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同温度计中持续上升的水银柱一样,全球变暖的话题近年来不断升温,最近又有几个相关的重要报告出炉,这个似乎已是老生常谈的警告让人们的心又一次悬了起来。二氧化碳不断在大气层中聚集,吸收的热量越来越多,会不会有一天地球真的变成烧热的铁锅,而人类就是那上面备受煎熬的蚂蚁?幸好间或也有一些好消息传来,把二氧化碳捕集起来并储存到地下,也许是个为地球降温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四年一度的国际体育盛会奥运会,不仅是全球的一次体育狂欢,也往往成为主办国拉动经济的巨大希望。然而,在奥运赛事紧锣密鼓热火朝天,一个个人类极限被突破的同时,人们似乎并没有发现英国经济的振兴。欧债危机笼罩下的伦敦奥运会,或多或少地有了一些悲秋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感受大自然     
大自然是海洋,而心灵则是鱼。人们从大自然中来,又常常被大自然所隔、所弃、所惑。久而久之,人们如鱼儿渴望遨游犬海,如鸟儿渴望飞翔蓝天,急切地想走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把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相融合,深情地感受那种惬意和奇妙,似乎有一片心灵的空间被舒展开来,可以收尽山川的秀美、江河的壮丽、阳光的明媚、雨露的甘醇。人们常把走进大自然说成是去旅游、去观光、去探险,而我说,要真正领略大自然的奇妙,既不能观,也不能探,  相似文献   

4.
感受大自然     
大自然是海洋,而心灵则是鱼。人们从大自然中来,又常常被大自然所隔、所弃、所惑。久而久之,人们如鱼儿渴望遨游犬海,如鸟儿渴望飞翔蓝天,急切地想走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把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相融合,深情地感受那种惬意和奇妙,似乎有一片心灵的空间被舒展开来,可以收尽山川的秀美、江河的壮丽、阳光的明媚、雨露的甘醇。人们常把走进大自然说成是去旅游、去观光、去探险,而我说,要真正领略大自然的奇妙,既不能观,也不能探,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在我们的一些大学里,尤其是在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的专业院校里,人文科学教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漠视。人们倾心和热衷于自然科学,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人们对自然科学往往持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用工具性、功利性的眼光把科学仅仅看成是一种技艺、一种手段,似乎科学就是为了满足市场和商业化的需要而存在,其价值与意义就是满足社会对物质与财富的欲望。这种对自然科学的功利态度和认识,无意中造成了我们的大学、我们的社会出现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价值情怀趋于衰落的局面,导致了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与人们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的心目中,学习似乎是人类的一种专利,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经过仔细研究之后,人们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学者发现,至少鸟类的歌唱就和幼儿学话那样,是精心学习的结果。一般地说,鸟能够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是“叫唤声”,一种是“歌声”。叫唤声通常短促而简单,主...  相似文献   

7.
羚魂     
“可可西里”,蒙语中为“美丽的少女”,藏语则是“青翠的山梁”。两年前,当这四字频繁见诸报端,似乎就注定她与人们结下的不解情缘。已经记不清第一次听到野牦牛队的故事是在哪一年,印象中是一部叫《平衡》的记录片向我真实地展现了可可西里上演的一切让我了解到那片“无人区”和那里鲜为人知的故事。巍峨的雪山下面是茫茫戈壁,光秃秃的丘陵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分外刺眼。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份以来,新疆、甘肃、内蒙古、北京等十个省(市、区),先后遭受十余次沙尘侵袭。4月中旬的北京,一夜之间倾泻而下三十多万吨黄沙,遮天蔽日,在城市和人们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细细的土灰,让正浓的春光黯然失色。沙尘暴肆虐,致使机场航班取消、列车遭袭、人们出行受阻。大自然似乎在以特有的形式向人类发出抗议,告诫我们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一度的洪水是注定要出现的。在长江中游目前的防洪体系和条件下,人们又不得不被迫迎战洪水,历史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重演。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幕幕抗洪救灾的画面究竟还要演多久?还能演多久?中国政府在1998年大洪灾后制定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炼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灾后重建、根治水患32字方针。这一方针把长江水患问题,当成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整个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问题来看待;把长江水患的治理,纳入长江流域整体经济…  相似文献   

10.
全面地讨论第三次浪潮是未来学家的任务,即使是全面地讨论第三次浪潮与情报活动及情报学的关系似乎也非我辈力所能及,但是第三次浪潮描绘的文明社会的主要特征使人们窥见到了情报科学的某些发展远景。科学的综合化托夫勒的很多观点大概是会有争议的,然而有些话估计不会错。他说:“第二次浪潮文明特别着重提高我们把问题分解成各个部分的能力,而对把各个部分重新综合的能力,却很少予以鼓励。多数人从受教育时起,就善于分析,而不善于综合。”“今天,我相信我们已处在一个新的综合时代的边缘,在所有的知识领域里,从严谨的自然科  相似文献   

11.
邸颖 《国土绿化》2005,(10):46-46
秋天,稻穗黄了,树叶也黄了,装点着丰收的大地。此时,秋歌在人们心头响起。这秋天的音符.似乎为一年的收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我认为,秋天也是一种开始。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西南四环边上,有一大片壮观的楼群,这里就是北京著名的企业总部行政区——总部基地,北京周林频谱科技有限公司便坐落在其中的一栋独立办公楼中。十几年前,人们在大街小巷都会看到周林频谱仪的广告,而近年来,周林频谱似乎沉寂了。但实际上,这家公司近期已经悄悄地完成了总裁父子两代的交替,顺利从高起点二次出发。  相似文献   

13.
木屋生活     
郑威  李冰 《森林与人类》2001,21(6):45-46
在祖国北疆浩瀚的林海深处,有一个由笔直的樟子松堆砌而成的木屋。她位于奇乾岭的南麓,密密麻麻的樟子松林把她围得水泄不通,使她成为百里林海中的孤岛。小木屋里只有三个兵。他们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聆听着大森林的歌唱,在他们的感觉里世界似乎只有森林和大兵。他们的职责是对过往原始林区的车辆进行防火检查。说起车辆人们总感觉会川流不息,可这里却不然,冬季一个月都不会有一辆车经过,而夏季一个星期最多也只能有一辆车经过。  相似文献   

14.
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解放林区生产力、搞活林区经济、增强企业活力的一个有效办法。但是,人们认识并不统一,有人则忧心忡忡,似乎林区出现滥砍、超伐是承包的产物。其实不然。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以“责”为中心,把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制度。随着改革的深  相似文献   

15.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千百年的古圳,对于森林也是十分适合的。 茫茫林海,似乎是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其实不然,它的生命像人一样十分脆弱。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一次猝不及防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使整片森林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16.
心诚 《中国林业》2008,(6):24-25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翩然归来的报春燕带来了又一个春天,而奥运年的春天似乎更加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自古人们就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在这小同寻常的奥运年,在这个喜悦的春天,我们不得不说说燕子这个可爱的小精灵。  相似文献   

17.
感冒是世界上常见的一种流行疾病,一旦发生传播速度相当惊人。据统计,成年人一年中得感冒 4次以上,小儿 7次以上,而且很多疾病是由感冒引起的,所以感冒还有“万病之源”之称。   在俄罗斯,人们总结出了几种用大蒜防治感冒的新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把三四瓣大蒜捣碎后倒入一杯热牛奶中,搅动并浸泡 10分钟~ 15分钟。然后用纱布滤出蒜渣,在 30分钟内慢慢喝完这杯牛奶,一天内如能饮服 3杯~ 4杯这种蒜汁牛奶,则对治疗流感、咽炎以及肺炎有明显效果。   2、把蒜汁与蜂蜜按 1: 1的比例调制,一天中服用数次,每次一…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尘封,地处边陲,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开始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这里。作为沙尘暴的主要源区之一,它危及半个中国甚至更大的区域。在更多的人们的想象中,阿拉善是沙漠的世界、戈壁的王国,有着寸草不生鸟兽难栖的荒凉,有着人迹罕至的凄  相似文献   

19.
青春,真好     
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在行程中,我们经历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深远,冬的萧瑟。沿途中会有赏心悦目的风景和让心灵震撼的渴望在眼前掠过,阅历让我们趋向成熟。在人生的行程中,有一种东西是永恒的,是人们为之骄傲的,那就是青春。青春是迈向成熟的门槛,是一座桥梁,把现在和过去延伸到远方。  相似文献   

20.
钟平 《森林与人类》2004,24(11):4-8
历史的尘封,地处边陲,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