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9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2019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情况和竞赛结果,分析全美优胜者的分布区域、选用种子品牌及信息,进而分析玉米高产原因,从而提出美国玉米高产竞赛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产量、品种等方面介绍2015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结果,深入解析取得优胜的玉米品种,探讨近5年来美国玉米高产品种的变化及10年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与玉米单产水平的变化趋势,强调品种选育在玉米增产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2020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概况,分析产量情况、获奖者分布情况和优胜品种情况,总结美国玉米高产获奖者的经验,提出美国玉米高产竞赛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启示。美国全国玉米高产竞赛的获奖者注重选择适合的品种、重视播种质量、采取多次施肥喷药,确保整个生育期植株健康健壮。我国应积极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研发选育出抗病虫害抗干旱等多抗的品种。在玉米品种布局中,兼顾广适应性和具有特殊区域适应性的中小品种,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
201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201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概况,通过对竞赛结果的全面分析,明确全美优胜者在各州的分布、优胜品种的产量表现及优胜品种在各公司的分布情况。依据优胜品种的产量、适应性表现,指出适宜美国近期推广的玉米优良品种,对我国玉米高产创建和高产竞赛得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2021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概况,分析竞赛产量情况和优胜者各州分布情况、优胜品种分析情况,总结优胜者种植经验及高产原因,为发展我国玉米产业及高产玉米创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2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从参赛人数、产量、品种等方面简要分析2012美国玉米高产竞赛概况。分析美国全国和各州优胜者名单中各大公司玉米杂交种占的份额及优胜玉米杂交种在各州的表现,研究适应区域广的10个优胜玉米杂交种的特点,探讨美国玉米高产竞赛对提高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介   总被引:17,自引:18,他引:17  
介绍了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的历史、高产竞赛的参赛及测产规则、最高产量和主要的栽培技术.分析了竞赛优胜者创造高产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我国玉米生产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是提高高密度下品种的综合抗性和培肥土壤,提高地力。  相似文献   

8.
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介绍了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结果的简要情况,包括9个竞赛获胜品种、获胜者所创造的产量及其种植技术等,为我国玉米高产、超高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美国2008年度玉米高产竞赛优胜者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此前,我曾在本刊发表过两篇介绍Kip Cullers创造大豆高产纪录的短文,有读者询问美国大豆高产竞赛的情况。我一直对美国的高产竞赛感兴趣,1997年在美期间,拿到一本1996年版的"衣阿华州玉米大豆种田能手竞赛手册",近来又搜集了  相似文献   

11.
以1970~2010年10个玉米主栽品种为试材,在深松增密条件下,研究玉米品种演替过程中根系性状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年代推进,玉米单株根系性状指标(根系干重、根长、根表面积以及根系平均直径)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1980年各指标达到最大值。根系性状指标在20~50 cm土壤中根系所占比例随着品种更替而增加,根系不断向深层土壤延伸。深松增密措施更有利于玉米新品种形成横向紧缩、纵向延伸的根系构型,不仅通过改变根系空间分布实现结构性增产,而且通过改善耕层环境实现功能性增产。  相似文献   

12.
玉米雌雄穗开花间隔影响穗粒数的潜在原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的雌穗与雄穗开花的时间常不一致,导致了雌雄穗开花间隔(ASI)的产生.ASI的延长会导致玉米穗粒数的减少进而影响到产量.对同一品种而言,逆境会导致ASI的延长,但不同品种的反应并不一致.从植株内部的竞争、植株间的竞争、粒数与ASI的关系、花粉供应及雌花的适应度方面探讨了ASI影响穗粒数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化控剂对玉米光合作用、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史磊  尤丹  肖万欣  赵海岩  徐亮 《玉米科学》2014,22(5):59-63,70
以密植中穗型品种辽单1211和稀植大穗型品种辽单120为试材,研究不同化控剂种类和喷施时期对玉米光合作用、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化控剂提高了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光合速率,9展叶期和12展叶期,在“吨田宝”化控剂处理下,辽单1211和辽单120穗位叶光合速率分别达到了最高值。和对照相比,喷施化控剂降低了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喷施“康丰利”化控剂增加了辽单1211茎粗;喷施“吨田宝”缩短玉米的茎基部节间长度。产量结果表明,在9展叶期喷施“吨田宝”化控剂,可以显著地提高辽单1211产量;在6展叶期喷施“康丰利”化控剂,辽单120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选用 1970s~2000s典型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共 12个基因型为试验材料,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 1970年代至 2000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的产量同步增加,这种增产效应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表现更优。秸秆还田条件下, 2000s较 1990s、 1980s、 1970s单交种增产 7.23%~25.56%,母本增产 12.05%~30.38%,父本增产 9.80%~32.74%;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单交种增产5.92%~13.98%,母本增产 11.41%~28.54%,父本增产 9.96%~32.31%。单交种子粒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淀粉含量与容重呈上升趋势。秸秆还田对各年代玉米单交种的产量性状和容重的提高程度产生一定促进作用,对于现代品种的影响较老品种更大。  相似文献   

15.
氮肥用量对吉林省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2005~2013年吉林省"3414"田间试验中的氮肥用量处理,研究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不同生态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施氮条件下吉林省玉米的平均产量为7 596 kg/hm~2。氮肥施用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以适宜施氮量(N3)处理表现最好,产量最高达9 967 kg/hm~2,较不施氮(N1)处理平均增产2 371 kg/hm~2。玉米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以适宜施氮量的1/2(N2)处理最高,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效率均逐渐降低。不同生态区显著影响玉米的增产效果和氮肥利用效率,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平原区的产量水平最高,东部湿润山区次之,西部半干旱平原区最低。施氮增产量和农学利用率以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偏生产力以东部地区最高而西部地区最低。  相似文献   

16.
玉米高产性能定量化分析及其技术途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赵明  付金东 《玉米科学》2008,16(4):8-12
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对产量性能定量分析体系、产量层次差异和生产障碍进行了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分析的理论,明确挖掘玉米高产潜力的技术途径。①基于对三合模式的产量分析,提出了产量性能定量分析体系,根据玉米高产实例提出了超15000kg/hm2的产量性能定量指标和进一步高产挖潜主攻方向;②明确了我国3大玉米主产区在光温生产、高产纪录、品种区试、农民生产田产量之间的产量层次性差异,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和缩小产量层次差异的技术途径;③分析了我国目前不同玉米生产区的关键障碍性因素对产量性能可能产生的效应,提出了主要高产的技术保障措施,为实现我国玉米大面积高产高效目标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糯玉米育种目标探讨糯玉米自交系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糯玉米市场需求、品种审定要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糯玉米育种目标,围绕糯玉米育种不同目标要求,探讨了糯玉米自交系的改良方法,提出了针对糯玉米品质育种的"综合改良法"以及针对提高糯玉米干产的"改良回交转育法"。提出了培育糯玉米兼用型品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进程及对未来育种目标的初探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对提高玉米单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比如南方广泛种植的郑单958。尤其近年国外新品种的介入如先玉335等,这就给我国的广大育种科技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对已往的育种思路、育种方法、育种目标进行调整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育种实践提出了对未来育种目标的初探,供种业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