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冷害的关键期及生育不良型冷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果是利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形成的垂直气温条件的差异,采取地理播种法和地理移栽法取得的。低温对玉米生育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积累过程。幼苗期低温处理,对抽穗、成熟和产量的影响甚小,随着处理期后延,减产逐渐加重,以灌浆期低温处理为最重。因此,低温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期是抽穗后的灌浆期。玉米早熟种从抽穗到成熟需要积温800℃,还需要≥20℃的高温日数20天以上,才能成熟良好。玉米冷害除了延迟型、障碍型、混合型三种类型外,还有生育不良型冷害。该类型特点是:苗期阶段低温,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但不延迟玉米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利用玉米重——复缺失的染色体,选育新型质不育系,报道了核质不育会互相转变的大量试验结果,选育出一些不育系,并通过和大量自交系杂交的育性反应,断定它是一种抗性病强、育性稳定的质不育,并且不同于T、S、C三个类群,而是一种新型的质不育,定名为A型(或AA型)。利用这些不育系配制出较好的杂交组合,可供生产上利用。  相似文献   

3.
4.
用LOHMANN品种肉仔鸡608只进行两次试验,研究了棉仁(籽)饼—玉米型饲粮的应用问题,单因子设计。第一次试验给饲八种试粮:(1)、棉仁饼(CSM)为0,游离棉酚(FG)为0;(2)、CSM为7.5%,FG为111ppm;(3)、(2)+亚铁离子(Fe~(++))111ppm;(4)、CSM为15.0%,FG222ppm;(5)、(4)+F~(++)222ppm;(6)CSM为30%,FG为444ppm;(7)、(6)+Fe(++)444ppm;(8)、(6)+L—赖氨酸(Lys)。第二次试验给饲4种试粮:(9).CSM:大豆饼(SBM)=20:80,粉料;(10).CSM:SBM=50:50,粉料;(11).CBM:SBM=100:0,粉料;(12)、(11),颗粒料。结果:(1)、CSM配比为0—7.5—15.0—30.0%,FG为0—111—222—444ppm时,不经任何脱毒处理,各组49日龄增重(分别为1779.3—1853.8—1861.3—1819.0克)、累积耗料(分别为3978—4217—4208—4158克)、耗料比(分别为2.24—2.27—2.26—2.29)等均未随FG水平提高而产生有规律的明显差异;鸡肝脏残留FG均在安全水平以下;氰化高铁血红蛋白(CNMHb)在正常生理范围以内。(2)、日粮FG为111—222—444ppm时,分别添加111—222—444ppm的Fe~(++)后,对试粮各项生产指标、能量代谢率、蛋白质表现存留率、鸡肝脏残留FG水平、血液CNMHb量均未发生明显影响。(3)、当CSM:SBM分别为20:80、50:50、100:0,构成等蛋白质(%),不等能量浓度(不以饲料脂肪调整)的试粮,试鸡各项生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4)、CSM配比为30%时,添加L—Lys,将Lys:精氨酸(Arg.)由1:1.6~1.7调整为1:1.2。结果,Lys:Arg.平衡组(为1:1.2时)试鸡49日龄体重明显较高,但累积耗料量、耗料比,试粮能量代谢率、蛋白质表观存留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5)、用棉仁饼100%地取代豆饼的低能量浓度试粮,经颗粒加工后,其饲料进食量,增重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玉米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分析了不同玉米品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三年来在聊城,玉米小斑病比弯孢霉叶斑病发生重,其发病程度主要受到7月和8月份总降雨量的影响.发病程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明显加重,且其抗病性越弱病情增加越明显,但6月下旬的降雨量对小斑病发病程度的影响比对弯孢霉叶斑病重.  相似文献   

6.
7.
型孔尺寸对播种玉米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采用型孔轮播种玉米均属穴播,即每穴2-5粒。这样播种即浪费种子又增加了后续作业,为了提高玉米的单产及节约良种选用合适的型孔惊动地实现精度播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叙述了对玉米简单分级后正交试验得到了较优精密播种玉米的型孔尺寸及其参数。这对采用垂直型孔轮进行精密播种玉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9.
10.
为探讨农牧结合种植方式进行了5年的玉米草木樨2∶1间作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间作草木樨可改善玉米群体透光水平;增加饲用蛋白质产量75%;而且对土壤供肥状况和后作也有良好的影响,在作物生育期间玉米和草木樨无明显争水争肥现象;包括草木樨所占面积,间作玉米仍可获得相当于清种93.6%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1.
12.
白僵菌工厂化生产小试产品封垛防治玉米螟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利用白僵菌小试产品封垛治玉米螟大面积示范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白僵菌工厂化小试产品封垛防治玉米螟比土法生产的菌粉防治效果降低被害株数67.24%。蛀孔数77.61%和活虫数83.17%。白僵菌封垛治螟不仅能降低春季越冬存活数,而且减轻玉米螟在玉米地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在亩施75kg 碳铵和7.5kg 钾肥的基础上,施用磷肥对玉米生长有明显的作用,能较好地提高玉米的干物重及产量。在亩施0~80kg 妇磷肥用量范围内,产量与磷肥用量呈抛物线回归,其肥效的回归方程为 y=2162.93+31.411x—O.246x~2,r=0.998,最高产量的磷肥用量为65.9kg/亩。在土壤有效磷不足(4.5ppm)的情况下,以亩施过磷酸钙60kg 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4.
玉米螟一代卵块在春玉米田垂直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玉米螟一代卵块在春玉米田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并为制定其合理的田间抽样方法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一代螟卵块在春玉米田中的垂直分布同水平分布一样,也基本属于聚集分布(主要为嵌纹分布,适合于负二项概率分布型),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卵块群(个体群)。在整个一代螟卵期内,卵块主要聚集分布于玉米心叶下展开叶的第一至第五叶片层上(占总卵块数的96.6%±2.5%),尤其分布于第二至第四叶片层上(占78.6%±3.7%)。并且这一分配规律不受观测时间和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适合于以下的二次趋势面方程:P_(ht)=0.21500+0.02090h-0.00779h~2本文提供了第二至四3片展开叶上卵块量的区间估计值[76.89%,80.31%](95%置信度)。并建议在春玉米田调查一代螟卵块量时,只需检查此三片叶上的卵块数,便可以根据上述估计值,进一步推算出全田总卵块量的范围。这样可以节省2/3左右的田间调查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们于1990—1991在山西省榆次市的黄土垣区对旱地玉米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加秸秆覆盖等几种覆盖栽培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地膜加秸秆覆盖能明显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提高达23.4%,能有效结合单独使用地膜和单独使用秸秆的优势,克服其不足,是黄土高原旱地玉米增产丰收的一项先进技术,宜向该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1984至1986年对垦区参加全省联合区域试验的早熟、中早熟、中熟三个熟期组39个组合,进行“湿果穗称重取样法”和“实收法”计算产量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变量分析、回归系数显著性测定、相关系数显著性测定。两种计算产量方法精确度基本相同,在玉米产量试验中可用“湿果穗称重取样法”代替“实收法”计算产量。  相似文献   

20.
影响人工接种外生菌根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接种效果.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中心苗圃.对落叶松和樟子松苗木进行了3年人工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试验研究。对不同基质、苗龄型、接种时间及长短、施菌量等各项因子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使用的Suillusgrevillei等6个菌种在不同基质上均能形成菌根.而有利的土壤基质更能促进菌根的形成和苗木的生长;苗龄不同。菌根的感染率不同。随着苗龄的增加.菌根的感染率减少.故应在幼苗期接种;最佳的接种时间应在苗木长出第一级侧根时进行.为了不增加成本、在播种时接种亦可;适宜的施菌量为250g/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