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海洋环境监测的需要,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多样性指数等在评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时显得说服力不足,而摄食功能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实验根据2012年8月对浙江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调查实验,分析该海域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的组成、空间及数量分布,并进行相关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组成以肉食者和滤食者占较大优势,食碎屑者、植食者和食底泥者次之,杂食者最少;肉食者的优势种为布尔小笔螺、寄居蟹、扁平管帽螺、甲虫螺和四齿矶蟹等,滤食者的优势种为条纹隔贻贝、带偏顶蛤、短石蛏和布氏蚶等,植食者的优势种为钩虾、单一丽口螺和锈凹螺等;各摄食类群水平分布较均匀,垂直分布受水深和摄食饵料的限制;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功能类群的生态参数评价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健康状态呈虚弱水平,大部分站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受到轻度扰动,底栖生态质量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2.
枸杞岛海藻场褐菖鲉的摄食习性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王凯  章守宇  汪振华  许敏  赵静  王蕾 《水产学报》2010,34(2):227-235
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对枸杞岛海藻场生态系统4个盛衰阶段展开调查,共获得297个褐菖鲉样本,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以研究褐菖鲉摄食习性及其随藻场盛衰、体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褐菖鲉的摄食强度很低,空胃率和平均饱满指数随藻场盛衰有显著变化(P<0.05),空胃率随体长的变化不显著(P>0.05),平均饱满指数在小于100.0 mm各体长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褐菖鲉是底栖生物食性鱼类,食物种类有端足类、虾类、蟹类、棘皮类、多毛类等12大类29种生物,端足类是(%IRI为97.03%)是褐菖鲉最重要的摄食种类;褐菖鲉食物种类随藻场盛衰而变化,在海藻场增长期和茂盛期两个阶段主要摄食虾类和蟹类,在海藻场持续期和衰减期主要摄食端足类;食物种类随体长变化,体长<80.0 mm的褐菖鲉主要摄食端足类等,体长在80.0~99.9 mm的褐菖鲉主要摄食虾类和蟹类,体长大于100.0 mm的褐菖鲉主要摄食鱼类和端足类。  相似文献   

3.
温度、盐度、pH对角蝾螺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实验以角蝾螺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3.0,18.0,22.7,27.4,31.8℃)、盐度(16,22,28,34,38)以及pH(3.5,5.5,7.5,9.0,10.5)胁迫下角蝾螺的排氨率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3.0~27.4℃条件下,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到31.8℃时,排氨率则有所下降;盐度对角蝾螺排氨率的影响表现为抛物线形式,在盐度28时达到最大值;在实验范围内pH变化对角蝾螺的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pH为7.5时达到最大值。温度、盐度、pH环境因子对角蝾螺的代谢水平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枸杞岛海藻场小型无脊椎动物的食物来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摘 要 枸杞岛近岸海藻场生态系统内浮游动物、端足类、多毛类和棘皮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是海藻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将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出向高级消费者传递转移的功能。为了探明桡足类、太平洋磷虾、中国毛虾、短毛海鳞虫、厚壳贻贝、角蝾螺、紫海胆、钩虾、麦秆虫、海绵和钩虾幼体等海藻场内主要小型无脊椎动物的能量来源,本研究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海藻场食物网内这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及其潜在食源浮游植物、大型海藻、底栖微藻等初级生产者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并用IsoSource多源线性混合模型来估算不同的初级生产者对小型无脊椎动物的食源贡献率。结果表明,初级生产者的δ13C值介于-21.7‰~-13.8‰之间,δ15N值介于2.3‰~11.6‰之间。初级生产者SOM、浮游植物、POM、铜藻的δ13C值无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附生生物、孔石莼和底栖微藻的δ13C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在所有的初级生产者中,仅附生生物的δ15N值有极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余种类的季节变化不显著。小型无脊椎动物的δ13C值介于-20.3‰~-15.4‰之间,δ15N值介于2.5‰~8.1‰之间。在所有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中,仅桡足类的δ13C、δ15N值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其余的小型无脊椎动物的δ13C、δ15N值都无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基于IsoSource模型分析发现,浮游植物和POM等是桡足类、太平洋磷虾和中国毛虾等浮游动物以及海绵的主要食源;钩虾幼体和麦秆虫等啃食性端足类主要以附着微藻为食;大型海藻和底栖微藻是钩虾、紫海胆和角蝾螺等底栖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5.
枸杞岛海藻场夏、秋季的渔业资源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2005年夏、秋两季对枸杞岛海藻场渔业资源的调查数据,对海藻场内外渔业资源的组成、优势种变化、主要资源种类生物学特征以及多样性和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内的渔业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比藻场外明显,但岩礁性鱼类除外;藻场内优势种夏季多于秋季,而藻场外两季相同,褐菖鲉在夏、秋季的藻场内皆为优势种;各种类生物学特征也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的性比差别大,秋季接近平衡,平均年龄秋季大于夏季,平均摄食强度夏季高于秋季;多样性值在夏、秋两季海藻场外皆大于海藻场内。藻场内外,夏季的多样性指数都大于秋季;同一季节藻场内外的相似性很低,不同季节,藻场内的相似性同样很低。通过现场调查及生物学实验,夏季海藻场作为幼小鱼类的索饵场所的生态功能得到了确认。  相似文献   

6.
章守宇  王蕾  汪振华  王凯  林军 《水产学报》2011,35(9):1399-1409
为了解枸杞岛岩礁不同底栖海藻分布的海藻场区域鱼类优势群体组成和分布特征,于2009年2月—2010年2月对枸杞岛海藻场和沙地生境的鱼类进行了逐月采样,对其中的鱼类优势种群组成、生物学特征和摄食规律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以大型底栖海藻铜藻为优势种和以孔石莼等小型底栖海藻为优势种的海藻场鱼类全年优势种皆为褐菖鲉、斑头鱼和黄姑鱼。褐菖鲉群体具有近岸活动频繁、群体低龄和小型化、丰度年间变化大的特点,通过性成熟提前、雌性比例远高于雄性、摄食对象多样化的方式应对生存压力,维持对整个群体的补充。斑头鱼和黄姑鱼群体都具有低龄化现象,群体补充主要受洄游群体影响。3种鱼类因生活习性和摄食对象的不同,表现出个体间的生长差异。同时,由于发育不同阶段的食性转化、体型变化和来自上层捕食者的捕食压力,褐菖鲉和黄姑鱼会随着发育阶段的变化,表现出对不同生境的选择利用。斑头鱼食性较为稳定,其活动区域由主要的摄食对象麦秆虫所主导,主要栖息于海藻场生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贝类筏式养殖区的大型海藻种类组成和分布格局及季节变动等群落水平的特征,实验于2018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19年冬季(2月)对枸杞岛贻贝养殖筏架上的附着海藻进行采样和分析.结果 显示,全年共采集到49种附着海藻,隶属11目20科33属.在物种数季节变化上,秋季最高(29种),春季最低(...  相似文献   

8.
夏艳芳  章守宇  王凯  徐鹏  李娜  李训猛 《水产学报》2023,47(3):039307-039307
岛礁水域海藻场是近岸海域典型的生态系统,大型海藻分解产生的碎屑是海藻场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为探究大型海藻碎屑对海藻场生态功能潜在规模的贡献,本研究以枸杞岛海藻场孔石莼和舌状蜈蚣藻为对象,通过现场挂袋实验和室内静水沉降测试,分析了两种海藻碎屑的组分、粒径和沉降特征。结果显示,分解过程中舌状蜈蚣藻和孔石莼的碎屑密度均逐渐减小,且各自在不同分解时期无显著差异。舌状蜈蚣藻碎屑中有机C含量和有机N含量对密度变化影响不显著,孔石莼碎屑中有机C含量对密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有机N含量对密度有显著影响。孔石莼碎屑的δ13C和δ15N对其密度有显著影响,舌状蜈蚣藻碎屑的密度只受δ13C影响。两种海藻碎屑的密度都受木质素含量的显著影响,受纤维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粒径是两种海藻碎屑沉降速度的决定性要素之一,研究表明,舌状蜈蚣藻大型碎屑(粒径>0.830 mm)、中型碎屑(0.380~0.830 mm)和小型碎屑(0.180~0.380mm)的沉降速度分别为0.016~0.023、0.008~0.015和0.004~0.005 m/s,孔石莼...  相似文献   

9.
海藻场在海藻凋落盛期向海洋输送大量有机碎屑,为海藻场外围海域提供大量初级生产力,并在沉降后实现碳汇功能。本研究采用具有拉格朗日质点追踪模块的三维海洋数值模式(Estuarine Coastal Ocean Model, semi-implicit, ECOM-si),结合潮位、流速及漂流浮标轨迹跟踪观测,研究了枸杞岛西北侧天然海藻场有机碎屑输运与沉降的动力学机制及碳汇功能。结果显示,海藻场对周边海域碳汇贡献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为以海藻场为中心的高值区,向西北–东南海域扩展分布并递减。水动力强弱和海藻碎屑粒径差异导致其沉降后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大潮期间,海藻场对邻近海域碳汇贡献最高为699 g C/(hm2·d)。碎屑粒径越小、沉降速度越小的海藻碎屑对外围海域碳汇贡献范围越大。海藻场碳汇功能不局限于邻近海域,不同粒径海藻碎屑每天为海藻场5 km外海域提供有机碳约7.5~33.7 kg C;小潮期间水动力较弱,约90%以上的海藻碎屑沉降至5 km以内海域。海藻场碳汇功能集中于沿岸邻近海域,对邻近海域有碳汇贡献的区域范围小,但强度大,最高为817 g C/(hm2·d)。海藻碎屑脱落时的潮流方向和海藻场所处区位也是影响海藻场有机碎屑输运沉降和碳汇归趋的重要因素。赋予拉格朗日质点单位碳含量后,拉格朗日法在海藻场有机碎屑离岸输运沉降机制研究中具有可行性,可有效评估典型近岸海藻场对周边海域碳汇的贡献及主要动力学因子的作用。本研究可为我国海藻场本底调查及其生态辐射范围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岛礁水域海藻场食物网基准生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礁海域海藻场是近岸浅海重要的湿地生境之一,其所在水域的食物网往往较开阔水域复杂,而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来揭示其独特的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规律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趋势。在利用该技术之前,往往需选择恰当的基准生物以更准确地阐释海藻场食物网各阶层的营养关系。为此,于2014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在浙江省枸杞岛海藻场选取4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蝾螺(Turbo petholatus)、角蝾螺(Turbo cornutus)、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和带偏顶蛤(Modiolus comptus)]为实验对象,利用多元方差分析检验其δ~(13)C和δ~(15)N值的种内(间)时空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评估其作为基准生物的可行性。结果显示,4种底栖动物的δ~(13)C和δ~(15)N值受其食性和栖息地环境的影响,呈现不同程度的时空差异,发现带偏顶蛤和角蝾螺的δ~(13)C和δ~(15)N值相对更为稳定,因此可分别作为浮游和底层营养关系的基准生物。本文结果可为我国在东海岛礁水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的生命史与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生命史征及形态特征,首次对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的周年生长与繁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对株高、叶片、气囊和生殖托等16个相关的生物学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铜藻生命史内生物学结构的发生情况,可将铜藻在全年中的生长情况分为以下4个阶段:(1)幼苗期,在7—8月的幼苗期藻体仅由枝干、侧枝及叶片构成,期间植株以1.52 mm/d的速率生长;(2)成藻期,8月至翌年4月的成藻期植株分别在9、11及翌年4月出现气囊、次侧枝以及生殖托,铜藻的生物学结构得到完善,期间植株以2.01 mm/d的速率生长;(3)繁殖期,4月生殖托的出现标志着铜藻进入繁殖期,而5月卵子的集中散放标志着铜藻进入繁殖期的“顶点”,期间植株以3.80 mm/d的速率生长;(4)衰老和凋亡期,在5—6月的衰老及凋亡期植株不断老化并伴随着生物结构的解体,由于少数未成熟个体的补充而使得植株达到0.99 mm/d的生长速率。在所检测的16个生物学参数中,铜藻的株高、个体生物量和主侧枝长度等10个参数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动(P <0.005),马尾藻属中的这类暖温性物种展现出其介于热带物种和冷温性物种之间的物候学行为。个体内和个体间连续特征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在10种铜藻形态学参数中主侧枝长度的稳定性最低(Ed=95),是最适宜用于种类鉴定工作的参数,这为马尾藻属种类的形态学研究及种类鉴定等工作中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薛彬  蒋日进  王凯  梁君  徐开达  李振华 《水产学报》2017,41(9):1415-1423
为获知褐菖鲉的食性,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褐菖鲉的摄食习性,并评估了浮游动物、端足类、虾蟹类和小型鱼类等饵料生物对褐菖鲉的营养贡献。结果显示,枸杞岛近岸海域4个季节褐菖鲉的δ~(13)C值为–18.2‰~–14.7‰,平均值为–15.6‰;δ~(15)N值为3.3‰~9.9‰,平均值为7.9‰;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褐菖鲉的δ~(13)C值和δ~(15)N值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说明不同季节之间褐菖鲉的食性差异不大。对褐菖鲉全长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其δ~(13)C值和δ~(15)N值随全长变化都极显著,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褐菖鲉的食性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将不同全长的褐菖鲉分为3组,其中0~19 mm为一组,20~79和80~109 mm为一组,110~199 mm为一组,ANOSIM分析3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褐菖鲉的δ~(13)C值与虾蟹类和鱼类等饵料类群δ~(13)C值较接近,应用Iso Source软件分析饵料类群的营养贡献时发现,麦秆虫对褐菖鲉的的营养贡献均值最大,为22.3%,鱼类、虾蟹类等饵料类群的营养贡献均值都超过了12%。枸杞岛近岸海域褐菖鲉的平均营养级为3.18,属于低级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麦秆虫、鱼类和虾蟹类,是底栖动物食性,而非浮游动物食性。  相似文献   

13.
Different assays related to the first feeding of Octopus vulgaris Cuvier, 1797 are compiled in this paper. They include: age at initial feeding age, prey size selection and optimal density, attack timing after feeding, and effect of dose number on the number of captures. Prey capture and ingestion processes were also analysed. Food supplied was cultured Artemia sp. Each assay lasted 15 min.Although paralarvae already start to feed on the hatching day (day 0), it is during day 2 when a greater number of attacks is recorded (81.7 ± 14.7% paralarvae attack). They mainly prefer (significance level α = 0.05) large Artemia, 1.4 ± 0.4 mm (77.0 ± 5.6% of the total attacks) than small Artemia, 0.8 ± 0.1 mm (23.0 ± 5.6%). There is also a slight predilection for the lowest Artemia concentration (33.3 ±12.6% paralarvae attack in a 0.1 Artemia ml− 1 density, opposite 16.7 ± 7.6 and 18.3 ± 7.6% in densities of 0.5 and 1 Artemia ml− 1 respectively). The greatest predatory activity is recorded during the first 5 min after food is supplied (72.2 ± 25.5%). An increase in the predatory activity was also observed when food was distributed in several doses instead of a single dose (75.0 ± 10.0% and 46.7 ± 17.6% respectively). It was pro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paralarvae completely ingest their preys (including their exoskeletons), in this case Artemia. Time needed for their total ingestion ranges between 4 and 10 min.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分析东海海域漂流铜藻是源于舟山海域底栖铜藻的可能性,并为此提供实地生态学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枸杞岛海域底栖铜藻为对象,研究底栖铜藻植株和气囊的形态特征变化及其对海洋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探讨底栖铜藻气囊发育成熟的窗口期。结果显示,9月铜藻植株顶部的主侧枝开始出现气囊,翌年3—5月铜藻藻体生长速率最大,3—4月主侧枝的气囊数量快速增长,4月每根主侧枝平均气囊数量达最大,气囊发育成熟。各月气囊的数量、平均长度和平均湿重的分布为顶部主侧枝>中部主侧枝>底部主侧枝,平均直径较均匀,底部主侧枝气囊平均体积显著小于顶部和中部的。铜藻完成生活史所需的净效积温为4 434.75°C·d,9月气囊开始出现时所需的净效积温为1 853.47°C·d,4月气囊生长发育达到峰值所需的净效积温为3 611.25°C·d。研究海域的海温变化主要受季风活动引起的海流变化影响,海水低温期后的升温条件可能是诱发铜藻快速生长的因素,较高的海温可限制铜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夏季,我国秦皇岛沿岸海域再次暴发了大面积的微微型浮游植物抑食金球藻褐潮。为了弄清该藻的毒性以及评估其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影响,本实验以卤虫作为受试生物,在室内条件下测试了该褐潮水体对卤虫的急性毒性及卤虫对该藻的摄食作用,并以室内纯种培养的抑食金球藻对小白兔进行急性皮肤刺激和眼刺激实验,对小白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抑食金球藻褐潮水体对卤虫无急性毒性,卤虫能以抑食金球藻为食,摄食率随着摄食藻密度的升高而上升。抑食金球藻藻液对实验兔的皮肤和眼睛无明显刺激作用,对小白鼠无急性毒性作用。该藻暴发褐潮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feeding ratio on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olive flounder fed extruded pellets was determined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Thirty juvenile olive flounder (initial body weight of 17 g) per tank were distributed into 21, 180-l flow-through tanks. Seven treatments that included triplicate groups of feeding ratio in 5% decrement were prepared for this study: 100% (satiation), 95%, 90%, 85%, 80%, 75% and 70% of satiation. Fish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hand-fed to apparent satiation twice a day. Then feed allowance in the rest of the six groups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average feed consump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eeding trial lasted for 7 weeks. Survival was over 97% and was not significantly (P > 0.05) affected by the feeding ratios. Weight gain and SGR of fish fed to 100% of satia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fed to 95% of satiation but significantly (P < 0.05) higher than those of fish fed to 90%, 85%, 80%, 75% and 70% of satiation. Weight gain, SGR and feed consumption of flounder linearly (P < 0.001) decreased with a decrease in feeding ratio. However, feed efficiency ratio,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and protein retention in fish bod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P > 0.05) affected by the feeding ratio. The crude protein levels of the whole body without liver or liver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feeding ratio. Hepatosomatic index and condition factor of fis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P > 0.05) affected by the feeding ratio.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optimum feeding ratio for growth of juvenile olive flounder could be lowered to 95% of satiation without growth suppression.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初始体质量(13.57±0.33)g]为研究对象,在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3×2双因子实验设计,其中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9%、12%和15%,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天和1次/天。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饲料脂肪水平仅对FER有显著影响(P<0.05)。2次/天投喂组的大黄鱼末体质量和SGR均显著高于1次/天投喂组,而饲料效率显著低(P<0.05)。在2次/天投喂时,各个饲料脂肪水平对SGR和FER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在1次/天投喂时,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SGR和FER均显著提高(P<0.05)。2次/天投喂组的大黄鱼全鱼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次/天投喂组,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P<0.05)。大黄鱼全鱼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然而在1次/天投喂时,饲料脂肪水平未对全鱼体粗脂肪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大黄鱼的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肝体比(HSI)以及脏体比(VSI)受到了饲料脂肪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在2次/天投喂时,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HSI以及VSI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而在1次/天投喂时,各个饲料脂肪组大黄鱼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HSI以及VSI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仅对大黄鱼的生长、饲料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而对大黄鱼体组成、形态学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8.
东、黄渤海带鱼的洄游路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兆礼  陈佳杰 《水产学报》2015,39(6):824-835
为了研究带鱼的洄游路线,根据我国10余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72、1981和1982年带鱼捕捞统计资料,先绘制带鱼鱼群移动影像图,据此进一步研究东、黄渤海近海带鱼的洄游路线图。结果显示,带鱼越冬场、产卵场和索饵场范围广阔,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带鱼还有分批越冬、产卵和索饵洄游的特性,不同群体越冬、产卵和索饵洄游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重叠性。北方带鱼群体的越冬场主要在32°00'~36°00'N,124°00'~126°00'E黄海暖流水域。3—7月北上进入海州湾、乳山湾、海洋岛和渤海各湾产卵场;8—9月在产卵场外围宽阔水域索饵;9—11月游出渤海,绕过成山头南下,沿禁渔线外侧,沿途分别汇合海州湾、乳山湾及海洋岛的越冬鱼群,到了34°00'N后折向东南,分批于12月到达越冬场。南方带鱼群体越冬场主要位于浙江中南部禁渔线外侧,其次是济州岛西南海域。每年3—4月起,南部越冬的带鱼鱼群大致以每2个月1个纬度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5—7月,产卵洄游的鱼群到达舟山渔场和长江口渔场产卵;7—8月,产卵后的索饵群体北上黄海南部大沙渔场索饵;9月,索饵群体前锋到达35°00'N禁渔线外侧。10月以后,随着冷空气南下,南部群体带鱼向南越冬洄游,并且在10月回到长江口海域。其中小部分群体游向外海越冬场,大部分群体继续南下回到东海中南部近海的越冬场。台湾暖流和黄海暖流的进退和消长是影响带鱼越冬洄游路线空间和时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19±0.5)℃条件下,为研究不同饥饿时间对胭脂鱼仔鱼生长、摄食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定两个实验:实验一,设置完全饥饿组(S)和正常摄食组(C);实验二,设置延迟0(对照组)、1、3、5、7、9和11 d投喂组,分别记作D0、D1、D3、D5、D7、D9和D11。实验历时29 d。结果显示:(1)孵化后7 d胭脂鱼仔鱼初次摄食,14 d时卵黄物质耗尽,27 d进入不可逆点期(PNR),在抵近PNR时,胸角特征明显,死亡率显著增加;(2)恢复摄食后,D1和D3组仔鱼体质量与D0组无显著差异,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效应;(3)在饥饿1~7 d过程中,胭脂鱼仔鱼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饥饿9~11 d仔鱼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上升。恢复摄食后19日龄时,胰蛋白酶活性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淀粉酶活性与其相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9日龄时,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结果表明,饥饿会导致胭脂鱼仔鱼的生长、摄食和消化酶活性产生明显的变化,其补偿生长随饥饿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恢复摄食后,不同饥饿程度仔鱼在不同恢复时间消化酶恢复策略并不一致,饥饿时间越长越倾向于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但其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