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变黄期不同烘烤时间及温湿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变黄期烘烤时间长短和湿球温度高低对烟叶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总的变黄期烘烤时间及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38℃变黄阶段,适当拉大干湿球温差,延长38℃变黄阶段烘烤时间,烤后烟叶质量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高,杂色烟比例较少;42℃变黄凋萎阶段烘烤时间控制在10~20 h、湿球控制36℃的处理较好,烤后成熟度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大,杂色烟叶较少,湿球温度低,虽有利减少杂色烟叶,但青筋烟较多,湿球温度高的处理杂色烟叶比例加大,颜色深暗;变黄时间中下部烟叶以60 h较为适宜,上部烟叶以65 h较为适宜,烤后成熟度较好,桔黄烟叶比例较大,杂色烟叶比例较少;评吸质量表现为随着38、42℃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增高和42℃凋萎时间拉长,烟叶评吸质量逐渐变差;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表现为随着38、42℃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增高和42℃凋萎时间拉长,烟叶总糖、还原糖明显减少,烟碱增加,其他化学成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散叶烘烤变黄期烘烤时间和温湿度对烟叶烘烤质量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散叶堆积烘烤变黄期烘烤时间长短和湿球温度高低对烟叶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变黄期高温高湿,可以缩短变黄时间11h;在38℃前保湿变黄烟叶外观质量好;上等烟叶比例高,经济性状最好;变黄期适当延长时间有利于烟叶中的淀粉得到充分降解,转化为糖类物质.[结论]研究可为提高散叶烘烤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于2010年进行了密集烘烤烟叶变黄程度对烟叶工业可用性质量影响的研究,并对烤后烟叶进行分级、化学成分分析和评吸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干物质消耗线性增加,大部分淀粉在烟叶基本变黄时开始分解,在变黄延时过程中继续分解。与之相关的是,下部叶变黄延时8 h左右、中部叶变黄延时12 h左右、上部叶变黄延时16 h左右,烤后烟叶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烟叶质量,优化烘烤工艺,采用生物质烤房烟夹装烟方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变黄期3个关键温度节点不同湿度对初烤烟叶烘烤损失率、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期38℃、40℃、42℃关键干球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湿球温度36℃、37℃、37℃的中湿烘烤方法,烤后烟叶损失率最低,为12.50%,上等烟比例为78.2%,桔黄烟比例为86.7%,收购均价为33.29元/kg,且化学成分较协调,烟碱含量为4.05%,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分别为23.53%、15.02%、2.26%,两糖比、氮碱比、钾氯比分别为1.57、0.56、6.39。  相似文献   

5.
以延安1号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为材料,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上棚、中棚和底棚烟叶分别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进入定色期的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烘烤变黄期各棚间变黄程度差别较大,中部烟叶中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底棚分别提高了15.9%和23.4%,外观质量最好,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评价最优;在上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微带青烟叶比例较大;在底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变黄过度,杂色烟比例较高;上部烟叶底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中棚分别提高了47.4%和20.7%,淀粉含量分别降低12.6%和5.7%,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感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6.
密集烤箱烘烤烟叶变黄期温度容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黄期各恒定温度梯度处理下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变化规律,最终找到适宜密集烘烤变黄期温度的容差范围,为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变黄期各温度梯度处理下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1)下部叶以36~44℃变黄处理,中部叶以36~42℃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4~42℃变黄处理的烟叶,烤至72 h时,失水率均达到50%~60%,叶绿素降解率均在90%以上,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2)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经济性状指标较高,其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可达85.53%,均价最高可达32.48 CNY/kg;(3)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其中烟叶糖碱比均在9.58~12.16,且烟叶感官质量较好,其中下中部叶以38~40℃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6~40℃变黄处理感官评吸质量达到最大值.【结论】变黄期以36~42℃容差范围烘烤工艺处理的烤后烟叶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密集烘烤上部烟叶质量,利用气流上升式模拟烤烟机,按照稀编密装原则,使用不同的烘烤工艺对云烟97上部叶进行烘烤,探究烘烤过程中变黄时间和定色时间对烤烟经济价值和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分别在38℃和48℃达到变黄和失水要求后,再分别延长6h,上中等烟比例达到73.79%,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摸索适宜密集烘烤主变黄时间的容差范围。[方法]试验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变黄期不同时间组合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20~40 h,烤至72 h,烟叶失水率均达45%~55%,叶绿素降解率均在85%以上,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30~40 h的烟叶经济性状较优,且叶尖变黄时间10 h+主变黄时间35~40 h的组合容差感官质量相对较大,叶尖变黄时间20 h+主变黄时间30~35 h的组合容差感官质量也相对较大。[结论]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20~40 h容差烘烤的烟叶能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干筋期温湿度对烟叶可用性影响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通过设计最高温湿度组合,研究密集烘烤干筋期最高温湿度对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随处理温度的升高,烟叶的油润感和色度增强,内在化学成分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整体表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外观质量评价以温度65℃色度最好,评吸结果温度在65~67℃为好;中部叶当温度上升到67℃以上烟片呈开始烤红,到69℃时比较明显;内在化学成分分析时,在67℃是个临界点或转折点,评吸结果温度在65~67℃为好;上部叶67℃油分、色度最好,外观质量评价最好,到69℃叶片呈轻微烤红、单叶重开始下降,且色度和色度质量逐渐下降,内在化学成分分析时,67℃是个临界点或转折点,表现与外观质量评价结果一致,评吸结果温度在65~67℃为好。综合评价,干筋期温湿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应撑握在干球温度以65~67℃、湿球温度以41~42℃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变黄温度对烤烟烘烤过程中变黄速度及能量代谢活动的影响,以烤烟中部叶为试验材料,开展烘烤试验,通过对烟叶变黄程度、丙二醛(MDA)含量、浸出液电导率、能量代谢相关物质(ATP、ADP、AMP)含量、能荷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变黄温度下烟叶的变黄过程。结果表明,与38℃处理相比,40℃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更快,MDA含量和浸出液电导率更高,ATP峰值出现较早且ATP含量和能荷水平相对较高。较高的变黄温度可能提高了烟叶能量代谢强度,进而加快了烟叶变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变黄期时间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变黄期不同变黄时间对上部烟叶相关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产值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上部叶正常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时长56 h相比,延长变黄时间8和16 h有利于提高总糖、还原糖、钾、总酚、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烟碱、总氮、蛋白质、淀粉、氯含量,各种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增加,外观质量提高,亩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提高,但产量略有降低,且延长16 h对上部叶可用性的促进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宜密集烘烤变黄期湿度的容差范围。【方法】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变黄期各湿度梯度处理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1)在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烤至72 h时不同部位烟叶的失水率均达到40%~60%,叶绿素降解率均高于80%,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2)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指标较高,其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可达78.01%,均价最高可达29.26 CNY/kg;(3)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且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较好,其中下、中部叶以相对湿度70%~80%处理、上部叶以相对湿度65%~70%处理的感官评吸质量达到最大值。【结论】变黄期以相对湿度60%~80%容差范围烘烤处理的烤后烟叶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研究了密集烘烤干筋期不同温湿度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筋阶段的湿度状况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干筋后期(60℃以后)湿度能够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其中以处理T3(干球温度54~59....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16.
17.
不同密集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在湖北中烟公司原料基地进行了优化密集烘烤工艺与常规烘烤工艺的对比试验,并对烤后烟叶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密集烘烤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显著改善了烤后烟叶的评吸质量、外观质量和等级结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为协调,优化的密集烘烤工艺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的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安顺烟区上部烟叶烤后挂灰较重、上等烟率偏低、青杂烟率较大的问题,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和工业可用性,通过调控湿度和风机转速,对变黄期烘烤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改变变黄期烘烤工艺、提高湿球温度、降低循环风机转速能够提高上部烟叶的等级结构和外观质量,使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但对评吸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烤烟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技术措施,研究散叶烘烤和挂杆烘烤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散叶烘烤推广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试验分2个部分进行,试验一选取素质一致的第8~12叶位鲜烟叶,设置散烟堆放、散烟插扦及挂杆对照3个处理;试验二选取素质一致的第8~12叶位鲜烟叶,设置散叶堆放,装烟密度分别65和55 kg/m~2;散叶插扦,装烟密度分别75和65 kg/m~2共4个处理。分析处理间的用工成本、经济性状、烟叶质量及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散叶堆放对提高密集烤房的装烟量有限,但用工量可降低60%以上;散叶插扦可有效提高密集烤房装烟量,装烟量可提高15%以上,用工量可降低40%以上。散叶插扦适宜的装烟量在65~75 kg/m~2,散叶堆放适宜的装烟量在55~65 kg/m~2。散叶烘烤可有效降低烤青烟的比例,但杂色烟的比例增加,散叶烘烤烤后效果综合评价高于挂杆烘烤,尤其是颜色、成熟度、油分等指标都有提高。[结论]从装烟量、用工量、外观评价及协调性综合评价认为,散烟烘烤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更好,可在皖南烟区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掌握烤烟的烘烤时间,提高烟叶品质,以烤烟品种云87的烟叶为试材,通过延长烘烤时间,研究其对试验品种烘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烘烤时间无论对烟叶的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均有很好的作用,其中变黄期烘烤时间延长24h的处理,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均为最佳,正常烘烤(对照)最差。说明延长烘烤时间能够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使烟叶的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