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克逊县是全国闻名的“风沙县”,被喻为“风城”。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为108天,最大风力12级,最大风速超过40米/秒。在新疆,人们常常可以听到“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托克逊的大风天天刮”,以此形容托克逊县的风大风多,这种描述虽然有些夸张,但它确实反映了风沙灾害是托克逊县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人们不会忘记1979年4月10日至1日那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风灾,12级以上大风持续刮了24小时,5730多公顷小麦和棉花受害,1256棵大树被连根拔起,8989米防风墙,59户房屋被吹倒,坎尔井、渠道被沙埋,交通、通讯线路中断,造成11人死亡,2人受伤。1979年…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为四面环山的盆地,属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大风频繁,素有“火洲”“风库”之称。平均年降水量16.6毫米,年蒸发量2800至3700毫米,八级以上大风每年23至108天。最近十年,全地区因风沙灾害弃耕农田2000余公顷,草场沙化面积13333公顷,几百户农民因房屋被沙埋而搬迁,平均每年因风沙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由于水分布的地域性、季节性不平衡及蒸发、渗漏损失,每年有10%农田不同程度受旱;干旱、多风沙,是限制吐鲁番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和林格尔和清水河县的交界处,有一个叫白二爷沙坝的地方。五年前,这里还是“一年一场风,由春刮到冬,小风难睁眼,大风活埋人”的茫茫沙漠,风沙在肆无忌惮地侵占草场、吞噬良田,约有四十多万亩土地被遭害得气息奄奄。可谁曾想,只几年功夫,这里已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地处新疆阿拉山口风口的西南边缘,全年7级以上大风天近百天,每年大风造成的灾害损失都达数百万元。近年来,团场以治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为重点,大力构建“生态团场”,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重点防护林建设,已建成防护林1万余亩;二是把发展林果业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建成红提葡萄园近1万亩;三是发展城镇地区风景美化林1000多亩,在团场城镇地区种植花卉草坪1万多平方米,栽种风景树1万多株;四是保护恢复形成天然灌木林1000多亩。四大工程的实施,为风口地带建成了一道绿色屏障,有效地减轻了…  相似文献   

5.
(一) 1996年3月威海市妇联被全国妇联、林业部授予全国“三八绿色工程先进单位”。 威海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风、沙、雾曾成为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三大灾害”。为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从70年代起,各级妇联就组织广大妇女向风沙抗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山治滩”活动。广大妇女在各级妇联的组织下根  相似文献   

6.
张晶  王涛  刘伟 《甘肃林业》2006,(2):24-26
安西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这里干旱少雨,风沙危害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当地有人说:安西县每年GDP的五分之一,是被大风刮掉的。风沙肆虐的同时,旱灾也在悄然逼进。近年来,随着疏勒河上游昌马水库的修建、移民安置工程的实施以及乱垦荒地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我曾随大人们栽过树。我莫名其妙地想,栽树干什么?做烧柴吗?……我不明白。那时,在我心中还没有“林业”的概念。我知道,家乡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忍受着风沙带来的灾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旱涝严重时,他们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旱涝并不年年发生,风沙却是时刻不停的。大风沙如雨,小风起黄烟。沙丘随风滚,青苗全吹干。这凄凉的景象,叫人不忍心看。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县五星公社位于吐鲁番盆地的风沙线上,有二十三个大队,一百一十个生产队,二万八千八百余人,近七万亩耕地。这里,气候酷热干旱,风大沙多。每年八级以上大风有三十多次,有的年分还有十二级大风。这些大风又多集中在四至九月分作物出苗、生长和收获季节,造成严重灾害。其中  相似文献   

9.
昔日风沙弥漫、草牧场严重退化的敖汉种羊场,狠抓草原生态建设,取得初步成效。10余亩林网化牧场林木茂盛,绿草如茵,一派勃勃生机。敖汉种羊场是繁育敖汉细毛羊的国营种羊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长期受风沙、干旱困扰。尤其是春季,干旱多风,6级以上的大风日就达40天以上,致使大面  相似文献   

10.
敦煌市肃州镇高台堡林场,是敦煌的十大风沙口之一。这里风沙肆虐,每年受风沙侵袭危害达35天~40天,沙尘暴日数为10天~15天,生态环境极为恶劣。“登高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风沙压墙头,毛驴房上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滚滚黄沙不断地吞噬着周围的农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成为周围农民的心头之患。一望无际的不毛之地.使祖祖辈辈生活在该村五组的村民贺万仁十分心痛。  相似文献   

11.
精河县位于阿拉山口下游,风沙大,以春季最为严重,大风来时十几米处看不见东西,风沙灾害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这里的荒漠林对维护这一带的生态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多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这里的人们对荒漠林的掠夺十分严重,使这里的生态环境日趋恶  相似文献   

12.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海,南面敞向华北大平原。这里曾经有过茂密的森林,绿树成荫。然而,由于战争和北京都城建设,这里的绿色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漫野黄沙,大风起兮沙飞扬。北京现辖18个区县,是中央直辖市和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市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市域内分布着潮白河、大沙河、温榆河、永定河等河流,这些河流在养育两岸人民的同时,由于河水泛滥和多次改道,在流域范围内形成了600多万亩沙化和潜在沙化土地,形成了五大风沙危害区。风沙危害区内“无风一片沙,有风地搬家,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沙尘暴危害风沙及沙…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风沙灾害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春天,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沙尘暴;今年元旦当日,河西走廊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又一次影响了北京。连续出现的风沙天气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京的风沙灾害由来已久,风沙灾害是危害北京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风沙掩埋耕地、掩埋水井,使农民无法耕作;风沙掩埋房屋,逼得农民多次搬家的故事并不遥远;风沙使城市空气浑浊,影响交通和航空的事实历历在目;风沙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已成为影响北京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心腹之患”。人们一直与之抗争着。现在就北京风沙灾害的现状、成因及…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绿洲广阔,光热水土资源独特,适宜农林牧业发展。但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大风沙尘频繁,夏季频频出现大气干旱和干旱风。新疆的农牧业生产普遍受到风沙灾害的严重威胁,因此在新疆绿洲内部广泛营造了各类农田防护林带,这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农田防护林是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改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和塑造农田景观为目的的特殊防护林种。在新疆,农田防护  相似文献   

15.
扶余县位于我省白城地区东部,地势较平坦,东部多沟坡地,南部多断续起伏的半流动沙丘或沙带。春秋两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沙、干早、水土流失是农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该县从1952年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到1961年共营造农防林带261条,总延长米22000余华里。曾受到国务院“南学甸白,北学扶余”的表彰。1978年被列为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份后,更加快了农防林的建设,到1984年末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公路绿化和村  相似文献   

16.
二台背是张北县曹碾沟公社大洼大队的一个生产队,全队83户、340人、土地面积3288亩。其中耕地1876亩。这个队地处海拔1400米的坝上高原,南倚山、北靠滩,正处在一个天然大风口上。过去无霜期短,农作物大都是小日期品种。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只有1度,年降雨量平均为400毫米,年平均风速每秒4米,最大风速每秒24米,大风天数在50天左右,有时春天大风刮起,砂粒漫天飞扬,地里的表土被大风卷走一层又一层,造成土壤的严重风蚀,根本不能适时进行播种。当地群众有首歌谣:“坝上一场风,年初到年终;春天刮出山药籽,秋天刮出犁底层”。生动地说明了风对农作物的危害。恶劣的气候条件,造成了风沙、干旱、霜冻、冰雹等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位于阿拉善荒漠地带的阿拉善左旗,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46%。其中主要是2.5万多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这里植被稀蔬,常年干旱缺雨,风大风多,给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控制风沙灾害,逐步改造利用沙漠,在进行人工造林治沙的同时,这个旗从1984年开始,利用年平均200毫米的降雨量,在腾格里沙漠东缘,选择适宜飞播的沙地,连续三年,共播下适宜沙地生长的灌木和半灌木种籽4.9万多斤,飞播  相似文献   

18.
西藏贡嘎机场风沙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嘎机场是西藏与内地联系的门户,也是通往尼泊尔王国的国际航空港。但因周边地表沙源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致使风沙危害严重,被迫实行间歇性关闭。文章分析了风沙灾害的成因、治理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提出了今后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林茂促粮丰     
开鲁县东风公社官银号大队,位于开鲁县东部,总土地面积为2.6万亩,全是沙坨地。由于人口逐年增多,开荒种地面积逐年扩大,沙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年年春播无保证,早了怕沙害,晚了误农时,尽管晚种,也因风沙危害年年翻种,1973年一场大风,使即将开铲的5000多亩农田全被风剥沙压,这一年光翻种的种子就用了2万多斤。因此,粮食产量一直是低而不稳,社员生活也很困难,大队成了三靠队。由于风沙的危害,全大队社员不得不离开老屯子,另建家园。群众说:官银号地不平,除了沙包就是坑、一场大风种一次,年年翻种年年穷。  相似文献   

20.
乌海市素有“乌金之海”的美誉,是自治区西部一座年轻的资源型城市。这里依山傍水,群山环抱,黄河穿市而过。每当踏入乌海,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那一丛丛,一片片诱人的绿色。漫步城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游园绿地星罗棋布,到处是绿色景观。然而,谁能想到昔日的乌海曾是荒漠沙滩,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大风一刮黄沙弥漫,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之说。城市缺少“绿色”,市民渴望“绿色”。抵御风沙侵蚀,营造绿色家园已经成为乌海人多少年来的梦想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