(1):46-52
本文分析了大豆复叶、真叶、子叶和发育子叶原生质膜及混合细胞器膜脂脂肪酸的组成、配比以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原生质膜及混合细胞器膜脂中主要有六种脂肪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还有少量的月桂酸和花生酸和一种未标记的脂肪酸。干旱胁迫不改变大豆不同叶类组织原生质膜和混合细胞器膜脂脂肪酸的组成,但配比和组分含量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脂肪酸组分中变化最显著的是亚麻酸,其次是亚油酸和棕榈酸。亚麻酸与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耐旱型品种(庆选101)膜脂对干旱的反应,为脂肪酸的饱和化作用较慢,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不耐旱品种(黑农11)。同一品种不同叶类对干旱的抗性表现的顺序为:复叶>真叶>发育子叶>子叶。  相似文献   

4.
野生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龙江省150份野生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异黄酮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67),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306),蛋脂总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89).因此,利用低蛋白质、高脂肪、低蛋脂总量的野生大豆作为杂交亲本,可...  相似文献   

5.
龙眼采后果肉脂氧合酶活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眼’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脂氧合酶(LOX)活性和细胞膜脂脂肪酸组分的变化,探讨其与果实成熟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龙眼果肉脂肪酸组分主要有豆蔻酸(14:0)、棕榈酸(16:0)、硬脂酸(18:0)、油酸(18:1)和亚油酸(18:2),未检出亚麻酸。随着龙眼采后贮藏时间的延长,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果皮中未检出脂肪酸。果肉中的LOX活性伴随着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强而逐渐增强,但由于LOX的活性较低,所以上升的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小,推测LOX可能不是导致果实衰老腐烂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6.
《茶叶》1980,(3)
(三)一、张家驹编译0019 头茶和二茶芽叶生长时叶子类脂物含量的变化和脂肪酸的组成——Anan,T.;Nakagawa,M.茶树叶子含有单的(Mono)和双的半乳聚糖基(Digalactosyl)的甘油酸脂(Dilycerides)、磷酸酰乙醇胺(Phosphalidyethanolamine)、固醇配糖物(Sterol glycoside)固醇甘油三酸脂(Sterol triglyceride)和其  相似文献   

7.
王志新 《大豆科学》2004,23(1):41-44
研究表明,遮光对大豆的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随着遮光时数的增多,也就是日照时数的减少,大豆子粒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蛋脂总量及产量都有显著的变化.但品种的遗传特性对化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大于遮光的影响.光照长度的影响作用不仅涉及光合时间而且与光周期本身的机制有关.遮光对大豆子粒产量及品质影响大小顺序为:产量(F=5.93**)>蛋白质(F=3.16*)>脂肪(F=2.61)>蛋脂总量(F=0.64).  相似文献   

8.
外源茉莉酸诱导巴西橡胶树乳管分化的酶学研究(I)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ll.Arg.)无性系热研7-33-97芽条增殖苗圃中具有3篷稳定叶的萌条和橡胶树无性系RRIM600成龄树为材料,研究外源茉莉对萌条树皮组织的脂氧合酶、苯丙氨酸解氨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以及对成龄树胶乳和树皮组织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⑴外源茉莉酸处理使橡胶树7-33-97萌条第1篷(顶篷)叶和第3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脂氧合酶活性升高,外源茉莉酸与脂氧合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伤酸(nordigyroguaiaretic acid,NDGA)一起作用时可降低外源茉莉酸对脂氧合酶的诱导效应,并相应地抑制了外源茉莉酸刺激橡胶树乳管分化的作用;⑵外源茉莉酸可显地诱导成龄开割橡胶树RRIM600胶乳的脂氧合酶活性,而对其树皮组织的脂氧合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⑶外源茉莉酸大幅度地提高了橡胶树7-33-97萌条第1篷叶和第3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茉丙氨酸解氨酶活性;⑷外源茉莉酸处理中,橡胶树7-33-97萌条第1篷叶和第3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对外源茉莉酸的反应不同,即外源茉莉酸对萌条第3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谱没有影响,但使萌条第1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其同工酶谱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橡胶树萌条次生乳管的分化与树皮组织脂氧合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酸活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与过氧化物酶可能无关。提出了“外源茉莉酸与机械伤害是通过对橡胶树内源茉莉酸的诱导作用而刺激橡胶树乳管分化”的假说。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总木脂素及其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浸提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不同品种大豆中的木脂素,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对浸提溶剂、料液比、浸提时间及次数等因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浸提溶剂,料液比在1/8~1/12范围,浸提时间20 min,浸提2次效果比较理想;标准对照品在0~0.18 mg.mL-1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其总木脂素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6.081c+0.0445,相关系数r=0.9998,总木脂素检出限8.3×10-5mg.mL-1,平均回收率为94.4%,RSD为1.2%。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可对大豆木脂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抗旱与不抗旱大豆叶线粒体膜脂,均由12种脂肪酸:月桂酸(12:0)、豆蔻酸(14:0)、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硬脂酸(18:0)、油酸(18:0)、亚油酸(18:2)、亚麻酸(18:3)和4种未检知脂肪酸以及7种磷脂:溶血磷脂酸胆碱(LPC)、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酸(PA)所组成。 抗旱与不抗旱大豆叶线粒体膜脂的脂肪酸和磷脂组分相似,但其配比不同。抗旱大豆棕榈酸(16:0)含量和磷脂酰甘油(PG)明显高于不抗旱大豆,而亚麻酸(18:3)和其他磷脂含量却低于不抗旱大豆。 抗旱大豆叶线粒体膜脂的总脂肪酸不饱和度,显著低于不抗旱大豆。此种差异主要是由于棕榈酸(16:0)和亚麻酸(18:3)在总脂肪酸中配比的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紫锥菊不同药用部位中主要有效成分菊苣酸的含量情况,为紫锥菊药材的入药部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21:79),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330nm。结果该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3.26%,RSD为0.09%(n=9)。结论:菊苣酸在紫锥菊药材各个用药部位中均有分布,8~10月份采摘的全草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任顺成  丁霄霖 《玉米科学》2006,14(Z1):148-149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玉米须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出59种化合物,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棕榈酸(17.45%)、乙酸乙酯(7.56%)、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5.62%)、糠醛(4.91%)、亚油酸乙酯(3.79%)、5-甲基糠醛(2.75%)、正壬酸(2.62%)、糠醇(2.12%)、香草醛(2.01%)、苯乙醇(1.65%)、苯乙醛(1.54%)、正庚酸(1.48%)、正己酸(1.42%)、六氢金合欢基丙酮(1.32%)、正十五酸(1.29%)和月桂酸(1.02%)。  相似文献   

13.
《广西蔗糖》2004,(1):53-53
早期对于糖的新陈代谢机能的研究结果产生了对下列情况的关注,即葡萄糖没有转换成动物淀粉,而是转化成脂肪酸及甘油三酸脂,并且含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取量的增加造成脂肪摄取量的减少,从而形成血液中甘油三酸脂含量的提高。但是,目前已经明确碳水化合物并没有在人体内转换成脂肪,多数人食谱中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摄取量成反比关系,而且没有显示因为蔬菜、水果及经适当处理的麦片长期消费量的增加而造成的碳水化合物摄取量上升会使甘油三酸脂含量大幅度提高。专家咨询会得出结论,没有显示蔗糖与冠心病源有因果关系糖不会造成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多糖降血脂功能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与高脂对照组比较,低剂量茶多糖组(3组)小鼠血清TG、TC、LDL-C、HDL-C水平及AI值没有显著差异。而中、高剂量组(4、5组)小鼠血清TG、TC、LDL-C水平分别下降了40.60%、25.36%、24.38%;40.02%、26.68%、33.59%。同时,HDL-C水平分别提高了73.44%、82.81%。但中、高两个剂量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茶多糖抑制高脂饮食小鼠血脂升高可能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红香椿和大豆为原料,以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红香椿豆腐的加工工艺条件,讨论了香椿提取液添加量、豆浆浓度、凝固剂用量、凝固温度与时间对豆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香椿提取液添加量为15.0%时,按豆浆浓度(豆∶ 水=1∶ 5)添加0.30%的葡萄糖酸-δ-内酯,在90℃下凝固35 min后冷却即可得到浅绿而有光泽、凝固性和保水性好、口感细腻,具有典型香椿香气和豆香的红香椿豆腐.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花生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遗传特性,给花生品质育种和油脂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227份花生资源(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组成自然群体为试材,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花生9个主要油脂性状(油脂含量及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木质素酸含量、油亚比)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揭示油脂性状之间的关联,明确提升油脂品质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油亚比变异系数最大,为73.66%,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变异系数较大,指标值分别为22.06%、20.86%和20.77%,品种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96%~14.83%,遗传特性相对稳定。亚油酸与棕榈酸、花生酸与硬脂酸、油酸与油亚比、山嵛酸与木质素酸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与棕榈酸、油酸与亚油酸、棕榈酸与油亚比、亚油酸与油亚比呈极显著负相关。9个油脂性状可综合成3个主成分因子,即高油酸因子、饱和脂肪酸因子和粗脂肪因子,这三个因子包含了种质86.25%的信息。227份种质可聚类为3大类群:第一类的油酸、木质素酸含量和油亚比在三个类群中最高,第二类的山嵛酸和棕榈酸含量较高,第三类的花...  相似文献   

17.
茉莉酸甲酯对水分胁迫下花生幼苗SOD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潘瑞炽(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豆志杰…∥植物生理学报。,1995,21(3).-221~228经过茉莉酸甲脂处理的花生幼苗,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体内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下降程度比未...  相似文献   

18.
胡麻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利用胡麻种质资源,促进胡麻品质育种,对国内外280份胡麻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 280份资源的粗脂肪平均含量38.3%,变幅为35.12%~45.27%,变异系数最小(3.22%);木酚素平均含量3.45 mg/g,变幅1.08~7.24 mg/g,变异系数最大(30.88%);亚麻酸含量平均48.03%,变幅35.62%~57.82%,变异系数为7.07%。(2) 相关分析显示,粗脂肪含量与油酸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硬脂酸含量负相关,与其他性状正相关;木酚素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棕榈酸含量正相关,与硬脂酸、油酸、亚麻酸含量负相关;亚麻酸含量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负相关。(3) 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品质性状聚为4个主成分,油酸因子、亚油酸因子,木酚素因子和粗脂肪因子。(4) 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D=42.8水平上聚为5大类群,第Ⅰ类粗脂肪和亚麻酸含量比较高;第Ⅱ类木酚素和亚油酸含量比较高;第Ⅲ类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比较高;第Ⅳ类油酸含量比较高;第Ⅴ类亚油酸含量比较低。以上分析可为胡麻种质资源利用和品质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椰子花序汁液(简称椰花汁)采后品质变化显著的特点,研究了脱氢醋酸钠、二氧化硫、尼泊金丁酯和丙酸钙对椰花汁采后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0.03%的脱氢醋酸钠可强烈抑制椰花汁中产酸菌和酵母菌的活性,与其他组相比,在7 d内折光糖度、乙醇含量、总酸、挥发酸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最小;0.01%二氧化硫可抑制总酸和挥发酸的增加,但不能抑制乙醇的升高,第4 d乙醇含量高达6.8%;0.01%尼泊金丁酯在自然发酵前3d内糖度和总酸变化不大,而3d后总酸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20.
范弘伟  宋同明  张林 《玉米科学》2004,12(Z2):17-19
通过对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给C型胞质不育玉米单交种授粉得到的子粒与高油玉米子粒进行品质分析,发现前者除淀粉与含油量、蛋白质间呈负相关(r=0.36,r=-0.76)、含油量与赖氨酸、能量密度之间呈正相关(r=0.47,r=0.88)、赖氨酸与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35)外,含油量与蛋白质间,淀粉、蛋白质与赖氨酸、能量密度之间相关系数未达到5%显著水平,含油量(3.96%~8.47%)每提高1%,淀粉含量减少0.57%,赖氨酸增加0.008%,能量密度每100g增加27.42 kj;而后者除淀粉与能量密度相关不显著外,其它营养成分之间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含油量与蛋白质、赖氨酸、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83,r=0.95,r=0.70),淀粉与含油量、蛋白质和赖氨酸呈负相关(r=0.87,r=0.78,r=0.84),赖氨酸和蛋白质、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85,r=0.66).含油量(7.18%~14.09%)每提高1%,淀粉含量减少1.74%,蛋白质含量增加0.36%,赖氨酸含量增加0.0164%,能量密度100g增加16.83 kJ.高油玉米(含油量7.1%~16.09%)给常规玉米(含油量3.71%~4.26%)授粉,含油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的花粉直感效应值分别为0.37、-0.27、0.27和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