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统计甜菜筒喙象发生数量,明确该虫在新疆伊犁地区田间危害规律及消长动态,为防治该虫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新疆伊犁地区,甜菜筒喙象越冬成虫4月中下旬出土,4月下旬产卵,产卵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卵孵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化蛹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虫羽化高峰期为8月上旬至8月下旬。甜菜筒喙象幼虫从5月上中旬至9月中下旬在田间均有危害,危害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该时期甜菜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2.
1 发生规律川中地区棉铃虫 1年发生完整 4代 ,个别年份发生不完整 5代。棉铃虫以蛹在棉花、玉米、辣椒、番茄等寄主作物田以及田埂、路边杂草地的 3.3~9.9cm深的土中越冬。越冬蛹于 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 ,在小麦、葱子、番茄和麻类、豌豆上产卵为害 ,5月下旬入土化蛹 ,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一代不为害棉花 ,二代一般在 6月中下旬产卵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幼虫大量为害早发棉花的花蕾或嫩尖。三代一般在 7月下旬至 8月上中旬产卵 ,为害蕾、花和幼铃。四代一般在 8月下旬到 9月初产卵 ,为害蕾、花及幼铃 ,以迟发棉田发生为害较重。但各代…  相似文献   

3.
直播稻区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及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浙江省象山县山谷小平原直播稻区的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田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稻水象甲成虫在山坡地和直播稻田埂等越冬场所出蛰后取食杂草,并于5月初同期出现成虫高峰。这些成虫约7 d后直接迁入直播稻田,形成直播稻田稻水象甲的迁入高峰。稻水象甲在直播稻田的取食、产卵和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喜水习性。在同一丘直播稻田内,离田边越近,越冬代成虫和一代卵、幼虫、茧蛹的数量越大;在同一畦内,畦边多于畦中。稻水象甲在直播稻田完成一个世代约需50 d,增殖倍数(一代成虫峰值/越冬代成虫峰值)为7.23,明显低于移栽稻田,主要原因是稻水象甲在直播稻上的产卵量较低。7月底一代成虫向山坡地和直播稻田埂等越夏越冬场所回迁。根据直播稻区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分布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虫情调查和测报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茶毛虫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毛虫是一种食害茶叶有群居性的毒毛虫,又名茶毒蛾,俗称“毛辣虫”,“摆头虫”。是导致茶叶大规模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人体肌肤触及幼虫毒毛时会红肿痒疼,常妨碍采茶和茶园管理。近年来各茶区都有发生。1茶毛虫的生活习性茶毛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代数,因各地气候而异,在渤海,澜沧地区一年均发生两代。第二代成虫在头年10月中旬产卵越冬,至次年2月下旬开始孵化成幼虫,危害茶叶,长达两个多月。至5月中旬下树化蛹,6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产卵。第二代幼虫子七月上中旬孵化,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危害茶叶。9月上中旬下树化蛹,至10月中旬羽…  相似文献   

5.
洪雅县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学平 《中国茶叶》2008,30(7):32-32
一、发生规律 1.茶树黑刺粉虱在洪雅县一年发生4代,以第4代老熟幼虫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3月份化蛹,4月初成虫羽化,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在4月上旬;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第1代到第4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6.
黑绒金龟MaladeraOrientalisMotschulsky属鳃金龟科天鹅绒金龟亚科。又称东方金龟、天鹅绒金龟。该虫食性杂 ,成虫常常在春季对茶芽造成为害 ,食成半球形或不规则形缺刻。现将该虫在山东的发生情况简述如下 ,供参考。1 发生规律 黑绒金龟在山东每年发生一代 ,以成虫在土内 2 0cm深处越冬 ,第二年 3月末或 4月初开始出土 ,出土期约 2 0d ,4月至 5月初为害茶芽严重。 5月中、下旬逐渐绝迹。 4月下旬成虫交配并产卵 ,成虫产卵前期 10d ,5- 9月为幼虫发生期 ,秋末幼虫老熟化蛹并羽化成虫 ,且停留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棉铃虫在本地各植棉县(市)发生量及为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地棉花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3年多的调查研究,现在已基本摸清了棉铃虫在本区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以及防治技术,现总结如下。1 棉铃虫的发生发展规律棉铃虫在本地区一年发生3~4代,一、二代世代间明显,三、四代各虫态并存,重叠现象十分严重。越冬代成虫发生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一代成虫期为6月中至7月上中旬,二代成虫发生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三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虫羽化后2~3天即可产卵,卵期5~9天…  相似文献   

8.
陆承志 《中国棉花》2005,32(1):24-25
新疆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 60 %~ 80 %,近年来 ,南疆地区因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达 1 0 %~ 30 %。据观察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陆地棉与为害长绒棉有所不同 ,为此 ,近几年对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和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探讨。1南疆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和产卵规律1 .1羽化。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始期 -高峰期 -盛末期依次为 :4月 1 8- 2 2日 ,5月 1 9- 2 8日 ,6月上旬。1 .2产卵。越冬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盛期 5月 2 8日 -6月 3日。2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2 .1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第一代棉…  相似文献   

9.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是重要的水稻害虫,1988年在我县首次发现,根据9年来的观测及防治体会,现将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生规律1.1越冬主要在稻田周围的农渠、林带等场所的枯枝落叶下及浮土中以成虫越冬,也有少量在稻田根茬间越冬,但由于耕地和灌水泡田影响,这部分存活率很低。还有一些成虫在稻草及稻种中越冬,不过,由于环境干燥,越冬存活率也不高。1.2生活史在农渠、林带等处越冬成虫4月上旬开始活动,首先取食杂草10—20天,而后迁入稻田危害秧苗。5月中下旬为盛发期,近田边的秧苗上往往虫量…  相似文献   

10.
油菜茎象甲田间防治试验表明:5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和2.5%溴氢菊酯乳剂4000倍液喷雾对成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春季始盛期喷药优于秋季。氧化乐果羊毛脂、久效磷羊毛脂和氧化乐果聚乙烯醇涂茎剂防治幼虫的效果较好。化学防治应以春季成虫出土始盛期药剂喷雾为主,辅以幼虫初期涂茎剂防治。  相似文献   

11.
The population recruitment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ggs, larvae, overwintering stages and adults of the soybean stalk weevil, Sternechus subsignatus Boheman, on soybean were estimated in two commercial farms of the Tucumán province, Argentina, during three consecutive productive cycles. At weekly intervals 30 sampling units were taken in a random distribution from each farm, and the number of adults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rings” and gall-like structures around stems and/or branches recorded, from which the number of eggs and larvae, respectively, were inferred. At fortnightly intervals 20 sampling units of soil were taken at random and the number of overwintering stages recorded. The recruited number of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was analyzed by nested ANOVA,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estimated by the Taylor's Power law and Iwao's regression methods. Adults were recorded in all samples while eggs and larvae were found from mid-January to late April. The recruited number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was low and did not differ between stages or farms, and the spatial disposition of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was at random. This study constitutes the first of its kind for this pest,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useful for the purposes of monitoring for biological studies and for insect pest control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2.
覆盖处理对旱寒区冬油菜越冬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盖处理对冬油菜(B rassica rapa)越冬率、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含油率等 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肃中、北部进行覆盖处理对保证冬油菜安全越冬、提高产量具有明显作用。所有覆盖处理 的越冬率、产量均高于露地栽培。不同覆盖处理的效果有较大差异,以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 覆盖处理使返青期至成熟期各生育时期有提前的趋势,且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在新寄主植物黑李上的发生情况,以闽东黑李种植示范基地核心区为观测和试验点,调查该虫的为害过程及发生规律,评价4种地面喷施药剂及4种果面喷施药剂的田间药效,筛选最佳防控药剂。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只为害果实,4月下旬,成虫将卵散产于多地,初孵幼虫当天入蛀果内,果内虫道弯曲且充满虫粪,到6月上旬,老熟幼虫外啃脱果孔,入土结茧。诱捕成虫数量和果实表面着卵量随时间均呈“M”型变动,都可划分为初始上升期、相对平稳期和持续回落期,但它们起始、第1峰值、第2峰值及终结的时间节点不同,成虫羽化历期约33 d,成虫产卵果实表面历期约28 d。4种地面喷施药剂对老熟幼虫破冬茧出土的高抑制作用很难持续,48%毒死蜱乳油或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前期抑制效果较好,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的相对持效抑制作用较好。4种果面喷施药剂,如药前卵果或虫果基数较低,应使用持效性较好的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如药前卵果或虫果基数较高,就应使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协调产量潜力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研究高原气候下不同熟期甘蓝型春油菜的光温利用效率,选用3个不同熟期甘蓝型春油菜品系,设置4个播期,分析不同播期下西藏甘蓝型春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参试油菜生育期间的温度升高,达到有效积温的天数较少,参试油菜生育期缩短;其中苗期、蕾薹期和花期较早播呈缩短趋势,角果成熟期有延长趋势。晚播油菜的茎秆伸长期雨热充足,参试油菜的株高较早播有增加,而茎粗有降低;晚播造成参试油菜前期营养生长不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较早播下降。晚播油菜生育后期遇持续降雨造成成熟期油菜的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粒重的降低,较早播油菜明显减产。播期改变了参试油菜的光、温利用效率,早熟品系NY16在B2播期(2021年3月15日)下光、温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0.081 g·MJ-1和1.017 kg·hm-2·℃-1;中熟品系NY28和晚熟品系NY52均在B1播期(2021年3月8日)下光、温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0.1 g·MJ-1 、1.282 kg·hm-2·℃-1和0.134 g·MJ-1、1.712 kg·hm-2·℃-1。同一播期下中晚熟品系的光、温利用效率大于早熟品系。因此,适时早播可促进甘蓝型春油菜光温利用效率的提高,促进产量形成,早熟品系在3月15-22日,中晚熟品系在3月8-15日播种适宜。西藏一年一熟种植制度下,为充分协调生态条件与生产潜力关系,一定无霜期范围内,中晚熟品系的选育和利用可有效提高甘蓝型春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甜菜病虫草害种类分布及化学防治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甜菜三北产区,苗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5种,其中以象虫为害最重,东北产区的优势种为蒙古土象,华北、西北产区的优势种为甜菜象;生长中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8种;生长后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以甘蓝夜蛾、甜菜夜蛾为害最重。各甜菜主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种类有:立枯病、根腐病、丛根病、褐斑病;普遍发生的甜菜草害种类有:稗草、柳叶刺蓼、反枝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甜菜病虫草害的防治应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化学防治应以高效低毒农药为主导;应加强种衣剂的研制、开发、应用,提倡混合施药。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气候因子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因子对长江流域油菜(Brassica napus L.)主产区影响很大。为明确长江流域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长江流域259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气象数据及1437个田间试验冬油菜产量数据,分析5个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低海拔区、长江上游高海拔区、长江中游二熟区、长江中游三熟区和长江下游)冬油菜生育期内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产量数据分析不同种植区油菜产量的气候限制因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油菜生育期 内平均气温为13.2℃,≥0℃积温为3620℃,昼夜温差7.8℃,总日照时数984h,太阳辐射量为2631 MJ·m-2。油菜生育期内热量资源呈现增加的趋势,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7℃,而昼夜温差每10年缩小0.21℃;而日照资源则逐年降低,每10年日照时数降低45h。油菜全生育期总降水量平均为680 mm,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长江流域气象因 子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平均气温和≥0℃积温与产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长江中游二熟区生育前期(9 月-11月)和长江中游三熟区生育后期(3月-5月)平均气温每增加0.1℃,油菜分别减产53和40 kg·hm-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增产,其中长江上游低海拔区后期昼夜温差每增加0.1℃,产量增幅为39 kg·hm-2;降水量与产量主要呈现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后期降水量每增加10 mm,油菜减产约12~39 kg·hm-2。从整个生育期来看,长江上游(低海拔区、高海拔区)主要影响油菜产量的气象因子为昼夜温差、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长江中游二熟区主要受气温、积温、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的影响;长江中游三熟区的限制因子为气温和积温;而长江下游则受到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春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春油菜主要分布在西部高海拔地区和北部高纬度地区,单产和含油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1/10。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我国春油菜在种质资源创新、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QTL)定位、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春油菜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春油菜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熟期油菜品种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不同熟期油菜品种的适宜播期,以早熟品种"1358"、中熟品种"中双11号"和晚熟品种"浙双8号"为材料,在长沙地区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早熟油菜品种"1358"具有很好的耐迟播性,适宜的播期为10月中下旬;中晚熟品种在4个播期内均以9月30日和10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适播期为9月下旬到10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