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了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不同嫁接时间和不同砧木年龄嫁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月20日嫁接成活率最高,成活率为86%。砧木年龄4年生嫁接成活率最高,成活率为83%。成活率越高,接穗长势越好。  相似文献   

2.
油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以来,我们在陇县八渡林场,对153亩4000多株油松砧木,连续数年进行嫁接。平均成活率一般都在76%以上,部分小区嫁接成活率高达97%。结合生产还开展了不同嫁接时期、不同嫁接方法、不同嫁接部位、接穗的不同处理、嫁接苗的不同管理等项试验。现将油松嫁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年龄对金叶复叶槭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时间处理以8月30日的嫁接成活率高,为85.9%,嫁接的越早,生长量越大。不同嫁接方法处理以"T"形芽接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7.2%,高出劈接法的14%;劈接法的新梢年平均长度和年平均直径最大,为85.5 cm和1.6 cm。不同砧木年龄处理以2年生砧木嫁接成活率最大,为86.5%,高出4年生砧木的32.5%。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商洛市低产低效核桃园产量和效益,在商洛市商州区进行了接穗贮藏方式、嫁接时期、砧木"放水"方式、砧木粗度和嫁接方法、嫁接后保护措施等对嫁接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影响5个单因素试验,结果为3种接穗贮藏方式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24.6%~94.8%,冷库贮藏最高;4个时期的嫁接成活率为38.6%~96.3%,展叶期显著高于其他时期;2种"放水"措施的嫁接成活率为42.8%~93.5%,均显著高于对照(不防水),锯口深达木质部0.5cm的"放水"效果最好;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影响极显著(p0.01),插皮舌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依次为插皮舌接插皮接切接,高接砧木直径6~8cm时,插皮舌接成活率最高(92.3%);3种保护措施的嫁接成活率为85.7%~93.5%,均显著高于未采取保护措施(对照),接口内套塑料袋、外用报纸遮荫措施的嫁接成活率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嫁接成活率高于85%),管理费用又最低。高接换优综合技术为接穗蜡封剪口后在冷库(0~5℃)或高山山洞贮藏,砧木顶芽萌发3~5cm时嫁接,砧木接口直径以6~8cm为宜,接前对砧木进行深达木质部的"放水",采取插皮舌接法嫁接,接后接口采取内套塑料袋、外用报纸遮荫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场建立油松种子园是从1975年开始的,到1977年底,共进行油松嫁接5次,其中3次较为成功(2次夏接,一次春接)成活率均达到90%左右。以后又进行了不同时间,不同砧木,不同接穗处理以及不同气候条件等嫁接对比试验。1976年春季,我们用9年生油松做砧木,高接樟子松(改建种子林)的试验,面积100亩,接穗3,000条,首次嫁接成活率达到了91.5%。1977年春季,在苗圃用2年生苗木做砧木,嫁接油松优树苗5,971株。夏季又接632株,成活率均达到90%左  相似文献   

6.
干旱、半干旱地区异砧红松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分析了砧木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等因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异砧红松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油松、赤松均可作为砧木嫁接红松。采用单芽接穗好于多芽接穗;适时早接有利于接穗木质化程度的提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处理组合为A1B1C1,即砧木为樟子松、4月中旬嫁接、芽端楔接法的组合,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杜鹃红山茶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不同嫁接砧木,开展不同年龄段砧木、不同嫁接方式等嫁接技术试验研究,培育杜鹃红山茶苗木,提高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嫁接正交试验中,试验组3的成活率最高为78.00%,最优组合为A_2B_2C_3D_3,即选用2个芽眼数量接穗,3年生高州油茶砧木,切接的嫁接方式嫁接成活率相对最优,不同年龄砧木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油松为砧木,1年生美国黄松侧枝为接穗,采用3种不同的嫁接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并对嫁接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黄松嫁接成活率的大小与嫁接方法密切相关,黄松嫁接以形成层贴接法最好;黄松嫁接苗与普通油松嫁接苗间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苗期试验中黄松嫁接苗表现出生长势旺盛、干性直、适应性强、无偏冠等现象,且未发现病虫害。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红松嫁接苗产量和质量,在本溪地区进行了不同嫁接时间和不同砧木嫁接部位对红松嫁接成活率及接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4月初嫁接成活率、接穗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到92.53%和20.89 cm。砧木嫁接部位以主枝顶芽处嫁接成活率和接穗年生长量最高,分别为91.57%和22.3 cm。研究结果为类似气候地区红松嫁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元宝枫无性系嫁接繁育的最佳方法,在沂源和菏泽两地进行了相同品种不同嫁接方法与不同品种相同嫁接方法的嫁接试验,选择不同年龄砧木,采用芽接、双舌接、插皮接3种嫁接方法方法,筛选出最优嫁接方法,随后确定该方法对不同品种的元宝枫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5~8年生大树还是1~2年小树为砧木嫁接,插皮接成活率都远高于芽接和双舌接,成活率分别达到91.56%和82.67%。(2)不同优树品种之间嫁接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最高成活率为86.67%,最低成活率为36.67%。元宝枫春季嫁接插皮法繁育苗木成活率最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涛 《防护林科技》2014,(11):31-32
利用不同砧木、选择不同嫁接方式及时间,对高酸海棠“红勋1号”进行苗木繁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砧木、不同嫁接方法及时间均会对“红勋1号”成活率及生长产生影响:(1)选择不同砧木嫁接时,八棱海棠为砧木时成活率最高,黄海棠次之,野苹果为砧木时成活率最低;(2)使用不同嫁接方法对高酸海棠“红勋1号”嫁接后,成活率按顺序为双舌枝接〉插皮接〉劈接;(3)选择不同嫁接时间对高酸海棠“红勋1号”嫁接,黄海棠春季嫁接“红勋1号”成活率最高,为93%;八棱海棠的春季嫁接和秋季嫁接的成活率次之,均为92%;野苹果的秋季嫁接成活率最低,为84%。  相似文献   

12.
野生东京山核桃嫁接美国山核桃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昌宁县苟街乡金马核桃园内,从1988~1994年共7年,用野生东京山核桃作砧木,嫁接美国山核桃试验研究。研究内容:(1)嫁接成活率试验:春季不同时间嫁接;不同保湿材料;不同遮荫条件;生长素处理接口;砧木施肥;砧木不同粗度等对成活率的影响。(2)亲和力表现:树体生长情况;嫁接苗定植生长情况;开花结实情况等的调查和观测以确定亲和力好坏。最后取得嫁接成活、亲和力好、砧木对接穗没有明显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通辽市白榆种子园进行的嫁接试验表明:嫁接方法、辅助措施、砧木苗龄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嫁接方法不同成活率相差达47%,辅助措施不同成活率相差10%,嫁接时间不同成活率相差达38%,砧木苗龄不同成活率也可相差16%。选用白榆优良种源区种子培育的2年生一级壮苗作砧木,采用袋接方法并套塑料袋,在砧木芽苞膨大但尚未放叶时进行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飞黄”玉兰的嫁接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飞黄"玉兰(Magnolia denudata cv.‘Feihuang’)在不同砧木、不同部位、不同年龄苗木上的嫁接繁殖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苗木作砧木,2年生苗嫁接的平均成活率88%>1年生苗嫁接的成活率76%;不同部位嫁接,枝条嫁接的成活率79%>干部嫁接的成活率75%。方差分析结果F值(40.65)>F0.01=6.99,具有极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2年生望春玉兰苗为砧木(D)的嫁接成活率与其它处理A、C、B的嫁接成活率,均具有极显著差异;而其它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以乐昌含笑和望春玉兰为砧木进行"飞黄"玉兰嫁接,其嫁接成活率75%~88%,嫁接措施确实是增加种苗来源及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质苗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无花果的嫁接繁殖技术及嫁接效应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切(劈)接,成活率普遍在85%左右,最高为90%,苗木整齐,成苗率高;不同嫁接时间和品种其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但砧木年龄和接穗处理与成活率无关。以湘选1号无性系作砧嫁接麦斯依陶芬,早期表现为树体矮化,稍开张,产量较高,抗虫性和抗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影响灰楸嫁接成活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出繁育灰楸苗木的理想方法,通过用砧木年龄、砧木类型、接穗处理、嫁接方法的多组重复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培育的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在嫁接成活率上,芽接和枝接有显著性差异,芽接比枝接成活率高出30个百分点;带木质部芽接培育的苗木成活率为92%;在同一时间进行嫁接,砧木为梓树和黄金树的嫁接成活率较高,最差的为滇楸,其次为楸树、灰楸;在生长量上,砧木年龄越大,嫁接苗苗高生长量越大,春季采条的生长量普遍高于沙藏越冬和冷库越冬.灰楸春季用带木质部芽接法培育的苗木成活率高,长势好,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海林 《绿色科技》2019,(3):103-104,107
针对嫁接育苗是获得良种油茶苗的主要途径,为研究油茶嫁接育苗的技术,提高嫁接成活率,试验采用对比排列试验设计的研究了方法,对砧木年龄、接穗剪取部位等嫁接的2个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砧成活率为90.0%,一年生砧木成活率为82.5%,二年生砧木成活率为68.4%;接穗采摘位置上部、中部、下部的成活率分别为:89.7%、83.1%、70.8%。砧木年龄、接穗剪取部位两个因子对油茶嫁接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薄壳核桃苗木嫁接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平 《林业科技》2010,35(1):65-67
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方法,选择不同的品种和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分析其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中旬最适宜嫁接,各品种间嫁接和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影响无显著差异,芽接砧木以长势中庸最好;砧木培育周期缩短1~2年,成功的嫁接可使1—2年生砧木嫁接成活率稳定在81%%左右,造林成活率达91.6%。薄壳核桃苗木嫁接技术的关键是合理把握嫁接时机,合理选择砧木,科学育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嫁接方法、接穗来源、砧木粗细度等对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优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洋楹最适宜的嫁接方法是改良切接法,优质接穗为带有饱满隐芽的1 a生木质化枝条,嫁接成活率可达到70.4%,比传统方法成活率提高51.6个百分点;南洋楹嫁接砧木的最佳地径为1.5 ~2.5cm;南洋楹的嫁接成活率随着采穗母株年龄增加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白榆嫁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辽市白榆种子园进行的嫁接试验表明:嫁接方法、辅助措施、砧木苗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嫁接方法不同成活率相关达47%,辅助措施不同成活率要差10%,嫁接时间不同成活率相达达38%,砧木苗龄不同成活率也可相关16%。选用白榆优良种源区种子的2年生一级壮苗作砧木,采用袋接方法并套塑料袋,在砧木芽苞膨大但尚未放叶时进行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