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新城疫病毒(NDV)分子结构、分子结构与致病性关系、强弱毒株分子结构差异等研究的深入,为新城疫(ND)分子水平上的特异性诊断技术,特别是为从病原体检测角度建立特异性诊断技术奠定了基础。其中,发展比较快的有单克隆抗体技术、RNA指纹图谱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和基因片段的体外扩增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仅用于新城疫病毒的检测、鉴定、特性研究及致病型的确定等,还可以据此追踪病毒的来源及流行情况。笔者仅就新城疫分子生物学诊断常见技术目前的研究情况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病毒(NDV)所致疫病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是禽类的一种以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出血为典型症状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我国于1935年首次发现有ND的流行,但到1948年才得以最后证实。由于ND给世界养禽业造成的巨大损失,故对其病原NDV的研究一直是禽病研究的重点。现就新城疫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的分子学基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在鸡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禽产品携带新城疫病毒的情况,给一日龄雏鸡脑内接种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无菌采取心、肝、脾、肺、肾、脑、骨髓、气管、肌胃和腺胃、肠道、爪、腿部肌肉、翅膀、皮肤、粪便,进行新城疫病毒的分离。结果表明,不同毒力的新城疫毒株在鸡体内的分布是不同的,即从新城疫参考强毒株、中毒株接种雏鸡的组织器官中回收到的病毒比参考弱毒株接种雏鸡回收到的病毒多。对禽产品、粪拭子进行病原分离是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对ND实施监控的二个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类禽类高致病性传染病,其传统疫苗对流行毒株有一定保护力。但近年来在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商品鸡均多次使用ND疫苗,非典型性新城疫仍不断发生;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非典型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在养鸡场中广泛发生,使用抗菌药后,用药期临床症状虽有所减轻.但伴发零星死亡,  相似文献   

5.
两株新城疫(ND)病毒分别分离自发病鸡群与鸵鸟群,本实验室对两株病毒的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3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6周龄鸡静脉接指数(IVPI)、血凝解脱速率和血凝素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源于发病鸡群的分离物是一株中发型的ND病毒,属快速解脱型,血凝素对热的抵抗力较强;而源于鸵鸟的分离物是一株缓发型的ND病毒,属慢速解脱型,血凝素对热的抵抗力较差。本文还对新城疫病毒的毒力与血凝解脱速率和血凝素热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禽副粘病毒I型(A/PMV-1)。新城疫(N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火鸡、鸽以及野禽均易患。1926年Kraneveld氏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塔维亚,同年doyle氏发现于英国的新城而故名,新城疫(ND)1迄今仍在世界广泛流行。邯郸县某肉鸽养殖场暴发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腹泻,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经病原分离与鉴定,确诊为鸽新城疫,经鸡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亚洲鸡瘟,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在养鸡实际工作中,ND在我国养鸡生产中仍是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疫区鸡感染新城疫病毒和其免疫状态的关系 ,对疫区 13个蛋鸡场的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新城疫病毒阳性率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 :ND抗体水平低于 6(log2 )与高于 6(log2 )的鸡的NDV阳性平均检测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强毒攻击时 ,ND抗体水平低于 6(log2 )与高于 6(log 2 )的鸡的发病率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这表明新城疫病毒易于突破新城疫抗体水平低的鸡体免疫系统并能增殖 ;还表明新城疫抗体水平高低仍能体现鸡群是否具有承受新城疫病毒攻击的能力和新城疫的体液免疫状态 ,但其起完全保护的阈值比人们以前所公认的完全保护阈值 3 (log2 )升高 ;新城疫病毒检测呈阳性的绝大多数鸡群的新城疫抗体水平表现极不均匀 ;新城疫抗体水平只能表示鸡新城疫体液免疫状态 ,不能作为判断机体是否感染新城疫病毒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及败血性传染病,又叫亚洲鸡瘟或伪鸡瘟,俗称鸡瘟。目前是最主要和最危险的禽病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防治这种病,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病毒是一种能导致大多数禽类消化道、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新城疫病毒的检测主要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RT-PCR技术、荧光定量RT-PCR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基因芯片等分子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家禽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所有鸡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传染病[1]。目前,ND在我国发病仍然比较普遍,它制约着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及禽产品的出口,也对食品安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本文将就ND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做一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一株分离的鹅副粘病毒的毒力、致病性和传播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从一群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鹅副粘病毒(GPMV)。血清学鉴定表明该分离病毒为禽副粘病毒-I型(PMV-I);毒力测定显示分离病毒GPMV毒力与鸡F48E9毒株的毒力相似;F基因裂解位点序列的分析表明该分离病毒GPMV融合蛋白F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K-R-Q-K-R-F117。分离病毒GP-MV攻击不同新城疫(ND)抗体水平的雏鸡、蛋鸡和鹅,结果显示分离病毒GPMV与鸡ND强毒株的致病性相似,既可引起鸡、鹅典型的ND,也可引起非典型的ND,其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鹅本身的免疫状况有关。经不同途经感染试验表明,分离病毒GPMV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给鸡。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AvianNewcastle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virus,N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下痢、呼吸困难、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随着养鸡业免疫技术的发展和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典型新城疫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非典型新城疫却屡屡发生,是危害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的家禽疫病之一,伴随着NDV活疫苗的广泛使用,野外分离的新城疫病毒往往由多种强弱病毒混合而成。为了避免不同分离株干扰,必须通过蚀斑纯化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NDV毒株区分开来。文章采用蚀斑纯化技术对野外分离毒新城疫GM2进行蚀斑纯化,并对蚀斑纯化前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毒蚀斑纯化前MDT,ICPI,IVPI分别为50.5,1.78,2.41,蚀斑纯化后MDT,ICPI,IVPI分别为47.5,1.89,2.65。  相似文献   

16.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严重损害禽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临床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出血等症状为特征,严重危害禽类的生长繁殖及禽肉生产。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NDV已有近100年的流行历史,能够感染鸡、鸭、鹅和鸽子等200多种禽类,其基因型众多,易变的基因型给新城疫防控带来巨大困难。鸟类迁徙在病毒跨境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导致我国各地区新城疫疫情时有发生,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养禽业的健康发展。NDV分布范围广、宿主流动性强,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病毒。为了解我国NDV的流行情况,通过对其分子流行病学及各基因型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新城疫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等华南地区,江苏、安徽等华东地区及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分离出的高致病性Ⅱ类毒株包括多种基因型,其中基因Ⅱ型和基因Ⅶ型毒株为主要流行株。通过对NDV流行相关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可为疫情防控和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新城疫对我国养禽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病毒是一种突变快、进化快的病原,该病毒毒力的强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毒力具有本身的演化趋势。通过对新城疫病毒的生物特性、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演化及与其毒力演化相关的因素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演化与流行趋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鸭源新城疫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快速检测方法,为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快速诊断提供支持。【方法】选取鸭源新城疫病毒NP基因的相对保守区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在线软件设计了3对RT-LAMP引物,以鸭源新城疫病毒SDFCH株RNA为模板进行RT-LAMP反应,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体系各组分浓度的筛选,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然后对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检测(以RT-PCR方法为对照),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病料检测。【结果】优化的RT-LAMP反应体系能够在63℃下1h内实现目标核酸区段的大量扩增,反应结果可直接用肉眼判断;建立的鸭源新城疫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强,灵敏度较高,与其他病毒,如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鸭呼肠孤病毒(DRV)、禽偏肺病毒(aMP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等的核酸无交叉反应,可检测到1×10-3稀释度的目标RNA(0.1pg/μL),较普通RT-PCR的灵敏性高10倍;利用建立的鸭源新城疫病毒RT-LAMP检测方法对24份疑似鸭源新城疫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41.7%。【结论】建立的鸭源新城疫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新城疫对我国养禽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病毒是一种突变快、进化快的病原,该病毒毒力的强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毒力具有本身的演化趋势.通过对新城疫病毒的生物特性、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演化及与其毒力演化相关的因素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演化与流行趋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鸡群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对鸡新城疫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对IBDV感染康复鸡群和正常鸡群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中ND抗体。结果表明:1次、2次和3次免疫后,IBDV感染康复鸡群抗体效价始终显著低于正常鸡群,重复免疫并不能消除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