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 抚育管理的起始期 油松飞播幼林抚育管理的起始年龄,主要依据林分分布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来确定。从油松飞播林的分布规律来看,主要是初始密度大,在不同地段上,分布的多少,林分密度的大小,又受立地和植被条件影响,并且多呈团片状分布,在飞播造林成效较好的  相似文献   

2.
低产林是指天然次生残次林和人工林低价值的林分。管涔林区多是以落叶松、云彬、油松、山杨、桦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俗称杂木林。其中落叶松、云杉、油松生长缓慢,林分密度小,生长量低,多数林木干形不好、多叉、分节,每公顷平均蓄积30.2m3,每公顷平均株数30...  相似文献   

3.
飞播林是一种特殊的人工林,受特殊造林方式的影响,飞播林呈现林木分布不均、密度较大、分化激烈、同龄林和纯林多等林分特点,而且飞播林大多分布在经济条件差的深山、远山区。本文将  相似文献   

4.
在低丘红壤上设立湿地松纸浆林每公顷900~2 700株的5种初植密度随机区组试验,8年的结果表明,随造林密度增大,林分胸径、冠幅、活冠层长度和单株材积减小,不同密度间有显著差异;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没有显著影响。8龄时每公顷初植密度2 250株以上的林分已到间伐始伐期,但间伐下的小径材无造纸价值。结合造纸利用分析,每公顷1 350~1 800株是湿地松纸浆林较适宜的初植密度。  相似文献   

5.
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技术探讨①刘增喜姚勇(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南省自1979年飞播造林由局部试验到大面积推广以来,已形成大面积油松飞播林,成为我省重要的木材后备资源。由于飞播造林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林木分布不均匀,林分密度差异较大。随着林龄和郁闭度...  相似文献   

6.
飞播造林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能够在人工造林困难的地方进行造林绿化的一种好方法。河南省自1979年开始飞播造林以来,飞播面积已达330万亩,目前成苗成林面积120万亩。但由于飞播林面积集中,多是针叶林,火险性大,易发生森林火灾。卢氏、栾川、西峡等地的飞播林近几年已相继发生火灾,许多飞播林正潜伏着很大的火灾隐患。若不引起重视,不切实加强预防措施,很有可能发生大的森林火灾,酿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对本省飞播林防火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意见。一、飞播林的特点和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1、林相单纯。我省飞播林95%以上是油松、马尾松等针叶林,都是幼林,树冠矮,枝叶含油脂。一遇火源,易燃烧蔓延。 2、密度大。飞播造林播种量大,形成的林分比较稠密,有些每亩株数高达八、九百株。树冠相连、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共有森林面积14.457亿亩,中幼龄林面积9.7亿亩,占森林总面积的67%,其中国营林场和林业局有中幼龄林4亿亩。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是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现有的中幼龄林林分密度很大,人工林每亩五、六百株,飞播林和天然林有的每亩达上千株。因此,林内透光条件差,林木营养面积不足,生长不良,极易发生雪压、风折和病虫等自然  相似文献   

8.
通常人们认为刺槐人工林密度大郁闭度高水土保持效果好,我们通过8年的定位试验发现,刺槐人工林造林密度5000株/公顷、5~6年后保存密度2500株/公顷、13年后保存密度1250株/公顷为宜。在各个发育阶段,控制其郁闭度在0.6左右,不超过0.7,这样,刺槐人工林具有乔一灌一草一地被物类似天然林系统的主体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在目前国情下,水土保持林也必须要进行经营管理,以达到兼顾水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新银合欢人工林密度调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立地条件下,及时对新银合欢人工林进行密度调整能显著提高保留木的生长量,降低林木分化率,提高林分的物质积累,有效控制枯死木的发生;密度调整可在林分郁闭度达到0.7左右时进行,初植密度3330株/hm2的新银合欢人工林疏伐强度控制在30%~50%(株数强度),每公顷保留株数在1650株以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我省在飞机播种造林相对集中连片,效果显著的豫西伏牛山区的栾川、卢氏、内乡、南召县和豫北太行山区的辉县市、林州市建立了首批飞播林基地。实现了对飞播林的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 第一批飞播林基地总面积8.82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72万公顷。至1994年,基地经过7年的飞、封、造、管,有林地面积已达到7.52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86.2%。在有林地面积中:通过飞播直接成林4.19万公顷,占55.7%;经补植补播成林2.03万公顷,占27.0%;人工林0.5万公顷,占6.7%;封山育林0.76万公顷,占10.1%;经济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松人工林不同林分密度水源涵养功能,以辽西地区35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不同林分密度(1449株·hm-2、1949株·hm-2、2429株·hm-2、3418株·hm-2)油松人工林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总贮水量、非毛管持水量、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量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土壤容重在0~10 cm层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以1449株·hm-2林分最小,10~20 cm层变化规律不明显;0~10 cm层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总贮水量、毛管持水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小,以1449株·hm-2林分最高,10~20 cm层变化规律不明显;枯落物总蓄积量、枯落物层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均以密度2429株·hm-2的林分最大,密度3418株·hm-2的林分最小,密度1449株·hm-2林分处于中等水平。综合试验结果,辽西地区油松人工林密度在1449株·hm-2其水源涵养功能多项指标优于其他林分。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油松飞播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编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河南省油松飞播林生长实际情况,收集了1314块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河南省油松飞播林林分密度控制图。并将未参加编表的28块固定标准地材料对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编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适用于河南省油松飞播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太行山中段土石山的飞播造林试验,对油松飞播造林的播区选择、播期的确定以及不同坡向、坡度,不同土层厚度和植被状况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调查总结。油松飞播造林有苗面积占到有效面积的66.8%超过部颁优级飞播造林40%的标准,亩均保存幼苗186.8%株。每造成1亩林,较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成本降低1.72元和8.87元,取得造林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省工省力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试验表明,红松不同的造林密度,造林投入成本不同。造林密度大不仅造林成本高,而且初次透光抚育提前,经济效益低。造林后20a,每公顷4444株与每公顷3330株的造林密度林分相比,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一般红松造林以每公顷3330侏的密度为宜,在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块,适宜每公顷2500株的造林密度,并进行林粮间作。  相似文献   

15.
造林密度也称初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穴数,通常以株(穴)/亩(公顷)表示。林分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每株数的产量和总株数决定的,株数是个条件,只有合理的株数,用材林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才能提高,防护林的防护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林才会获得最大的经济收入。造林密度是植树造林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现将其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造林密度的作用造林密度与幼林郁闭早晚及林分生长有密切关系,并不是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只有根据造林目的、林种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并结合当地条件和具体要求确定合理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6.
1 采集林分的选择 一般选择中幼龄油松人工林、飞播林、天然下种的低矮林分。树体较矮便于采集,林木稀疏,光照充足,松花粉产量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17.
抚顺矿务局搞落叶松造林,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到一九七九年末统计落叶松人工林面积达二十八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一百二十六万立米,已成为重要的坑木林基地。关于落叶松造林密度,解放前多采用1.75m×1.75m的株行距,每公顷3265株。抚顺矿务局在解放初期仍然沿用上述的造林密度。五十代受苏联密植的影响,我们绝大多数改用1.5m×1.5m的株行距,每公顷4400株,少数采用1.6m×1.6m或2.0m×1.5m株行  相似文献   

18.
我省西昌、凉山地区自1959年开始先后用云南忪进行多次飞机播种造林,现保存约四十万亩。飞播林的特点是;面积大、成活率高、出苗齐、林子密、郁闭快、林相好。为探索飞播林分的生长发育规律,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质量,缩短培育周期,从1964年开始进行抚育间伐试验,有的林分已抚育间伐三次。但抚育间伐面积还未达到飞播林四十万亩的20%,绝大部分林分郁闭后,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  相似文献   

19.
油松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巴山、秦岭、黄龙山、桥山和关山五大林区,陕北的府谷,神木等县亦有少量分布,是温性针叶林中分布最广的群落。在陕西省现有的森林资源中,以油松为优势的林分分别占有林地总面积和林分总蓄积量的6.94%与5.04%。陕西省大面积油松造林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后期,初期用直播方式,以后主要采用植苗造林。70年代以来,飞机播种造林有很大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各地都亦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油松人工林,且已成为经营中一个十分重  相似文献   

20.
刘文慧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2):117-120,139
从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数据中选取了48个样地对怀柔山区的油松人工林群落进行分析,得到怀柔山区油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为82.8 m3,平均株数密度为2 083株/hm2。采用《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将48个600 m2的样地分为5个群丛组,15个群丛。计算了各群丛不同层次上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林分蓄积、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差异比较大,油松人工林群落的组成成分比较简单。H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趋势和H相近,D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