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美洲星液肥对小麦冻害恢复的效果进行了试验。供试药剂为安徽省农科院生产的美洲星液肥,供试小麦品种为新麦18。采用小麦受冻后进行叶面喷施的方法,重复3次。于收获后,通过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小穗数、结实小穗、不孕小穗、每小穗粒数、每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667m2穗数和实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叶面肥具有促使小麦冻害恢复、增加小穗数、提高结实小穗数、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降低冻害损失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美洲星液肥对小麦冻害恢复的效果进行了试验.供试药剂为安徽省农科院生产的美洲星液肥,供试小麦品种为新麦18.采用小麦受冻后进行叶面喷施的方法,重复3次.于收获后,通过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小穗数、结实小穗、不孕小穗、每小穗粒数、每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667 m2穗数和实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叶面肥具有促使小麦冻害恢复、增加小穗数、提高结实小穗数、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降低冻害损失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对小麦穗部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及粒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3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粒重的小穗位和粒位的影响效应。【结果】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提高了小麦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各处理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小穗平均单粒重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粒位的粒重也随小穗位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形式。结实小穗越多、各小穗结实粒数或单粒重差异越小,空间分布模拟曲线的弧度越平缓。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主茎穗和分蘖穗的结实小穗数与小穗结实粒数,降低了不孕小穗数,且下部小穗的结实粒数增加幅度较大;秸秆还田还提高了小麦不同粒位的单粒重,以第3、4粒位提高幅度较大。【结论】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提高了小麦不同小穗位的结实粒数和粒重,进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黑麦染色质诱导小麦群体数量性状变异及特异株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My84 4 3与栽培黑麦 (SecalecerealeL .)自交系R3的远缘杂交回交后代(BC2 F5)群体中的 119个株系 2 340个单株与产量构成因素有关的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黑麦染色质导入小麦背景后 ,在回交和连续多代自交过程中 ,小麦和黑麦染色体相互作用 ,形成了与小麦亲本性状完全不同的特性 ,数量性状发生了较大变异。黑麦染色质的导入 ,对穗颈距的长短影响最大 ,结实小穗数的影响最小 ;单株变异系数以穗颈距 >穗粒数 >有效穗 >千粒重 >株高 >穗长 >剑叶长 >结实小穗数为序而变化 ;与对照相比 ,达显著水平变异株系的频率以株高 (73 3% ) >穗颈距 (6 6 7% ) >穗长 (6 0 % )和穗粒数 (6 0 % ) >千粒重 (5 3 3% ) >结实小穗(46 7% ) >剑叶长 (33 3% ) >有效穗 (6 6 7% )为序而变化。黑麦染色体的导入可以有效地获得株高 ,穗颈距 ,穗长 ,穗粒数和千粒重 ,结实小穗 ,剑叶长等一系列变异株。通过黑麦染色体导入 1RS/ 1BL背景 ,能够有效地降低株高 ,增加穗长、穗颈距和穗粒数 ,从而为改良小麦育种群体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糯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5个糯小麦品系为母本,7个推广品种为父本,采用p×q杂交设计,研究了株高、主穗长、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粒重和单株粒重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差异,8个农艺性状由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但除结实小穗数外,其他7个农艺性状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糯小麦品系宁W0065的植株矮化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最好,TH具有增加穗粒数和提高单穗粒重的作用;杂交组合H9908×扬麦158、H9908×苏麦6号和宁W0065×豫麦50表现株高适中、结实小穗数与每穗粒数多以及粒重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用142个普通小麦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273个,以冬小麦品种石4185为对照,对F1代材料的株高、株穗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性状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代杂种优势范围为38.7%~124.0%,性状顺序为株穗数〉穗粒数〉株高〉千粒重〉穗长〉小穗数。千粒重正向杂种优势与负向杂种优势之比为4.39∶1,其次为穗粒数、小穗数、穗长、株穗数和株高。有96.70%的组合千粒重〉CK,而小穗数和株穗数的负优势组合数分别占观察总数的71.79%和56.04%。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杂种优势的主要因素顺序为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分别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决定系数R2=0.99。小麦单一性状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对杂交种开发具有较大的遗传潜力。从应用角度看,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CK且株高≤CK的组合数仅有14个,只占观察总数的5.13%,比例较小。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正向超标优势分别为64.0%、59.2%和51.8%,位居所有参试性状前3位。在小麦杂交育种中,可根据不同的产量结构如大穗型、大粒型、多穗型进行组合搭配,同时注重显性矮秆基因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施肥处理的小麦株高、分蘖数、每株穗长、小穗数、每株结实粒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专用肥作基肥施用,可增加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每株结实粒数。  相似文献   

8.
RFLP标记揭示的1RS/1BL易位系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含1RS/1BL易位染色体的多小穗小麦新种质10-A和普通小穗小麦品系88-1463,及其与非1RS/1BL易位系小麦川育12构成的重组系为供试材料,选用4个RFLP标记和1个醇溶蛋白标记Gld1B3分析了1RS/1BL易位系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RS/1BL易位系的每穗小穗数目和株高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非易位系,其千粒重略高于非易位系(p<0.1),而每小穗结实粒数却显著低于非易位系。抽穗期、穗粒数和穗粒重几个性状间差异不显著。1RS/1BL易位染色体在增加每穗小穗数目的同时还具有降低每小穗结实粒数的作用,这可能是导致易位系和非易位系间穗粒数差异不显著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云南旱地小麦抗旱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云南省近期育成和大面积推广的3个旱地小麦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3个小麦品种及10个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与抗旱性关联度大小为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茎节数〉穗长〉退化小穗数〉穗粒数〉株高〉茎粗〉不实小穗数。在选育抗旱品种时应注重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等性状的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到茎节数、穗长、穗粒数、退化小穗数、株高等其他性状的选择。各品种抗旱性的强弱依次为靖麦11〉云麦50〉云麦42。  相似文献   

10.
小麦杂交高代材料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个小麦杂交高代材料13个农艺性状考察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株高、穗下节长度、穗长、每穗结实小穗数和千粒重五个性状比较稳定,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选择时应从严掌握。其余性状变异系数较大,选择可适当放宽。小麦杂交高代决选时应以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为重点,选择单株穗数多、穗粒数多、千粒重较高的重穗型材料,其他性状也应适宜。  相似文献   

11.
通径分析在春小麦产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黑龙江垦区优质春小麦10个新品种的6个产量性状及产量进行了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麦粒容重、小穗数、千粒重和穗长是影响小麦产量主要性状,小麦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依次为:穗长、千粒重、粒容量、小穗数、穗粒数和株高。小麦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综合作用依次为:粒容量、千粒重、穗长、株高、穗粒数和小穗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淮北地区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更替,产量和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单茎质量、经济系数显著提高,基节增粗,株高降低,基二节、倒二节和穗下节缩短,穗长、结实小穗和小穗数增加,抗病性增强,而分蘖成穗、生育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今后高产育种要主攻穗粒数,提高穗粒重。  相似文献   

13.
文中指出,在高产水平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达到一定范围后继续增产的关键在于提高单穗生产力和单位面积粒数。单位面积粒数、穗粒重、千粒重与籽粒产量有密切关系。每穗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之间也存在明显正相关。根据当地气候和小麦发育特点,一方面必需选育具有较大小穗分化强度和多小穗的品种,另一方面通过栽培措施增加总小穗数及其结实率以增加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与穗粒重密切相关,但穗粒数与穗粒重之间关系的T值大于千粒重与穗粒重者。通过分析表明,穗粒数在提高穗粒重中作用大于千粒重。因此,必需选育具有千粒重高、整个灌浆期和灌浆前期灌浆强度大而过程短的品种。栽培措施的作用主要在于保证粒重遗传潛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冬性小黑麦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小黑麦区试材料的可行性。[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新疆2006~2007年参加冬性小黑麦区试的8个品种从多方面共13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关联度计算结果,籽粒产量与各性状关系依次为:株高〉容重〉穗长〉每穗粒数〉最高茎数〉生育期〉千粒重〉基本苗数〉不育小穗数〉结实小穗数 与鲜草产量相关的性状关系依次为株高〉容重〉穗粒数〉穗长〉最高茎数〉生育期〉基本苗数〉千粒重〉不育小穗数〉结实小穗数 与小黑麦干草产量相关性状的性状关系依次为鲜草产量〉株高〉容重〉穗粒数〉穗长〉最高茎数〉生育期〉千粒重〉基本苗数〉不育小穗数〉结实小穗数。[结论]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判小黑麦品种是客观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宁夏50年代至90年代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性状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主要性状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影响的程度。用GM(1.1)模型对今后10年小麦产量性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主要性状关联充排序为穗粒数>主穗粒数>穗粒重>结实小穗数>穗长>收获指数>千粒重>每小穗粒数>株高。穗粒重、收获指数等性状呈上升趋势,对今后小麦高产育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挖掘旱地小麦育种中可选择的表型性状,以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长6878×长4738)F3的220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在旱作雨养(drought stress,DS)和正常灌溉(well-watered,WW)2种条件下种植,在旱作雨养条件下测量成株期株高、穗长、每穗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分蘖数、千粒质量和小区产量,正常灌溉条件下测量其小区产量,计算抗旱指数,并分析农艺性状与旱作产量、抗旱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群体各性状指数表型变异广泛,由大到小依次为抗旱指数>不育小穗数>干旱产量>灌溉产量>分蘖数>穗粒数>穗长>千粒质量>株高>每穗小穗数;旱作雨养条件下的产量与株高、千粒质量、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0.331,0.169,0.211,与分蘖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8;旱作雨养条件下株高与千粒质量、穗长、不育小穗数、抗旱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1,0.193,0.138,0.242;旱作雨养条件下分蘖数与产量、千粒质量、穗长、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8,-0.155,-0.157,-0.242,-0.326;抗旱指数与株高、千粒质量、每穗小穗数、分蘖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42,0.306,0.141,-0.212。表明旱作条件下的株高、千粒质量、穗粒数、每穗小穗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品种的抗旱性,可以作为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的表型指标;旱作条件下分蘖过多会影响小麦穗部性状的发育,降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在旱地品种选育中,应选择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的品种;旱作条件下品种的抗旱性对最终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在旱地品种选育和推广中应选择旱作丰产性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对大拇指矮和偃展1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后代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调查其抽穗期、开花期、株高、穗长、单株穗数、单穗小穗数、单穗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9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在重组自交系后代中表现出双向超亲分离,根据抽穗期、单株穗数、单穗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这5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优良株系的筛选,均得到超高亲的株系,为进一步利用该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8.
农大哥高效生物菌肥在小麦上喷洒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农大哥高效复合生物菌肥在小麦上进行的叶面喷洒试验,结果表明:喷洒该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平均单产538.12kg/667m2,比对照增产25.71kg/667m2,增幅为5.02%.喷洒生物菌肥处理的小麦,株高降低1.0cm,穗长多0.2cm,小穗数多0.5个,结实小穗多0.3个,不孕小穗少0.1个,穗粒数少0.5粒,千粒重高1.6g,小麦成穗数多0.5万穗/667m2.  相似文献   

19.
化控剂对小麦矮抗58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矮抗58为试验对象,选择3种不同化控剂为试验处理,研究了化控剂对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化控剂多效唑、吨田宝和赤霉素能有效抑制小麦株高,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增幅3.6%~9.8%。其中,在小麦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能显著降低小麦的株高;开花期喷施一定浓度吨田宝可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延长穗下节间长度,为提高旗叶的光合速率奠定了基础。在小麦灌浆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显著提高了千粒重和产量,而多效唑处理不显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化控剂间小麦的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与产量的差异显著,而不孕小穗数、千粒重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春小麦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明确小麦主要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各性状对单穗粒重的贡献大小,本试验选用了20个小麦品种(系),针对1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穗粒重、千粒重、每穗粒数、第1节长的遗传力很高;每穗粒数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千粒重、第1节、第2节与单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株高、I2、每穗小穗数、千粒重对单穗粒重的遗传直接通径为正贡献,每穗粒数、第1节、IL、第2节通过I2,穗长通过每穗小穗数对单穗粒重的间接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