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寅辉 《食用菌》2005,27(2):26-26
培养料的质量是决定蘑菇产量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花生油对培养料质量、蘑菇产量的影响,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新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培养料二次发酵不同加热控温方法及培养料堆放形式的比较试验,认为控温培养后再行巴氏消毒的二次发酵新工艺可有效地把二次发酵原理同我国食用菌栽培条件相结合,取得显著的增产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蘑菇培养料集中二次发酵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设计和建造小型二次发酵隧道 ,并就蘑菇培养料集中二次发酵不同填料高度工艺进行详细的研究 ,试验结果发现采用 1 8米的填料高度的发酵方法效果最好 ,产量较一般简易二次发酵方法提高 2 9%。  相似文献   

5.
王迪轩 《蔬菜》2004,(2):26-28
一、菇房设置 选择地势高燥,近水源,有堆料场所,周围清洁,交通运输方便的地点,坐北朝南建造菇房。  相似文献   

6.
蘑菇培养料加入864菌液发酵与二次发酵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入864菌液发酵和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试验,比较培养料中微生物群落、培养料成份及产菇量,说明加入864菌液发酵是代替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辽宁省双孢菇产业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双孢菇标准化栽培中培养料的发酵和管理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培养料配方、建堆要求、前发酵技术、后发酵(二次发酵)技术以及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使双孢菇栽培实现优质、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9.
李强  王秀梅 《食用菌》2005,27(2):33-33
随着我国加入WTO,双孢菇的销售逐年看好,加上北方丰富的作物秸秆,对在农村发展双孢菇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但近年来,双孢菇产量不稳,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所以,要做好做大这一产业,必须解决双孢菇高产、稳产的技术问题。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11.
张祖堂 《食用菌》2004,26(4):22-22
培养料二次发酵,是当前蘑菇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技术的正确、有效运用,可使得以稻草、牛粪为主料栽培的蘑菇生物转化率达45%~50%,较原先一次发酵法(在本地已被淘汰)栽培的蘑菇产量提高3成,甚至更多。笔者既是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又是蘑菇生产者,经过十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蘑菇二次发酵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蘑菇培养料酵素菌发酵与二次发酵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琴  王海旺  张福元 《食用菌》2005,27(5):23-24
目前,采用二次发酵栽培蘑菇比原来常规一次发酵提高了产量,主要是二次发酵通过人工控制料温,增加了培养料的有益菌,减少了有害菌,优化了培养料。但该法耗能、费工、产量低、成本高。为此,本试验采用酵素菌发酵法与二次发酵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酵素菌发酵和二次发酵技术制备蘑菇培养料对培养料内温度变化,各种营养成分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1 菌种选择 选择福建引进的“2796”品种,该品种适合新疆的气候,抗逆性强,菇形适中,产量高,品质较好。2 栽培季节 一年可栽培两茬,北郊地区可将出菇期安排在春季、秋冬季,春季2月上旬堆料,3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7月初出菇;秋季种植8月初堆料,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北方常见的棉籽壳、玉米芯作为培养料发酵栽培平菇,可采收5~6潮菇,技术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效益好,特别适合一家一户生产。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小麦草蘑菇培养料的质量及蘑菇的产员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0.8%;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两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8%,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且耗资少,省工简便。  相似文献   

18.
纪亚尊 《广西园艺》2007,18(4):43-43
栽培草腐菌,如草菇、鸡腿菇和双孢菇以及用发酵料袋栽平菇时,一般采用自然发酵法达到原料腐熟,初步杀灭病菌虫害的目的,但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1)中心部位厌氧发酵变酸,而外层原料变干,温度过低不足以杀灭病虫害;(2)多次翻堆散失了温度,也增加了劳动量;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