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抗生素B-3543产生菌F2-1310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KH2PO4由0.05%增至0.15%和0.20%,发酵效价提高15.33%和31.01%,加入(NH4)6Mo7O2450mg/L发酵效价提高38.45%,加入ZnSO4 100mg/L发酵效价提高28.00%,加入MnSO4 200mg/L发酵效价提高10.30%,加入Twen-20 100mg/L以及Twen-80 50mg/L发酵效价分别提高22.49%和26.67%。  相似文献   

2.
该实验以火鹤品种‘粉冠军’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对火鹤幼苗与成苗生长影响,以期获得最适营养液,为火鹤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培养液B(114.357g/L NH4NO3 50.326g/L NaH2PO4·2H2O,89.369g/L K2SO4,405.728g/L MgSO4·7H2O,210.220g/L CaCl2·2H2O,3.010g/L H3BO3,31.190g/L Na2Fe-EDTA,2.170g/L MnSO4·5H2O,0.024g/L Na2MoO4·2H2O,0.075g/L CuSO4·5H2O,0.201g/L ZnSO4·7H2O)处理的火鹤幼苗生长优于其他配方,但对成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营养元素及配比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通油茶花粉为试材,运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研究N[CO(NH2)2]、P(KH2PO4)、K(KCl)、B(H3BO3)、Ca(CaCl2)、Mo(Na2Mo4)、Zn(ZnSO4)、Mg(MgCl2)等8种不同元素及其组合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条件下,CaCl2、Na2Mo4、ZnSO4、KCl对油茶花粉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ZnSO4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CO(NH2)2、KH2PO4、H3BO3、MgCl2对油茶花粉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种元素最适宜浓度:CO(NH2)2为0.10-0.15 g.L-1;KH2PO4为0.05-0.10 g.L-1;H3BO3为0.10 g.L-1;MgCl2为0.05 g.L-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种元素配合使用极显著地提高花粉萌发率,其中以0.15 g.L-1CO(NH2)2+0.15 g.L-1H3BO3+0.05 g.L-1MgCl2+0.05 g.L-1KH2PO4处理的效果最好,其花粉萌发率为90.51%,比CK提高了46.79%.  相似文献   

4.
在泾川县旱塬区,对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基施锌肥、锰肥、铁肥,结果表明,除过量施用锰肥没有增产效果外,其它处理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适宜用量分别为硫酸锌(ZnSO4.7H2O,含Zn21%)22.5 kg/hm2、硫酸亚铁(FeSO4.7H2O,含Fe19%)15.0 kg/hm2、硫酸锰(MnSO4.H2O,含Mn31.8%)26.3 kg/hm2。  相似文献   

5.
培养条件对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培养条件对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耳孢子产交配信息素的较佳培养基为 :蔗糖 2 0 g/L ,(NH4) 2 SO41.5 84 g/L(含N 2 4mmol/L) ,MgSO4·7H2 O 0 .2 5 g/L ,KH2 PO4·3H 2 O 0 .5 g/L ,VB10 .2mg/L ,ZnSO4·7H2 O 2mg/L ,CaCl2 ·2H2 O 0 .5 g/L ,钼酸铵 0 .0 2m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 pH 6 .5 ,2 3℃ ,14 0r/min摇瓶培养 4d。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pH值、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条件对木霉菌Tr01菌株孢子萌发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5 ̄30℃及高湿环境是木霉菌Tr01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湿度条件,光照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分生孢子在pH值6 ̄5的弱酸环境下萌发最好;碳源中,麦芽糖能极大地促进孢子萌发,蔗糖、葡萄糖对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的蛋白胨对孢子萌发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无机氮源中NH4Cl、NH4NO3也能较好地促进孢子萌发,KNO3、NaNO3等则对萌发无促进作用;微量元素中一定浓度的MnSO4.4H2O、ZnSO4.7H2O能够明显地促进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通过浸种处理和土壤处理,分析了Cu、Zn、、Mn和Mo等几种微量元素对香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认为微量元素影响香稻生长和产量是通过以下途径,即活化萌发过程、加速分蘖生长、增加有效穗和提高结实率来实现的。微量元素对香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土壤施入微量元素的效果要比相应盐溶液浸种好,土壤施入CuSO4可以获得最大增产,而浸种则以(NH4)6Mo7O2·4H2O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浸种处理和土壤处理,分析了Cu、Zn、、Mn和Mo等几种微量元素对香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认为微量元素影响香稻生长和产量是通过以下途径,即活化萌发过程、加速分蘖生长、增加有效穗和提高结实率来实现的.微量元素对香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土壤施入微量元素的效果要比相应盐溶液浸种好,土壤施入CuSO4可以获得最大增产,而浸种则以(NH4)6Mo7O24·H2O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利用“416-A”回归最优设计研究Ca(NO3)2·4H2O、KNO3、NH4H2PO4、MgSO4·7H2O对水培白菜的产量效应。数学模拟建立了四种肥料与白菜产量的回归方程:y=97.808-4.337x1 3.445x2-2.690x3 8.299x4-6.894x1x2 17.331x1x3-7.389x1x4-3.191x2x3 6.364x2x4 0.063x3x4-9.629x12-17.150x22-17.915x32-24.066x42。经检验回归关系显著,并对回归系数进行了检验。从回归方程可得:MgSO4·7H2O对产量以直接作用为主,其次为Ca(NO3)2·4H2O、KNO3和NH4H2PO4。Ca(NO3)2·4H2O与其它三种肥料均有交互作用,其中与NH4H2PO4交互作用达极显著水平。从产量效应回归关系优选出配方浓度为:Ca(NO3)2·4H2O:971mg/L;KNO3:931mg/L;NH4H2PO4:204mg/L;MgSO4·7H2O:581mg/L。采用回归最优设计结合水培研究肥料效应精确可行。  相似文献   

10.
打孔塞入法治疗果树缺铁黄叶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经济、安全、高效地治疗果树因缺铁而引发的黄叶病,克服目前土壤和叶面施铁疗效差,树干注射复绿剂受季节限制、安全性差、操作复杂的缺陷,选用4类8种含Fe化合物(易溶性二价无机铁盐FeSO4.7H2O和FeCl2.4H2O,易溶性三价无机铁盐Fe2(SO4)3和FeCl3.6H2O,难溶性Fe2O3和FeC2O4,铁络合物Fe(NH4)2(SO4)2.6H2O和FeC6O7H6),在树干上打孔后将其塞入。结果表明,多种含铁化合物都能使果树缺铁黄化病在第6至第7天开始复绿,20d后使已经白化的叶片也能彻底恢复绿色,其中Fe(NH4)2(SO4)2.6H2O最为经济、安全、高效,FeSO4.7H2O次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锈钢纤维长度与填充量对导电膜片导电性能与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将不锈钢纤维均匀地铺撒在涂有脲醛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表层纸上热压,制备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不锈钢纤维填充导电膜片。首先通过微观结构表征,分析不锈钢纤维在导电膜片平面和断面内的搭接状况;然后采用四电极法与同轴线法测试导电膜片的体积电阻率及电磁屏蔽效能;最后通过理论模拟探究不锈钢纤维填充导电膜片的电磁屏蔽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不锈钢纤维填充量的增加,导电膜片平面和断面内不锈钢纤维之间交叉排列的混乱程度不断增加,并以随机排列的形式相互交织形成了有效的“三维导电网络”。2)随着不锈钢纤维长度和填充量的不断增加,导电膜片的体积电阻率逐渐减小,而其电磁屏蔽效能逐渐增大。3)不锈钢纤维的填充量、导电膜片厚度对导电膜片的导电性能影响显著。4)当不锈钢纤维长度为15 mm、填充量为250 g/m2时,导电膜片的体积电阻率降低为6.493×10-3 Ω·cm,电磁屏蔽效能为37.77~51.42 dB,达到中等屏蔽效果,适用于对电磁兼容要求较高的场合。5)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吸收损耗在导电膜片对电磁辐射的屏蔽效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导电膜片表现出了很好的吸波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以生长性状一致的成年红肉脐橙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转色前外源GA3和ABA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提高了果皮的亮度,但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和单果重;外源ABA提高了果皮的红色度和黄色度,但降低了果皮的亮度和单果重;外源GA3与ABA处理均不利于果实内在品质的提高,从而在果实转色前用外源ABA和GA3处理红肉脐橙果实不利于其综合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透光率的PE袋对转色期血橙果实进行遮光试验,测定了不同遮光处理下血橙果皮总花色苷的动态含量和血橙果皮中12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深入探究光照与血橙果皮花色苷着色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善生产中血橙果面着色不良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结果表明:血橙果实经过PE袋遮光后,果皮在着色时间、着色面积和着色程度上均受到阻碍,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遮光促进了血橙果面亮度的增加。自然光照下,8个结构基因GSTANSCHSDFRF3HUFGTPAL、4CL和2个调节基因RubyMYBF1在转色期间的表达量快速增加,而不同程度的遮光阻碍了其表达,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推测这10个基因属于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受光调控的关键基因。将遮光后果皮总花色苷动态含量、关键基因的动态表达量与对应的PE袋透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推测光照中调控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可能是其中的UVB、UVC紫外光。根据相关基因的动态测定结果,推测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后249 d开始出现,为保证外观品质,血橙采摘在花后249 d之后进行较为适宜。为预防血橙冬季落果,生产上通常采用冬季树体覆膜技术保果,为减少覆膜对血橙果面花色苷着色的影响,应选用透明PE膜或其他紫外线透过率较高的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花色桂花品种开花及衰老过程中的花色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变化规律,为桂花花色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选取代表橙色品种群的镉橙丹桂、代表黄白色品种群的厚瓣银桂和代表黄色品种群的柳叶金桂,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其开花过程中的花色物质组分及含量,用色差仪测定花色参数L*(颜色亮度)、a*(红/绿程度)、b*(黄/蓝程度)和C*(彩度),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逐步筛选分析花色呈现与特征花色物质含量的关系;分析不同花色桂花品种衰老过程中特征花色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桂花中含有5种黄酮类物质,可能为金鱼草素苷元、槲皮素苷元、芹菜素苷元、鼠李金苷元和柚皮素苷元,其中槲皮素苷元在镉橙丹桂、厚瓣银桂和柳叶金桂盛花期花瓣中的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34.55、89.41和90.39 μg/gFW.对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种类胡萝卜素仅在镉橙丹桂中含量较高,分别为72.94和99.72 μg/gFW.对花色呈现与花色物质含量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槲皮素苷元决定花色的亮度L*,柚皮素苷元决定黄色程度b*,β-胡萝卜素决定红色程度a*.其中,槲皮素苷元含量在镉橙丹桂、厚瓣银桂和柳叶金桂开花过程中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β-胡萝卜素含量在镉橙丹桂开花过程中呈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柚皮素苷元含量在柳叶金桂开花过程中呈缓慢上升趋势.[结论]槲皮素苷元、柚皮素苷元及β-胡萝卜素为桂花的特征花色物质,其在镉橙丹桂、厚瓣银桂和柳叶金桂开花及衰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共同决定了不同花色桂花品种花色明亮度具有随着花朵开放时间推移呈先加深后逐步黯淡的特征,而基本花色不产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钾肥对富士苹果着色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钾肥过量是目前苹果果皮发黄、着色不良的重要原因。拟通过田间试验,调查不同钾肥用量在氮、磷、钙、镁不同肥料配合下,对苹果果实色泽、养分元素含量及果皮色素的影响。探讨过量钾肥导致富士苹果果皮发黄的作用机制,为有效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树为9年生富士,八棱海棠为砧木,单株产量约60 kg。土壤为中性潮土,中等肥力。根据苹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特性及相互作用原理,参考农民施肥习惯和前人研究结果,试验以N-P、N-P-Mg、N-P-Ca 3种肥料配合为基础,与每株0-2 000 g (0、125、250、500、1 000和2 000 g/株)的K2O 配合施用,测定果实着色度、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果实和土壤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结果】在3种肥料配合中,果实着色度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N-P-Mg配合果实着色度最好,N-P-Ca配合最差;果实着色最好的钾肥用量,N-P、N-P-Ca配合在250 g/株,N-P-Mg配合延迟至1 000 g/株;N-P配合中钾肥用量与果实K含量、土壤残留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Mg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N-P-Mg配合中钾肥用量与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N-P-Ca配合中钾肥用量与果实中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实中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果实中N的均值比N-P处理高37.5%;果皮叶绿素含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在N-P配合下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在N-P-Mg配合下逐渐降低,而在N-P-Ca配合下呈先降低后提高趋势;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钾肥用量增加,在N-P-Mg配合下呈先降低后提高的变化趋势,与N-P配合基本一致,而在N-P-Ca配合下基本上呈不断提高的趋势。3种配合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钾肥用量最多时,达到最高,但花青素含量却最低,因此导致果皮发黄,着色不好。【结论】富士苹果着色度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过量施钾促进了果实钾的积累,抑制了镁的吸收,导致果皮中花青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使果皮呈黄色着色不良;配施镁肥使果皮着色最好的K2O用量从250 g/株延迟到1 000 g/株,有效减轻了高量钾肥对苹果着色的不良影响;配施钙肥由于增加了果实中N和Fe的含量,使果皮叶绿素含量提高而花青素含量降低,对果实着色有负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果实色泽是N、P、K、Ca、Mg、Fe、Mn几种养分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增施某种养分时,必需注意保持与其它各元素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含三唑复合防腐剂及其竹处理材的金属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三唑复合防腐剂及其竹处理材对金属连接件的腐蚀性和适用性,为选择处理设备材质和竹处理材防水涂层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B/T 34726—2017《木材防腐剂对金属的腐蚀速率测定方法》和GB/T 34724—2017《接触防腐木材的金属腐蚀速率加速测定方法》标准,测定复合防腐剂(有效成分:丙环唑?戊唑醇(PPZ-TEB)、碘丙炔基正丁氨基甲酸酯(IPBC)、异噻唑啉酮(CMIT-MIT))及其毛竹处理材对Q235碳钢、65Mn弹簧钢、304不锈钢、201不锈钢、H59黄铜、T2紫铜、7075铝合金和6061铝合金的金属腐蚀性。通过在竹材?金属组件表面涂刷水性聚氨酯漆、水性丙烯酸漆和木蜡油考察表面涂饰对防腐蚀效果的影响。结果(1)经复合防腐剂浸泡加速腐蚀后,304不锈钢、201不锈钢、6061铝合金和7075铝合金的金属腐蚀速率均为0;Q235碳钢和65Mn弹簧钢的金属腐蚀速率随时间增加保持不变,且腐蚀速率离散性前期较大,后期逐渐减小;H59黄铜和T2紫铜在制剂A(PPZ-TEB)、C(PPZ-TEB/CMIT-MIT)、CK1(CMIT-MIT)和CK2(素材)中浸泡腐蚀和与竹处理材接触腐蚀的金属腐蚀速率均为0,而浸泡在制剂B(PPZ-TEB/IPBC)中发生轻微腐蚀。(2)在与竹处理材接触加速腐蚀后,304不锈钢、201不锈钢、H59黄铜和T2紫铜的金属腐蚀速率为0;Q235碳钢和65Mn弹簧钢腐蚀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并趋于平缓,且腐蚀程度明显大于防腐剂对金属的腐蚀;6061铝合金和7075铝合金发生轻微腐蚀。(3)不同复合制剂及其竹处理材对Q235碳钢和65Mn弹簧钢的腐蚀性分别为CK1 > C > B > A > CK2,C > CK1 > B > A > CK2。(4)在Q235碳钢和65Mn弹簧钢的竹材?金属组件表面涂饰水性聚氨酯漆、水性丙烯酸漆和木蜡油涂层后,竹处理材的金属腐蚀速率均有所下降,且木蜡油较水性聚氨酯漆和水性丙烯酸漆的防腐蚀效果更优。结论含三唑复合防腐剂及其竹处理材对304不锈钢和201不锈钢均无腐蚀。复合防腐剂及其竹处理材对H59黄铜和T2紫铜基本无腐蚀。复合防腐剂对Q235碳钢和65Mn弹簧钢的腐蚀速率随时间增加保持不变,而竹处理材腐蚀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并趋于平缓,且前者小于后者。复合防腐剂对7075铝合金和6061铝合金无腐蚀,而竹处理材有轻微腐蚀。不同复合制剂及其竹处理材对Q235碳钢和65Mn弹簧钢的腐蚀性均为C > B > A。表面涂饰可降低竹处理材对金属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17.
石东里  赵丽萍  姚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84-11385
[目的]探索既能有效地提高大穗结缕草种子发芽率又便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方法]在综合考查各种可能影响大穗结缕草萌发和休眠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大穗结缕草种子深休眠的特性,研究了不同化学处理方法(H2O2、H2SO4、NaOH、丙酮和GA3)对大穗结缕草种子解除休眠的作用。[结果]在5种化学处理中,用浓度20%NaOH溶液处理大穗结缕草种子25min,再用清水清洗,对解除种子休眠效果最佳,10d发芽势达83.5%,比对照高出58.2百分点,15d发芽率达85%,比对照高出55.0百分点,已接近大穗结缕草种子的潜在发芽率,发芽历时比对照明显缩短。[结论]NaOH溶液处理大穗结缕草种子,既简便可行,种子发芽率又最高。在大穗结缕草种子工厂化处理中可采用此方法作为打破大穗结缕草种子休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如果图G有一个合理边着色,使得图G中任意两个相邻顶点间的关联边着色集合相互不同,则这种边着色称为图G的准强边着色.有一个准强边着色的图称为网络图(或准强边着色图).使图G有一个准强边着色的最小色数称为网络图(或准强边着色图)的准强边色数,它被记为χ′qs(G).讨论了网络图的分类问题和网络完全图的计数问题,提出并证明了下述网络图猜想(或准强边着色猜想):如果连通网络图有△(G)≥2,则网络图G的准强边色数有△(G)≤χ′qs(G)≤△(G)+3.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模型与WebGIS的精准农业处方智能生成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根据土壤采样调查结果,插值生成田块土壤肥力分布图,并以此为基础生成变量施肥处方图指导变量施肥,即可实现节省肥料、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是精准农业的核心思想。【方法】本系统可根据不同采样点所得的土壤养分含量,通过Kriging插值获得肥力分布图,经整合多年产量、气象和土壤等基础数据,将作物生产潜力估算、平衡施肥等知识模型与GIS相耦合。【结果】生成用于精准农业变量施肥的处方图,并通过网络予以发布,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即可获得施肥田块的作物施肥信息。【结论】构建了基于知识模型与WebGIS的精准农业处方图生成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处理流程,提高了处方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实现了通过网络生成和发布处方图,初步解决了目前处方图生成和发布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情况下,研究了4种不同剂量棉花秸秆生物质炭[CK、C1(2.25 t/hm2生物质炭)、C2(4.5 t/hm2生物质炭)、C3(9.0 t/hm2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CH4、N2O)通量的影响,结合作物产量评估了不同处理对全球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不能显著影响土壤CH4的累积排放量。在夏玉米季,仅C2和C3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7.19%和48.58%;在冬小麦季,添加生物质炭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N2O的排放,达24.26%~48.02%。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NH4+-N含量是土壤N2O排放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夏玉米季,C2和C3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分别达9.46%和10.99%;在冬小麦季,仅C3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小麦产量,达7.13%。添加4.5 t/hm2和9 t/hm2的生物质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而添加2.25 t/hm2的生物质炭处理仅在冬小麦季可以显著降低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综上所述,将棉花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炭用于华北平原农田,既能增加作物产量,又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