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制胶合剂用落叶松树皮栲胶的浸提方法,用NaOH添加剂浸提落叶松树皮,浸出物和活性酚得率显著提高。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碱量1.5g,温度70℃,时间60min,一次加碱得率较常规法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树皮碱浸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文是制胶用落叶松树皮栲胶浸提方法研究的续篇,进一步研究了落叶松树皮碱浸提工艺。采用工厂中广泛使用的罐组连续逆流浸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浸提工艺条件。加碱部位为第二罐;出流系数为6;不预浸。该法总固物抽出率和浸提液浓度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适于FVS的长白落叶松树皮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估算长白落叶松的去皮直径及树皮厚度等,利用小兴安岭南部68株长白落叶松解析木与生物量数据,对带皮胸径与去皮胸径之间、树干材积与木材材积之间、树皮厚度与相对树高之间、树皮因子与树高之间等相关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胸径处去皮直径的最优模型为D1B=0.922DOB(R2=0.99),胸径处树皮因子和树皮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多个机器学习算法在树皮厚度预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不同单木因子对树皮厚度预测的影响,为树皮厚度预测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  以大兴安岭天然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基于树皮厚度数据,构建4个机器学习算法(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回归SVR、决策树CART、随机森林RF),并将其在预测树皮厚度方面的性能与6个传统树皮厚度模型比较。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赤池信息准则(AIC)来评价不同模型和算法。  结果  (1)在6个基础模型中Model5预测效果较好。基础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比较中,除CART4模型,其他机器学习模型拟合精度均好于传统模型Model5;(2)机器学习模型中ANN4和SVR3拟合和预测精度相似,RF4拟合效果最好。(3)RF4的输入变量为胸径(DBH)、树高(H)、相对树高(Hr)。基于训练样本,与Model5相比,随机森林的R2从0.675 2提高到0.723 4,RMSE从0.575 5降低到0.531 0。随机森林检验结果与Model5相比R2从0.666 9调高到0.710 5,RMSE从0.616 9降低到0.544 6。  结论  相对于基础树皮厚度模型,机器学习算法中的随机森林,支持向量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都能提高树皮厚度的预测精度,其中随机森林的预测效果最好,适合该区域落叶松树皮厚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采用树干解析方法计算出河北省木兰国有林场林区常见树种山杨、白桦、人工落叶松的树皮率分别为12.0%、13.4%、17.2%。  相似文献   

6.
黑荆树皮单宁不同级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黑荆(Acacia mearnsii)树皮单宁进行纯化和分级处理,研究了分子量及其分布范围不同的单宁各级分与明胶反应、抑酶、抑菌等生物活性差异,探讨了反应体系的pH值及反应物的质量比等因素对单宁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子量大的单宁级分与明胶的结合能力强、对某些水解酶的抑制作用大;而分子量适中的单宁级分,对某些细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落叶松单宁为原料,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合成了阳离子絮凝剂(TAD)--落叶松单宁-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等因素对合成产物接枝率、转化率以及对酸性黑ATT染料脱色率的影响,采用FTIR、HPLC、EA以及SEM测定了TAD的化学结构和微观聚集形态.确定了合成TAD的较佳条件:引发剂浓度为0.01mol/L,落叶松单宁对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3∶3,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0℃.此条件下对0.1g/L酸性黑ATT染料的脱色率为42.85%,当TAD与聚合氯化铝以质量比1∶1复配使用处理0.1g/L酸性黑ATT水样时,脱色率可达89.58%,在实际应用上TAD更适合与无机水处理剂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单宁及防御性酶对植物健康生长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为了研究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之间针叶内单宁质量分数及防御性酶活性与抗虫性的关系,用香草醛盐酸反应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兴安落叶松(L.gmelinii和长白落叶松(L.olgensis)杂交后7个家系的F1和F2代针叶内的单宁质量分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胰蛋白酶抑制剂(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的活性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个家系的F1、F2代单宁质量分数、PAL、PPO、TI和CI的活性存在不同差异性(P<0.05);F1代PAL、PPO活性普遍高于F2代,单宁质量分数、TI和CI的活性低于F2代.结合其它抗虫生理指标,认为F1代杂种优势高于F2代,F1代日3×兴2、F1和F2代日3×兴9具有较好的潜在抗虫性.  相似文献   

9.
白桦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研究了白桦树皮中单宁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辅助提取桦树单宁的最佳条件为:在乙醇浓度为33%(V/V)、提取时间为92 s、提取温度为80℃、微波功率为75 W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桦树单宁的收率达到5.61%,纯度为51.18%。  相似文献   

10.
火炬树单宁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水浸渗滤,EDTA络合滴定方法测定不同年龄火炬树三个不同部位单宁含量,并通过方差分析探讨其最佳采集时间和部位。结果表明,火炬树单宁含量以叶中含量最高(26%~30%),皮次之,茎枝中最低。落叶中单宁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一年2代,部分个体一年3代。一年中出现三次以聚集信息素——化学信息为中心的扬飞侵入寄主高峰期。其成灾规律是在自然、气候及经营等多种削弱林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从倒木向衰弱木扩散。进而侵害健康木的恶性循环过程。根据虫灾发生的特点划分了急性及慢性两种猖獗基地类型,并阐明形成机理及相应的监测、测报和综合防治技术。1984—1985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获得成功,有虫株率由1984年防治前的30%—65%下降到1%以下。提出了适于人工林落叶松八齿小蠹防治的IPC程序图。  相似文献   

12.
从思茅松树皮获得的单宁,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分离得到各种级外。通过各种降解反应13C-NMR谱研究表明,思茅松树皮单宁是多聚原花青定,其延伸单元以2,3-顺式构型为主,终端单元以2,3-反式构型为主。经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思松树皮多聚原花青定的聚合度为4-21。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八齿小蠹的系统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tus Motsch)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进行系统防治。包括以下内容:1)在发生基地内伐除危害超过防治指标的林木;2)火烧已伐除林木的发生基地及扩散到四周20m宽的林地;3)伐除已扩散、危害的林木、建立缓冲带;4)用化学药剂处理缓冲带内的伐根和其周围20m宽的健康林木。通过绥阳林业局会川经营所7.4 ha 20a生被害林的防治结果表明,使林分被害率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了98.49%,而防治总成本仅为8.10元/ha。  相似文献   

14.
栲胶改性纤维板胶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试确定了用落叶松栲胶替代部分苯酚研制纤维板用胶的工艺条件,经生产性试验表明:用落叶松栲脱替代50%的苯酚生产纤维板用胶是可行的,可以保证纤维板的质量,降低成本,解决原料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松根颈树皮象广泛分布在云南省,幼虫主要为害云南松、思茅松和华山松中幼林。幼虫钻蛀松树根颈的形成层和韧皮部,当松树受害轻时针叶变为黄褐色,受害严重时致死。松根颈树皮象二年完成一代,以成虫和5—7龄幼虫越冬。成虫在8月中开始羽化,两次越冬并生活达2年。整个成虫期都有交尾活动,但在羽化的当年不产卵。幼虫期10—14个月,主要为7—8龄,7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约27天。由于虫口密度较低,老熟幼虫做蛹室至成虫羽化要经过两个多月,虫期整齐,很容易用手清除。从8月下旬到9月中是最好的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八齿小蠹在落叶松火烧木上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atsch.)是大兴安岭火烧迹地蛀干害虫的优势种之一。该虫在落叶松火烧木上、中、下三部位均可侵害,其中以胸高处(1—2m)虫口密度最大。在中、高密度情况下,侵害高度通常较树高低1.5—2.0m。虫害木最小被害树径及树皮厚度分别为5.0cm(3.5—8.0cm)和0.15cm(0.1—0.2cm)。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建立了胸高处虫口密度与平均虫口密度的回归关系式。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褐锈病锈寄生菌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和镜检验证了落叶松褐锈病菌被重寄生菌寄生的前、中、后期的病理过程,并进行了病理解剖和摄像。锈寄生菌纯培养株系对枯草杆菌和玉米小斑病菌均有拮抗作用,该菌培养液在PDA+大豆煮汁的液体培养基、28℃、暗光下、120r/min的电动摇床上,培养5d(或7d)该寄生菌的发酵液性能最佳。以原发酵液浓缩至5倍的培养液为样品,不接菌的空白培养液为对照,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呈现3个吸收峰。该菌发酵液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丹参中可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等进行了正交实验,对实验中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乙醇浓度显著影响可溶性多糖的提取率。其次是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为丹参重量和水的比值1:20、提取时间40 min,乙醇浓度90%[4]]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带岭林区落叶松人工纯林内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膜翅目,叶蜂科)生物学研究。 落叶松红腹叶蜂在带岭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层下丝茧内越冬。第二年5月上、中旬化蛹。蛹期14—15天。5月中旬到6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6—7月卵孵化为幼虫并为害落叶松针叶。6月末和7月上旬,老熟幼虫进入落叶层结茧并在茧内越冬。 本文也讨论了落叶松叶蜂的个体生态学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