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富氧养殖技术不仅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方式,更是动物福利的完善。随着我县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增氧机不能满足网箱养殖立体增氧的要求,阻碍了我县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发展。为了充分挖掘网箱养殖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减少病害发生,我们于2008年采用微孔增氧技术,在斑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鲴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尤其是无肌间刺,适宜加工,为出口欧美国家的首选水产品。为很好地推进大水面网箱养殖,笔者于2006年在沅江市蓼叶湖进行了斑点叉尾鲴网箱高产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邢九保 《齐鲁渔业》2010,(12):32-33
<正>斑点叉尾鲴原产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饲养,获得成功。经过多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现在斑点叉尾鲴已经推广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成为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而水库养殖的鲴品质比池塘养殖的要好,因此安徽省庐江县的许多水库都已开展网箱养鲴,所产的鲴大部分被加工成鲴鱼片出口欧美。现将水库网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网箱养殖名贵鱼类技术,我市于1996-1997年两年在平龙水库进行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鲴试验,10只网箱共230m^2,于1996年9月18日从广州购进8-10cm,24000尾鱼种放入网箱养殖。在1997年养殖过程中,5月至7月的3个月里斑点叉尾鲴共出现4次发病死鱼高峰期,每天每箱死鱼达10-20尾,经现场检查病鱼,诊断为柱形病和脱骨病,并及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技术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试验过程中网箱的设置情况,详细描述了微孔管道增氧设施的构成、微孔管道增氧设施的连接安装和使用方法,总结了网箱使用微孔管道增氧的优点及效果.试验表明,引入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解决斑点叉尾鮰在网箱养殖过程中的缺氧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鲴属鲶形目、鲴科,又称沟鲶,原产美国,它具有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生长快,易捕捞,肉味鲜美.出肉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名贵养殖品种。根据斑点叉尾鲴聚群,易驯化,能食人工饲料等生物学特性,开发斑点叉尾鲴高密度养殖,易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康升云 《水产养殖》2006,27(5):43-44
从斑点叉尾鲴的生物学性状出发,介绍了池塘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发病症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及斑点叉尾鲴的综合病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鲴具有生长快、杂食性、耐寒、易养易捕、肉质鲜美细嫩,骨刺少等优点,是一个很有养殖前途的优良品种。1986年从湖北省引入广东以后,因种苗问题,一直停留在试养阶段,效益不显著。1990年1月顺德县乐从镇沙滘管理区养鱼专业户廖炳德,在佛山市水产局工程师指导下,进行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鲴试验。试验池面积3.5亩,放养斑点叉尾鲴鱼种5080尾,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鲴又称沟鲶,原产美洲,属鲶形目鲴科鱼类。2005年至2007年笔者连续三年在江西省峡江县幸福水库网箱养殖示范基地进行斑点叉尾鲴规模化培育苗种试验研究,获得了培育大规格苗种100万尾的好成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网箱培育斑点叉尾鲴苗种实用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建军  黄鹤军 《水产养殖》2005,26(2):32-32,9
斑点叉尾鮰也称沟鲶,属鲴科。2003年江苏省金湖县渔政站在过水性湖泊黎城湖进行了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技术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1.
王前伟 《齐鲁渔业》2007,24(11):36-37
近年来随着市场和欧美等国对鲴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我国斑点叉尾鲴的养殖规模在逐年扩大,这给斑点叉尾鱼回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该病流行的区域最广,流行的季节最长,不同的年龄段均可发生,是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根据其外表体征及流行情况,定名同一名称——细菌性暴发性套肠、出血病。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鲴,又称沟鲇、美洲鲇,广泛分布于美洲中部、东部的淡水和咸淡水水域中,是深受美国人欢迎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自1984年引进我国以来,以其适应性强、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而深受生产者、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因鱼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班点叉尾鱼回成为一条受欢迎的鱼。斑点叉尾鲴鱼片更是畅销北美。因此,班点叉尾鲴养殖在安化柘溪水库、赫山鱼形山水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益阳渔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养殖品种。现结合益阳各地养殖斑点叉尾鲴的经验介绍其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鱼回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 2 2 98g ,网箱越冬成活率 94 2 %。网箱养商品鱼回净产 5 1 3kg/m3 ,个体均重 34 1 9g ,饲料系数 1 70。  相似文献   

14.
斑点叉尾鲴俗称沟鲶.原产于美国,该鱼属淡水温水性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易饲养、适应性强、产量高、起捕率高等生产属性,其肉质细嫩、无鳞少刺、易加工。该鱼自1996年引入我县进行养殖以来.其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养殖品种.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为适应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解决我县在该品种养殖中苗种短缺问题.在我县斑点叉尾鲴人工繁殖取得规模生产发展的基础上,2004年.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与城北湖渔场对斑点叉尾鲴苗种池塘高产培育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池塘网条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鱼回)又名沟鲶,自1984年引进国内以来,以其适应性强,范围广,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鱼回)的有效养殖方式,我们于2001年在小浪底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  相似文献   

17.
陈永祥 《内陆水产》2007,32(5):14-15
斑点叉尾鮰,又名美国鲶鱼,1984年引入我国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该鱼肉质优良、适温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病害少、易饲养。2006年我县及周边市县大多数养殖户池塘养殖成鱼产量达每667m2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越南鲶鱼片被美国定为反倾销,美国斑点叉尾鮰鱼片进口市场转向中国,中国的鱼加工出口业快速发展起来,带动中国鱼产业的发展,因此斑点叉尾鮰养殖,无论是池塘还是网箱养殖规模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鲴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养殖品种。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成鱼个体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斑点叉尾鲴的鱼病防治将成为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高密度养殖中更为重要,应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工作,落实“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重点介绍斑点叉尾鲴在我国养殖的基本现状,通过中美两国养殖成本对比,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我省水域资源、技术等优势,加快推进我省斑点叉尾鲴产业化养殖发展的建议.即:①提高认识,做好规划布局.②发挥优势,提高产品质量.③加强培训,建立技术支撑.④发展加工业,开发系列产品.⑤成立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