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乡的梨树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我和母亲回到了老家。老家的院子里有几棵大梨树,黄橙橙的梨儿挂满了枝头,看上去就叫人嘴馋,真想立即摘下来几个尝一尝。年迈的奶奶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对母亲说:“快摘几个梨儿给孩子,你们回来得正是时候,再晚上几天,梨儿就全部卖出去了.”母亲从屋子里搬出个高脚大板凳,我站上去伸手摘下个大梨儿.这梨儿黄橙橙、水灵灵的.我狠狠地咬了一口,汁多味甜香脆,比起城市市场上出售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站在一边的奶奶问我:“这梨子甜不甜”?我说:“真甜”.奶奶说:”好吃,你们走时就多拿上些,你们常不回来,没有人给你们送”。……奶奶嘴里还在不停地叨叨着,只顾吃梨的我,也不知她在嘀咕些什么.我的老家是著名的梨乡,梨的品种不仅多,而且质  相似文献   

2.
修枝     
初秋。我提个相机正漫步西燕村水库坝外的河滩树林,突然看到一个人在砍一棵小树,忙上前去制止。他转过脸来:“啊?你是——”我站在他的对面,这时才看清他是个满头白发、一把银须、满脸皱纹、古铜胸膛的老人。他披着兰褂,土黄色的裤管高高地卷着,双脚踩在乱石堆上,一手扳树,一手握镰,正在砍着一根枝条。我说:“你怎么在砍树呢?”他笑笑说:“不是砍树,是在修树。不修它会成材?”  相似文献   

3.
小鸟和大树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住着一群小鸟。有一天,小鸟飞出去觅食时,来了几个伐木人,他们想找一些木料做一艘大船。他们发现了这棵鸟儿们栖息的大树,抡起斧头就砍。这时,有一只小鸟飞回来看到这情景,急忙对伐木人说:“你们不要砍我们栖息的大树!那是我们的家。”伐木人抬头看了看小鸟,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喳喳什么。”小鸟  相似文献   

4.
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在《孤独的树》中,对树的孤独与冷寂有着传神的描述,他写到:田野中两株形影相吊、彼此远离的树,它们“会心地摇动着树枝,相互默默地打着手势,当一只小鸟像一种心念从这棵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高兴得战栗了起来。”正是树的孤独与冷寂,孕育了它宁静的神秘感。台湾作家呼啸的散文《榕树》,就有这种感触:“我屋前有棵大榕树。从小就爱它。那株大榕树,它像一个长者,默默地启示着我们。问它现在多大年纪,它总是摇摇头,笑笑脸,默默地不答。继而,它又默默地说:“孩子,这是我的秘密,你们不要问我这些吧…  相似文献   

5.
“有村皆有樟,无樟不成村”。这是全国著名的“樟树之乡”——江西省安福县的真实写照。该县大小樟树不计其数,树龄在 400年以上的古樟就有 8700棵,其中八面樟、五爪樟、母子樟、滚龙樟等一批古樟、奇樟、巨樟闻名遐迩。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宝贵的樟树资源,县林业部门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今年对全县数万棵樟树进行普查,给每一棵成材樟树编号、登记、存档,建立“户口”,严禁任何人采伐,实行重点保护。   瞧,这是严田镇邵家村树龄达 2000多年,高 29米,主干围径 21. 5米的“樟树王”。 樟树之乡樟树王@陈新华…  相似文献   

6.
开心岛     
长寿 某君一次问医生:“大夫,您认为我能活到90岁吗?”医生问他多大年纪了,他回答说40岁了。医生问他是否抽烟、饮酒、赌博,他都一一否定了。医生又问他:“那您有其它什么嗜好吗?”他仍摇摇头。医生不解地说:“那我真不明白,您为什么还想再活50年呢?” 苹果变色 三岁半的儿子好提问题。一次在车座上吃苹果时,他问:“爸爸,为什么我的苹果变成褐色了?”父亲解释道:“因为皮啃掉了,果肉就会与空气接触、氧化,改变它的分子结构,它就变成另一种颜色了。”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短信     
正在看书,母亲轻轻走过来,问我:“手机的短信,是不是有数量限制?”我一愣,没明白老人家什么意思。见状,母亲把自己的手机递向我:“我刚才看到一个提示,说我的手机信息空间即将用完,让我删除一些。”母亲的手机是最普通的那一种,存储空间不是很大。听她这么一说,  相似文献   

8.
兄弟请原谅     
听说母亲病了,病得很重。我打电话回老家,叫兄弟们快把母亲送进城里来治疗。过了几天,依然不见他们送母亲来,我只好再次打电话回去问怎么回事。兄弟们说,他们正在商量谁出多少钱。我生气地说:“妈都病成这样了,还磨蹭什么?快送进城里来,钱我出,不要你们出。”兄弟们这才把母亲送到城里来。我到医院去交费,给母亲办住院手续,真的不要兄弟们出一分钱。把母亲安顿在病房后,就要安排人守护。我跟兄弟们说:“我们轮流守吧,每人两天,轮完一遍再轮回头。”兄弟们不吱声,沉默了一会,大哥才说:“你那么了不起,还要我们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安远县一棵极其罕见的古樟树,在主干2米高枝丫处长出一棵朴树。这棵生长在版石镇岭东村的古樟树,树高37米,树冠直径22米,树干最粗处2.4米。“异子”朴树树高5米,胸径10厘米,树叶葱郁,树枝舒展。每年早春开花并结出橙色的球形果实。“母亲”全身散发樟脑香气,白天树叶萎缩  相似文献   

10.
酸枣的情思     
转眼,四天的假就到了,我整理好提包,推开了门。母亲忽然说:“等等,装上这,给孩子们吃。”我回过头,见母亲急急的身子刚从柜前转了过来,手里端着一盘酸枣,一颗颗红红的,圆圆实实的。母亲的手微微地颤着,慢慢地一把一把将酸枣装入一个绿色的塑料袋。在我的眼前,手依然不停地微微颤着。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绩溪县有古树名木109株,树龄最长的达600岁。为了切实保护好这些古树名木,绩溪县对每一株古树名木根据其地域、树龄、品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明确了不同的管护措施,分别作出了投入经费需100多万元的预算。笔者家乡也有一棵500多年树龄的古樟树,却没有很好地去保护它。记得小时候村里流行脑膜炎,死了几个人,有许多小孩也先后感染发病,整个村子的氛围顿时紧张起来。这时,不知是谁从哪儿听来的偏方,说把樟树皮装到小袋里挂在小孩的胸前可起到预防的作用。而当时附近除了这棵古樟树外几乎找不到第二棵樟树。于是,这棵古樟树就成了村里孩子的…  相似文献   

12.
那一年,从老屋搬出的时候,能拿的东西,大到一个柜子,小到一幅碗筷,都打包收拾妥当,统统装到待发的卡车上。转到后院的时候,我忽然看到那棵迎风挺立的柿子树,急忙跑回去问母亲,要不要也将柿子树挖了带走?母亲用温和的眼光看着那棵柿子树,许久,才说:留着吧,它不光可以陪伴老屋,而且,以后在外想念故乡的时候,只要看到身边的树,就会想到  相似文献   

13.
母亲与草     
“咦,我的白鹭兰花呢?”出差十几天,回家,想看看白鹭兰花是不是开了,却看到花盆里空荡荡的。干涩发白的凹坑,像一只空洞的眼一样对着我。我的心头一拧。“花?什么花?不就是一撮草吗?”母亲凑上来,问。一看她的神情,我就知道,白鹭兰花又是被她拔了。“你一伸手,知道多少钱吗?200多啊!”我没好气地对母亲吼着。母亲尴尬地笑着,两手在围裙上不停地搓着。看到她进退无据的样子,我沉默了。  相似文献   

14.
古樟掠影     
古樟掠影张宝贵《森林与人类》在1997年第三期刊登张天来先生的文章《绿在香港》,其中提到“香港樟树王”,经测量,它的干周长为9.50米,文中说:“说它是中国的‘樟树王’,我把握不准。”确实,“香港的樟树王”雄伟壮观,但它并不是我国的樟树之王。我国南方...  相似文献   

15.
我老家桥头那棵古里八怪的樟树,目前上了电视《喜洋洋》的银幕。这是我们金龙村吏无前例的最为灿烂的荣耀!家人知道我酷爱这棵古樟树,便以此为借口,呼唤我这个多年没回家的游子,回家去分赏一份古樟树的荣光。我高兴地应诺了。  相似文献   

16.
落在外婆家的记忆谢广森外婆离开我已有30多个年头了。外婆的模样在我的记忆里也逐渐模糊起来,在外婆家曾有过的许多童年的故事,也相继远去,然而,外婆家旁的那棵大樟树,却一直长在我的心中,长在我的梦里。外婆家住在小河边,大樟树也长在小河边,大樟树下方是一座...  相似文献   

17.
通世古樟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南岸铜鼓小学校园内生长着一棵古樟树。树干胸围近4米,树高约25米,距地5米侧生“5大兄弟”旁枝,叶冠覆荫400平方米,形似巨伞矗天,闻名遐迩。据考证,古樟树龄300年。被重庆市巫山县政府和县林业局定为珍稀“古树名木”,挂牌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父亲从山里移回一棵小樟树和一棵小柏树种在院子里。樟树又硬又直,而柏树看上去虽然直,却像竹子一样,软软的。两棵树一天天长大,两三年过后就差不多有两个人那么高了。有一年的冬天,雪下得非常大,越积越厚。天快黑时,柏树渐渐地有些支撑不住了,树冠不断往下弯垂,看上去随时都可能被积雪压断。而那棵樟树就不一样了,无论雪有多厚,它依旧笔直地挺立在那里,毫不动摇,很有一点"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气势,与柏树相比起来,樟树坚强的毅力真是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9.
绿太阳     
我仍在梦里游吟。“妈妈,您在想什么?”直到四岁的爱儿侧过大脑袋,半睁着眼细声问我,我的眼前才有了现实。“我做了一个很美丽很美丽的梦!”我洋洋得意地抿着嘴晃晃下巴说,“在梦里我问你想不想去南方,你说当然,可那很远。我说‘你不知道,妈妈会飞呀!’。我一把拦腰将你抱在我的胸前,一顶脚便飞上了天空,我们在云海中轻盈地飘游。你紧紧地贴在我的胸前,俯身往下瞅着,禁不住叫着:‘妈妈,南方这么好哇!’我说‘妈妈常在天上  相似文献   

20.
名人轶事     
《中国城市林业》2005,3(4):48-48
冯玉祥将军曾在军中立下护树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屯兵北京时,广植树.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写护树诗一首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