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跨河桥梁工程建成后,会对河道的防洪能力造成一定影响,西藏地区年代久远的部分桥梁未进行相应的防洪影响评价分析.为保障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林芝市八一大桥作为研究对象,选用MIKE11模型模拟计算了林芝市八一大桥建桥前后壅水的高度、长度以及阻水比,并对目前林芝市八一大桥的行洪安全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林芝市八一大桥在...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芜湖县红杨镇方山村上街附近拟建青弋江特大桥。按照设计方案,根据桥梁对河道防洪安全的影响,进行防洪评价计算。通过水文分析计算、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以及岸堤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等,分析工程项目对河道的行洪、河势的稳定、防汛抢险工作、堤防安全、周边环境以及河道通航能力的影响,并提出防治与补救措施,包括对河道行洪能力的补救措施,河道岸坡影响的防治措施以及对防洪大堤影响的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鉴于天然河道分汊口地形、水力条件复杂,流量分配不易控制,在实际工程中,拟建堰闸横向组合型拦河建筑物来调节侧汊流量。采用物理模型方法,在不同流量及闸门开度条件下,研究了新型拦河建筑物闸段过流对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利用经验公式对闸门流量系数进行了计算,并且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闸段过流时侧汊分流比明显小于全断面过流,且闸门开度和来流流量均影响分流比大小。随闸门开度增大,侧汊分流比增大,且流量越小,增幅越大;当闸门开度相同时,流量越大,侧汊分流比越小。由于水力因素复杂性和拦河建筑物非对称性,拦河建筑物上游水位、流速分布不均,闸门开度相同,流量增大,上游水位最高点向闸段侧偏移;流量增大,闸门开度增大,上游流速峰值向闸段侧偏移;在总流量为3000m3·s-1附近,上游水位不随闸门开度变化。闸门开度一定时,流量越大,闸后消力池内Fr越大,消能效果越好。总流量为4600m3·s-1时,Fr在2.5~4.5之间,产生不稳定水跃;总流量为3000m3·s-1和1500m3·s-1时,Fr在1.0~1.7之间,产生波状水跃。利用三种现行公式计算的流量系数与实测值相比误差较大,现行公式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因素考虑欠缺,本研究引入闸孔侧收缩系数ε对现行公式进行修正,该修正公式的计算值均在±10%误差范围内,结果较为精确。本试验结果不仅丰富了新型拦河建筑物附近的水流运动理论,也对河道整治、新型拦河建筑物设计等相关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口门河段低水河槽出现一定冲刷,与上荆江干流河道低水河槽的冲刷程度基本相当,干流低水时期三口河道分流能力尚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干流流量20 000m3/s条件下,松滋口分流增加,太平口分流减少,藕池口分流稳定,三口总体分流能力在三峡工程前后没有显著变化。松滋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状态稳定,太平口和藕池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持续淤积,但淤积速率减缓。在干流流量为40 000 m3/s条件下,太平口和藕池口分流能力显著下降,弥陀寺站多年平均流量值由1 950 m3/s降至1 674 m3/s,管家铺站多年平均流量值由3 760 m3/s降至2 617 m3/s,降幅30.4%,康家岗站多年平均流量值分别为303 m3/s和161 m3/s,下降46.86%,三口分流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跨河桥梁对南台头干河的行洪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台头排涝工程是杭嘉湖南排工程四个出海口之一,南台头干河上架设5座桥梁,河床为粉质粘土,抗冲刷能力差,造成桥梁上下游冲刷,分析跨河桥梁对河道的行洪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考虑下游龙羊峡水库回水影响条件下,研究河床疏挖前后拟建的羊曲水电站中坝址厂房尾水特征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寻求提高有效发电水头的方法。【方法】采用预测-校正求解方法,应用一维河床冲淤变形计算模型,在不考虑龙羊峡水库回水时,对尾水河道2个开挖方案进行数值分析,分别考虑疏挖比降为0.0005,0.001,0.0015,疏挖宽度为50,80,140m时的疏挖效果。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推荐方案后,在考虑下游龙羊峡水库不同回水影响时,采用推荐尾水疏挖方案,研究龙羊峡水库回水影响下的羊曲水电站尾水疏挖效果。【结果】从疏挖工程量和电站尾水断面所获得的水头综合考虑,推荐疏挖比降为0.0005,疏挖宽度为50m的开挖方案,该方案在平均流量625m3/s时,电站厂房尾水位比河道开挖前降低了5.15m。经多条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套绘分析发现,龙羊峡水库坝前水位超过2596m时,河道疏挖后羊曲水电站尾水位没有降低;龙羊峡水位低于2596m时,平均流量625m3/s下,河道开挖后仍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电水头。【结论】羊曲水电站尾水河段具备河道疏挖疏浚的客观条件,在考虑龙羊峡水库回水影响下,推荐疏挖方案当河道平均流量625m3/s时,在不同的回水高程条件下,羊曲水电站尾水水位降幅为0.48~4.47m,所得计算结果可供水能规划部门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渠道分水口分流规律的研究侧重于分水口两侧渠底高程一致的情况,但在实际工程中多为侧渠道渠底高程高于主渠道渠底,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对矩形渠道直口渠分水口进行分流规律试验,测量分水口处的水深,获得分水口处的水面线,分析不同分流比下,水面变化和分流比与相对堰上水头、主渠上下游傅汝德数的关系及流向角与分流比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流量下,分水口附近的的水面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为壅水曲线;同一流量下,分流比随相对堰上水头的增大而增大,随主渠道分水口上下游傅汝德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流量下,流向角随分流比的增大而增大,增加趋势逐渐变缓,最大流向角均趋近于60°。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在利益的驱使下,东辽河河道非法采砂的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严重损害了河道、河堤,影响了河的生态环境和河道的行洪安全,也给沿岸农业带来了诸多隐患。为了更好地解决河道采砂所带来的危害,文章通过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引入水上绿色生态建设理念,进而促进河道环境的良性发展,推动东辽河沿岸农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在利益的驱使下,东辽河河道非法采砂的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严重损害了河道、河堤,影响了河的生态环境和河道的行洪安全,也给沿岸农业带来了诸多隐患。为了更好地解决河道采砂所带来的危害,文章通过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引入水上绿色生态建设理念,进而促进河道环境的良性发展,推动东辽河沿岸农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灌溉要素对间接地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规律,通过小区试验,分析流量、灌水量及导水装置直径对间接地下滴灌条件下枣树根区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流量或减小导水装置直径会使土壤表层的含水率提高;大灌水量、小流量会加大水分向下运移的深度;灌水量的增加显著增大主要根区含水率;流量、导水装置直径对水分的横向运移影响比灌水量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和田河属冲积性多泥沙游荡型河流,汛期洪峰与沙峰的暴涨猛落和单一的河床边界组成条件,造成河道水位同流量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定性。本文通过对肖塔站三十三年水文系列资料统计分析表明,在时空变化上,和田河河床冲淤变形呈缓慢堆积抬升之势。在论述水位流量关系上,引用相关分析法,根据同流量不同水位出现的不同机率,确定三组相关线,从而较好地阐述了水位同流量的数值对应关系,对今后研究水文数值预报和制定防洪风险留具有一定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2.
二维洪水演进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泛区洪水演进数值模拟是风险分析与居民防洪避险等非工程措施的重要依据。从洪泛区模拟的必要性、二维洪水演进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离散计算域采用的网格、洪水模拟程序设计、模型的率定和验证等方面对洪水演进数值模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模糊集分析法对辽河支流浑河流域的汛期分期进行研究,为浑河流域洪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模糊集分析方法,以浑河流域沈阳站为代表站,用其1956-2000年45年的汛期旬径流量实测资料对浑河流域的汛期分期进行研究,并用45年的实测资料对汛期分期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6月上旬-7月上旬是浑河流域的前汛期,7月中旬-8月下旬是其主汛期,9月上旬-9月下旬是其后汛期。基于45年实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该汛期划分是合理且可靠的。【结论】将模糊集方法应用于浑河流域汛期分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崔韩  郭亮辉  高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86-5989
针对苏南城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所引起的下垫面条件的显著变化,以及平原河网往复流的复杂特性,采用由设计暴雨推求洪水过程的途径,进行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具体包括设计暴雨计算、产汇流计算、河网汇流计算等。以常熟市为例,以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基础,对其现状和规划条件下的水利工程进行防洪安全校核,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联立明渠非恒定流的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经离散变换后采差分法求解得到了计算明渠涨水过程的计算模型,本模型的边界和初始条件实际上就是进口断面处的水位和流量变化的过程函数。并计算了一实例,得到了经试验验证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故该计算结果可用来指导明渠系统调节调度或是预报洪峰行进,为灌区渠系的防洪提供了理论参考。由于该模型的建立的控制方程适用于小坡度明渠,故该模型适用于坡度较小的渠道,尤其适用于平原灌区渠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关分析的流域汛期划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恰当的流域汛期,为水库的防洪安全奠定基础,同时为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千河流域31年的日均流量资料,对流域不同时段的径流自相关性进行研究,根据其显著性差异确定千河流域的汛期和主汛期。最后从水文气象学原理出发,结合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对汛期和主汛期的划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确定千河流域的汛期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与千河流域主要降雨期一致;主汛期为07-01-08-31,与千河流域的暴雨峰值期一致;说明汛期、主汛期的划分结果是合理的。【结论】基于相关分析法的汛期划分研究,方法简单直观,物理概念清晰,可为千河流域冯家山水库的安全运行及水资源调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现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新方法.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地表水总量与不可利用量之差,其中不可利用量分为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和汛期弃水量.非汛期的最小基流量作为生态环境用水量,汛期的弃水量一部分作为生态径流量,另一部分为难利用水量.弃水量用分析确定的弃水系数计算.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比较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提出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地处霍林河下游半干旱区域的科尔沁与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带来的负面效应。水资源的拦截会减少上游来水,使沿河湿地得不到充足的地表水补充,水位下降,乃至干涸,进而会影响到该区域内地下水的补给;对半干旱地区的水边植物群落影响较大,湿生植被会逐渐演变为旱生植被,洪水泛滥次数减少也使珍稀水禽孵化的次数和规模降低,导致数量减少;该区域高生物产量的洪泛湿地会逐渐萎缩、破碎,直至大面积丧失,本已脆弱的生态平衡会遭到严重破坏。针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提出了在霍林河全流域实施统一管理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含沙河流管道穿越冲深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含沙河流汛期常常发生大小大沙的高含沙洪水,由于高含沙洪水的性质不同于一般挟沙水流,在涨洪过程中常常出现强烈的河槽冲,在这样的河流上,管道设计埋深是保障穿越工程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河流的冲恻深度有关,在长输管道的穿跨越设计规范中,对河道的冲刷计算是沿用60年代初期铁道部门研究提出的“64-1”公式,从工程角度出发,根据高含沙水流特点,对高含沙洪水冲刷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和实例资料检验,分析表明,“64-1”公式不适用于高含沙水流条件,提出的以张瑞谨起动流速公式为基础的冲刷计算方法,与实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河道景观的生态功能已经成为普遍需求.但大多数城市河道由于曾经比较片面地强调防洪、排水,忽略了河道的其他功能,对河床进行约束、截弯取直、陡坡护岸等工程处理,使河道过流断面具生物多样性的湿地消失,湿地净化河水的能力被削弱,减低了河道的自净能力.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