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山区农村的土地流转规模小、速度慢,究其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在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提高山区土地流转的速度、扩大其规模,就成为必然的要求。该文对南平市姜口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投入产出率较低、流转信息集散不畅、体制机制不完善、政策不完善的现状,探索推动农村山区土地流转规范化、规模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戴贤君 《北京农业》2015,(6):240-241
土地流转是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为土地流转的提供推动力,土地流转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基于此,通过土地流转的视角,研究湘西凤凰县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尤其为民族远山区农村居民合理规划土地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以河南省方城县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的分配模式不利、土地流转缺乏市场机制、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农村缺少社会保障机制、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土地流转价格波动较大、山区土地流转速度缓慢等8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稳定土地家族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会泽肥五星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土地流转经营扩大特色地,欲探索一条山区农村接收致富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山区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波 《现代农业科技》2011,(17):388-389
分析了山区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山区土地流转的政策性措施和对策,以为山区土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江涛  钟晓兰  冯艳芬  李景刚  施明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03-13706,13708
以江西省全南县为例,在对2005~2009年全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赣南山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特点,指出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全南实际,提出促进全县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不断增多,务农劳动力的老年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土地资源并不丰富的山区,却出现土地撂荒的现象。本文分析宁化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提出保护耕地,促进土地流转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一、林州市土地流转的现状与特点由于林州市地处山区,耕地面积少,地块小且分布零散,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流转面积,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仍是全市农村土地的主要耕种形式。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不断延伸,在土地流转中,呈现的特点是:山坡林地流转面积大,耕地流转面积小;规模流转土地种植果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多,种植粮食作物的少;转包、出租的形式多,互换、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土地流转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开展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一大趋势,但是山区与平原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通过对山区传统村落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山区传统村落存在土地流转数量少、难度大,农户流转意识不强,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利用等问题,分析了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山区传统村落土地有效利用和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谢水仙 《广东农业科学》2009,(12):315-317,335
广东欠发达山区的农村一直以来都面临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民增收困难.对广东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不合理配置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完善土地流转对策--推进产业化、促进以出租为主的土地流转以及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将耕地和宅基地等允许作抵押贷款物.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土地流转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开展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一大趋势,但是山区与平原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它的不合理流转会带来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加大。本研究通过对山区传统村落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山区传统村落土地流转数量少、难度大,农户流转意识不强,无法进行大规模化的土地利用等问题。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包括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农户自身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等等。建议合理利用好传统文化对传统村落土地有效利用的积极影响,土地流转要因地制宜,加强引导和保障农户权益并且重视传统文化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山区传统村落土地才能更好地有效利用和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南丘陵山区农用地流转情况的分析,发现流转信息机制、地形因素、乡土意识、主要劳动力外出是阻碍丘陵山区农用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了加强土地流转宣传、鼓励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发展、提高土地流转认识、增强流转合同的规范性等措施,期望能充实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积累。  相似文献   

13.
农地流转是优化山区土地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然而农地流转是否能够提高山区农户农业生产的效率与公平仍缺乏农户案例研究。文章基于重庆市3个典型山区县的调研数据,构建OLS回归模型,分析山区农地流转在效率和公平两方面的作用,并以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时长和劳动力平均年龄为工具变量,通过2SLS模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在目前山区农地流转现状下,净转入土地面积与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山区农地流转将耕地从人均土地充足的家庭流向人均土地稀缺的家庭,从农业生产效率低的家庭流向农业生产效率高的家庭,进而提高了山区土地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同时,本文还发现劳动力占比、牲畜数量、非农收入占比与净转入土地面积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提出规范山区农地流转市场;鼓励种田能手扩大经营规模;鼓励山区部分农户非农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普遍较为强烈,影响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承包土地特征等.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普遍较为强烈,影响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承包土地特征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究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规律和特点,助力四川省乡村振兴。【方法】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典型乡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源数据,运用地面调查和GIS分析法,分析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结果】研究区域土地流转呈现以下规律和特点:(1)流转水田较多,旱地次之,水浇地最少;(2)按土地流转业主类型分,农业企业流转面积最多,占总流转面积的49.4%,种植大户次之,家庭农场最少;(3)按流转土地用途分,种粮占流转总面积的45.5%,其次是水果种植,再次是中药材等特色种植;(4)土地流转与土地的客观条件呈高度正相关。土地区位交通影响因子最大,流转规模在空间上离城区由近及远依次递减;其次是水利和地形地貌条件,水利又成为主要因子,水利条件越好,土地流转规模相对较大;从地形地貌看,除特色种养之外,流转规模从平坝到丘区、山区递减。【结论】持续改善四川省丘区、山区乡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首要条件,培育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特色种养,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四川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土地流转是突破低效率用地的有效途径,解析山区耕地流转特征可为推进山区耕地高效利用提供决策支撑.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获取巫山县农户数据,并从农户尺度统计分析研究区耕地流转特征及分布,研究显示:1农户流转规模对撂荒及实际耕种的影响表现为流转规模越大,撂荒地越少,耕种面积就越大;撂荒普遍存在于不同耕地流转类型之间.2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其家庭规模、劳动力配置、家庭年龄结构及收入结构等影响耕地流转;且主导耕地流转类型及流转规模的因子随不同生计类型农户而不同.3耕地流转区主要集中在距农户居住地0.5km以内,0.5km以外的耕地多以撂荒为主,山区耕地呈连片种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山区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速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山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1、土地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农民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恋土情结较为严重,把土地作为其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愿土地流转。认为只要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障,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不愿"也"不敢"将土地流转出去。二是土地流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农业之本,如何带领山区农民致富?如何发挥山区土地流转优势,推动山区农民走上特色种养之路,增收致富。辉县市拍石头乡立足太行深山区,围绕农业结构多业并重,借助山区土地流转契机,大力扶持高效农业和品牌农业,完善"合作社+品牌+农户"多种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从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77-11579
运用抽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利用2008年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河南省部分地市进行调查发现,河南省欠发达农区土地流转具有流转规模小、流转形式单一、流转区委趋于经济核心区、流转年限短4大特点,其土地流转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土地流转难从根本上展开;二是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心态较复杂,顾虑较多;三是土地流转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四是流转土地利用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基于土地流转的特点,为了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欠发达农区土地流转的建议:一是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带动集体土地流转;二是大力宣传和切实执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依法流转土地;三是建立农用地流转市场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完善农村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五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为有效开展土地流转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