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榕树桩材的由来我非常酷爱盆景艺术,工作之余,节似休闲,都在学习栽培和创作盆景。1992年我出差到广州,在河山盆景有限公司发现一盆大榕树桩景,盆长1.2米,树高也有1米多,虽然根盘不好,很少枝托,但树干左倾较为柔顺,很有动势,特别是左边一枝可做成大飘枝,整体来说是可塑之材,对我很有吸引力。在这一年里我几次去广州,都要去看一次,真想买下。但价格很高,可望而不可及。1993年春,在亲朋的支持下,我终于买回了这盆榕桩。当时我的亲人、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2.
高耸入云,一峰独秀,天涯路断而”难于上青天”……这是一盆立式七里香盆景,其树头直径约有25厘米,树高约110厘米,主干斑驳苍老,雄奇傲立,几可谓福建的七里香盆景之王。该盆景底部根盘伸展有力,布满盆面,左侧的根蔓紧紧裹住二块山石且溶为一体,使得该植  相似文献   

3.
要使小盆里的树桩,体现出大自然的野气,悬根露爪,可以算是主要手法之一,其中提根最快的树种要属金银花了。一般盆栽树种2—4年翻盆一次,每次提根2厘米左右(最多4厘米)。而金银花根部生长旺盛,每年都须翻盆,每次最少可提根2厘米(多者能提出4—6厘米)。因此,金银花经过多年的加工,必然造型奇特,不失为家庭盆景之上品。我莳养的几盆五宝金银花从扦插到成型六年,一盆提根24厘米,另一盆26厘米,而且年年花开满树,十分诱人(见附图)。  相似文献   

4.
榕树的生长根是榕树盆景中的重要部分,在热带地区气生根极易培养,而在北方却很难发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进行了几年的探索,其中较有成效的是用铁丝捆扎树干法。 1993年6月份,我们选了一盆带老桩的榕树盆景,当时根部只有5条细根生长在盆土内,其它处无根。为了促发气生根,我们在树桩的下半部用铁丝捆绑  相似文献   

5.
我比较偏爱骑石式盆景。感觉它奇特,富有观赏性、收藏性。作为一名盆景业余爱好者,在20多年的盆景创作中,我一直常怀梦想,立意创作一盆理想的骑石式盆景。照片上这盆黄金雀骑石式盆景便是我花了多年心血培养而成的。尽管还有待培养,但到目前为止,可算是我比较理想的心爱的一盆。说起这盆盆景的创作,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胸有成竹意在先。因素怀梦想,所以常有骑石式盆  相似文献   

6.
有的同志看到我这繁星灿烂的紫薇花照片后,向我提出这一问题:"盆景盆景,你这作品的盆在何方?"我微笑地告诉他。"确实没有盆,要说有盆,只能是以板代盆。"今年春节后,我在盆景园管理盆景时,修剪两盆紫薇时,发现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枯枝嶙峋的老桩,没有什么较大的生机,都是栽在一个普通的圆形盆里。由此引起我的构思,如果将它们合栽到一起,  相似文献   

7.
在盆景制作中,为了突出盆景的美感,有时往往要采取一些超常的措施。这些措施虽然突出了盆景的美感,但也给盆景的养护和管理带来了一些弊端。超浅盆就是一种。浅盆可以表现盆景意境的深远,是盆景的常用手法。长期生长在浅盆里的树木盆景如果管理得好,不但可以使树木的根基隆起,根系紧抓地面,虬劲有力,还可以强化树与盆的比例,小中见大,提升景  相似文献   

8.
我比较偏爱骑石式盆景。感觉它奇特,富有观赏性、收藏性。作为一名盆景业余爱好者,在20多年的盆景创作中,我一直常怀梦想,立意创作一盆理想的骑石式盆景。照片上这盆黄金雀骑石式盆景便是我花了多年心血培养而成的。尽管还有待培养,但到目前为止,可算是我比较理想的心爱的一盆。  相似文献   

9.
《志在青云》(照图见今年第一期29页)是厦门盆景在最近“创新”潮流中的成功之作。请让我从其整体的“形”来说: 1.完整而优美的根蔓四面分布,粗细自然有力,深扎入地,其上端与主干下端结合成为植株基部,形似一匹军马,这是全株形态气势的源泉。完整的根蔓成为这盆景完整美的象征;是榆树盆景中绝无仅有的奇材。 2.主干刚劲,像一株木质刚柔兼备的大乔木。生长在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里,使它不受任何外来侵  相似文献   

10.
宋德钧同志认为“盆栽”音译已流行于世界,建议“盆景”一词应穿上“西装”出国,言下之意是:用“盆栽”来代替“盆景”。我认为,这一意见值得商榷。“盆栽”,是把自然界生长的某些植物“栽”在盆内培植,如盆栽葡萄、盆栽柑桔……等等。进一步,对盆内栽培的某些植物进行科学的修剪、攀扎,使之成为一种活的艺术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树桩盆景”。但它毕竟是栽在盆内的植物,仍然可称它为“盆栽”。但“盆景”就不同了,它的意义是在盆内制(造)景。就是把大自然的景物制(造)于盆钵之中。“盆景”比“盆栽”的范围大了,意义深远了,因而要求也就严格了。  相似文献   

11.
“水眼”     
盆景艺术中没有“水眼”这一术语,这是我“杜撰”的。在制作水旱式盆景时,我喜欢采用极浅的长方盆,盆深仅一至二厘米。选择如此浅的盆是为了使水石部分能充分反映山石盆景的特色,收到水随山转、山依水秀的艺术效果。而用水泥隔开堆土以种植物的另一部分,我主张以不打洞为好。因为这么浅的盆,底上打洞后,洞  相似文献   

12.
如同人与猿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样,树木盆景与盆栽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又有它们内在的联系。盆栽是盆景的基础,是向盆景过渡的初级阶段;盆景则是盆栽发展的高级阶段。从本质上看,盆栽还尚未跨入艺术殿堂的大门,只是把生长在地面的植物移入盆钵里加以培植管理而已。由盆栽向盆景转化,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对盆栽植  相似文献   

13.
这盆黄杨是笔者20多年前在废弃的绿篱中挑选一株进行移栽培育,再一分为二得来的。当时因母株造型需要,将桩劈开形成剖面,通过雕刻,催古提高品味。在劈桩时多余部分有小枝、嫩芽,于是就将其带根分开栽植,又培育一盆小型盆景。该桩分栽成活后(也就是现在的主干)笔者用棕丝对干、枝进行了简易弯曲、绑扎(没有扎片)放养,历经20多年。这盆昔日分开的小黄杨桩,随着岁月的变迁,不算太粗的干、枝,现已变得日渐老辣,光滑白净,苍劲而富有一定韵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盆福建茶盆景,栽培、养护、修整、成型花了13年(见右图)。去年春节拿到市老干部中心参加迎春盆景展览并荣获一等奖。提起这一盆景,还有一段艰辛制作过程呢。一、据势移盆:这株盆景是从摊贩手里购买的,原植于一般的圆盆里。到手后经再三掂量,觉得圆盆使大部分干枝深藏于盆里,不能显露它的风采。于是选择一个较深的小型高盆,把弯曲枝飘洒盆外,形似一条绿色的瀑布,顺流而下。这样,壮观的气势就充分显露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这盆薯榕盆景(见图1)的桩头,于1992年初夏,从福州市区拆迁处的高墙上所得,当时毛重约20多斤。因为它在土墙里生长,所以左右宽,前后窄,薯体丰实,形态多姿,自然造型就很美,十分难得,但局部相貌也有不足之处。本文谈谈我是如何精心培育为薯榕"整容"的。嫁接小榕,遮挡伤疤薯榕盆景根盘处的伤疤(见图2),本人利用一株大小相宜,形态相近,长有薯块的小榕树来靠接,用它遮住伤口,达到了"美容"目的。做法是:找到满意的小薯榕树后,把薯块2、3厘米以上的主干和薯块以下的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又名忍冬,双花,是集观桩、干、枝、叶、花为一体的盆景好素材。一、选桩:于早春到野外采集粗壮、苍老、奇特的老桩,可裸根移植。雨季采挖老桩,只要根系保护得好,也不难成活。二、造型:对采集的老桩,先进行适度修剪,保留一两条主干枝,即可上盆。由于金银花生长较快,具有根蘖丛生和攀缘习性,因此在生长过程中要随时修剪。抹除根基的根蘖芽,对侧枝用反复摘心的方法控制树  相似文献   

17.
要想将一株选中的生长在苗圃地畦中,或是普通花盆中的树苗栽植到很浅的盆景盆内,并使之成活和缓慢生长,在经过修枝整形之后,修根装盆技术倒是最为重要的最后一步了。其中有许多技术要求必须掌握。本文所介绍的,是美国园艺丛书中有关这种修根装盆的技术要点。一、普通盆景的修根装盆方法:修剪整枝和修根装盆要一气呵成。这一操作,通常应选在春季多云无风的天气下进行,以避免修剪后的枝干和裸露的根须被风抽干。下面就插图所示,讲讲修根装盆技术(见P27页上图)。 (1)给树苗做完修枝整形之后,将带土的树根从盆中取出,轻轻地弄掉根枝上的培养土。再给根枝喷  相似文献   

18.
盆景《百年沧桑》是由笔者1995年春得的一棵赤楠老桩制作的。该桩曾被野火烧、虫蛀腐,桩心已腐空,仅剩的一面生长良好,显得奇特苍老;留下的纹理坚硬流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桩材。因我当时的栽种条件差,也没有合适的盆,就用一个篾筐将该桩栽在屋后的  相似文献   

19.
夏日炎炎,我创作的万字型茉莉盆景不仅会带给你一片绿荫,还能闻到万朵银花的扑鼻清香。这久开不败的茉莉花香,婀娜多姿的树型,真的会让你心旷神怡,迷上盆景。这一作品,是怎样创作的呢?四年前,一位朋友送我一盆树干呈万字型的茉莉。这盆花在他家已经养了20多年。我接手后,进行了精心培养。我在养护过程中,主要解决两个难点:一是作为藤本植物,它的茎有缠绕和攀缘性,控制枝条生长过快、过长是关键,否则就会失去盆景效果;二是如何培养它多开  相似文献   

20.
这盆题名为《问天》的榕树盆景在家里分工归我管。这次在参加广东茂名市老干部盆景协会2008年迎春盆景展览时获得金奖。我拿着获奖证书,感慨良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说“十年磨一剑”的话,我这盆盆景花15年时间也不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