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玉米大斑病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发生危害,是镇赉县近30年发生最为严重的一次,发生范围广,程度重。由于对此病危害严重性缺乏正确认识,农民群众防治意识差,对当地玉米安全生产构成巨大隐患。近年来,由于新的生理小种的产生和某些感病品种的扩大种植,此病在很多玉米主产区有回升趋势,仍将成为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此,玉米大斑病的监测预防将成为确保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介绍玉米大斑病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具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尤其是2012年大面积发生的玉米大斑病和黏虫灾害,给吉林省玉米种植带来一定影响。结合实际主要介绍了三种玉米常见害虫的防治技术要领,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吉林省玉米种植密度不断加大,气候异常变化加剧,导致玉米大斑病2012年在榆树市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它的严重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仅玉米大斑病一项,就给榆树市的玉米造成10%~20%的减产,它已成为制约榆树市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为此,我们一定要加大防治力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40%以上.2006年阜城县有部分地块发生了大斑病,病害影响不太大,经调查发病玉米是个别品种.防治玉米大斑病应采取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程度受自交系的抗病性、轮作制度、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80年代,由于感病杂交种被淘汰,此病大面积流行为害得以控制。近年来,由于病菌新小种的产生和某些感病品种扩大种植,此病在部分地区又回升之势。2012年,玉米大斑病在我镇又一次大面积发生,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给制种农户带来不小的损失,因此在制种田中必须高度重视。1症状玉米大斑病也称煤纹病,是世界性的病害。在玉米整个生长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受品种的抗病性、轮作制度、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近两年来,山河农场玉米种植面积激增,大斑病时有发生,对粮食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防治药剂的选择与喷施,大斑病危害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防治。本文从2016年山河农场防治大斑病的药剂、时机与方式三方面入手,探讨防治效果,为今后种植玉米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斑病是在玉米种植中惯常发生的病害,其危害很大,它的流行会造成玉米的大量减产。从玉米大斑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生特点入手,对其发生条件和综合防治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病害的影响,其中就包括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会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因此玉米种植人员应该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且找出有效的防治策略。大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受到的主要病害之一,会对玉米种植业带来极大的损害,要想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应对玉米大斑病。本文首先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大斑病的防治提出几点有效措施,对玉米大斑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1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各种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玉米大斑病,成为玉米种植中一种常见病害,给玉米种植业发展带来巨大打击。为更好的防治玉米大斑病发生,首先需要了解该病发生规律,有针对性的展开防治工作从而保证玉米健康生长,农户获得更大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2,(4):9
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制定的《2012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2012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玉米螟全国发生面积3.5亿亩次。不同区域防控重点: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螟、玉米矮化病、茎腐病和大斑病;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苗期害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茎腐病和褐斑病,兼顾防控玉米粗缩病毒病;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纹枯病、大斑病和灰斑病;西北地区重点防控玉米蚜和玉米叶螨。不同生育期防控重点:播种期做好药剂拌种,预防病虫发生;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突泉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1.47 万公顷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65%左右,近年来全县玉米大斑病发 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6-8 月份降雨集中且气温较低(20℃~25℃)年份,田间发病率甚至在50%以上,严重地块发病 率在80%左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通常认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特别是6~8 月份的空气温度和湿 度,为了研究我县玉米大斑病发生规律,我们收集整理了近五年当地气象资料与大斑病发生情况,用灰色关联分析了 温度、湿度对发病影响,并寻求我县大斑病发病规律,指导生产中及时防控。  相似文献   

12.
防治玉米大斑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兰浩特市玉米播种面积1万hm2,2006年玉米大斑病大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其发生面积之大、流行时间之长、为害程度之重,均属历年罕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更好地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为害,乌兰浩特市植保植检站做好技术应对措施,筛选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3.
大斑病是威胁玉米健康生长的常见病害,始终是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问题,不仅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还使我国玉米产业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防治大斑病一直是玉米种植人员的心病。本文就此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症状进行简要概述,并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的变异和趋于复杂化,致使生产上原抗病品种丧失抗性,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由最初报道的1个生理小种,至2012年已发展到16个生理小种。对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变化、玉米大斑病抗病材料筛选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玉米大斑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大斑病2006年和2007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玉米品种中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大斑病这两年都属轻度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率年度间存在差异,玉米瘤黑粉病两年的发生无差异;玉米茎腐病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斑病是沐川县玉米生产上的常见病害之一,历年来由于发病较轻,没有引起重视。2003年,玉米大斑病在全县19个乡镇普遍发生,局部成灾,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病害大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县农业局的组织下,笔者对本县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了田间实地调查,并通过访问农户、与乡镇农技员和种子代销商座谈,从多方面分析了沐川县2003年玉米大斑病大发生的根本原因。1玉米大斑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1.1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间是导致玉米大斑病严重发生的根本原因玉米大斑病病菌是…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7,(4):36-38
为充分了解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2016年选择在黑龙江8个地级市50个地点对玉米大斑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0个不同地理区域玉米大斑病均有发生,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庆市让胡路区发病最轻,病情指数为1.48,哈尔滨市双城区周家镇发病最重,病情指数为60.37,但8个地级市之间玉米大斑病发生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说,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不同地理区域病害发生不均衡,田间病原物的数量丰富,预测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中等程度发生,局部地区玉米大斑病有严重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12年长春市在玉米生产中发生比较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玉米的大斑病和玉米的二代粘虫。文章主要介绍了这两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方法,以供生产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2年7月下旬以来。北方玉米主产区出现了较大范围降雨,天气条件对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流行极为有利。大斑病、褐斑病等叶部病害为害突出.大斑病在华北和东北大发生态势明显.粘虫和玉米螟发生范围明显扩大。顶腐病和矮花叶病等病虫在部分地区为害加重。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2年8月份。东北大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大部、西北东部、西南中北部降水较常年偏多,特别是吉林东南部、辽宁大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四川西部偏多2-5成,未来天气对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玉米螟和粘虫等病虫害发生依然十分有利。大斑病在东北和华北北部春玉米区大流行、粘虫在局部地区集中为害的风险极高,茎腐病在华北、东北、西北、黄淮春、夏玉米区,穗腐病在黄淮和西南夏玉米区有偏重发生的可能;局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有利于玉米叶螨、双斑萤叶甲、矮花叶病等喜旱性病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7月下旬以来,北方玉米主产区出现了较大范围降雨,天气条件对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流行极为有利,大斑病、褐斑病等叶部病害为害突出,大斑病在华北和东北大发生态势明显,粘虫和玉米螟发生范围明显扩大,顶腐病和矮花叶病等病虫在部分地区为害加重。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2年8月份,东北大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大部、西北东部、西南中北部降水较常年偏多,特别是吉林东南部、辽宁大部、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