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本文给出了一个多层多目标广义决策模型的概念及其建立和求解过程。可以看到这种广义决策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与专家知识技术相嵌与组合的广义模型。同时,本文还提供了建模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洱海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存在补偿资金来源有限,补偿标准不尽合理,补偿形式单一等问题,指出政府要强化生态建设和保护责任,构建森林价值评估体系和补偿标准,拓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渠道,建立健全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法规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保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经济生态化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发展路径。在我国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经济生态化成为实现现代经济发展与兼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但是一方面大理州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寻求生态治理,两者对于大理州来说好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新的经济生态化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寻求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发展观已上升到了一种政治高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促进洱海流域经济发展、改善当前生态现状的重要途径。以洱海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系统为对象,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探索其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6.
利用DEM、土地利用图、气象水文观测数据,使用SWIM模型对洱海流域产流进行了模拟,比较模拟值和观测值得到效率系数为0.49,总流量相对误差为-18%。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是人们关于保护大自然和维护生态安全的进步思想观念。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其行为与意识都与旅游地生态保护息息相关。以大理洱海流域为个案,调查国内旅游者生态意识的基本情况。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利用平均数、平均方差等定量法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洱海流域国内游客生态意识普遍较高,生态意识与旅游行为吻合度较高,而生态意识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基于上述调研结论,提出有助于洱海流域旅游者生态意识形成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21,(2):70-73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大理模式”,是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主导的管理模式,通过政府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政府治理模式。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与“大理模式”分不开,但现阶段仍存在着公众参与度不高、生态保护执法尚不规范、审判人员的环境专业素养不高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成本较大等问题。通过分析洱海流域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在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健全生态环境执法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十年来对大理洱海流域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经验和做法的总结,提出了大理洱海流域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旨在为指导高原湖泊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1998—2016年洱海流域磷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分析1998-2016年洱海流域磷素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通过输出系数模型计算1998、2005、2010、2016年洱海磷污染负荷,以细化磷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998-2016年,洱海总磷污染负荷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流域内点源污染增加、面源污染减少,但面源污染仍是主要污染源。其中,1998年洱海流域总磷污染负荷为390.273 t,2005年为402.150 t,2010年为398.879t,2016年达到最高值429.451 t。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粪便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是洱海流域三大污染来源,其产生平均负荷分别占总磷污染负荷的48%、18%、15%。洱源县总磷污染负荷达205.608 t,大于大理市污染负荷。洱海子流域总磷单位面积负荷集中于86.027~540.519 kg·km^-2·a^-1,其中子流域1~14变化明显。今后流域治理过程中可通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实现畜禽粪便科学还田、合理施用化肥等方式,减少磷素向水体中的排放量,从而实现流域内磷素的合理循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小流域中进行降雨径流定点观测,建立地表水资源动态模型,对模型中影响地表水资源变化的物性参数地形系数(T)、土壤系数(S)和覆盖系数(C)的计算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论述,同时在仁国小流域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小流域地表水资源进行动态监测,从而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3.
选取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的甘肃省庄浪县进行实例分析,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灰色多目标线性规划法,建立目标函数,得出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用常规的叠加法将确定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方案优化配置到具体的地域空间.结果表明:庄浪县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用地盲目性、随意性大,导致结构与布局不稳定;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思想,得出3个备选方案,方案一生态效益最大化,方案二经济效益最大化,方案三不仅使耕地面积达到72 890.87hm2,实现庄浪县耕地保有量目标规划的要求,而且通过增加2 297.26hm2的园地面积和5 429.57hm2的林地面积来提高生态效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城镇用地规模增加至1 765.05hm2,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了476.45hm2,且采矿、交通等非农建设用地也分别有所增加;在Arcgis中将最优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落实到具体的地域,实现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4.
洱海农田生产/生活景观区交替分布及昼夜节律对丰水期沟渠水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洱海农田生产与农村生活交替分布及昼夜节律对农灌沟渠水质影响,选定丰水期典型沟渠设置多个断面并进行昼夜连续取样监测。结果表明:沿水流方向沟渠断面水质TN、NO_3~--N、TP、DP浓度先增加后相对稳定;NH_4~+-N和COD浓度在出田后削减2.08%~55.56%和23.65%~38.19%,出村后浓度增加;在不同生产生活单元N和COD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因子,其中NO_3~--N为氮素主要形态,占TN浓度52.73%~79.33%。沟渠水质TN和NO_3~--N浓度受村民作息周期和生活节律影响较大,磷素昼夜变化幅度总体较小。在洱海农田生产和生活交替区域提高水样取样频率有助于准确了解水质浓度变化特征,从削减污染负荷角度建议增加生态沟渠并加强污水管网管理。 相似文献
15.
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流域水环境和水安全的重要来源,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之一。科学高效地治理面源污染问题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计划。因此,在新形势和政策背景下如何推进面源污染研究工作,以保障流域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紧迫任务。本文较为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我国面源污染研究现状,归纳了主要研究方法和典型治理措施,并基于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水污染治理现状给出相应建议,指出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可为面源污染的全过程监管、评估及治理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完善我国水污染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虚拟水理论,采用多目标综合决策的方法,以武威市凉州区的农作制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区域农作制的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选择用工量、净收益、农产品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单位水价值等8个评价指标,对现有不同农作模式进行优先排序.结果表明:凉州区农作模式的优势度依次为葡萄>制种玉米>蔬菜>玉米>啤酒大麦>小麦>薯类... 相似文献
17.
以洱海北部正常运行10 a的罗时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为期1 a的现场定点监测及文献调研,探讨洱海流域运行1、5、10 a的人工湿地氮截留动态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罗时江河口湿地上覆水无机氮浓度呈现显著干、湿季节分异,干季无机氮浓度显著高于湿季(P0.05);从空间分异看,湿地进水口TN、NH_4~+-N和NO_3~--N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34、0.75、0.77 mg·L~(-1),出水口浓度分别为2.01、0.42、0.45 mg·L~(-1),表明正常运行10 a的罗时江河口湿地仍具备氮截留能力。正常运行1、5、10 a后的人工湿地对TN、NH_4~+-N和NO_3~--N的平均截留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运行10 a后的罗时江河口湿地对TN、NH_4~+-N和NO_3~--N的平均截留效率分别为37.2%、34.6%和29.2%。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上覆水中DO、ρ(NH_4~+-N)、COD/TN及温度是罗时江湿地氮截留的重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处于氧化环境的上覆水有利于硝化过程,但不利于反硝化过程,后续湿地恢复、建设、管理中应重点优化湿地中的反硝化过程,以提升氮截留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模型流域的高精度DEM数据 ,自制了高程测量仪 ,对 6 5 9m2 流域模型进行 0 1m× 0 1m网格的逐点测量 ,获得高程数据 ,并利用GIS软件生成模型流域的DEM。降雨强度 10 0mm/h和降雨历时 4 0min条件下 ,降雨前后DEM处理后得到的模型流域土壤侵蚀量为 4 4 6 5kg ,相对人工采样误差 7 5 %。处理所得DEM与原模型流域地形特征点数据比较误差为± 0 0 0 5m。模型流域降雨侵蚀后高程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 ,该测量方法在室内小模型流域的降雨侵蚀定量研究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沙漠治理效益的同时考虑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本研究考虑治沙过程中水、土地和生物资源之间的作用与制约关系,构建以固碳制氧总价值最大和用水效率最大为目标的治沙区非线性分式多目标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治沙区植物种植结构和植物生长季灌水量进行联合优化配置;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以探究目标之间的博弈过程,并将模型应用于治沙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算例,得到Pareto解集,并分析了模型对可供水量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当配水量增加同时大量种植梭梭时系统的固碳制氧总价值最大,而当配水量减小同时大量种植花棒时系统的用水效率最大,沙拐枣在水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不占优势;Pareto解集可以体现目标之间的博弈关系,通过博弈信息能够有效排除不合理方案;在3组典型方案中,2个目标处于平衡倾向的55号方案在水土资源的配置上更为合理;供水量对Pareto解集存在显著影响,当供水量超过3 500 m3/hm2时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当目标处于平衡倾向时,治沙区最佳供水量为3 000 m3/hm2,该供水量能在获得理想的固碳制氧总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是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林业现代化有赖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1998-2014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借鉴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测定林业产业结构值,度量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总体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值(S)由1998年的1.34提高到2014年的1.79。1998-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均值为44.37%,最大值为54.77%,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林业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林业制度改革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由于注重生态建设的宏观环境且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GDP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却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因此,政府和林业生产者要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带来的机遇;引领林业产业多元化和高价值化发展;注重林业第三产业发展,优化林业产业投资结构;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福利水平,积极完善林业补贴制度,促进林农积极投入林业经营;应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和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