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玉米科学》2004,12(4):F002-F002
陈伟程(Chen Weicheng)广东南海市人,1934年12月2日出生于广西梧州市。中学就读于广州市培正中学。1956年河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留校任教。1960-1963年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小麦育种学家蔡旭教授和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学家李竞雄教授。  相似文献   

2.
3.
《杂粮作物》2005,25(1):F002-F002
陈刚,男,研究员,1952年4月出生,辽宁省凤城市人。1976年毕业于。丹东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农学系”。中国农学会会员。现在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从事玉米育种研究工作。曾任玉米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丹东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副主任。一直从事玉米抗病育种和玉米病虫害防治研究,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玉米科学》2005,13(2):F002-F002
董存吉(Dong Cunji),男,汉族,1935年生人,山西省河津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58-1998年任职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育种课题主持人、玉米育种研究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等职务。在职期间曾任山西省种子协会理事、作物学会理事、遗传学会会员、品种审定委员会委  相似文献   

5.
《玉米科学》2005,13(3):F0002-F0002
姜惟廉(Jing Weilian),女,江西鄱阳县人,1940年12月24日生于四川重庆市。中学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196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分配到辽宁省国营农场良种繁育场从事两杂制种及育种工作。在基层的8年磨练,对她的一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堂堂正正做人、耐得住寂寞与清贫的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6.
《玉米科学》2005,13(4):F0002-F0002
陈彦惠(Chen Yanhui),男,1958年10月出生于河南南阳市。1982年从师于我国著名玉米育种家吴绍教授开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1985年河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和1996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和教授。1997年又从师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教授,2000年获农学  相似文献   

7.
《玉米科学》2004,12(3):F002-F002
王玉兰(Wang Yulan)教授,1937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汉族。1956-1960年就读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一直在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任教,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东北特用玉米研究会理事长、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吉林省特用玉米首席专家、全国特用玉米东华北区区域试验主持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3年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8.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1):F0004-F0004
潘永东,男,汉族,1962年出生,甘肃武威人,副研究员,1985年7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被分配到甘南州农林局工作。1986年11月调到甘南州农科所从事青稞(裸大麦)育种工作。1997年11月调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事啤酒大麦育种工作。200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4):F0002-F0002
陆维忠,男,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出生于1938年7月,1965年8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1965年9月至1972年2月任职于中国农科院南京农学院小麦研究室。1972年3月随单位涮整,任职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1984至1998年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所副所长、所长,兼任农业部和省级重点试验室副主任、主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自1986年起主要从事小麦赤霉病遗传与抗性改良研究。“七五、八五”期间,主持农业部重点项目“主要农作物品质和抗病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自1990年起主持863计划…  相似文献   

10.
陈秀兰,女,1956年11月出生,江苏省泰兴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78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稻、麦、花卉辐射诱变育种和辐照加工研究与开发工作,现为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兼核技术应用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科学》2005,13(1):F002-F002
刘克礼(Liu Keli),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人,1937年1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副院长、院党委委员。曾任中国农学会理事,内蒙古农学会常务理事。他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生理、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作物育种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治学严谨,学识与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优良,深受学生的拥戴。先后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科学》2006,14(2):F0002-F0002
番兴明(Fan Xing-ming),男,1963年生于云南腾冲。1984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农学系,200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现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省作物学会秘书长,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主持项目中国协调人。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玉米育种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育种理念是育种中的重要因素,对其不同理解是用同一材料选育出不同品种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国外育种水平的差距不断引发育种理念的思考,加深理解育种理念将推动玉米育种的进步。根据目前状况,对山东省的玉米育种资源、育种技术方法、育种目标进行了论述,并对今后山东玉米育种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3):F0003-F0003
张凤英,女,汉族,195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大麦研究室主任;内蒙古大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理事。该同志198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研所、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中心从事小麦、玉米、甜菜、向日葵、瓜类等农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其间获得省级“农业丰收计划”二等奖两项,盟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为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主持制定、发布地方农业行业标准12项,编写印刷各种农业先进适…  相似文献   

15.
1995~1997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山东省以高产、大穗、中晚熟、紧凑型玉米育种为主,矮秆育种初见成效,早熟育种滞后,抗病毒病育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专家简介     
《杂粮作物》2010,(5):F0002-F0002
侯志研,男,蒙古族,1972年生,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人,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工作,现为耕作栽培研究室主任。199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1):F0002-F0002
杨国敏,男,汉族,1953年出生,云南省双江县人,研究员。1977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同年分配到云南省临沧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97年评聘为高级农艺师;2004年经国家农业部评审人事部批准为农业推广研究员;现任职于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持麦类作物课题组工作;1  相似文献   

18.
《杂粮作物》2005,25(3):F002-F002
邹剑秋,1965年7月生,女博士,研究员,辽宁省西丰县人.1990年8月被分配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从事高粱遗传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19.
新单36(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暂定名为XD207)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04年利用新2386作母本、新6作父本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性。2010年获得品种权申请公告,公告号为:CNA005890E,同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10011。  相似文献   

20.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2):F0002-F0002
郑家文,男,汉族,云南腾冲人,1956年4月生,1982年1月云南农业大学毕业,九三学社社员,同年参加工作,曾任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保山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南农业科技》杂志编委;《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