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广东茶业》2002,(6):34-34
不少人知道有竹叶青酒,但知道竹叶青茶的人为数就不多了。 竹叶青是采自峨眉山的明前茶,其外形润且紧细均整,扁平光滑,呈竹叶型,一旗一枪,煞是精致,茶汤黄绿明亮,带栗香,滋味鲜醇高爽,经久耐泡。那么,其茶名是怎样得来呢?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 《中国茶叶》2012,(11):41-41
金秋九月,茶弈——竹叶青三代围棋代言人发布会在北京开启。老、中、青三代围棋人物代表,竹叶青三代围棋代言人:中日擂台赛英雄棋圣聂卫平、七次世界围棋冠军古力以及一代围棋宗师,98岁围棋大师“昭和棋圣”吴清源(吴清源女儿吴佳澄代父出席)齐聚盛会,竹叶青茶业董事长唐先洪、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中心主任刘思明和围棋部主任王谊、世界知名设计师陈幼坚等一同出席,并为“竹叶青茶弈文化基金”注入启动资金5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粉碎过筛的竹叶青茶末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茶氨酸,分别以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作为单因素自变量探讨各因素对茶氨酸得率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以茶氨酸提取率为响应值优化竹叶青茶末中茶氨酸的提取工艺.茶氨酸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5、提取温度80℃和提取时间60 min.在此工艺参数下,茶氨酸提取率为44.12%,且纯度为91.23%(根据QB/T 4263—2011方法检测).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茶氨酸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可用于竹叶青茶末中茶氨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改善芽形绿茶香气的制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采摘茶芽所制成的绿茶,通常称为“芽形绿茶”。1999年,经笔者审评的1500多只名优绿茶中,芽形绿茶占1/3以上。在这些芽形绿茶中,有近50%的茶叶带生青气,10%以上的茶叶带木炭异味。可见,问题比较严重。要改善芽形绿茶的香气,防止成茶带有生青气和木炭异味,在制茶工艺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鲜叶不宜现采现制 部分生产者认为,采回的鲜叶应立即付制。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鲜叶不经摊放就付制,正是使成茶带生青气的最初原因。因现采的鲜叶中含有较多的低沸点醛、醇类化合物,有很重的青草气。在正常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红庙翠峰茶     
张强  崔清梅 《中国茶叶》2004,26(4):43-43
红庙翠峰茶产于湖北省恩施州.产区冬少严寒,夏无酷热,雾多湿重,雨量充沛,田间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茶区海拔高度400.0~1549.5m,年降水量1450mm以上,年平均气温15℃以上,≥10℃的活动积温5000℃左右."云雾山中出好茶",红庙翠峰茶外形紧秀显毫,色泽翠绿鲜活,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清醇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入水后叶片竖立,犹如群笋出土,栩栩如生,极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山霞雨茶     
许裕奎 《中国茶叶》2004,26(3):43-43
黄山霞雨茶产于安徽省休宁县黄山霞雨茶厂。该厂坐落于新安江源头的率水河畔,茶园大多分布在两岸经冲积形成的洲地上,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空气清新,常年多雾,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异。黄山霞雨茶形似松针,条索紧结,圆直略扁,锋苗挺秀,色泽翠绿,带有白毫,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醇正,香气清香高雅,叶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浆茶杀青工艺及贮放保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投叶量 10 0g ,微波功率 110 0w ,微波杀青 16 0s ,可有效钝化酶活性 ,并有较好的保绿效果 ;在pH 7 5,Vit.C 0 45mg/g贮放条件下利于浆茶保绿 ;添加柠檬酸可明显提高茶多酚儿茶素及叶绿素在贮放中的残留量 ,尤其对叶绿素的保留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8.
9.
景宁玉簪茶     
王建林 《茶叶》1998,24(4):235-235
  相似文献   

10.
雁荡白云茶     
雁荡白云茶产于雁荡山风景区海拔700m无污染的高山峻岭之间,其品质特征是外形细嫩紧秀,色泽绿润显毫,香高持久浓爽,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该茶在第四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于2001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认证。……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     
一神农想不到,经他轻轻一尝,一片芽叶就成为源源流淌的生命。史前传说,因了茶叶的滋润,多了生命的青葱。神农站在距今约5000多年之前的大地,日遇七十二毒,是茶为他轻轻解围。  相似文献   

12.
沙棘茶的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科研单位开发利用沙棘叶,先后研制成功沙棘绿茶、沙棘红茶、茉莉沙棘茶、珠兰沙棘茶和玉兰沙棘茶。经鉴定,沙棘茶的生化指标与国内数种名茶相同,外型、汤色及滋味均优,营养丰富。1. 采叶 随着沙棘的生长,可分批采收沙棘嫩叶。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摘第一批叶子。5月中旬或下旬采摘第二批叶子。沙棘的萌生能力较强,每隔20天即可采收一次,直至秋后不再萌生为止,采收的沙棘叶要立即进行加工。加工剩余的叶子要平摊在阴凉、清洁、气温低于250C的室内,平摊厚度不超过10cm。2. 杀青 沙棘嫩叶有一种青草味,需要将嫩叶放入倾斜的沙…  相似文献   

13.
龙须茶又名"束茶",采用条形茶叶以彩色丝线捆成一束花条.它的外形半直墨绿,很象神活中的"龙须",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4.
武当特区八仙观茶场地处道教圣地武当山的山脉中段,海拔1020米。该场茶园建于繁茂的林木之间,高标准表土回沟,垒石筑梯。无性系优质品种栽植,加之四季花开,雾露浓罩,土质肥沃,管理精细。通过合理嫩采,适度摊凉,高温杀青,低温做形,中温慢烘等措施,创制了独具品质特征的“武当银剑”名茶。该茶多次荣获湖北省名优茶评比特等奖,95年获中国十大农产品最高奖——农业博览会金奖,98年被评为国际名茶,在全国率先通过欧盟认证;武当八仙观茶场被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有机茶园,所产武当银剑,外形似剑,毫毛披露,茶香持久,回味无穷,并具有艺术的观…  相似文献   

15.
文静  王守生 《福建茶叶》2008,30(1):25-26
对由蒸汽杀青与冷冻真空干燥工艺初制的绿碎茶茶样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冷冻真空干燥荼样感官审评外形匀整,汤色黄绿,滋味浓厚;其干荼、荼汤、叶底的明亮度和总色差与烘箱干燥茶样存在极显著差异;其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灰分含量分别为23.48%、160.44mg/g、5.63%、6.58%,而烘箱干燥的荼样则分别为21.47%、122.36 mg/g、5.29%、6.87%,这4种生化成分冷冻真空干燥与烘箱干燥茶样有显著差异;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冷冻真空干燥与烘箱干燥茶样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竹叶青茶业品牌经营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以企业发展打造品牌,依托品牌促企业发展之路,使“竹叶青”茶业公司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
特早芽品种“元宵茶”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元宵茶”是从霞浦县崇德乡后溪岭自然村特早芽“春分茶”群体单株选育出来的无性系新品种。在省农业厅经作处茶叶科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霞浦县茶科所建立品比试验区与母本国,采取边选育、边繁育、边区试的办法,把特早芽品种“元宵茶”引到清流县、福安市、拓荣县与省茶科所区试。对“元宵茶”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抗逆性、幼龄期生长情况、产量、品质、萌芽特性进行考察,通过不同地区试种实践,为推广提供依据。现将各地引种情况报告如下。二、引种经过与方法霞浦县茶叶局为选育、开发特早芽品种“元宵茶”。于1993年在霞浦…  相似文献   

18.
汽热杀青及配套机制工艺对开化龙顶茶的品质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化县是“中国龙顶名茶之乡”,拥有6万余亩高标准骨干茶园。2002年全县开化龙顶名茶产量达750吨,产值达亿元,名茶生产已成了开化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为推进开化龙顶名茶产业化进程,开化县把开化龙顶名茶开发列为县“510工程”重点项目,专门成立了机制名优茶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目前全县名优茶机制率达90%以上。同时,县林业局专门组织了课题组负责技术攻关,1999年研究成功了开化龙顶机制新工艺,简称九九式机制工艺,其流程为摊青→杀青(30型滚筒杀青机)→理条机理条(1)→理条机理条(2)→烘干→滚筒机提香。该工艺在全县推广应用后,大大提…  相似文献   

19.
将不同杀青工艺绿茶原料加工成绿茶饮料,通过对茶饮料高温瞬时灭菌以及37℃、4℃下贮藏7d后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总糖等常规化学成分、儿茶素组分、香气组分以及色差、浊度、感官品质变化的系统研究,明确了不同杀青处理对浸出特性、理化成分含量、风味品质等的影响,提出了饮料用原料茶加工的适宜杀青工艺。  相似文献   

20.
玉簪茶     
何卫中 《中国茶叶》2004,26(1):44-44
玉簪茶产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赤木山、际头一带,因形似簪且略显毫而得名,曾用名御簪,取皇帝御赐之意.茶区林木茂盛,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终年云雾缭绕,土层深厚肥沃,所产茶叶自然品质优异.玉簪茶为该县历史名茶"金奖惠明"茶的系列名茶,滋味甘醇鲜爽,香气清高持久,色泽翠绿,外形光滑挺秀、匀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