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据树叶中7个营养元素含量和土壤中9个养分指标,探讨树叶养分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分析树叶养分和土壤养分与柏木高生长的制约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水解氮和速效磷供应不足,限制了柏木高生长;树叶中氮、磷、钾及铁之间的平衡制约着柏木高生长;树叶中氮、磷含量与土壤中水解氮、速效磷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樟子松生物生产力与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解析木及生物量调查资料,对樟子松蓄积量、材积生长量与密度的关系,生物生产力与密度的关系以及樟子松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规律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蓄积量、材积生长量、生物生产力与密度密切相关;以620—820株/hm~2为中龄林的适宜密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不同。该研究为评价樟子松人工林及其结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气候因子对红皮云杉生物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因子对红皮云杉生物生产力的影响张京晓,王振宇(黑龙江省松花江林业管理局)刘飞(哈尔滨自来水公司)气候因子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红皮云杉生物生产力的高低与其周围的气候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的气候区内生物生产力有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5.
板栗不同密度林分的生长发育与生物生产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4种不同密度8年生板栗园树体生长发育、生物量、对生物生产力的系统分析,研究了板栗密植园的生长分化机理.栽植密度区显著影响板栗树体的生长发育;它不仅对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生物量在枝、叶、果中的分配比例.不同密度林分的净生产量、经济利用系数、太阳能利用率均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高密度林分可获得早期产量的迅速提高.但达到一定年龄阶段(6年生)以后必须进行适时间伐,以保持林分产量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头塘山地圣诞树人工防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沙江流域头塘山地圣诞树人工防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的圣诞树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其值分别为42.00t/hm^2和8.30t/hm^2.a。乔木根系生物量大,占乔木层总和物量的29.15%,且根瘤菌发达。 相似文献
7.
苏南丘陵火炬松幼林生物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火炬松(Pinus taeda L.)原产美国东南部,分布范围广,多用途,是用材和纸浆的主要原料。它具有生长快,成材早,干形通直,出材率高,含脂量多等特点,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燥瘠薄,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湿,不耐盐碱。 火炬林原产地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年平均温度11~12℃,绝 相似文献
8.
陈建洪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1995,(3):7-13,3
本文研究了水杉的生长进程,各测树因子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关系及水杉纸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密度对胸径、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影响显著;2)水杉地上部分生物总量、树干重、枝叶重与胸径(D)、树高(H)的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3)水杉纤维素含量在41.6% ̄48.9%之间,平均纤维长度在3.0 ̄5.2毫米,并随年龄的增加纤维素含量增加、纤维长度加大;4)水杉纸浆材工艺成熟龄在8 ̄10年。 相似文献
9.
不同封育措施对绵阳市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梓潼、盐亭两县的柏木低效林为研究对象,对各种封育技术措施对柏木低效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3年封育期中,各种封育措施对柏木低效林物种多样性变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封禁型、封补型、封调型3种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封禁型的均匀度逐年下降,封补型和封调型的均匀度呈上升趋势。封改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最剧烈,骤降骤升,原有的物种会消失,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2)对于同一群落类型来说,不同的封育措施优劣程度是不一致的;柏木纯林封育措施优劣次序为:封补型〉封调型〉封禁型。柏桤混交林封育措施优劣次序为:封禁型〉封补型。而封改型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因此应选择地势乎坦、土壤肥沃的地点,其经营措施应当采取大穴整地,减少对灌、草层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11.
森林生产力与立地条件的相关性分析——以宁明县的马尾松和桉树森林生产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主要树种马尾松和桉树在宁明县的森林生产力为例,采用生物量连续函数法求算林地生物量,据此推算样地生产力,利用高精度的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求算研究区域的坡向、坡度、海拔,运用TPI指数求取坡位和地貌类型,利用P值检验法分析研究不同树种的森林生产力与立地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立地因子与马尾松、桉树生产力相关性较高,但相关性在树种间存在差异性;海拔、坡位和土壤种类这三个因子均对马尾松与按树的生产力有制约作用;地貌类型和土层厚度因子对马尾松影响明显,而坡向和成土母岩因子则对桉树影响明显;坡度对两树种生长的影响均较小。由此可见,森林生产力与立地条件的相关程度取决于森林树种,不同树种的相关性结果不一致。研究结果为正确地构建森林生产力的预测估算模型和合理地进行营造林树种布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柏木人工林林分结构时、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林木株数按径级的分布在幼龄期呈倒“丁”型,在中龄前期低指数级呈倒“丁”型,高指数级近似正态分布,而中龄后期为近似正态和正态型,随年龄和指数级的增大其径级分布从倒“丁”型向正态分布里有序的过渡;分析了不同立地质量下林分(?)、(?)、(?)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指数级和各指标之间的函数回归式,以实现对不同立地质量林分的评价预测;分析探讨了不同经营目的下林分的合理密度,为柏木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技术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人工桤柏混交林光合生理生态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四川盆地紫色土区人工桤柏木桤柏木混交的光合生理生态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桤、柏木混交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在于:桤、柏木的光合作用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上存在时间匹配效应,在林木结构上存在光合作用的空间匹配效应,因而使桤柏木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林地上各层次水平的光能资源,大大提高混交林群体的光能利用效率,使之成为川中丘降紫色土区的高产林分类型。研究还表明,桤柏混交林林冠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程基本上与桤木的变化趋势一致,这主要由桤柏木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决定;桤柏林林冠光合作用主要受气温、光照和CO2浓度的影响,温度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洪湖市南昌村作为“以奖促治”典型村开展了农村环境监测,结果表明:该村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富营养化污染严重,地下水不适合直接饮用,土壤中农药残留超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对典型地区农村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源与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农村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方法和监测指标,以及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调查发现,大栗鳃金龟幼虫发生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表现为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重于有林地、灌木林地,郁闭度低的林分重于高的林分,疏松的土壤重于紧密土壤,坡面重于脊部与谷部,一些谷部及易形成积水的地方,虫口密度接近于零。指出气候变迁及生态环境恶性发展,是太子山浅山地带大栗鳃金龟危害逐渐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桤柏混交林能量代谢中能量吸收,固定,积累和损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桤柏混交林气体交换测定研究了能量代谢基本过程。结果表明:桤柏混交林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损耗子蒸腾作用中,桤木和柏木用于生长呼吸中损耗的能量最多.其中桤木南面时则用于维持呼吸中损耗能量最多,其能量固定建立在内部节律基础上,柏木能量积累大于桤木. 相似文献
19.
松、杉、柏森林植物群落外貌、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天然林、杉木人工纯林、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是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森林植物群落,乔木层可划分为3个亚层:第1亚层高15—18m,第2亚层高9~15m,第3亚层高3~9m。灌木层中有许多物种经培育可成大材、良材的阔叶树萌蘖丛,其物种较丰富。组成天然马尾松林物种9种,杉木人工纯林11种,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物种20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由橙木、映山红、白栎、乌饭、盐肤木、山柿、青冈栎、冬青、枫香、红楠、野桃、香港黄檀木等组成,草本层以芒萁五节芒等组成。 相似文献
20.
桤柏混交林的效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桤柏混交林是川中丘陵区的主要造林类型。本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桤柏混交林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6年生的混交林中其柏木在单位面积上的蓄积最比纯柏木林大80.6%,地上中分生物量比纯林高47.2%;混交林柏木的N,P,K,Ca等营养元素含量分别 比纯柏林高65.47%,50.43%,7.70%和17.96%;混交林内空气相对湿度比纯柏木林大9.4-10.5%,混交林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