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搞好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是保护天然对虾资源、从根本上把握亲虾资源主动权、实现对虾全人工养殖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对虾养殖的必由之路。唐山市的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起始于1985年,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阶段,1988年开始转入大面积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保护近海对虾自然资源,我们开展了对虾亲虾越冬及育苗生产。在1984年进行亲虾越冬生产性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85年开始全面推广对虾亲虾越冬生产技术,逐步走上了大水体的人工养殖对虾越冬生产。现已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海涂开发步伐,省科委安排了对虾亲虾越冬培育、对虾苗期幼体微粒饵料、对虾产品系列加工和河蟹人工育苗、精养高产配套技术的重点攻关项目。由于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省首次开展的对虾亲虾越冬培育试验,初战告捷,实现了亲虾越冬、产卵、育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用塑料暖棚培育对虾苗的历史已有24年。首次试验是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1987年承担省水产厅下达的"越冬亲虾早育虾苗培育技术",于1988年首次成功。当时我国的养虾业以北方的中国对虾为主,人工越冬亲虾及工厂化育苗技术已成熟,但早茬虾苗在北方由于气温低不能放养,只能卖给南方,这影响了北方沿海养虾的经济效益。省厅下  相似文献   

5.
亲虾越冬是对虾全人工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护我国近岸的对虾资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好亲虾越冬中的疾病防治工作,是亲虾越冬成功的关键。一、亲虾越冬中常见的、威胁性较大的疾病有如  相似文献   

6.
从1986年起,我区有些地方便着手进行了长毛对虾人工越冬试验。但几年来,收效甚微。人工越冬亲虾成活率在30%左右,性腺成熟率只有1.5%,远远无法满足对虾人工育苗的需要。长期以来,长毛对虾人工育苗的亲虾来源主要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 唐山市标准计量局与畜牧水产局共同承担制定的《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规程》和《中国对虾亲吓人工越冬培育技术规程》等作为河北省地方标准,1989年10月在唐山市通过省级审定。近年来,随着养虾事业的蓬勃发展,河北省、特别是唐山市对虾人工育苗和亲虾人工越冬培  相似文献   

8.
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在我国开展多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实践证明,亲虾越冬技术是一项成功且成熟的技术,早在1989年和1990年,河北、山东两省人工越冬亲虾的育苗量占总育苗量都先后达到60%~70%,如扣除人工放流用苗,可基本满足养殖用苗需要。但此后,由于多种原因,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连续出现滑坡,致使《黄渤海区对虾亲虾资源管理暂  相似文献   

9.
王春琳 《海洋渔业》1988,10(6):266-267
<正> 随着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的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使长期以来一直以海捕亲虾作为育苗种虾的育苗方式逐渐转向利用人工越冬亲虾。但由于目前中国对虾的亲虾越冬技术不甚稳定,影响了人工育苗生产。为了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亲虾越冬生产中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工厂化育苗过程包括幼体培育、饵料、水质、防病治病、日常管理等几个主要内容。为使工厂化育苗工作日趋合理、完善,效益不断提高。我们将工厂化育苗的有关技术知识进行介绍: 一、亲虾1.产卵前人工越冬亲虾的处理人工越冬亲虾可以在人为控制下按我们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1.
日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水科院南海所的“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成果进行了鉴定。该技术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取得4个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一是在亲虾全人工培育方面,研制出提高斑节对虾性腺成熟、产卵量和孵化率的营养强化剂,建立了斑节对虾亲虾全人工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2.
搞好对虾亲虾的人工越冬,既有利于培育对虾早苗,增加养殖对虾的生长时间,达到提高养殖对虾的产量、规格和产值。又能减少海亲虾的用量,有利于保护和增殖对虾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沿海各地的对虾人工育苗,绝大部分是通过捕捞自然亲虾来进行,亲虾资源破坏严重,对秋汛对虾的产量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减少自然亲虾的损失,山东省潍坊市水产研究所,去冬今春利用地热能源进行了对虾越冬试验,并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越冬对虾生殖腺发育良好,成活率平均达55%,最高达67%。今年3月获得首批成熟虾,经育苗试验,幼体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自1985年以来,黄渤海的对虾人工越冬已初具规模,初步掌握了亲虾越冬期的生物学规律及一般越冬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并且有相当数量的越冬亲虾投入了育苗生产。虽然取得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虾全人工养殖而开展的亲虾越冬工作,至今已进行了6年。1987年9月,农牧渔业部发出137号文件,作出了“养殖育苗用的亲虾,1990年实现自给,1991年起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18~28日自日照水产研究所等几处中国对虾越冬室筛选性腺有一定发育并已交尾的雌虾36尾,并采用光线控制、水温控制、饵料调节、性腺催熟等方法,促使对虾性腺快速发育。至2002年1月10日从性腺培育成熟的对虾亲虾中选取3尾,使用0.5m。塑料桶进行苗种培育。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不经过常规的越冬管理,只要具备对虾亲虾发育的环境条件,在一定时间内性腺即可发育成熟.并能进行正常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虾亲虾人工越冬生产进行多年了,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活率一般在70%定右。但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气候条件、特别是技术管理水平等有差异,其越冬亲虾成活率也不同,就同一地区的不同生产单位,成活率高低悬殊较大。因此,在目前对虾亲虾养殖困难较大、病害较多的情况下,提高越冬亲虾成活率尤为重要。笔者从事亲虾越冬生产多年,特别是近三年室内亲虾越冬成活率均有83%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总结多年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在越冬培养中光线为500~800lx之间、温度为9~10℃、饵料为沙蚕及杂色蛤,亲虾培育密度为12~30尾/m^2,越冬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10.9%,存活率为93.2%。在室外培育中温度为13.6℃、养殖密度为1.3尾/m^2,饵料以蜾赢蜚、藻钩虾和低值贝类为主。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5.1%、存活率为90.5%、交尾率为100%。2004年6月24日~7月10日利用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进行苗种生产实验。实验结果,每尾亲虾产卵量为20~25万粒/尾、孵化率为82.96%、出苗率为62.8%。实验表明,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可用于正常的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热能源进行对虾亲虾越冬目前沿海各地的对虾人工育苗,绝大部分是通过捕捞自然亲虾来进行,亲虾资源破坏严重,对秋汛对虾的产量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减少自然亲虾的损失,山东省潍坊市水产研究所利用地热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对虾人工越冬一般是指人工养成的对虾在人为控制下,提供与越冬场相似的条件,使雌虾交尾成活,保持精荚性腺发育直至产卵. 人工越冬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意义不但有利于对虾自然资源的保护,也为没有自然亲虾资源的地区(例如浙江、福建等省)解决了亲虾来源,而且由于人工养成的对虾量多而集中,亲虾的选留余地大,在人工控制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