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鉴定河南郑州周边地区玉米田的4种暗色丝孢真菌.[方法]从郑州市周边玉米田分时期采集典型土样24份.结果]分离鉴定出4种暗色丝孢菌,分别是腐质霉、穗状平脐蠕孢、黑细基格孢和葡萄穗霉,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形态描述,并讨论了他们与近似种的关系,所研究玻片标本与活菌种,均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菌物学标本室.[结论]为该地区玉米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和筛选黄瓜茎基腐病菌的拮抗真菌。[方法]从病田土壤采集21个土壤标本,分离得到5种对瓜果腐霉、瓜类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并进行温室盆栽防病试验。[结果]经鉴定,5种拮抗菌分属于长枝木霉、橘绿木霉、康氏木霉、哈慈木霉和绿色木霉,对瓜果腐霉、瓜类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生长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人工接种条件下,5种拮抗菌对立枯丝核菌引起的茎基腐病的防效在60%以上,对瓜果腐霉引起的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差些。[结论]该研究筛选出的5种拮抗菌对瓜果腐霉、瓜类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黄瓜茎基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3.
从聊城地区部分县、市保护地番茄田采集20个土壤标本,分离得到5种拮抗真菌,据魏景超和文成敬等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鉴定。经鉴定5种拮抗真菌分别属于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橘绿木霉(T.citrino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哈慈木霉(T.harzianum)、和绿色木霉(T.viride)。这些拮抗真菌对引起番茄茎基腐病的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瓜类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上述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甜瓜从播种到收获及采收后的根际真菌进行了分离,共得分离物一千零二十一号菌编,然后对这些分离物进行了鉴定,并统计了它们在西甜瓜整个生长期及收获后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西甜瓜根际真菌种类有青霉、曲霉、根霉、毛霉、交链孢霉、木霉、立枯丝核菌、腐霉、疫霉、菜豆壳球孢。其中,毛霉、交链孢、镰孢霉在西甜瓜整个生长期及收获后都有出现,青霉、曲霉、根霉分离出现频率也很高,而立枯丝核菌、菜豆壳球孢、腐霉、疫霉、木霉只出现在西甜瓜生长的某个或某几个时期,且分离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5.
青刺果内生真菌PR1-1形态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刺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果可榨油,是一种天然的高级食用植物油。本文通过平板划线法对青刺果茎段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判断真菌PR1-1属于无性菌类,属于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链格孢属。  相似文献   

6.
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萍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6):202-204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调查和采样,在室内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对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宁夏葫芦巴根腐病由茄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等复合病原真菌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究白藜芦醇及虎杖提取剩余物对3种草莓病原真菌抑制作用及对田间根腐病害的防治潜力。【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白藜芦醇和虎杖提取剩余物对灰葡萄孢菌、胶孢炭疽菌、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和毒力;测定其对草莓田间根腐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和虎杖提取剩余物对3种草莓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白藜芦醇达到3.2 mg/mL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3.53%,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灰葡萄孢菌和胶孢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5.30%、51.30%,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作用最强,EC50值为2.750 mg/mL。虎杖提取剩余物对3种草莓病原真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其中虎杖提取剩余物为8 mg/mL时,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达到杀菌效果,抑制作用达到100%,对立枯丝核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毒力作用弱,EC50值分别为3.648 mg/mL和2.225 mg/mL。白藜芦醇及虎杖提取剩余物对草莓田间根腐病害的防治具有一定效果,虎杖提取剩余物和清水处理的草莓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绿素、果实硬度、可溶性...  相似文献   

8.
耿月华  汪敏  张猛  王进福  李朋华  高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78-9779,9890
[目的]了解郑州郊区生存在枯枝上的暗色丝孢菌种类。[方法]采用形态描述、绘图和显微摄影相结合的方式对采集自郑州郊区的40余份枯枝标本进行了暗色丝孢菌调查。[结果]从标本样品中分离鉴定出3种暗色丝孢菌,分别是膨梗头束霉、禾色串孢、黄槐棒孢。[结论]为了解中原地区枯枝上的暗色丝孢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采自鄂西北山区的蒲公英无水乙醇提取物为供试药液,测定了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ber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蒲公英提取物对供试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随菌丝生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蒲公英提取物对这5种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且对终极腐霉、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立枯丝核菌和灰葡萄孢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对齐整小核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以期更好地防治此病害。[方法]使用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8,最适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尖孢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9,尖孢镰刀菌在果糖和蔗糖中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最不利于其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结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共同侵染石竹引起石竹茎腐病。这2种病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1.
高粱种子纯度鉴定技术是当前种子检验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也是种子管理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粱种子纯度鉴定技术也由过去的主要依赖形态鉴定逐步发展形成由形态鉴定、化学鉴定、生物化学鉴定和遗传标记等技术综合鉴定,使高粱种子纯度鉴定变得简便、快速、经济而有效。  相似文献   

12.
湿涝是影响我国花生生产的重要生态因子,花生种质耐涝性鉴定是选育耐涝品种的重要基础。在概述作物耐涝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综述了花生种质耐涝性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与生长发育鉴定、产量及相关性状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并分析了室内鉴定替代大田鉴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完整、简洁、有效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分类体系,从大田育性鉴定、育性专效性恢复鉴定、细胞学鉴定和分子水平鉴定四方面对分类方法作了全面总结,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分类体系.同时对体系进行优化,认为大田育性鉴定,细胞学鉴定和PCR分类鉴定是最优化的体系,从而为不同类型的细胞质快速应用、种质鉴定作了理论铺垫,为不同细胞质类型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密花石斛的生药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密花石斛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密花石斛进行生药学鉴定。[结果]密花石斛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主题相似性计算是信息检索、文本分类等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信息粒度原理,内容主题识别和事件主题识别是在不同粒度世界进行的识别计算.本研究将传统的内容主题识别算法与基于TDT的事件主题识别算法相结合,提出1种新的主题相似性计算模型,即先进行内容主题识别,再进行事件主题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文化情境,使用跨层次分析方法考量领导情绪劳动对变革型领导和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行为与组织认同负相关,深层行为、真实情绪表现分别与组织认同正相关;变革型领导在领导情绪劳动与员工组织认同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认同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宜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塑造自己变革型领导风格,增强员工组织认同感,提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择适宜的接种方法是品种抗病性鉴定能否成功及鉴定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通过对葡萄品种抗霜霉病不同鉴定方法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旨在寻找一种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为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田间叶片接种鉴定和自然条件下发病鉴定三种方法对15个抗病性不同的葡萄品种进行抗霜霉病鉴定,鉴定结果用DPS软件进 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三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比较.[结果]三种鉴定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其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从中初步筛选出对霜霉病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的品种,为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方法简单,快速,环境条件易控制,其结果可以反映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的寄主鉴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灰斑病现已严重威胁中国北方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苗期鉴定、成株期鉴定、温室鉴定和田间鉴定等方法,利用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对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用于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鉴定,两者鉴定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利用成株期进行鉴定比较好,因为接种比较容易;利用自交系或品种均可进行抗性鉴定,从效果上看,利用自交系较好,因为利用成株期自交系鉴定法,不同自交系一菌株组合间病级差异较明显,变异系数为47.32%,能有效地区分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分化的程度,但是由于成株期品种鉴定法与成株期白交系鉴定法比较。变异系数差异很小,所以成株期品种鉴定法可以作为抗性鉴定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云南民族识别是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初步实践和研究拓展的两个阶段,对云南民族识别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价,从中发现:现有研究仅围绕"云南民族识别调查成果"的介绍展开,或是将其作为学术佐证资料。然而云南民族识别既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民族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学术事件,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云南民族识别的研究价值,使其形成一项专题研究,为民族识别区域化研究作出反思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布区域广,生产周期长,受生态逆境胁迫影响大。培育和筛选抗逆性强的棉花品种是减少逆境灾害的主要途径,而研究棉花品种的抗逆性鉴定技术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作物抗逆性鉴定的基本方法,分析了棉花干旱、渍涝、盐碱、高温热害和低温冻害冷害等5种常发易发非生物逆境(生态逆境)抗逆性鉴定的鉴定时期、鉴定方法、鉴定指标和抗逆性判定级别等,总结了抗逆性鉴定标准制定和标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框架和内容等。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研究基于光谱/高光谱等新技术的快速便捷无损抗逆性鉴定、复合逆境下抗逆性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找出相关抗逆基因并以此来进行抗逆性鉴定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