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本周边近海作业的中型鱿钓船,是为日本近海鱿钓渔业的主力之一。然而,自进入本世纪后,其中以太平洋褶柔鱼(自鱿)为主要捕捞对象的中型鱿钓的作业船数和渔获量都逐年在减少,2000年时作业船数为256艘,渔获量为78206t,但2004年作业船数减至156艘,渔获量减至45378t,近年来两者继续在减少。其中以北太平洋柔鱼(赤鱿)为主要捕捞对象的主力中型鱿钓船的渔获量也在减少,从2000年17500t减至2007年的4633t。  相似文献   

2.
鱿鱼类和金枪鱼类、鲑鳟鱼类、虾类一样是为日本市场供应的重要水产品。供应的鱿鱼主要有太平洋褶柔鱼、北太平洋柔鱼、阿根廷滑柔鱼、秘鲁茎柔鱼、新西兰双柔鱼等5条鱿鱼,其中前2条的是钓自日本国内水域,后3条的是钓自国外水域。  相似文献   

3.
据最近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JF)的汇总,2010年日本全国鱿鱼类的总卸货量为208675t,比2009年的219362t减少5%。其中,捕自日本国内近海水域鱿鱼的卸货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渔业信息》2010,(10):32-32
2009年日本在国内外水域生产的鱿鱼总产量为222200t,比2008年的224210t减少0.9%,其中,在日本国内近海水域捕捞的太平洋褶柔鱼产量为191270t,比2008年的195010t减少2.1%,  相似文献   

5.
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及渔业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中部太平洋的以东水域,是世界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随着我国对北太平洋柔鱼和西南大西洋滑柔鱼的成功开发,茎柔鱼又成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一个新的开发对象,是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鱿鱼渔业的有利补充,特别是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应作为发展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3,5(4):184-184
<正> 日本周围水域约有150种头足类,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平洋柔鱼和巴特柔鱼。太平洋柔龟广泛分布于日本群岛沿岸水域,而巴特柔鱼则分布于北太平洋,自西至东方向分布。1975年在黑潮暖  相似文献   

7.
鱿鱼和其加工制品是日本市场供应的重要水产品之一。近年来,鉴于在日本国内近海生产的太平洋褶柔鱼,外海生产的太平洋柔鱼和在海外生产的西南大西洋的阿根廷滑柔鱼,南太平洋东部秘鲁茎柔鱼等的产量都在下跌,致使日本国内鱿鱼加工业界的加工用鱿鱼原料的短缺,处于无米下锅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在时隔20年以后,日本重新开始调查和开发印度洋阿拉伯公海的鸢乌贼资源。鸢乌贼,学名:Symlectoteuth ouraniensis,英文名:Flingsquid,为柔鱼科的鱿鱼,胴体长35cm左右,比秘鲁茎柔鱼(别名:美洲大赤鱿)小,比北太平洋柔鱼(别名:赤鱿)大,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的阿拉伯海。  相似文献   

9.
黄东海的柔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敏 《海洋渔业》1986,8(4):165-168
<正>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我国底拖网渔轮在黄东海生产中,渔场较今偏西,无大量捕获柔(鱿)鱼的历史。据日本资料“以西底拖”在1971年以前就在江外到温外的广阔海域兼捕到柔鱼及其他头足类(包括围网兼捕),并认为遍及日本列岛之柔鱼为太平洋斯氏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其南限可达东海南部之北纬26度。而在黄海部分则在连青石及大沙间及沙外在10~12月兼捕到。因而1972~1973年曾在黄海试捕,  相似文献   

10.
渔业动态     
2006年日本远洋大型鱿钓船的动态阿根廷水域是日本远洋大型鱿钓船重要作业水域,作业犹钓船多时曾达60艘,但近年来随着阿根廷鱿鱼资源的恶化,2006年初的作业鱿钓船数减至只有1艘,然而截至7月中旬作业结束时,单船的总渔获量达9,321t,生产很不错,表明阿根廷鱿鱼资源在恢复。然而,可惜的是作业鱿钓船只有1艘。另悉,2005年9~11月期间,日本与阿根廷合作在阿根廷200海里水域内外对阿根廷鱿鱼资源进行了共同调查(其中使用中层拖网试捕),结果在阿根廷200海里水域外的公海发现了过去很少见的阿根廷滑柔鱼幼鱼,从这一点看,表明阿根廷鱿鱼资源在恢复之中…  相似文献   

11.
浙江舟山远洋渔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进程 我国于1989年首次在日本海对太平洋褶柔鱼渔场的探索和光诱钓捕技术的试验获得成功。1993年开始开发西北太平洋柔鱼,1994年在西北太平洋作业的渔船达到248艘,产量为7.3万t,平均单船产量为294.3t。1996年作业渔船进一步增加到369艘,产量为8.3万t,平均单产为225.5t。1995年开发了新西兰双柔鱼,1996和1999年相继开发了西南太平洋阿根廷滑柔鱼和东太平洋海域的茎柔鱼资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光诱鱿钓渔业一些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军 《海洋渔业》1996,18(2):82-86
光诱鱿钓渔业是利用鱿鱼强烈趋光的生物学特性,使用灯光诱集鱿鱼,采用各种颜色和大小的拟饵钓钓捕鱿鱼的一种渔业方式。它具有节约能源、减低成本等优点。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和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渔场是世界上生产头足类的两个重要渔区,目前它们的主要作业方式为光诱钓捕作业。1989年开始,我国逐步发展了远洋光诱鱿钓渔业,先后  相似文献   

13.
鱿鱼类和金枪鱼类等一样是日本国内市场重要供应水产品之一。据最近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的统计,2010年1~7月全国主要鱿鱼的累计卸货量为54921t,在其中,国内近海生产鱿鱼的卸货量为44431t(占80.9%);国外水域生产鱿鱼的卸货量为10490t(占19.1%)。  相似文献   

14.
世界鱿鱼产品市场贸易简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伟华  马永钧  姚平 《海洋渔业》2003,25(3):161-162
一、鱿鱼加工产品介绍 鱿鱼是头足类中枪乌贼和柔鱼俗称,据报道,全世界大洋中头足类的总资源量为4.2~6.5×10~8t。我国捕捞的主要品种是在北太平洋的北方拟黵乌贼、日本爪乌贼、柔鱼(巴氏柔鱼)和太平洋褶柔鱼以及在西南大西洋的阿根廷滑柔鱼,渔获物一般是直接鲜销和经加工供应市场。而加工的系列产品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冻品,一般用较  相似文献   

15.
l序言剑尖枪乌贼(Omnastrephesbartrami)从副热带至副极地海域,分布范围极广。个体重超过5kg,属大型鱿种。1978年~1992年大规模流网在北太平洋公海上作业。1992年末.流网作业因无针对性而破坏了其它资源、受到国际性的批评,从而由联合国作出限期禁止流网作业的决定。为此,从1992年开始、日本水产厅正式进行鱿钓作业的渔场调查并研究替代流网作业的渔法。本文就枪乌贼鱿鱼渔业的历史及其生态介绍其渔场的形成。2枪乌贼渔业概况70年代,日本周边太平洋柔鱼产量剧减.1973年开始在三陆、道东沿海进行枪乌贼钓捕作业.1977年达到12万吨…  相似文献   

16.
随着1996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和专属经济水域的设定。日本于1997年开始实施了六鱼种的TAC(总容许渔获量),1998年又增加一种成为七鱼种。1998年七鱼种的TAC如下:秋刀鱼的为30万t,狭鳕的为31.1万t,竹焚鱼的为43万t,斑点沙瑙鱼的为52万t.鲐鱼和澳洲鲐的为70万t,太平洋褶柔鱼的为45万t,雪蟹的为4945t。  相似文献   

17.
渔业动态     
2006年度日本远洋鱿钓船在世界各渔场的产量日本远洋鱿钓船在世界各水域作业的主要渔场有:捕捞阿根廷鱿鱼的阿根廷水域(包括马岛);捕捞茎柔鱼  相似文献   

18.
浅析日本海中南部海域太平洋褶柔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90年-1994年6月-12月我国鱿钓铅的生产与调查情况,对分布在日本海中南部海域的太平洋褶柔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作了分析。其体重与胴长关系式为G=0.0365ML^2810(G:克;ML:厘米),其中属于均速生长型。所捕群体基本上属秋生群,约占总渔获量的80%,该群体春夏季北上索饵,秋季南下产卵。  相似文献   

19.
分布于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巴塔哥尼亚200海里水域内外的阿根廷滑柔鱼(通称阿根廷鱿鱼),渔期为2~8月。据渔业资料显示,2014年度渔期伊始,阿根廷200海里水域内约有57艘阿根廷本国的鱿钓船在作业,阿根廷200海里水域外的公海约有近200艘外国鱿钓船在作业,其中,中国大陆的鱿钓船最多约为140艘,中国台湾和韩国的鱿钓船分别为20~30艘。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洋中的头足类(鱿鱼、乌贼、章鱼)有650种,在日本周围水域就有150种,其中90种为鱿鱼,尤以太平洋丛鱿鱼(T radodes pacificus)和巴特鱿鱼(Ommastrephes bartrami)为数最多,年渔获量超过10万吨。太平洋丛鱿鱼广泛分布于日本岛屿沿岸水域,巴特鱿鱼是一种大洋洄游性种群,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东部至西部水域。这两种鱿鱼都是日本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