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农村科技》2012,(8):66-68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浙江省水稻育种重大科技专项"8812计划"和"9410计划"经过多年的攻关,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通过农科教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在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科企合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8812计划",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牵头,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宁波市农科院、嘉兴市农科院等十多个科研推广单位合作,自实施以来有6项成果获得国家奖,2012年又有2个品种列入国家主导品种。浙江省多年的水稻育种专项研究和新品种推广助推全国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一超级稻育种技术研究居国际领先多年来,"8812计划"围绕后期功能型杂交水稻育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品种间耐旱性存在差异,通过筛选鉴定挖掘抗旱水稻种质提供生产和育种应用,是目前克服干旱、发展稻作生产的最有效措施。 “七五”期间我国把水稻品种资源抗逆性鉴定列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水稻品种资源抗旱性是其中一项,要求根据全国统一的抗旱性鉴定技术方法,筛选出一批优良抗逆种质,提供生产和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在广州召开2018年国家优质稻品种攻关推进暨鉴评推介会。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水稻育种水平进入了新阶段,水稻品种由产量导向转入品质与产量并重,品种结构从单一高产型向高产、优质、专用型转变。据了解,经过专家组对全国75个  相似文献   

4.
梳理2005—2016年间我国审定的629个水稻品种信息,分析其育种方法、品种特性与适宜区域等特性;预测水稻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稻品种选育政策建议,既改进法规制度、加强转基因育种技术储备、强化品质育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稻瘟病是我国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种植抗病良种是保护水稻免于或减轻受害的经济有效措施。近十年来许多产稻国家的水稻育种计划都把抗病、抗虫育种列为重要目标,不遗余力地筛选抗源,培育多抗性的品种,并已取得成效。作物育种的任何突破,几乎都与关键性遗传资源的发现有关,抗病育种也不例外。我国是世界水稻起源中心之一,水稻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蕴藏着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是育种的物质基础,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因此,加强水稻品种资源特征、特性鉴定,其中包括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是品种资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加速筛选抗源和充分利用现有抗病良种,我们在1976—1979年期间进行了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全国联合试验研究。本文是这一工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作为省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水稻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矮化育种、优质常规稻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等水稻育种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育成一大批水稻品种通过各级品种审定,培育一批重要亲本材料被种业同行广泛应用,一批优秀品种在我国南方籼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南方稻区乃至全国水稻种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奠定了“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的地位。2011 年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 号)等文件的相继实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杂交稻品种区试指标等商业化育种方面逐步受到限制。为适应新的形势,广东水稻所通过品种转让、委托育种和技术服务等形式加强科企合作,寻求与紧贴市场、推广能力强的种子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品种转化和推广,并取得较好成效。培育壮大了一批种子企业,促进一批品种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推动了水稻科技创新和种业发展。并就未来水稻育种和科企合作主攻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矮化育种成功 60 周年之际,回顾了黄耀祥院士在水稻育种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1959 年 通过人工杂交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矮秆品种——广场矮,开创了一条水稻矮化育种的新 途径。水稻矮化育种的成功,使水稻单产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与墨西哥的小麦矮化育种一起,引领了农业史上 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在水稻矮化育种 基础上,黄耀祥院士先后开创了水稻丛化育种、半矮杆“早长”超高产育种、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 优质育种和超级稻育种,创建了高效的杂交育种“组群筛选法”,从而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丰富和 发展了水稻育种学。黄耀祥院士带领育种团队先后培育出 60 多个水稻新品种,其中推广面积超过 66.7 万 hm2 的 品种有 15 个,先后获得国家、省 ( 部 ) 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 15 项,为我国粮食增产和水稻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 贡献。通过回顾黄耀祥院士在水稻育种研究上取得的主要成就,展示他不断解决水稻生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他求真务实、敏锐创新、甘于奉献、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以期对农业科研工作者有所启迪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8.
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广解9号、双竹占、青二矮、窄叶青8号、桂朝2号、双桂1号、双桂36、特青2号、珍桂矮1号、七山占、特三矮2号、粤香占、黄华占等23个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常规水稻品种;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以株型塑造为核心,提出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组群筛选法等育种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将开展以保障粮食安全、改良食味品质及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的高产稳产、香型丝苗、功能营养及绿色高效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广东水稻科研在老一辈科学家创造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当代水稻科研工作者对常规水稻育种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以农业部公开发布的权威文件数据为依据,从国审水稻品种选育、超级稻品种选育和水稻推广主导品种育种3个层面,对我国“十一五”水稻育种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稻育种以杂交稻、籼稻为主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国审水稻品种中杂交稻品种数占总数的77.43%,其中又以三系杂交稻占统治地位,籼型水稻品种占66.32%;水稻育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任天津市原种场副场长,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的于福安,潜心水稻育种与推广三十年,成绩斐然,先后育成并通过审定了水稻品种32个,其中10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他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业一线从事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1987年在中国农科院进修水稻育种与栽培,自学取得农学中专、大专、本科学历。2011年评  相似文献   

11.
在开展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研究过程中发现,把杂种优势利用与常规育种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水稻育种是可行的。利用优异强优组合的后代进行轮选可育出比常规品种增产显著的品种;采用多个组合或多个品种混交轮选及群体改良育种,虽然育种的周期较长,但分离的类型较多,有利于对多元品种的选育,可作为中、长期育种计划来安排。  相似文献   

12.
专题导读:中国超级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多数亚洲国家将高产作为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了水稻新株型育种,后被媒体宣传为超级稻。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借鉴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及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新株型育种经验,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目,明确超级稻是通过理想株型塑造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培育的单产大幅度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包括了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     中国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首先是产生强杂种优势。传统的籼籼交或粳粳交因亲本间遗传距离过窄,难以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因此,需要扩大双亲的遗传距离。但由于籼与粳属2个亚种,杂交子一代营养优势很强,株高和生育期超亲,存在部分生殖障碍,表现花粉部分败育,结实率低下,无法直接利用。大量的测交结果表明,用籼粳中间型作亲本能最大程度协调杂种产量潜力的提高与株型理想配置的统一。     在株型塑造方面,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生态各异,各地在实施超级稻育种计划时,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理想株型模式,如东北稻区的直立大穗型、华南稻区的早长根深型、西南稻区的稀植重穗型、长江中下游稻区的后期功能型。从狭义的株型概念看,株型主要指地上部的叶形和穗形,而从广义的株型概念来看,根系的形态及功能属于株型的一部分。由于根系生长环境的复杂性及根系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使水稻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超级稻育种的深入,大穗早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根系的重要性及根系遗传育种的迫切性引起了育种家极大的关注,而且往往将其独立于地上部株型开展研究。     项目实施20年来,中国科学家已在超级稻技术创新、品种培育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5年农业部根据《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先后10批次确认了146个超级稻品种,其中,籼稻品种95个约占65%,粳稻品种51个约占35%。通过超级稻技术示范推广,实现了超级稻单产和效益“双增一百”的目标,并不断带动全国水稻单产和效益显著提高。据统计,超级稻迄今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7亿亩,带动水稻全国平均单产跃上新台阶,1996年超级稻项目启动年全国水稻平均亩产414.1 kg,2015年达到了459.5 kg,平均单产增加了45 kg,增幅达11%。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超级稻育种技术得到不断提升,有2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籼粳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从“籼不粳恢”向“粳不籼恢”发展;二是分子技术被广泛用于超级稻育种中。本专辑列入的论文,既有超级稻研究的历史回顾,又有超级稻育种技术研究的新进展。超级稻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赋予了超级稻在中国水稻生产中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水稻育种中配合力的研究还很少,目前对配合力的遗传解释也不一致,配合力的研究对于水稻育种是重要的,但是彼此的关系还不清楚.鉴于水稻的经济性状主要是数量性状,因此我们选用本省育种中常用的少数几个品种,采用一般通用的研究方法,试图探索不同品种的一些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动态,以期与育种实际互相参照,为实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广东省水稻诱变育种3个阶段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通过辐射育种和航天育种培育的水稻诱变品种在产量、品质或抗性性状等方面的改良提高.展望了广东省水稻诱变育种的发展策略,提出把水稻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及经典杂交育种等技术相结合,构建广东省水稻综合技术育种体系,进一步提升广东水稻育种的综合实力;加强优良水稻诱变品种示范推广,以水稻育种强省推进水稻产业大省建设.  相似文献   

15.
周琦  李军 《古今农业》2014,(1):9-16
论文在总结辽宁省水稻育种、品种更新的几个升级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辽宁省水稻产量与审核品种试验单产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其他影响产量的因素建立辽宁省水稻生产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审核品种试验单产对辽宁省水稻产量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同时由于土地、化肥、机械等的投入面临较大困难,因而推动水稻育种的发展更加重要。论文认为,要确保辽宁省水稻增产,需加强水稻优良品种的推广、加大育种科技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水稻育种学和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无缝对接,常规育种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融合,创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概述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包括水稻核心种质概念、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理想模型(模式)构建、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统筹、基因集的生物学意义、核心种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云数据、先进适用综合育种方法研究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等8个部分。阐述了黄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美香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和丰八占衍生恢复系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等三套育种材料体系创建历程,并对其衍生的重大品种即当前我国籼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黄华占、我国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唯一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我国配组组合最多恢复系华占等突破性品种(恢复系)作了简介,讨论了水稻遗传育种学的现状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1996年正式启动水稻超高产育种项目以来,到现在为止农业部共确认超级稻品种83个,推广面积才达到全国水稻面积的20%,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水稻单产量不高的问题。水稻的产量与株型改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分析水稻高产株型的特点,提出了水稻改良的主要途径,展望了水稻株型育种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1996年正式启动水稻超高产育种项目以来,到现在为止农业部共确认超级稻品种83个,推广面积才达到全国水稻面积的20%,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水稻单产量不高的问题。水稻的产量与株型改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分析水稻高产株型的特点,提出了水稻改良的主要途径,展望了水稻株型育种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9.
谢华安     
《福建农业科技》2014,(5):F0003-F0003
谢华安,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优秀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著名杂交水稻遗传育种专家。现任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主任。第八、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兼任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和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针对新时期水稻发展战略需求,广东省采取多举措有力推动了我国水稻的优质化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简称“广东水稻所”)作为广东省水稻产业的主力军,育成了一大批水稻品种和材料,正推动广东乃至全国各地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我国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以2003—2020年广东省水稻播种面积数据为基础,通过结合广东水稻所在此时间阶段的品种推广情况,分析研究广东省水稻播种面积和广东水稻所培育的水稻品种在省内播种面积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为客观认识广东省水稻种植结构变化趋势和水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保证了广东省水稻总产量的稳定,其中广东水稻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水稻新品种不断涌现,且品种播种面积每年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50%左右,如吉丰优1002、广8优金占、广8优165、美香占2号、粤禾丝苗和五山丝苗等拥有较大的播种面积。广东在众多优质稻品种的带动下提高了全省的稻米优质率。水稻育种的创新发展能推动广东乃至全国各地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确保了我国的口粮安全。在今后育种目标上,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