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前半叶,在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下,印度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年平均增长率仅0.8%,从1922年到1947年独立的二十五年间,年平均增长率更下降为0.25%,整个农业几乎处于破产的境地。 随着国家的独立,印度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转折时期。同独立前相比,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1951/52年度到1978/79年度的二十七年中,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8%,是1900/01年度到1949/50年度年平均增长率的3.5倍,是1922年到1947年度年平均增长率的11.5倍。印度农业所以有了  相似文献   

2.
7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其中农业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不仅1970—1982年印度尼西亚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率达7.4%)农业增长率为3.8%,而且1983—1986年印度尼西亚经济低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率3.8%)农业增长率仍达3.6%。尤为重要的是,印度尼西亚原来一直是粮食(主要是大  相似文献   

3.
一、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并将加快发展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率已接近3%,若同人口增长比起来还稍快一些,即按人口平均的产量每年增长率为0.4%。其中,东南亚地区农业产量增长率达到1.4%,在拉丁美洲是0.6%。从粮食生产看,1979年的粮  相似文献   

4.
巴西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极其丰富。但是,在历史上长期却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二次大战以来,由于采取了适合巴西国情的发展战略和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针政府,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高速的持续增长。从1945—1978年的33年间,国民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7%,农业增长率为4.3%,特别是1968—1974年期间农业的增长率平均每年达5.9%,农业总产值1980年比1964年增长了1倍。目前,巴西已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相似文献   

5.
40—60年代,墨西哥农业曾以高速增长闻名于世。1947—1965年农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1%。农业的迅速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60年代后期开始,农业增长速度明显减慢,粮食由自给有余变为进口。80年代随着债务危机的爆发,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农业的增长率持续下降。1982—1987年,农业的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6.
去年11月份,农业部召集中国农科院、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博士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笔者综述如下: 我国经济软着陆贡献在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农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出现了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1.国民经济总量农村已占到42%。 2.增长率农村高于城市,1995年全国经济增长率10.5%,其中农村份额占72%,城市28%;1996年全国经济增长9.6%,其中农村份额占86%,城市14%,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靠农村支撑。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盟国家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至八十年代整个东盟地区(除新加坡外)的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是4—5%。其中,马来西亚六十年代的年平均增长率是5.6%,七十年代是4.3%,略有下降;菲律宾五十年代是5.1%,六十年代是4.9%,没有太大的变化;泰国在五十年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六十年代略下降到5%,印尼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东盟国家中是最慢的,但到了七十年代也达  相似文献   

8.
委内瑞拉是拉丁美洲四大经济强国之一,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仅次于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它虽然素以发达的石油经济著称于世,但战后随着经济现代化,农业经济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1945—1979年,委内瑞拉农业产值从9.67亿博利瓦增至50.22亿博利瓦,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高于拉美地区的平均增长率3.2%。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委内瑞拉政府自六十年代起,还从上而下地推行了资产阶级的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9.
半个多世纪以来,智利农业发展曲折坎坷,前期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土地高度集中,重工轻农,传统农业依靠国内市场,出口农业萎缩,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虽经历两次土改,根除了大庄园制等弊端,但缺乏整体规划,农业投入少,实行农产品价格控制伤害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导致20世纪70年代初农业生产低于1936年水平,1965~1970年粮食年均进口1亿美元,1972年升至4.5亿美元,1973年高达6亿美元,农业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出口少于进口,国民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政府决心依靠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大批农业专家,进行经济改革,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信息》2004,(11):21-21
20世纪70到90年代,以贸易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将韩国从一个经济贫困转变为世界第12大经济强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了。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60年的40%降至2000年的4%;农业劳动力比例低,1970-2000年间,韩国的总人口增长了1500万,但农村人口却下降了1000万,农业就业人口从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0%降至8.5%;2000年农业经济增长率仅1.1%,与8.8%的国民经济总体增长极不协调。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与河南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6%,农业产值占全省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9%,高于全国15.4%的平均水平。2002年粮、棉、油、肉的生产总量均居全国前两位。由于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均农业资源少,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加之农业科技水平低和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国际农产品价格浮动和国内农业政策的影响,墨西哥农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衰退。七十年代农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7%,远远赶不上3.5%的人口增长率。农业生产增长缓慢引起了食品短缺、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墨西哥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玉米、菜豆和小麦,从而成为粮食进口国。  相似文献   

13.
欧洲共同体是较大的粮食生产组织,粮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6%,占农田面积的27%。1985年该组织的粮食总收获量占全世界粮食总收获量的7.6%、小麦占12.9%、大麦占22.6%。粮食生产在欧洲共同体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0年代欧洲共同体的粮食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4%,占农产品产值的30%。近10多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的增加,共同体的粮食已由过去的不能出口,变为出口大于进口,每年  相似文献   

14.
近25年来,在地球上人口从30.4亿基础上增加18亿的前提下,世界人民总的营养水平也有所提高。1961—1985年期间世界农业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5%,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为3.2%,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2%。 但是世界粮食生产的两极分化极为严重。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虽有意控制增长速度,但仍有大量农产品剩余,粮食有1亿吨积压;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快,人均产量的增长甚少,今天仍有大约  相似文献   

15.
从50年代开始,苏联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改善农业的落后面貌。特别是在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对农业采取高投资的政策,使得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总投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据统计,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投资比重从1952年的14%,增加到1982年的29%。农业生产固定资金,1981年比1960年增加45%。70年代以来,苏联的拖拉机  相似文献   

16.
Ⅰ.战后,南斯拉夫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落后于其他部门,但发展比较稳定。1948—1985年整个经济社会产值增加6倍,年均增长率为5.4%,工业增加16倍。年均增长率为7.8%;农业增加两倍,年均增长率2.4%。但近4年内,除1986年丰收(增长11%)外,1985、1987和1988年均为负增长(-7%,-5%和-3%)。农业产量徘徊(谷物1500万吨,油料45万吨,糖100万吨,牛肉35万吨,猪肉60万吨,禽类36万吨,奶类46  相似文献   

17.
江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101-9103,9116
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1995~2011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1年浙江省农业TFP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5%;浙江省农业TFP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进步推动的,年均增长率为4.8%;各市农业TFP增长差异明显,其中丽水市农业TFP增长最快,杭州市农业TFP增长最慢;浙东北的农业TFP增速低于浙西南,其中浙西南农业技术进步快于浙东北,而浙东北的农业技术效率高于浙西南。  相似文献   

18.
一、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自60年代以来,30年时间里,泰国坚持“以农业立国”的方针,农业生产和出口有了很大发展。农、林、渔业生产总值从1957年的170亿铢增长到1988年的2478亿铢(约合9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9%,而同期农、林、渔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则从1959—1961年的平均3.7亿美元,增长到1988年的68.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1%,比生产增长率高两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世界农业继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2.1%,超过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农业生产量如以1979—1981年为100,1990年为113%。总体上讲,可以保障人们生活的需要。 但是农业增长率正在逐步减慢,80年代不如70年代和60年代的速度。70年代世界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3%,60年代年平均增长率为3%。同时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发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的第三大国,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稠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土地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山地和高原占领土面积的5/6,可耕地面积仅3500万公顷。 战后,墨西哥农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40年代至60年代,墨西哥农业取得了高速增长。1940—1965年农牧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3%,全国农业收获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