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曲霉菌接种和玉米收获期与黄曲霉侵染玉米籽粒及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关系GeneE.Scott等玉米收获前,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Link:Fr.)侵染玉米籽粒和黄曲霉毒素污染玉米籽粒是美国南部地区的一个长期的经济问题。黄曲霉侵染及其毒...  相似文献   

2.
Bilg.  KS 于基成 《杂粮作物》1993,(3):46-48,53
在印度,玉米(Zea mays L.)收获前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多年存在的问题。Barry(1987)和McMillan(1983,1987)报道了生长期玉米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可归因于害虫的危害。Walsh和Riley(1960)报道,一种褐绿色真菌(可能为黄曲霉)在发育中的玉米果穗上迅速生长,而玉米曾受到棉铃虫危害。本文讨论对害虫和捕食性鸟类的鉴定及它们对黄  相似文献   

3.
Win.  GL 王娇娟 《杂粮作物》1999,19(4):44-46
黄曲霉菌(Aspergilusflavus)侵染玉米籽粒以及继后黄曲霉毒素积累是美国东南部地区的一个长期经济和健康安全问题,可以说是玉米带的一个难题。实质上黄曲霉素素是自然界中最强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是玉米中最常见的一种黄曲霉毒素,而且也是致癌力...  相似文献   

4.
玉米基因型抗曲霉穗腐、籽粒侵染及黄曲霉毒素产生鉴定K.W.Campbell,D.G.White玉米的曲霉穗腐、粒腐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Link:Fr.)引起的。该病害及病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对种子的污染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干旱年...  相似文献   

5.
Wind  GL 王娇娟 《杂粮作物》2000,20(6):32-35
1995~1997年进行大田试验测定西南玉米螟(southwestern corn borer,Diatraea grandioella简称SWCB)对玉米杂交种黄曲霉菌(Aspergilluss flauu)籽粒侵染和黄曲霉毒素积累的影响。1995年把黄曲霉菌分生孢子喷到花丝上后,把玉米穗轴粗粉中的不满一个月的SWCB幼虫置于商用杂效种顶部果穗的叶腋。用黄曲霉菌、害虫共同处理过的植株黄曲霉素积累和黄曲霉菌籽粒侵染水平最高。1996年,使用相同的菌种和侵染方法,黄曲霉毒素积累和黄曲霉籽粒侵染水平均比1995年低得多。SWCB对黄曲梅毒素污染或籽粒侵染没有影响。在1996年有另一项研究中测定了SWCB对抗、感黄曲霉菌杂交种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和黄曲霉菌籽粒侵染的影响。SWCB与黄曲霉菌结合处理时,不管是抗黄曲霉菌杂交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极易侵染花生、玉米等多种农作物,并且在侵染后产生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黄曲霉的侵染和黄曲霉毒素污染不仅发生在作物生长环节,而且在收获、干燥、储运等过程也会发生,严重威胁农产品消费安全和人畜生命健康.因此,解析黄曲霉对粮油作物的侵染过程及侵染...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Fr)产生的一种致癌毒素.由黄曲霉毒素造成的严重污染影响玉米籽粒的销售和运输.试验目的是:(1)测定由理想的抗病玉米自交系导致F1 对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积累的相对抗性,而不考虑杂种优势类型.(2)通过双列分析分析该自交系的遗传基础.(3)找出哪个自交系在分子标记图谱和育种程序中是最理想的抗性资源.在所有组合中,将两个重要自交系和6个暂定与降低穗腐病和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有关的自交系进行杂交.对其F1杂交种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评价.中丝期20~24 d后,用针板法将黄曲霉菌分离菌的分生孢子混合物接种果穗.在接种区将各小区的果穗按可见穗腐病百分率进行分级.用间接竞争ELISA测定收获果穗的黄曲霉毒素B1水平.测得抗病自交系×抗病自交系F1对穗腐病和黄曲霉毒素积累的抗性水平最高,它们与许多自交系×已知抗性的自交系F1没有显著差异.双列分析表明所有杂交种和自交系Tex6和Oh516的穗腐病黄曲霉毒素水平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高度显著.结果表明在多种遗传背景下,Tex6和Oh516位分子标记图谱测定和抗性育种程序中是最理想的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8.
有活力的玉米胚影响黄曲霉毒素在玉米米籽粒上积累(R.L.Brown等),JournalofFoodProtection,1993,Vol.56,No.11,967~971(英文)MAS:gk和MAS:pw,nf两玉米群体的籽粒对黄曲霉菌(Asperg...  相似文献   

9.
资料文摘     
敌敌畏作为小麦、玉米、水稻和花生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抑制剂 沈阳化工研究院《农药工业》1976.6 据CA.83 73256报导敌敌畏可作为阻止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抑制剂。试验表明,小麦若附着20PPM敌敌畏,就可抑制黄曲霉毒素生成。当敌敌畏剂量降低到20PPM以下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量就大。当培养基为玉米,水稻或花生也得到  相似文献   

10.
收获前花生黄曲霉综合预防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桂元  梁炫强 《花生学报》2003,32(Z1):386-389
根据花生收获前黄曲霉感染因素,探讨了收获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遗传控制等一系列措施,综合预防控制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  相似文献   

11.
花生是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家的一种主要的油料作物。由于花生荚果发育至成熟是在地下进行的,因此荚果紧密地与土壤真菌接触,很多种土壤真菌能从正常的荚果及种子上分离出来,其中含有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ex Fr.)这种真菌侵染在花生荚果、种子上遇到高温高湿等适宜条件,即可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这种毒素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质,因此,筛选出抗黄曲霉菌及其毒素的花生品种是当今的主要课题。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很早以前就对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和抗黄曲霉菌及其毒素育种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发展概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花生消费国和生产国,黄曲霉毒素是影响花生安全消费和出口贸易的主要风险因素。开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技术研究,变事后污染脱毒为事前预警防控,不仅可以减少大量脱毒费用,而且还能显著减少因化学、生物脱毒造成的二次污染所带来的消费安全风险,是目前花生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收获前预警、收获后预警及全程预警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等产毒真菌产生,属生物源危害物,是毒性极强的一类真菌毒素,历史上因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产品造成过多次人及家养动物群体中毒死亡事件。黄曲霉毒素通过污染农产品与动物饲料进入食物链,严重威胁全球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为了减少黄曲霉毒素污染危害,非常有必要掌握黄曲霉毒素污染农产品及食品主要种类。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黄曲霉毒素污染农产品及其制品的主要种类,包括:谷物及其制品、调味品、饲料等12个类别,共计143种产品。通过归纳总结黄曲霉毒素污染产品种类,可以为农产品及食品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治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保障消费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大多数花生生产国,当花生被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侵染后,就会发生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预防干旱、及时收获、收后迅速干燥,荚果、籽仁在大田和仓贮期间尽量避免虫害,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染,但也受到一定限制,特别在落后国家。因此,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另一种可行的措施是种植对黄曲霉菌侵染具有抗性的品种。另外是寻找籽仁虽能被黄曲霉菌侵染,但不利于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花生粉中发现了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Link)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真菌生长在饲料或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在英国,受这种毒素污染的饲料曾导致100000只幼火鸡死亡,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火鸡X病。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真菌毒素,后来被确定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已知最烈性的诱癌剂。饲料中很少量  相似文献   

16.
某些真菌或霉菌具有产生有害化学物质的能力,当人或牲畜吃了含有这些化学物质的食物或饲料,就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种化学物质被称作真菌毒素。 人们认识真菌毒素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1960年才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当时在英格兰有10万只火鸡因吃了带有霉菌的花生粉而死亡。人们发现这种饲料中含有真菌毒素,后来人们把这种真菌毒素称作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由两种真菌产生:即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通常合称作A.flavus。之后,人们很快鉴定出这些花生粉来自南美。但是经过对美国花生抽样检查,发现少量花生中也含有这种毒素。  相似文献   

17.
山东花生与黄曲霉黄曲霉属真菌类,它分泌的毒素即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易感黄曲霉的粮谷类,主要有玉米、大米和花生等。我国出口花生,90%以上都需要出据黄曲霉毒素证书(无或含量在5PPb以下)。以前山东出口花生极少被黄曲霉毒素污...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的许多地区,中欧和北欧各国以及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由于种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的粒用玉米,造成了烘干籽粒的额外能耗和康拜因收割困难。计算表明,将玉米籽粒含水量由30%降至13%所消耗的能量,高于生产等量玉米所需的能量。因此,降低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研究很有实际意义。玉米收获时间由成熟后的籽粒干燥强度决定。果穗的生长发育分为4个时期:1.果穗分化和受精;2.果穗迅速生长,此时叶片面积达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的发生危害与防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真菌的代谢化合产物,发生范围分布世界各地,通过感染食物和饲料,致使家禽、家畜及人类发生黄曲霉中毒及各种并发疾病,是目前人们认识最多、研究最广的一种微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的发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污染程度主要受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栽培及收后储藏与加工过程等环节影响.由于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潜在致癌性,因而受到特别的关注,许多国家对用作食物和饲料的农产品给出黄曲霉毒素最低含量限定指标,以此减轻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玉米灌浆期籽粒脱水速率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霍仕平 《玉米科学》1993,1(4):039-044
在高纬或高海拔地区,成熟玉米收获的籽粒含水量是决定玉米能否安全采收的一项重要农艺性状。欧美玉米育种家和植物生理学家近百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决定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脱水速率品种间有差异,在遗传上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是高度遗传的;高温干旱和肥水供应不足,以及减少植株绿色叶面积的行为,都可能加快籽粒脱水速率,植株形态特征、农艺特性和籽粒油分与脱水速率有关;通过田间对某些相关性状,特别是生理成熟时果穗和籽粒含水量的直接选择,便可有效地改变籽粒脱水速率,从而得到高产而籽粒脱水速率较快的材料或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