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2.
通过对水稻免耕强化栽培中5种不同的密度进行重复对比试验,探索各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密度有不同的产量,不同的栽培方式要求不同的密度。在普通免耕抛秧栽培的条件下,需要有较多的基本苗数,才能保证获得较高的产量。在免耕强化栽培条件下,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需要适当稀植,在本试验条件下晚稻中早熟品种的基本苗每667㎡以0.74万为最好。 相似文献
3.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用穗数型常规水稻粤香占和大穗型杂交水稻粤杂122进行强化栽培(SRI)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插植规格增大,粤香占和粤杂122都表现出生育期延迟,个体分蘖数、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和千粒质量也相应增加的特点.2个品种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有效穗都随着插植规格增大而减少,但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5.
水稻品种栽培密度的确定方法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品种栽培密度是生产中可控因素之一,对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栽培密度的确定一方面反映了对品种和栽培条件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实施计划栽培的基础,以往栽培密度多根据品种的个别性状进行确定,如株高、分蘖能力等。但从生产的实际应用效果看,以单因素或个别因素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节本增效强化栽培体系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水稻强化栽培理论在我区进行实践应用,找到适合我区特点的强化栽培体系,即采用小苗移栽(2叶1心到3叶),少本稀植(5株/穴),可以使水稻产生更多的分蘖,增加单穗产量,从而达到高产和节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稻强化栽培的适宜秧龄和栽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杂交稻协优527为材料,研究了在强化栽培条件下适宜的移栽叶龄和栽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移栽叶龄(2~5叶龄)对其产量的影响很小,在强化栽培应用中,可以采用4~5叶龄的带蘖秧苗移栽;在本试验范围内,强化栽培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万穴/hm2~13·5万穴/hm2,此时,后期光合产物积累多,穗、粒结构合理,产量可达最高。 相似文献
8.
马达加斯加的水稻强化栽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达加斯加是非洲东南部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位于南纬11°57'~25°38',面积58.7万km2。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雨量3000~4000mm。岛中部为海拔1200~1400m的高原,雨量较少,温度较低。马达加斯加的气候适宜种植水稻,稻作历史已有2000多年。目前全国稻作面积约125万hm2,年产稻米约290万t。农村较为贫困,每户农民的土地仅0.25~0.30hm2。就全国平均而言,水稻产量并不高,1986年为1.83t/hm2,1993年为2.12t/hm2,近年… 相似文献
9.
10.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2年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体系 (SRI)试验产量平均在 10 .0t/hm2 以上 ,最高可达 12 .15t/hm2 ,增产效果明显 ;一般能节省用种量 1/2~ 2 /3 ,节水 1/2左右。在SRI条件下 ,增产效果 :品种 >密度 >每穴苗数。分蘖能力强 ,重穗型组合更能发挥其特点 ;多穗与大穗协调性好是高产的关键。该栽培体系在安徽省长江以北单季稻缺水地区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稻强化栽培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不同移栽叶龄对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的影响,分析了各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关系,明确了移栽叶龄增加1叶,分蘖叶位提高1个;各蘖位分蘖数也有所不同,成穗率以1次分蘖为最高,其次是2次分蘖,3次分蘖成穗为最低。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明确邗江区有利于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的播种时期和适宜基本苗数.[方法]采取对典型水稻田块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直播稻不同播种时期、不同基本苗数对直播稻生育进程、植株与穗部性状、群体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播期试验水稻品种选用南粳44和扬粳4038,基本苗分别为112.5万和135.0万株/hm2,播期分别为6月1、7、13日.基本苗试验品种选用南粳44,基本苗分别为82.5万、94.5万、112.5万、136.5万和157.5万株/hm2.[结果]麦收后及早播种有利于延长生育期,增加水稻生长量,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实现较高的产量.直播稻基本苗在112.5万株/hm2左右、单株成穗3.O~3.5个时,产量构成因素间协调与平衡,可实现高产稳产.[结论]该研究可为集成适宜邗江地区的水稻直播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温度条件下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的双苗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处理后的同源四倍体水稻后代群体内,筛选到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突变体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趋于稳定时对2个株系在不同萌发温度下的多胚苗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双胚苗特性随着自交世代的推进而得到保持。在试验材料的群体内多胚苗发生频率因材料种类不同或发芽温度不同以及水稻颖壳的有无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发芽温度为30℃条件下,ASDOR05-01和ASDOR05-02双苗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6.8%和2.5%。种子经过去颖壳处理后可以使其双苗率提高36.0%~44.1%。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机插中苗育秧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水稻机插中苗为研究对象,用珍珠岩育苗,结果表明:珍珠岩育苗,根长、百株干重、单位苗高干重、茎基粗等秧苗素质指标高,且根数多、须根多、发根力强,叶绿素含量适宜,能育出适合机插的高素质毯状苗。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3种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的作业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3种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对其作业性能进行比较。[方法]以2FBS-840型、MR-BZ840A型和2TYB-450型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为试验研究对象,阐述3种田间育秧播种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与特点。通过播种机的性能对比试验,测定3种播种机的作业性能和质量指标,综合分析3种机型的播种合格率、空格率、每取秧面积播种粒数等性能指标。[结果]2TYB-450型播种机采用同步驱动轮、振动匀种装置、种箱交叉导种板,驱动不滑移,播种合格率高,充种效果好,每取秧面积播种粒数少,工作稳定性高,其播种合格率为68.67%,空格率为1.89%,每取秧面积播种粒数4.19;2FBS-840型播种机的作业性能次之,MR-BZ840A型播种机的最差。[结论]2TYB—450型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的作业性能优于其他2种播种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