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市有60%~80%的鱼池遭受不同程度鱼病的侵害,其死亡率达到20%~40%,经济损失达到上千万元。根据对我市18个县市、297个乡镇部分水产养殖场的实地调查和诊治结果,认为近年来在我市水产养殖中主要流行的病害有以下几个方面,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鱼类养殖品种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导致的病害频繁发生与流行,近几年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给鱼类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受限于当前的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水平,病害的防治仍以化学药物为主,加上养殖布局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市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上水域环境的恶化,水产养殖病害问题日益突出,用药量也随之不断上升.但由于不少养殖户不懂药物的性能和给药方法,药害事故不断发生,损失较大,有些塘口甚至绝收,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据了解,仅今年5-6月份,我市江都、郊区、高邮三县(市)就连续发生了7起严重的药害事故,面积129亩,累计死亡鱼类14000kg,青虾800kg,罗氏沼虾300kg,幼蟹16000只,直接经济损失13.12万元,亩平超千元.其中一户45亩鱼池全军覆没,死鱼13500kg,直接经济损失9万多元.据调查分析,常见药害事故有以下八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暴发性出血病是团头鲂成鱼养殖中常见的鱼病,其它病害很少。2005年9~10月我市多个塘口发生了团头鲂烂鳃病,损失严重,其中一只塘口50亩,日均死亡500~600条(300多千克),累计死鱼超过3500千克。本地区主养团头鲂面积超过10万亩,以前从未发现过此病。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苏北一般以大塘口养殖河蟹类型为代表,单个池塘面积在50亩以上。大塘口相比小塘口有几个优点:一是土地利用率高。大池塘的养殖户养殖池塘少,一般2~3个塘口,有的甚至1个池塘,这就减少了小塘口圩堤、道路占用面积,比小塘口多20%左右养殖净面积。二是投入成本少。一般大池塘养殖户用工人数、塘口设施比如围网、微孔增氧、塘口改造、道路等成本比小塘口要少得多。三是池塘环境稳定。一般大塘口面积大,水体容量大,养殖环境稳定,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4,(8):71-71
每年春夏季节,随着养殖水体温度升高,养殖水体理化因子日益多变,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生物滋生,养殖鱼类病害的发生逐渐增多。如果养殖户片面追求高产,不考虑养殖水体的水源和水质条件,随意加大放养密度,将会导致水质恶化而引起鱼类泛塘和其它疾病的频繁发生。特别是主养花  相似文献   

7.
春季苗种放养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一环,抓好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刻不容缓,直接关系到全年养殖的成败和养殖的经济效益.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应做好“五六七”. 一、“五不宜” 一是发病严重的塘口不宜及早放养苗种.实践证明,发病鱼塘病原菌和有害生物较多,如果及早放养苗种,容易将苗种置于病原之中,一旦水温适宜直接侵害苗种,极易导致病害...  相似文献   

8.
《海洋与渔业》2009,(5):37-37
4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4月份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纤毛虫、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对虾白斑病和桃拉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罗非鱼、鳜鱼、加州鲈、长吻能、鳖、南美白对虾共8种。局部地区养殖草鱼烂鳃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40%,叉尾鲴细菌性败血症病发病率达到50%、死亡率达到45%,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发病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9.
关于对夏季水产养殖病害情况的调查2005年我区水产养殖病害发生严重,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分别有烂鳃病、肠炎病;另外鱼类肝胆综合症发病面积也较广,大约占全区养殖面积的60%左右;寄生虫性疾病主要有锚头鳋、中华鳋,甚至有些塘口还发生了孢子虫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此就2005年的发病原因作一总结,并就2006年可能发生的疾病作一预测,同时给出一些建议性的预防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2005年的发病原因①池口老化,淤泥较深。②水产品的种质老化、退化,导致养殖对象本身的抗病力降低。③2005年的天气极其不稳定,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市4000多亩水面、近1000万只的珍珠蚌出现了死亡现象。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大量的植珠蚌被运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水域养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全市珍珠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样是搞珍珠养殖,为什么有的珍珠养得好,而有的出现异常珠或发生病害呢?我市珍珠养殖大王沈宏亮道出了个中缘由,并自豪地谈起了自己养殖淡水珍珠的“八字”经验。1.塘养殖珍珠的塘口最好用新塘,或者是以前未养蚌的塘口。养殖一周期后要息塘,并对池塘进行一次大清整。这是由于长期饲养植珠蚌的池塘,残渣余饵及肥料的沉积都会造成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及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良好生态环境的养鱼池塘,塘底需要一定厚度的底泥,它对于调节池水肥度、酸碱度以及一些鱼类的藏匿和越冬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一般养殖鱼类而言,适宜的底泥厚度以10~15 cm为佳。但是,有不少养鱼户对此缺乏认识,池塘经过多年的使用也不清淤,底泥的厚度远远超过这一标准,有的达到0.5m以上,还有的甚至超过0.8 m。  相似文献   

12.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比较低。主要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等。在局部地区鲮鱼水霉病发病率达到73%,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发病率达到45%、死亡率达到40%、红体病发病率达到80%、死亡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3.
二、鱼类病害(一)病害流行情况2005年4~10月间62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发生97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6种、细菌性疾病30种、真菌性疾病2种、寄生虫病害33种、藻类性疾病5种、其它21种及病因不明)。2005年4~10月其间每月的疾病种类在65~97种之间,涉及38~50多个养殖品种。2005年水产养殖鱼类病害以淡水养殖鱼类病害为主。与2004年相比,2005年不仅发病的养殖种类增加,而且疾病种类也增加,发病的种类增加了16个,疾病种类增加了40个。2005年水产养殖鱼类疾病种类中病毒性疾病占6.19%;细菌性疾病占30.93%;寄生虫疾病占24.02%;藻类性疾病占5.15%;真菌…  相似文献   

14.
养殖水体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害会引发鱼类的各种病害,这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属于水体中的生物性环境因子。而诸如水温、不良水质、食物缺乏、机械损伤等因素则属于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在鱼类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不良非生物环境因子也会引发多种病害,影响鱼类生长,造成养殖成活率下降,导致经济损失。现将各种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对养殖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的应用效果,使用该系统进行了革胡子鲶、罗非鱼、彭泽鲫和赣昌鲤鲫四种鱼类的养殖试验。经过99d的养殖,四种鱼类养殖过程中均未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和病害发生的情况,革胡子鲶、罗非鱼、彭泽鲫和赣昌鲤鲫养殖产量分别达到了43.81kg/m3,17.40kg/m3,17.96kg/m3和11.65kg/m3。养殖过程中,养殖水质保持稳定,未向外排放养殖尾水,未使用渔药。养殖试验表明: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用来养殖以上四种鱼类,而且能够达到环保高效的养殖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池塘循环水清洁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滆湖流域精养池塘平均667m^2产量达1500kg,在江苏省的池塘养殖中达到相当的技术水平,为江苏省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渔民的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大量饲料、鱼药的使用,以及鱼类自身代谢物大量积累,导致了池塘水质的恶化和鱼类病害频发。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进入外源水环境,使得水源质量严重下降,个别地方的池塘养殖甚至到了无水可换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药浴是水库网箱鱼病防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在常用的包裹式药浴中,常常发生药害死鱼的事故,一般死亡率30%以上,有的整只网箱的死亡率甚至是100%。我们在曲阜市尼山水库从事水库网箱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期间,认真观察和总结分析了包裹式药浴药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水库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围帐式药浴的技术,提高了防治效果,避免了药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虾蟹生态混养出高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水产品价格滑坡现象较为严重,水产养殖户获利甚微,有的还出现亏损现象,池塘单一养殖青虾或河蟹因不能充分利用水体或饵料生物,养殖效益偏低。但通过虾蟹混养能有效克服上述不足,效益高且稳定。我们于2001~2002年在乐余东兴村75亩的池塘进行了虾蟹混养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亩产青虾55千克,河蟹48千克,亩产值达到5346元,获利3200多元,现将虾蟹生态混养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75亩,塘口12只,每只塘口面积为3~8亩,养殖区域位于长江口附近,该外源…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2007,28(4):37-37
今年南京市将为40万亩无公害水产基地建立塘口档案,以确保地产水产品能够追踪溯源。南京市农林局水产处处长蒋留青说,每个塘口的档案,不仅包括塘口养殖户养殖面积、养殖品种等基本信息,还明确记录塘口投喂饲料、水质变化、病害发生时间、用药情况等影响水产品质量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产养殖病害总体状况 (一)病害流行情况及特点 2005年4~10月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大宗水产养殖品种的病害进行监测,共监测到90种水产:养殖品种(鱼类62种、甲壳类11种、两栖和爬行类5种、贝类8种、藻类3种、棘皮动物1种)的207种病害(病毒性疾病15种、细菌性疾病91种、真菌性疾病5种、寄生虫疾病48种、藻类性疾病6种、其他病害42种及不明病因,表1、图1)。2005年全国水产养殖种类超过200种,其中大宗养殖种类在120~150种之间,监测结果显示,占60%-75%的大宗养殖种类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