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牧业通讯》2005,(11):20-20
当前,夏蝗防治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农业部5月19日召开全国蝗虫防治工作视频会,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提出今年蝗虫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飞蝗发生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头以内;农区土蝗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头以内;草原蝗虫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头以内;农区和草原的蝗灾损失分别控制在5%和10%以内,努力做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迁飞”。为此,范小建要求从四个方面加大治蝗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5月13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蝗虫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今年蝗虫发生趋势,交流了近年来治蝗工作经验和今年各地的工作安排,农业部蝗灾防治指挥部总指挥刘坚副部长部署了今年全国的蝗虫防治工作。今年蝗虫防治的重点是飞蝗,而夏蝗防治又是关键,要继续采取“狠治夏蝗、控制秋蝗”的策略,同时加强对农牧区土蝗的控制。飞蝗防治重点在黄淮海地区,土蝗防治重点在内蒙古、新疆的草原和农牧交错区以及长江流域部分稻区。为确保今年治蝗目标的实现,刘坚副部长强调,蝗区各地要增强危机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站在保护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苏尼特左旗草原蝗虫发生及危害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1~2003年调查,草原蝗虫在苏尼特左旗大面积发生,平均密度达每平方米85头,最高密度达每平方米400头以上,发生面积达93.33万hm2,其中重度达66.67万hm。,蝗卵平均密度达每平方米8块,每块蝗卵平均卵粒达22粒。以亚洲小车蝗为优势害种,其成虫危害最为严重。本文指出,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蝗虫繁殖及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做出准确预测预报,及时有效地防治蝗害,把蝗虫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草地牧鸡灭蝗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蝗虫是草地的主要害虫.据调查,河北省坝上草原区已发现的土蝗种类就有42种,优势土蝗种有大垫尖翅蝗Epacrromius tergestinus,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亚洲小车蝗Oasiaticus,笨蝗Haplotorpis brunneriana,轮纹痂蝗Bryodema tubercu等;飞蝗主要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和亚洲飞蝗Lmigratoria2种.河北省平均每年受蝗虫危害的草地面积达3333万hm2以上,平均虫口密度105头/m2,严重地段可达900~1 050头/m2.蝗虫将牧草吃光啃死,使草场植被盖度下降,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加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每年为灭蝗不仅投入大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药物灭蝗,而且造成草地严重污染.张北县畜牧局草原工作站2002年开始,在草地保护项目中积极推广牧鸡灭蝗技术,收到良好效果,成为草地植保的一项有效途径.[JP2]其方法是调教驯养家鸡,在蝗虫发生的草场放牧鸡群,采食草地上的蝗虫,不但达到灭蝗的目的,而且鸡肉品质鲜美细嫩,风味独特,市场前景很好.同时牧鸡灭蝗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灭蝗相比,具有"灭效高、见效快、成本低、无公害"等优点,是控制草原沙化、退化、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5.
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周边地区蝗灾的影响,辽宁省一些地区的草场、农田多次遭受蝗虫侵害,且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蝗虫种类除本地土蝗(黄颈小车蝗、星翅蝗等)外,首次出现了东亚飞蝗,密度均在每平方米30-100只,最高达到每平方米2000只以上。草地蝗虫来势猛、蔓延快,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扩  相似文献   

6.
蝗虫的俗名又叫蚂蚱,是危害草地的重要害虫。按生活习性蝗虫分两类:一类是具有成群远距离迁飞习性的大型蝗虫叫飞蝗;第二类是只能近距离迁移的中小型蝗虫叫土蝗。1 发生情况 辽宁省发生的主要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小车蝗、短星翅蝗和长翅燕蝗等。1998年以来,辽宁省以土蝗为主,年草地蝗虫发生面积13.3-36万hm2,平均虫口密度15-56只/m2,最高达1400只/m2。2001年是自建国以来东亚飞蝗首次在辽宁发生的1年,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草原面积0.57亿hm2,可利用草原面积近0.47亿hm2,位居全国第三。由于新疆地处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蝗虫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6~1991年新疆草原优势种蝗虫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蝗虫发生面积395.70万hm2,其中严重地区面积270.45万hm2,蝗虫发生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8.5%。据区划调查鉴定,新疆约有蝗虫种类160余种,其中优势种蝗虫种类10多种,形成危害的蝗虫种类主要有意大利蝗、伪星翅蝗、黑腿星翅蝗、西伯利亚蝗、亚洲飞蝗、黑条小车蝗、戟纹蝗、小翅曲背蝗、宽须蚁蝗等,它们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为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牧鸡治蝗、牧鸭治蝗、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蝗虫微孢子虫治蝗、蝗虫痘病毒治蝗、绿僵菌控制蝗虫、印楝素治蝗等多种蝗虫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蝗虫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新疆草原蝗虫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从今年5月开始,我国一些省(区)将陆续进入草原虫灾危害期。为切实做好草原虫灾防治工作,努力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的目标,4月21日,农业部发出《关于做好草原虫灾防治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草地不同程度人为干扰对蝗虫发生动态的影响,为草原有害生物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8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星火牧场、银浪牧场、红骥牧场分别设置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的3个调查样地,调查样地蝗虫的种类、共有种、种群密度和种群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蝗虫种群密度调查采用样方法,使用昆虫立体罩网样方框进行调查;种类调查采用样方框法与扫网法相结合的方法。每周调查1次,共调查12次。[结果] 3个样地共有蝗虫11种,不同程度干扰下优势种均为中华稻蝗,共有种为中华稻蝗、毛足棒角蝗、宽翅曲背蝗、大垫尖翅蝗、白边雏蝗、中华剑角蝗、笨蝗、黄胫小车蝗;重度干扰、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的草地,蝗虫种类数分别为9种、10种、10种。蝗虫种群总密度由大到小顺序为重度干扰(5.10头/m2)>中度干扰(4.66头/m2)>轻度干扰(3.37头/m2),差异显著(P<0.05);中华稻蝗、大垫尖翅蝗、宽翅曲背蝗、菱蝗、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在3种程度干扰草地差异显著(P<0.05)。5—8月,蝗虫种群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草地重度干扰下蝗虫种群密度高峰期早于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结论] 在3种人为干扰程度下,大庆市草地蝗虫优势种均为中华稻蝗;轻度干扰能够显著降低草地蝗虫种群密度,延后蝗虫数量高峰期的到达时间。  相似文献   

10.
《草业科学》2008,25(8)
2008年入夏以来,川南、川西局部地区高温少雨,蝗虫开始集中为害,局部地区出现高密度蝗群点片。7月16日长宁县花滩镇邓村发生高密度土蝗,以竹蝗为主,均是从邻近的山上迁飞而来,具有“密度高、危害重、繁殖快”等特点。该村约40hm^2林地受到严重危害,13.33hm^2玉米也被啃成光杆,  相似文献   

11.
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田间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种剂型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防治草原蝗虫效果试验表明:绿僵菌饵剂手撒后,祁连山痴蝗Bryodema qilianshanenensis等几种蝗虫的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大田样筐取样调查显示:7 d的平均虫口密度由52.3头/m2降至17.6头/m2,防效66.5%,12 d的平均虫口密度降至11.8头/m2,防效76.7%;在绿僵菌油剂中,按1:1:3的比例加入绿百克和0号柴油,静电超低容量喷洒于蝗虫暴发区后,其防效较绿僵菌饵剂有所提高,大田样筐取样调查显示:7 d平均虫口密度由39.1头/m2降至9.4头/m2,防效75.8%,12 d的平均虫口密度降至5.6头/m2,防效84.6%;蝗虫感病试验观察发现:施药后3~4 d出现感病死虫,此时的虫态多为4~5龄若虫,成虫的死亡出现在施药后25 d;2种试验剂型的持续控制效果较好,施药后37 d收集僵虫时,成虫仍在陆续死亡;绿僵菌对其他草地昆虫无害,无二次中毒,不污染环境,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草业科学》2002,19(4):78-78
据新疆、青海、黑龙江、河北和辽宁省草原站报告 :由于去年遭受蝗灾 ,蝗区有卵面积大、密度较高 ,特别是去年冬季出现的“暖冬”气候 ,使大量的蝗卵越冬存活 ,而且今年春、夏高温少雨 ,有利于蝗虫的生长 ,今年蝗虫再度大面积暴发 ,发生期将比往年有所提前。蝗灾面积预测 五省 (区 )草原蝗灾面积将达5 0 0多万km2 ,涉及 2 8个地 (市 ) 14 3个县 (市、区 )。新疆 170多万km2 、青海近 16 7万km2 、黑龙江6 8万km2 、河北 5 4.6万km2 、辽宁 37万km2 。其中飞蝗 12 .8万km2 (辽宁省东亚飞蝗 6 .6 7万km2 、新疆亚洲飞蝗 2 .8…  相似文献   

13.
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生物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研究了粉红椋鸟在繁殖季节的迁徒、求偶、筑巢、产卵、孵化、育雏、食性和分布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鸟在新疆境内为繁殖鸟,其分布区与蝗虫发生区密切相关,每年迁飞来的时间与当地蝗虫孵化期相一致,粉红椋鸟在繁殖期和育雏期均以蝗虫为食。喜集群营巢,巢多选在山坡乱石堆缝隙内,每平方米2~3巢,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主要以蝗虫为食,日食量达120~180头/只。粉红椋鸟可在距巢区5~8km范围内捕食蝗虫,经捕食过地带,蝗虫密度可从每平方米30~40头下降至每平方米1头以下,控制效果异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蝗虫微孢子虫(Paranosema locustae)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acridum’)对蝗虫的防治情况,在农业部锡林郭勒草原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对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和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分别进行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及两种药剂混合处理后,进行室内生测,记录28d的死虫数,并检测其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单施蝗虫微孢子虫防治短星翅蝗,每头蝗虫的施用量为4.44×105个孢子,防治效果达65.09%。单施蝗虫微孢子虫防治宽须蚁蝗,每头蝗虫的施用量为4.44×104个孢子,防治效果达55.64%。混合施用蝗虫微孢子虫和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时,二者对每头蝗虫的施用量分别为4.44×104和1.11×106个,防效均可达到100%。与短星翅蝗相比,蝗虫微孢子虫对宽须蚁蝗的防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周边地区蝗灾的影响,辽宁省一些地区的草场、农田多次遭受蝗虫侵害,且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蝗虫种类除本地土蝗(黄颈小车蝗、星翅蝗等)外,首次出现了东亚飞蝗,密度均在每平方米30~100只,最高达到每平方米2000只以上。草地蝗虫来势猛、蔓延快,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扩散,所到之处牧草被啃食殆尽,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预测和防治虫害已成为各省畜牧业生产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针对本省草地蝗虫发生特点及造成的危害,省政府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仅2001年省政府就动用省长预备金600万元用于草地灭蝗。各…  相似文献   

16.
5月13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蝗虫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今年蝗虫发生趋势,交流了近年来治蝗工作经验和今年各地的工作安排,农业部蝗灾防治指挥部总指挥刘坚副部长部署了今年全国的蝗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结果表明:①在环青海湖地区施用蝗虫微孢子虫制剂后,当年防效显著,蝗虫的死亡率和感病率均出现2次峰值,分别达60%和40%以上;②跟踪调查后发现,蝗虫微孢子虫对青海草原蝗虫的持续控制作用十分明显,施用微孢子虫后6-10年,该地区的蝗虫密度仍然在防治指标以下,持续控制了蝗害。  相似文献   

18.
蝗虫微孢子虫对青海省天峻县草原蝗虫的持续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青海省天峻县草原蝗虫;第三龄盛发期用药,用药后3周,虫口减退率最低达60%以上;存活蝗虫的感病率最高位达61.1%;有效地控制草原蝗虫的严重发生;而且,微孢子虫病能在草原蝗种群中流行,持续控制草原蝗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6月12日,农业部蝗灾防治指挥部在四川成都召开西藏飞蝗联防工作会议,总结2008年飞蝗防治工作,对今年西藏飞蝗防治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西藏飞蝗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密切协作,坚决打好蝗虫防治这场硬仗,为西藏、四川、青海三省区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相似文献   

20.
星学军 《草地学报》2018,26(1):184-188
蝗虫微孢子(Paranosema locustae, PL)是重要的防蝗生物制剂,其与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 IGR)协同使用有利于蝗虫可持续治理。本文通过田间超低喷雾和扫网调查等方法在青海蝗区开展协调应用PL和IGR防治草原蝗虫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首先明确青海蝗区的主要蝗虫种类为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harbipes、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等;结果证明PL与IGR协调应用,可有效抑制草原蝗虫种群增长,且可保持存活蝗虫感病率在较高水平,对优势种宽须蚁蝗和小翅雏蝗等的持续控制作用明显。结果明确了微生物制剂和IGR协同防治蝗虫的短期与长期、速效与长效的协同作用,为防治高密度蝗虫提供新的绿色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