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近年来饲料行业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在动物饲料的配制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饲料原料替代品。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副产品的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异,而且由于纤维含量较高存在添加限量的问题,不仅如此,其高水平的抗营养因子(ANFs)和非淀粉多糖(NSP)也成为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饲料加工厂和营养专家们考虑在日粮中添加酶制剂来减小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但添加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还少有人研究。  相似文献   

2.
饲用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是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生化反应的催化剂,动物体各种腺体如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等自身分泌的酶称为内源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加入的各种单一酶或复合酶称为外源酶。植物饲料含有较多植物细胞壁,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存在其中难以溶出,极大地影响了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对于消化机能发育尚不完全的幼龄动物,其内源酶是有限的,需补充外源酶以增强活化功能,促进生化代谢反应。目前全国已有20余家酶制剂厂,尽管产品不同,但其共同点是添加  相似文献   

3.
饲用酶制剂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本试验通过在降低3%和5%营养水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英恒饲用酶制剂0.1%和0.08%,探讨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降低3%营养水平+0.08%酶制剂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47%(P>0.05),料肉比降低6.99%(P<0.05);降低5%营养水平+0.08%酶制剂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1%,料肉比降低4.49%(P>0.05);降低5%或3%营养水平添加0.1%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的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能显著降低料肉比(P<0.05)。加酶各组的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降低3%营养水平+0.08%的酶制剂和降低3%营养水平+0.1%的酶制剂同对照组相比经济效益都提高了8.26%。  相似文献   

4.
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与国内外酶制剂加以比较,观察酶制剂(佳美酵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00g/t和500g/t佳美酵素在肉鸡生产性能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600只AA肉鸡随机分成5组,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其它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复合酶、脂肪酶、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作为试验组。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日增重、料肉比、成活率、均匀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分别明显提高。同时各营养物质代谢率、胴体品质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复合酶的作用效果优于各单一酶。  相似文献   

6.
各组指标变化趋势见图1。由此可见,酶制剂的添加量0.5‰左右较为适宜。在试验Ⅰ结果基础上,在0.5‰附近又设两个添加量即0.25‰和0.75‰,删去明显不适宜的1.5‰组,共设4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见表2)进行验证适宜添加量试验,经33天的养殖试验,结果见表7和表8。  相似文献   

7.
李灵 《中国饲料》2020,(11):54-56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米糠和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三黄肉鸡3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空白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米糠+0.05%酶制剂、1.0%米糠+0.1%酶制剂、1.0%米糠+0.15%酶制剂,预试验7 d,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9.8%、13.1%(P <0.05),试验2、3、4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 0.05),试验3、4组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8.8%、10.1%(P <0.05);(2)试验2、3、4组总能均高于1组(P> 0.05),试验2、3、4组粗灰分、粗脂肪、钙、磷、干物质养分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 0.05),试验3、4组粗纤维、粗蛋白质养分表观消化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7.2%、18.3%、10.1%、16.4%(P <0.05)。综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米糠+0.15%酶制剂可以提高三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9.
肉鸡饲用酶     
酶是在生物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化合物的泛称。酶参与完成化学反应之后可以恢复原状。这种循环可以解释为什么1吨饲料中必须添加1千克酶。酶是天然发酵产物,将其用于肉鸡生产得到了认可。 酶具有高度特异性。比如,某种酶只能对某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添加饲用酶制剂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兔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肉质优良等优点,又是节粮型的草食小家畜,是发展肉类生产的重要畜种.但对家兔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猪、禽.关于肉兔日粮中添加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也较少.高振华用粗酶或酶曲做了饲养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家兔毛皮质量和屠宰率.此次试验拟在新西兰白兔断奶幼兔日粮中添加商品饲用复合酶制剂,以期达到提高生长性能、改善对饲料的消化能力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并分析酶制剂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及酶制剂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型酶制剂在肉用小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传统的酶制剂仅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酸等,这些酶一般辅助消化道的内源酶的消化降解,在体内内源酶充足时.添加的意义不太大。近年来.芬兰等国家通过基因编码再进行克隆等先进的高科技生物技术,已开发并商业化生产饲料使用的阿拉伯木聚糖酶、a一葡聚糖酶等新型饲料复合酶制剂。常规饲用谷物,尤其是麦类及其糠教副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含有阿拉伯木聚糖(戊聚糖)、R一葡聚糖,这两种水溶性非淀粉多糖(NSP)是谷物的重要抗营养因子.是细胞壁的成分。NSP不能被猪与禽等单胃动物的内源酶所消化分解.引起抗营养效应(Friesen等1992)。这…  相似文献   

12.
选1日龄肉用仔鸡2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0只,A组为对照组,B、C、D三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5.0×10-4、1.0×10-3、1.5×10-3三种浓度的甜菜碱于基础日粮中饲喂。经5周的饲养,增重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B、C、D三组平均增重分别比A组提高16%、6.8%、0.4%;B组饲料转化率高于A组,而C、D两组低于A组;成活率各相近;据测算,B组和C组的经济效益低于A组,而D组比A组差。试验表明,用甜菜碱作饲料添加剂饲养肉用仔鸡,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雏鸡3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次重复,用以观测日粮中添加热炒全脂大豆和复合酶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热炒全脂大豆组(占日粮6.7%)较豆饼组(占日粮8.0%)提高肉仔鸡4~7周龄体质量6.3%(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16.3%(P<0.05);(2)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P<0.05)、0~7周龄体质量(P>0.05)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在两种能量水平饲粮中分别添加或不添加木聚糖酶饲养艾维菌肉公鸡,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在肉鸡不同能量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结果为:降低饲粮能量水平可以降低肉鸡前期(0—3周)、后期(4—6周)或全期日增重、采食量趋势,显著降低后期或全期的饲料转化效率;添加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后期或全期的采食量、各阶段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饲粮能量和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试验的两种饲粮能量水平下,添加木聚糖酶均可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在低能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的效果更好,并可达到高能饲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加酶小麦日粮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选用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4头,公母各半,分为8组,统计检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共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处理1、2组。 对照1组为典型玉米—豆粕日粮,对照2组为小麦替代日粮中80 %的玉米,处理1、2组分别添加1.5‰的溢多酶838A和0.6‰的罗氏小麦酶(均是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全期日增重,处理1、2组分别比对照2组提高9.59 %和9.47 %(P<0.05) ;比对照1组提高4.07 %和3.95 %(P<0.05)。小麦日粮不加酶组与玉米-豆粕日粮相比,全期日增重降低5.04 %(P<0.05)。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日增重的提高幅度大于肥育猪,提示阿拉伯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在幼龄动物表现更为明显。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时,简单用小麦代替玉米,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低温环境下采食量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20周龄体重相近的黄羽肉种鸡432只,随机分成4个饲料水平组,每组9个重复(12只/重复):基础日粮组(C);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增加2 g(C+2组)、4g(C+4组)和6 g(C+6组)日粮,统计产蛋初期不同饲料水平下黄羽肉种鸡产蛋率和蛋重.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周期内,各试验组与基础日粮组间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内产蛋率差异亦不显著(P<0.05);而C+6组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C)(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低温环境下,适当增加饲喂量有助于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EM发酵饲料对肉用仔鸡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按体重对等原则,将200只4周龄的京黄肉仔鸡分成4组进行饲养试验,各组处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Ⅰ、Ⅱ、Ⅲ组中分别添加占日粮总重10%,20%,100%的EM发酵料。结果表明,8周末的增重Ⅰ、Ⅱ组极显著地高于Ⅲ组和对照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Ⅰ、Ⅱ组的料肉比明显低于Ⅲ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宝明  单安山  镡龙 《中国家禽》2006,28(13):16-18
试验研究了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200只8日龄艾维茵肉仔鸡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五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对照组基础饲粮根据NRC营养水平配制,试验组肉仔鸡从8日龄开始喂料量分别为对照组的90%、80%和70%,限饲1周后各组恢复自由采食。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周,限饲各组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限饲9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周,限饲80%和7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6、7周及2~7周各组在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胴体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饲用酶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从饲用酶制剂对畜禽日粮中抗营养因子,消化道内源酶活,微生物菌群,消化器官,外周血液激素水平以及畜禽机体免疫机能等方面的影响,对其改善畜禽生产性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饲用酶主要是通过消除抗营养因子(SNSP,消化酶抑制剂,细胞壁和植酸)和补充内源酶等方式提高日粮养分消化率,并减少有害微生物的过度繁殖,进而改善畜禽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香蕉皮饲料添加剂饲喂肉鸡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2日龄被毛干净、有光泽、体重均匀、健康的内雏鸡80只,随机分为4组,即试验组(Ⅰ、Ⅱ、Ⅲ)和对照组(Ⅳ),每组20只.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Ⅰ、Ⅱ、Ⅲ分别饲喂含5%、10%和15%香蕉皮干粉的日粮,观察其饲喂效果.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的香蕉皮干粉可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屠宰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