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叶松纯林的地力变化阎德仁落叶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由于其生长快、材质好,近几十年来人工纯林的发展十分迅速。然而,一味追求速生丰产,导致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根据我们和他人的研究表明,落叶松人工纯林的地力变化有逐渐衰退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有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维持功能的高低,选取13a和30a生人工落叶松林,以13a和28a生天然次生杨桦林作为对照,对两种林分的植被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研究了间伐对人工落叶松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相同或相近的两种林分类型相比,无论是乔木层、灌木层或是草本层,人工落叶松林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均表现出相当或略高于天然次生杨桦林(30a生人工落叶松林乔木层多样性指数除外);间伐对人工落叶松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短期影响主要体现在乔木层,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无明显影响。燕山北部山地人工落叶松林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没有导致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塞罕坝机械林场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纯林,自80年代中以来虫害加剧,主要为落叶松尺蠖与落叶松腮扁叶蜂。经两年的调查研究,已摸索出它们在该林区的发生发展规律,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习性,结合辽宁省的气候特点,对日本落叶松栽培区、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造林、抚育、林地管理、采伐等技术要点进行了规范,构建了辽宁省日本落叶松人工商品用材林建设的技术体系,以期为辽宁省发展日本落叶松人工商品用材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有落叶松人工纯林及混交林之间主要差异性的分析表明:落叶松混交林无论在树种结构,径级结构,林分的稳定性,林分生长量以及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比落叶松纯林好,因此,在经营落叶松人工纯林时,要充分利用立地条件,树种组成大力培养针阔叶混交林,实现人工林天然化,恢复和建立一个森林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6.
我场自一九六二年以来,引种了朝鲜落叶松,长白落叶松,西伯利亚落叶松等进行了育苗。从一九六六年起,开展了落叶松人工更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说明落叶松在引种上有着很广阔的前途。但在工作中由于受到 .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致使落叶松人工更新未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截止目前,我场一部分落叶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块19年生油松落叶人工混交林调查和1块19年生落叶松人工纯林、1块25年生油松人工纯林的调查,表明油松与落叶松混交,对促进油松自然整枝、形成良好干形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工落叶松采伐迹地更新针叶树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落叶松采伐迹地上更新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云杉,与荒山荒地造林相比,长白落叶松增长4.2%,樟子松,红松、云杉增产幅度在35.3%至38.5%之间。  相似文献   

9.
混交林土壤养分效益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抚顺地区人工落叶松阔叶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天然次生林等林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混交林与纯林相比,缓解了酸化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含量,同时对各类林地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在维护土壤养分平衡功能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次生林、混交林、荒山、落叶松纯林,说明局长 人工针阔混交林更有利于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采用解析木导向曲线法编制了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地位指数表。在此基础上,对落叶松地拉指数与立地因子及落叶松栽植代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栽植代数对落叶松人工森地位指数影响差异显,落叶松连作造成立地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在林区属于乡土树种,人工落叶松最大年龄已有55 a。文章通过做人工落叶松树干解析,运用(Forstat2.0)统计软件制图,分析人工落叶松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辽宁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人工中幼林抚育间伐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樟子松、落叶松是辽宁三大用材树种、80年代初对红松、樟了松、落叶松人工中幼林抚育间伐,开展了定位与半定位的试验研究,历经10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介绍和描述了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人工中的幼林有间代取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今后开展三树种人工林的抚育间伐工作,及指导林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计算机视觉方法测量了人工林长白落叶松木材的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和管胞壁腔比,评价了人工长白落叶松林木材的造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人工培育的长白落叶松,材质较为均一,适合定向培育工业材的应用目的。如果通过营林技术,控制其幼龄材与成熟材的比例,可以使长白落叶松达到优质的造纸用材。  相似文献   

14.
对和龙林业局许家洞林场人工兴安落叶松林10年间的生长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和龙林业局10年间人工落叶松林胸径平均生长4.5cm,2002年14年大小的人工落叶松生物量约为4.1904m3;2012年24年大小的人工落叶松生物量为8.1893m3;10年间的枯损量为0.8220,人工落叶松胸径总体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5.
兴安落叶松人工速生丰产林技术的研究宋新生,郭守义,王俊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乡土树种,它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被列为速生树种。为研究和探索适合于大兴安岭人工速生丰产林的技术措施,松...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图里河林业局人工落叶松林的调查 ,编制了该局人工落叶松立地指数表 ,以期为该局人工落叶松林的经营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喷施多效唑提高华北落叶松苗木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抗寒、速生、优质,是山地和高原营造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同时也是次生林改造和营造混交林的首选树种。落叶松造林在我省人工造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落叶松人工林不断的采伐更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严重,出现造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为解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辽东山区主要水源涵养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以辽东山区苏子河上游赵家林场的红松人工纯林、落叶松人工纯林两种人工水源涵养林为对象,研究其枯落物的厚度、现存量、持水量和持水率等特性。结果表明:红松人工纯林枯落物总厚度为6.8 cm,大于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的总厚度;红松人工纯林枯落物现存量为49.21 t·hm-2,大于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现存量;但红松人工纯林和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枯落物总持水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人工更新密度是营造落叶松人工林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合理地选择人工更新密度不仅直接影响人工更新效果,而且还影响落叶松人工林的经济效益。为了探索落叶松人工更新最适密度,于一九七一年春季进行了落叶松人工更新密度试验工作。现将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如下。一、试验设计试验地位于我局新兴林场81林班。原系阔叶红松林,一九七○年十一月份采伐,伐后进行了火烧清理。地势平缓,西坡,土壤为暗棕壤,土层较薄,平均20公分,土壤肥力中等。试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介绍了华北落叶松在山西省太岳山林区的分布状况,分析了该林区落叶松鞘蛾和高山扁叶峰的危害情况,总结了悬挂诱捕器、设置信息干扰器、烟雾防治等落叶松鞘蛾防治技术和黄绿板诱杀成虫、人工挖除蜂蛹、烟雾防治、无人机飞防等高山扁叶峰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