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闽红”是宁德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宁德茶叶的知名度,打造宁德茶叶精品品牌,而整合推出精品红茶品牌。在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期间采取统一名称、统一标准、统一简介的方法整合推出“金闽红”,在广告宣传上采取了无处不在、举目可见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力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大提高了我市茶叶知名度。茶博会结束后,我市茶叶企业要求使用“金闽红”的积极性很高,为了加强“金闽红”品牌管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省四个茶叶项目获奖肖菊香(湖南省经济作物局·长沙·410005)1995年我省4个获奖茶叶项目为:(1)“湖南省茶树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荣获国家农业“丰收奖”一等奖。该项目系省经济作物局与省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联合主持,长沙、益阳、常...  相似文献   

3.
福安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依山傍海,耕地面积约2万公顷,山地面积15.06万公顷。全市拥有茶园面积10420公顷,年产茶11.5万吨,名列全省第一。茶叶产值12860万元,为全省第二位。产量在全国百强茶叶基地县中位于第四位,仅茶叶这项就使全市每农户平均增加收入769元。可见茶叶生产在发展我市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态势并不容乐观。1984年、1989年、1993年茶叶市场的三次大滑坡,使我市茶叶产业受到巨大的冲击,特别是福安的名优茶从夫五年的“皇帝女儿”身价,到1995年“跌入深谷”这种大起大落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宁德市作为我省重点绿茶产区之一,茶叶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茶叶可持续发展兴衰成败,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立足于我市茶叶生产现状,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于我市实际情况的茶叶可持续发展路子,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1宁德市茶叶生产现状宁德市是我省重点绿茶产区之一,也是著名“天山绿茶”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茶叶生产取得了快速发展,至1997…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益阳种茶有悠久的历史 ,2 0世纪 80年代达到高峰 ,曾创年产近2 0 0 0 0 t,产值 6 0 0 0余万元的好年景。大小茶厂 36 0余个 ,专业技术人员 4 6 0多人 ,加工出了“安化松针”、“银毫”、“桃江竹叶”、“猴王牌”、“茯砖茶”等颇有名气的茶 ,远销全国各地。特别是“茯砖茶”,成了新疆、内蒙、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牧民的生活必需品。茶叶生产曾是益阳经济舞台上的一出重头戏。但进入 90年代以来 ,益阳茶叶生产日见衰落。到 1 998年 ,产量下降到 90 0 0多 t,茶园面积由 2 .53万 hm2 缩小到 1 .0 7万 hm2 。90 %以上的茶厂…  相似文献   

6.
福安市推广茶园机采技术的实践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是我市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农村分布最广的优势经济作物,以茶叶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和电机电器、船舶修造是我市的三大主导产业,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茶叶产量2.43万吨,毛茶产值5.1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1.32亿元。近年来,由于农村大批劳动力转移,造成采茶劳力日趋紧张。据统计,全市每年至少有1000t以上的鲜叶,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 《茶叶》2009,35(4):202-202
10月18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益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在益阳茶叶市场举行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有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来山、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夏赞忠、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宏道、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领导、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8.
“太姥银针”是宁德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宁德茶叶的知名度,打造宁德茶叶精品品牌,而整合推出精品白茶品牌。在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期间采取统一名称、统一标准、统一简介的方法整合推出“太姥银针”,在广告宣传上采取了无处不在、举目可见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力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大提高了我市茶叶知名度。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08,(1)
以安化茶厂为基地,益阳茶叶市场为窗口,做大做强湖南黑茶益阳是湖南黑茶重要产地,是武陵山区和雪蜂山区茶叶进出口的通道,益阳茶叶市场的落成为湖南茶叶,特别是黑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窗口。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南黑茶,中粮集团总裁助理,中土畜进出口总公司常务副总裁,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  相似文献   

10.
1我市茶叶生产的发展现状我市种植茶树始于1966年。由于具备独特的气候、光照、土壤条件,生产的日照茶以其“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纵观我市茶叶生产的发展历史,主要发生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1.1生产上由零星种植逐步向...  相似文献   

11.
闽北是福建省主要茶区之一,其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出口创汇位居全省前列,茶叶又是我市传统出口创汇拳头产品,成为闽北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经济支柱。在进入甘一世纪转接时期,闽北茶叶如何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全市茶叶从加速良种推广,优化茶类产品结构,全面推广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入手,实施“一稳定、二优化、三提高”,即稳定面积、优化品种、优化产品,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为目标,大力开拓我市茶叶生产为新一轮创业再立新功。一、闽北茶叶生产现状与问题。全市现有茶园43.98万亩,投产面积37万亩,年产茶2.14万吨,居全省…  相似文献   

12.
《茶叶》2009,35(4):202-202,I0001
10月18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益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在益阳茶叶市场举行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有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来山、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夏赞忠、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宏道、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领导、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13.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和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红茶的原产地,以茶叶为主的食品工业是我市继电机电器、船舶之后日益壮大和崛起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茶产业,对促进我市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生态型工贸港口开放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茶业发展现  相似文献   

14.
吴道芳 《茶叶科学技术》1998,(3):F003-F003,F004
闽北是我省重点茶区之一,“七五”、“八五”期间我市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全市茶园每年以4——5万亩速度递增,产量以豆.5—2万担速度增加,茶叶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九五”期间,由于市场变化,茶叶生产经济效益下降。如何使茶叶生产进一步巩固、提高,走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在新一轮创业中再创新高,要把我市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工作,纳入“九五”全市某区突出的重点来抓,在省农业厅经作处的大力扶持下,大力开展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实施工程。现将低改的效益与措施简述如下:一、M&$1$N省厅95年开始在我市松溪、顺昌…  相似文献   

15.
我市按照“希望在山,发展在山,出路在山”的山区发展战略,把发展以单丛茶为主项的优质茶生产作为“三高”农业龙头企业来抓,建成拥有茶园面积四万多亩的生产基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茶叶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我市在1997年制订“兴宁市茶叶综合标准”的基础上,于1999年开始推广茶园无公害栽培技术,努力生产绿色食品茶叶。推广茶园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潮州市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茶叶在潮州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市9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中,以茶叶为主管的企业就有3家,三分天下。潮州市升格扩区十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茶,做大茶叶市场,作好茶叶文章,不断创新优势。 一、发展的十年 1990年,全国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益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开创我市茶叶生产发展新纪元;1992年潮州市升格扩区,确定茶叶为我市“四大”三高农业基地之一,提出建设潮州茶叶生产基地的目标:八五期末,茶园保存面积10万亩,产量4000吨,总产值超亿元。从此潮州茶叶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至2001年,全市茶园总面积10.68万亩,产量1.1万吨,总产值3.2亿元。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推广茶树规范化栽培,普及茶叶技术,提高单产,增进品质,降低消耗,提高茶叶生产效益,湖南省经作局、益阳地区经作站和桃江县农业局,于一九九一年在桃江联合开展了茶叶技术承包的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技术先行,技物结合、服务到位”的技术承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深受茶农的欢迎。现整理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8.
高俊杰 《福建茶叶》2009,31(3):28-29
泉州市地处福建东南部,依山面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茶叶种植的适宜区。茶叶作为我市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2008年,我市茶叶产量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30.4%,占全省产量的35.7%.是我国乌龙茶的主产区。近年来,我市从政策、人力、资金上大力支持发展现代茶产业,鼓励和扶持茶叶企业积极开展农业“三品”认证,以生态茶园建设为重点,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宜昌县太平溪茶叶公司始建于1984年,是我市最先兴办的一个民办经济服务实体。这个最初由5名国家干部和12名农民发起的组织,经几次发展,眼下已拥有职工110人,并由一个单一的经营服务组织发展为技农工贸一体化的茶叶集团公司。 1 “卖茶难”逼出的一个服务组织太平溪镇是我市主产茶区之一,享有“宜红”故乡之称。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茶农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茶叶生产获得大丰收,全镇茶叶  相似文献   

20.
我市地处中亚热带,自然气候、生态环境优越,无性系良种面积大,交通便利,具有一定的生产基础。八十年代永安“云峰毛峰”绿茶、明溪“雪峰佛手”乌龙茶,已曾名闻遐迩,在省农业厅茶叶评比中获过奖。但是,过去由于市场意识不强,茶类比较单调,大宗产品质次价低,1991年全市毛茶公斤价仅6元左右,良种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因此效益不高。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市良种、气候资源优势——产品应市早、绿茶毫显、乌龙茶一些品种香高味醇的优势,我们在1990一1991年科技集团承包茶叶新产品开发和1991年我市有四种名优茶荣获省名优茶奖的基础上,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