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大豆品种合丰25的球形期体细胞胚为受体,以CpTI基因为目的基因,应用基因枪法进行了遗传转化,同时以抗性体细胞胚筛选率作为转化率的指标,对影响基因枪转化的几个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钙浓度2.5 mol/L、氦气压力1 100 Psi、轰击次数为2次,有利于提高转化率;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抗性植株,经PCR分析鉴定有2株为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基因CpTI已转到大豆基因组内。  相似文献   

2.
体细胞胚胎发生(somatic embryogenesis, SE)是植物特异性的发育过程和植株再生的关键因子,其对于茶树的育种及繁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系统认识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适宜培养条件,本研究总结了茶树体细胞胚发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影响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剖析了茶树体细胞胚胎诱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茶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茶树遗传转化主要以组织培养为前提,但其外植体材料易褐化、胚性愈伤组织难以诱导、组织培养高频再生重复性差,从而限制了茶树功能基因发掘和遗传改良研究。本研究以黄棪未成熟种子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基本培养基,探究初级、次级体细胞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的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首次对体细胞胚的分化方式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培养基IM:1/2 MS+1 mg/L BAP+50 mg/L KAl(SO4)2·12H2O+100 mg/L精氨酸+0.5 mg/L叶酸适于初级体细胞胚的诱导,诱导率达73.5%;培养基SEMⅡ:B5+2 mg/L ZT+100 mg/L KAl (SO4)2·12H2O+100 mg/L肌醇+0.5 mg/L叶酸适用于次级体细胞胚诱导,诱导率为44.4%;体细胞分化培养基RMⅡ:1/2 MS+1 mg/L BAP+9 mg/L GA3+50 mg/L KAl (SO4)2·12H2O+0.5 mg/L叶酸能诱导单个体细胞胚同时分化出多个芽。  相似文献   

4.
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转 Bt基因抗虫棉 R55为材料 ,利用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方法 ,通过对不同亲本与抗虫亲本 R55杂交F1~ F5、BC1、BC2 世代材料 Bt晶体杀虫蛋白的定性、定量测定 ,结合大田自然感虫条件下的抗棉铃虫鉴定 ,研究了转 Bt基因抗虫棉 Bt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F1均表现阳性 ,F2 阳、阴性株符合 3∶ 1的分离比例 ,回交 BC1阳、阴性株呈现 1∶ 1的分离比例 ,说明 Bt基因的遗传基本符合显性主基因遗传规律。但 Bt基因的遗传又有其特殊性 ,表现在亲本的遗传背景对 Bt基因的表达有着较大影响 ,不同亲本与抗虫亲本杂交 F1代 Bt晶体蛋白的表达量存在较大差异 ;杂交方式对 Bt基因的表达亦有一定影响 ;不加选择的连续回交 ,有可能使 Bt基因“丢失”。未发现 Bt基因的表达随世代的递增、农艺和经济性状的改进而降低的趋势 ,Bt基因可以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5.
大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大豆遗传转化研究中的再生系统和基因导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转 Bt基因抗虫棉新棉 33B和 GK- 1 2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盛蕾期饲喂抗虫棉株系72 h后 ,初孵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8%、75 .1 % ,对照 TM- 1、泗棉 3号、苏棉 1 2号三个常规品种 (系 )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1 0 .9%、1 3.9%、9.2 %。转 Bt基因抗虫棉的杂种一代能明显延缓棉铃虫的发育进程。饲喂新棉 33B、GK- 1 2与常规品种 (系 )的杂种一代 72 h后 ,存活幼虫以1龄虫为主 ,分别占 92 .4%、85 .1 % ,并有少量 2龄幼虫。而同批次对照苏棉 1 2号和泗棉 3号以 2龄虫为主 ,分别占 89.6%、86.8% ,并有少量的 3龄虫出现。以抗虫棉与常规棉杂种 F1叶片饲喂棉铃虫 ,其发育进度较取食对照品种的延缓 1个龄期。转 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 Bt基因是以单一位点的方式整合到棉花基因组 ,不存在多位点的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7.
Bt基因在不同陆地棉基因型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Bt基因在陆地棉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Bt基因在不同陆地棉基因型中均能充分表达,与常规(非抗虫)棉相比抗虫性极为显著。(2)不同陆地棉基因型品系(种)之间抗虫性比较,有差异且部分品系间达极显著水平。(3)Bt基因在不同陆地棉基因型的表达,前期(对二代棉铃虫的抗性)差异较大;中期(对三代棉铃虫的抗性)差异变小;后期(对四代棉铃虫的抗性)没有显著差异。(4)转Bt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表达随棉花的生育进程呈逐渐降低趋势,即对二代棉铃虫的抗性>对三代棉铃虫的抗性>对四代棉铃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寇莹莹  宋英今  杨少辉  王洁华 《作物学报》2016,42(12):1798-1804
植酸是植物源食品中的主要抗营养成分, 降低植酸含量可有效提高大豆的营养利用率。本文根据大豆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对无花果曲霉植酸酶phyA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 人工合成了适合在大豆中表达的phyA(b)基因。以pCAMBIA3301为骨架, 构建由大豆凝集素基因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调控的植物表达载体pCBPS-phyA(b)。用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吉林35大豆子叶节。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初步整合至大豆基因组中; bar试纸条表明所有阳性植株中均能检测到bar基因的蛋白产物; 除草剂叶片涂抹显示野生型的叶片出现黄化或枯萎现象, 而转基因植株叶片表现正常, 具除草剂抗性; 以半定量RT-PCR共筛选到13株转phyA和19株转phyA(b)阳性转基因大豆植株。通过对转基因大豆T3种子中植酸酶活性、无机磷和植酸磷含量等检测, 证明人工基因phyA(b)比phyA在大豆种子中所表达的植酸酶具有更高的活性, 说明密码子优化有利于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大豆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条件,提高大豆遗传转化的效率,本研究选用大豆品种合丰25为试验材料,针对影响体细胞胚诱导的3个关键因素pH值、2,4-D浓度及光照条件进行体细胞胚发生频率的研究。结果表明:pH值、2,4-D浓度、光照条件这3种因素的不同处理对体细胞胚的诱导影响显著,其幼胚的发生频率最高为70.70%、最低为3.70%。当pH值为7.0、2,4-D浓度为20mg/L,黑暗培养最有利于合丰25体细胞胚的诱导,其胚的发生频率为70.7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含有Bt杀虫基因的pG4AB质粒导入受体棉花中23中,通过卡那霉素筛选,Bt免疫检测条检测,PCR扩增对转基因抗虫棉的各个自交世代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单株能扩增出鼠基因,而且均有Bt杀虫蛋白表达。Bt基因与nptⅡ基因均整合进了棉花基因组中,相互之间紧密连锁遗传,均稳定表达,因此报告基因nptⅡ可用于研究成基因的遗传情况。  相似文献   

11.
闽江口景观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江口是中国最具景观多样性的河口地区之一,山海川岛的地貌特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景观以及别具一格的侨乡风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本文采用VRM系统对闽江口的景观视觉质量进行了评价,十个景观质量评价单元中有九个属A级,一个属B级,可见闽江口地区的景观质量是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12.
运用熵权系数对农作物品种区试综合评估的权重进行确定,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主观随意性强的缺点,并且获得了大量评估性状的有效信息,可以全面客观的评价品种,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3.
魏卫东 《种子》2010,29(12)
利用三江源区"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优势植物甘肃马先蒿全株浸提液,对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浸提液对禾本科牧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4种牧草对甘肃马先蒿浸提液敏感性强弱顺序为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cv.Qinghai)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cus cv.Tongde)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cv.Qinghai.);4种牧草幼苗生长对甘肃马先蒿浸提液敏感性弱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用千粒重、出苗率、生长速率、株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构成灰色系统,对引自美国的6种牧草品种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应性大小依次为:无芒雀麦>法恩>扁穗冰草>披碱草>猫尾草>新麦草。无芒雀麦、法恩为一级,很适应;扁穗冰草、披碱草二级,适应;猫尾草、新麦草表现为三级,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对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年糕产品中可能添加的漂白剂、防腐剂、杀菌抗氧剂等化学物质进行了测评。发现防腐剂、漂白剂、抗氧剂等化学物质在年糕产品中有不同程度的滥用现象,潜在的安全隐患已经凸现。分析了造成这些化学添加物滥用的原因,提出了规避化学添加物风险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粉煤灰、腐殖土、水和绿矾作为草坪砖基质主要成分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高羊茅、黑麦草、匍匐剪股颖3种草分别在4种配方条件下的植生效果,筛选了3种草各自适宜的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方2 (粉煤灰∶腐殖土∶水∶绿矾=10∶20∶20∶1)条件下,3种草发芽数均可达最高,且高羊茅和黑麦草的株高最高;不同配方对3种草的颜色和质地没有显著影响,但配方1 (粉煤灰∶腐殖土∶水∶绿矾=10∶10∶10∶1)和配方2对于改善3种草的绿期、盖度和生物量等生长质量具有最佳效果;对于3种草而言,高羊茅在配方2条件下生态质量指标表现最好,而黑麦草和匍匐剪股颖则在配方1条件下表现最好,综合评分表明,高羊茅更适合作为植生草种。研究结果为草坪砖-基质配制及适生草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粉煤灰、腐殖土、水和绿矾作为草坪砖基质主要成分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高羊茅、黑麦草、匍匐剪股颖3种草分别在4种配方条件下的植生效果,筛选了3种草各自适宜的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方2 (粉煤灰∶腐殖土∶水∶绿矾=10∶20∶20∶1)条件下,3种草发芽数均可达最高,且高羊茅和黑麦草的株高最高;不同配方对3种草的颜色和质地没有显著影响,但配方1 (粉煤灰∶腐殖土∶水∶绿矾=10∶10∶10∶1)和配方2对于改善3种草的绿期、盖度和生物量等生长质量具有最佳效果;对于3种草而言,高羊茅在配方2条件下生态质量指标表现最好,而黑麦草和匍匐剪股颖则在配方1条件下表现最好,综合评分表明,高羊茅更适合作为植生草种。研究结果为草坪砖-基质配制及适生草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魔芋的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种是优质种质资源扩大栽培区域和基因交流的前提。为研究魔芋种质资源引种适应性,以白魔芋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田间操纵试验及实验室鉴定等方法系统评价了其在引种区恩施州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白魔芋在恩施州海拔450~1250 m区域能安全越冬,且能正常生长发育,在4年以上完成其生活史;营养繁殖试验中根状茎数量随球茎质量增大而增加,根状茎质量与主球茎质量比值为56.93%,白魔芋繁殖系数9.83显著高于清江花魔芋的3.88;有性繁殖试验中,群体花期短,一般在5~10天,花期随群体数量增大而延长,单株平均收获实生子54粒,2010—2012年百粒重分别为19.18、17.05、26.14 g,23.93 g的平均质量高于相应年份花魔芋13.48 g的77.52%;干旱胁迫严重影响其繁殖,主要是根状茎数量显著减少和根状茎质量在变态茎总质量的比例降低;精粉中KGM含量及出粉率表明,白魔芋品质优于花魔芋,同时首次提出,40~100目出粉率可用于快速评价白魔芋品质。白魔芋不适宜恩施州大田繁殖引种,但可用于育种引种,同时抗耐病性、耐光性、耐高温等评价指标的引入对构建魔芋引种的系统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离子注入桉树大田生长的变异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地点30个以尾叶桉为主要亲本的桉树家系进行1.5,2.5,3.5a的性状分析与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在家系、地点和家系×地点交互效应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试验可选择出生长优良的家系;不同地点生长量表现为:共和石湾凤安;3.5a时性状综合分析和评定表明:28,27,17号家系适应性广,具速生丰产性,可推广利用,13,8,6号是离子注入适应性广、丰产性强的家系,而2,18,30号家系丰产性和稳定性差,缺少利用价值;以3.5a单株材积为选择指标,3个地点突变株入选27株,突变率达到0.75%。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桉树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变异规律,提高桉树材性的遗传改良效率.以生长在广西玉林的11个桉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对导管比量、轴向薄壁细胞比量、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导管比量、轴向薄壁组织比量、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差异极显著.随树龄的增加,导管比量先递增,第5年开始略有降低;轴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