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生态学地域潜在植被原理,选择木荷(Schima superb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和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3种地带性阔叶优势树种对次生马尾松、金钱松混交林进行针阔异龄混交林改造,分析改造后的林分结构和林分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同时分析台风对杉木机械受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10 a后,试验林的林分结构由单层变为复层林;林内植物由阳性向耐阴或中性转变,地带性常绿阔叶优势树种地 位明显;更新的木荷、小叶青冈重要值分别达到59.9%和19.8%,林分平均蓄积年生长量达3.73 m3/hm2,比改造前提高50%.经台风风害林木机械受损调查表明,改造后的针阔异龄混交林林木受损指数远优于日本扁柏纯林.  相似文献   

2.
西江中下游针阔混交林优势种群的结构及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西江中下游的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固定样地、每木调查和林下更新层调查法获得野外资料,采用径级代龄级的方法,研究主要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以及应用方差/均值比、平均拥挤度指数、聚块指数、丛生指标、负二项式参数等5个指标分析其种群格局状况。结果表明不同优势种群的径级结构差异明显:马尾松和烟斗柯缺失或缺乏幼苗,为衰退型种群;福建青冈幼苗充足,中龄级立木占绝对优势,表现为增长型种群,但结构不稳定;鸭脚木幼苗数量丰富,径级分布呈倒J字型,为稳定的增长种群。种群的格局动态因树种和发育阶段而不同,表现为马尾松由均匀分布过渡到集群分布,福建青冈始终为群集分布,鸭脚木和烟斗柯则由幼苗的集群分布向成树阶段的随机分布转变,4个种群的格局动态呈现出聚集强度降低的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3.
浙南次生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南次生阔叶树种资源丰富,常见的自然恢复乔木阔叶树种达60余个,频度大于10%的有青冈、木荷、苦槠、白栎、甜槠、枫香、红楠、野漆、栲树、樟、冬青、檫木、野柿和杨梅14个;但树种总量较为集中,其中青冈、木荷、苦槠和白栎4个树种的立木总量占全部阔叶树种的65.14%。天然恢复条件下林分一般由1~5个乔木树种组成,其中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占48.3%,乔木阔叶树种4个以下的占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57.4%,只有10%的样地乔木树种数量超过10个;单位面积的乔木树种在3000株/hm2以下的占89.9%,不足2000株的占78.7%,1000株以下的占32.6%。根据各样地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浙南次生常绿阔叶林中青冈、苦槠、木荷、甜槠、枫香、石栎、米槠等种群为群落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4.
对近自然改造8a的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杉木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初步效果。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后,试验林分的直径结构呈现出由同龄林的正态分布逐渐向异龄林的倒“J”型过渡的趋势,树高级结构呈单峰型,主要分布在2m~8m。同时,主林层林木数量大幅降低,林下更新的乔木和灌木表现出逐步进入主林层的趋势。试验林分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的均匀度指数与对照林分无显著差异,表明伐除杉木对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试验林分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因此,近自然改造促进了杉木人工林下乡土树种的更新和生长,使林下乡土树种生长更新加快,物种多样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云冷杉过伐林主要树种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长白山针阔比9∶1、8∶2、7∶3的云冷杉过伐混交林,探讨直径结构、空间格局、蓄积生长、林下更新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林分结构问题,为恢复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提出结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由于过去以不合理的非经营性采伐,红松成主要择伐对象,红松不同年份各径阶株数变化幅度较大,直径18 cm开始出现缺损株数现象,缺乏中、大径组株数,导致母树数量、结实量和种源减少,造成在主要树种中红松更新最差的问题,不利于林分正向演替。不同针阔比混交林空间格局与其主要树种空间格局并非完全一致,在同一林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针阔比9∶1、8∶2、7∶3的混交林空间格局分别为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其中,红松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因此,恢复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红松和珍贵阔叶树种作为目标树种,采取目标树培育方法,伐除影响其更新和生长的林木,而将云冷杉和一般阔叶树作为伴生树种,逐渐减少云冷杉的优势,最终逐渐恢复成红松阔叶混交林;对针阔比8∶2和7∶3混交林红松分布格局,采取人工补植、间伐等措施,结合天然更新,向随机分布进行调整;采取人工补植、清理母树周围枯枝落叶层等措施人工辅助红松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丰宁林场白桦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结构和种群的分布格局特征,以林场内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种群的位置分布,分析群落的组成结构,计算重要值确定优势种群,采用点格局法分析优势种群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格局及其种群间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混交林是由白桦、落叶松和纸皮桦3个种群组成,其中白桦和落叶松密度为123株/hm2,占全部植物个体总数的78.3%,是该林分的绝对优势树种;胸高断面积之和占样地内全部植株胸高断面积的59.1%;白桦和落叶松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均大于纸皮桦。2白桦和落叶松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密切相关,其中白桦在空间尺度上呈随机分布或聚集分布;落叶松均呈随机分布。3优势种群白桦和落叶松在不同的研究尺度上均为负相关,表明研究区内的白桦和落叶松的生长势相当,种间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优质林分的结构特征,应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分析方法,配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位于江苏宜兴近郊的自然保护区内宜兴小黑沟石栎、青冈栎、杉木混交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石栎、青冈栎、杉木混交林物种丰富度较高,乔木层共出现9个树种,径级结构分布连续,群落垂直结构特征明显,可分为3个林层;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16,处于强度混交状态;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82,属于随机分布;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482,有超过40%的林木处于优势状态;石栎、青冈栎和杉木种群优势度明显,群落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两种结构调整改造模式—“带状采伐+补阔”改造林分(采伐带与保留带均为8m,补植阔叶树为桤木、香椿、香樟、喜树)、“生态疏伐”改造林分(按蓄积疏伐强度为25%~30%)和对照林分以及天然次生栎柏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生物多样性、乔木生长、灌草盖度和林下更新幼苗数量,结果表明:(1)乔木层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栎柏混交林,其次是“带状改造+补阔”改造林分。灌、草丰富度均以栎柏混交林最高,其次是“生态疏伐”改造林分;灌木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生态疏伐”改造林分,其次是栎柏混交林;草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栎柏混交林,其次是“生态疏伐”改造林分。对照林分乔灌草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最低。(2)乔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按大小排列分别为:“生态疏伐”改造林分>“带状采伐+补阔”改造林分>栎柏混交林>对照,栎柏混交林>“带状采伐+补阔”改造林分>“生态疏伐”改造林分>对照。(3)灌草盖度第一、第二均是带状采伐+补阔”改造林分和栎柏混交林,对照最小。(4)林下更新幼苗以栎柏混交林最多,最...  相似文献   

9.
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文成县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冈栎、短尾柯、木荷和红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甜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虎皮楠种群为间隙型;亮叶水青冈、钩栗种群为衰退型,整个群落处于进展演替阶段;各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但集群强度存在差异;群落中,各优势种群均出现了Ⅲ级小树个体数异常减少甚至缺失现象,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0.
雷公山水青冈林乔木层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立木大小级对水青冈群落中的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两个优势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方差/均值的t检验法、Morisita指数Iq的F检验法、丛生指数I、负二项式指数K、平均拥挤系数m*和聚块性指数m*/m判定并检验了两种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按径级分样地进行了格局类型及强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分布格局上,水青冈种群V级占优势,在3个样地中分别达到52%,49.1%,49.4%,Ⅰ级没有,Ⅱ级较少,表现为衰退种群;青冈栎种群Ⅳ级较多,Ⅰ、V级在个体数量比水青冈种群多;群落中两优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分析径级结构得出,随径级增大,水青冈种群由随机分布向集群分布过渡,而青冈栎种群则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  相似文献   

11.
基于1 hm2的固定样地数据,对粤北南雄小流坑—青嶂山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及优势植物种群的年龄、高度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森林群落的稳定性与演替进程.结果表明,样地中出现胸径≥1.0 cm的植物38科58属74种,个体总数1621株,建群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重要值分别为16.56和12.00;优势种为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群落优势科为山茶科、壳斗科、樟科、茜草科;群落整体上处于稳定阶段,其中木荷和青冈为稳定至早衰种群,红锥和赤皮青冈为基本稳定种群,华润楠为稳定种群,黄樟为衰老种群;各植物种群高度结构各具特色,其中木荷、华润楠和青冈对整个群落的高度结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浙江六十田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系数及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浙江省六十田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华东楠Machilus leptophyll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紫楠Phoebe sheareri、木荷Schima superba、东南石栎Lithocarpus harlandii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69、0.951、0.898、0.867、0.819和0.773,而香槐Cladrastis wilsonii、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的生态位较小,仅为0.345、0.245和0.245;生态位宽度大的树种间一般有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香槐、树参和枫香的生态位宽度较小,但与其它树种的相似性却很高,表明这些树种对资源有较明显的共享趋势;从生态位重叠值来看,整体上表现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间都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树种与其它树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小.  相似文献   

13.
在岱山县海岛临海一面坡进行了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木荷(Schima superba)、女贞(Ligustrum lucidu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9个树种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平均保存率为64.78%,以木荷、女贞、青冈、黄连木的保存率较高,达80%以上;从3年生的保存林分生长情况比较,以黄连木、湿地松的生长速度最快;综合考察,黄连木、木荷、普陀樟是岱山临海一面坡造林可以优先选择的树种,而湿地松造林保存率低,但存活后生长迅速,又有一定的抗风性,可考虑在造林时适当加大造林密度以提高林地立木数量.  相似文献   

14.
在马尾松林下进行南酸枣、毛红椿、山杜英、青冈、无患子、珊瑚朴、枫香、刨花楠、木荷直播造林试验,调查其发芽率、发芽势、树高与地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直播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南酸枣、青冈、刨花楠比较适合直播造林,木荷、枫香、珊瑚朴直播造林效果不理想;在直播造林情况下,不同树种的树高、地径生长也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生长以刨花楠和青冈较好,地径相对生长量以青冈和无患子效果较好。综合各种因素,青冈、刨花楠和无患子可以作为针叶林下阔叶树直播造林的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连南县板洞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属常绿阔叶林类型,分布6个群落,优势种及建群种为红锥和白锥、红楠和华润楠、木荷、木莲和毛桃木莲、枫香和大果马蹄荷等,并调查了群落主要树种的生长情况,分析和阐述了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主要群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的森林生态防火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森林生态防火,引入木荷、苦槠、青冈、石栎、枫香等耐火目的树种对马尾松和杉木林退化系统进行阀叶化改造.在千岛湖区进行杉木间伐补植木荷、枫香,杉木萌芽林补植苦槠、青冈,马尾松林下补植枫香、青冈或苦槠、石栎四种不同阔叶化改造试验,3年后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改造,优化了林分结构,马尾松阔叶化改造促进生态恢复的速度更为迅速.改造林分内枯落物比针叶林少,而枯落物含水率高;土壤含水率则因立地条件而异.阔叶化改造后具有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和防火效果及一定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通过针叶林阔叶化改造,调整树种的组成结构、可燃物的空间分布,改善林地环境,以森林的片状控制代替林带控制,全方位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日益重视的社会背景与发展趋势下,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群落与种群调查表明,安化金钱松林一般与其它树种混生,种群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形,种群更新良好.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根据金钱松林分布格局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粤北典型次生常绿阔叶林的乔木优势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层物种46科78属119种,林下植被77科141属227种.根据重要值>5%,群落的乔木优势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华润楠Mach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