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江汉平原人工林落羽杉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羽杉的气干密度为0.413 g/cm3,气干密度等级为轻;综合强度为74 MPa,强度等级为Ⅰ级;径向横纹抗压强度略大于弦向横纹抗压强度;端面硬度最高,弦面硬度与径面硬度差别不大。落羽杉南北面近树皮处木材的密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均大于近髓心处,南北方向对落羽杉的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在5%水平上差异均不显著,而对其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处理 (未间伐、弱度 (伐去株数 18 6 % )、中度 (伐去 35 7% )、强度 (伐去5 2 9% ) )的 19年生湿地松林分其林木木材的主要材性指标进行全面测试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间伐后 8a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径向全干缩率、体积全干缩率、差异干缩、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径向抗剪强度及端面硬度有显著影响 ;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 ,树干年生长轮平均宽度、木材差异干缩是增大的 ,而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等主要力学性质则是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和分析表明 :南方红豆杉木材密度中等、变形小、耐水湿 ,其气干密度为 0 .6 5 9g/cm3,基本密度为 0 .5 48g/cm3,体积干缩系数为 0 .30 5 ,顺纹抗压强度为 5 4.96Mpa ,抗弯强度为 92 .5 1Mpa。综合强度为 14 7.4 7Mpa ,属中等。与天然红豆杉木材对比 ,差异不显著。其中气干密度、基本密度、干缩系数、抗压强度等均优于天然红豆杉木材  相似文献   

4.
选取日本落叶松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3年生、30年生和17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气干密度分别为0.607,0.567和0.507 g/cm3,气干体积干缩率分别为7.7%,7.7%和7.1%;全干到气干体积湿胀率分别为5.1%,4.9%和4.5%;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17.527,16.775和12.510 GPa,抗弯强度分别为121.1,110.3和90.9 MPa,顺纹抗压强度分别为56.8,51.8和44.0 MPa.随着树龄增大,日本落叶松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等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提高,差异干缩逐渐变小.日本落叶松木材的气干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0.816和0.90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培育措施(初植密度、间伐强度、坡向、坡位)对人工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木材的密度和力学性质(横纹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冲击韧性、端面硬度)的影响。初植密度(1.5m×1.0m,1.5m×2.0m和1.5m×2.5m)对木材密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有显著的影响。初植密度为1.5m×1.0m时,木材主要力学指标值最大。适当间伐可提高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但重度间伐则会降低木材的力学强度。坡向(阳坡和阴坡)对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影响显著,阳坡高于阴坡。坡位(上坡位和下坡位)对除端面硬度外的木材力学性质指标影响都显著,各项力学指标值均是坡下高于坡上。表5参9。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为油松建筑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措施。【方法】选取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的油松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油松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树高、胸径生长过程。【结果】50年生油松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449 g/cm3,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顺纹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差异干缩比分别为3.8%、5.7%、0.5%、9.7%、1.459,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分别为4 005.75、3 136、3 247.75 N,抗弯强度为119.94 MPa,抗弯弹性模量为13.79 GPa,顺纹抗压强度为78.61 MPa。各项指标均优于30年、40年、60年生油松,且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指标等级均处于中等或较高级别,满足建筑用材的需要。油松树高连年生长量在5~2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36~0.40 m·a~(-1),平均生长量在10~30 a达到峰值,峰值为0.31~0.35 m·a~(-1)。油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5~1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51~0.55 cm·a~(-1),平均生长量峰值在5~15 a,峰值为0.51~0.63 cm·~(-1)。【结论】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随着树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树龄,且差异显著。油松在0~20 a时生长最快,20~30 a时林内竞争加剧,林木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缓,且树干容易产生弯曲、节子、裂纹等现象,50 a以后生长速度再次下降。从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生长过程考虑,应在50 a时对油松建筑材进行采伐利用,期间为了保持良好的木材品质,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ESWood复合木作为结构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对其进行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并对各项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ESWood复合木密度为0.725 g/cm~3、含水率为18.5%,顺纹销槽承压强度30.73 MPa、横纹销槽承压强度18.29 MPa,试验结果准确指数均在5%以下。顺纹抗拉强度71.61 MPa、顺纹抗压强度53.05 MPa、横纹全部抗压强度7.91 MPa、横纹部分抗压强度12.29 MPa、横纹抗拉强度1.53 MPa,试验结果准确指数均在10%以下。通过与木结构设计规范中TB13等级材料设计强度对比,可知ESWood复合木的木材性能及连接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利用异叶南洋杉人工林木材,通过排水法、质量法和数值法对异叶南洋杉人工林的生材性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人工林木材树皮体积百分率、质量百分率、生材密度、基本密度和生材含水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1.39%、13.78%、0.842 g/cm3、0.394 g/cm3和121.43%。随异叶南洋杉树高的增加,树皮体积百分率和质量百分率总体呈增大趋势;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材含水率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期为异叶南洋杉人工林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及垂直变异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与垂直变异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的基本密度、全干密度和气干密度分别为0.352 g·cm~(-3)、0.396 g·cm~(-3)和0.558 g·cm~(-3),基本密度、全干密度和气干密度性状在垂直方向均为上部中部下部,各部位的差异极显著。木材气干状态时体积干缩率为7.21%,全干状态时干缩率为2.54%;从全干到气干时,木材体积湿胀率为4.54%;从气干到吸水饱和时,木材体积湿胀率为12.41%;在垂直方向上,木材的体积干缩率为上部下部中部,而体积湿胀率为上部中部下部,且不同部位出体积干缩湿胀性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差异性显著。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34.7 MPa和53.22 MPa;横面、弦面和径面的硬度分别为3.49 kN、2.55 kN和2.45 kN;在垂直方向上,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横面硬度和径面硬度表现出上部中部下部的规律。由此可知,鹅掌楸天然林木材密度属轻中等水平,顺纹抗压、抗弯性能及硬度属一般水平,是适合加工利用的树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生杨和美杨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美杨的气干密度为0.399g/cm~3,基本密度为0.347g/cm~3,径向干缩系数为0.183%,弦向干缩系数为0.312%,抗弯弹性模量为7 373.34Mpa,抗弯强度为57.11MPa,顺纹抗压强度为18.36MPa。新生杨的气干密度为0.365g/cm~3,基本密度为0.330g/cm~3,径向干缩系数为0.188%,弦向干缩系数为0.240%,抗弯弹性模量为6 733.68MPa,抗弯强度为51.53MPa,顺纹抗压强度为16.48MPa。综合分析各项指标,美杨的材性优于新生杨的材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田间试验林中8年生转基因741杨与非转基因741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的横纹抗压比例极限应力除了全部弦向略低于非转基因741杨外,干缩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转基因741杨均高于非转基因741杨。除了干缩性差异不显著外,大部分性质差异显著,均达0.01极显著水平。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木材横纹全部径向抗压极限应力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绝干密度、弦面握钉力和冲击韧性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其余性质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鞭茜草木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鞭茜草木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鞭茜草木材质硬重,气干密度为0.877 g/cm3,基本密度为0.649 g/cm3;体积干缩系数为0.734,甚大;差异干缩为1.56,属小级.(2)抗弯弹性模量为19 160 MPa,抗弯强度为161.6 MPa,顺纹抗压强度为74.3 MPa,冲击韧性为68 kJ/m2,综合强度为235.9 MPa,属甚高级.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年生人工林米老排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0.577 g/cm3,0.554 g/cm3,0.463 g/cm3,属中等级别.木材全干差异干缩和气干差异干缩分别为1.963和2.442,弦向和径向干缩湿胀差异较大;木材端面、弦面和径面的硬度分别为5 717.0 N,3 963.7 N和3 822.8 N,弦面和径面的抗劈力分别为16和14 N/mm,弦面和径面的顺纹抗剪强度分别为11.6 MPa和11.3 MPa,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132.3 MPa和13 092 MPa,冲击韧性为62.5 kJ/m2,顺纹抗压强度为48.7 MPa;木材综合品质系数为3 909×105Pa,品质系数非常高,属高等级材.  相似文献   

14.
18a、8a生湿地松人工林间伐试验表明:间伐对湿地松直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出材量无显著影响。间伐对生长轮宽度、晚材率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生长轮宽度增加,增加幅度为11%-22%,晚材率增加,增加幅度为2%-3.5%。间伐对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木材密度下降,下降7%-15%。间伐对弦向干缩有显著影响,随间伐的强度增加,弦向干缩率下降9%.12%;间伐对18a生湿地松径向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径向干缩率下降9%.18%;间伐对8a生湿地松径向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径向干缩率下降18%。间伐对体积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体积干缩率下降14%-39%。间伐对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下降2%,纤维长宽比呈不规则的变化。间伐对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抗压强度增加2%.7%。间伐对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抗弯强度增加5%.7.5%,抗弯弹性模量增加15%.22%。湿地松中幼林间伐,其生长速度加快,其制浆特性降低不大,其力学性能提高,我省各地可适当进行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工作。  相似文献   

15.
对天目铁木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天目铁木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721g.cm-3,弹性模量11.2Gpa,弦向抗弯强度104.9Mpa,顺纹抗压强度46Mpa,顺纹抗拉强度126.7Mpa,综合强度为150.9MPa,物理力学性能属于中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火炬松纸浆材、建筑材定向培育过程中密度调控对其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以12年生、6年生火炬松人工林为材料进行火炬松中、幼龄林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对火炬松树高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对直径和材积有极显著影响,间伐强度越大,直径和材积增长越快;间伐对火炬松出材量有极显著影响,强度间伐越大,火炬松出材量越高;间伐对火炬松生长轮宽度有显著影响,而对晚材率无显著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增加;间伐对火炬松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但木材密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提高;间伐对火炬松的木材干缩率有显著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弦向干缩、径向干缩和体积干缩率下降;间伐对火炬松木材纤维的长度、宽度与长宽比无显著影响,但中龄火炬松木材纤维长度与宽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有所下降,而幼龄火炬松木材纤维宽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木材纤维长宽比则为一常数;间伐对火炬松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对中龄火炬松抗弯强度有显著影响,而对幼龄火炬松抗弯强度无显著影响,间伐后火炬松的主要力学性质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以24年生长白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研究材料,对其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木材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0.57 g/cm~3和0.54 g/cm~3,属中等级别。气干差异干缩和全干差异干缩分别为2.01和1.97,木材干缩率较大。径面和弦面抗劈力分别为13.42和10.18N/mm,抗弯强度为89.12MPa,弦面和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分别为11.85 MPa和12.35 MPa,抗压强度为54.27 MPa,端面、弦面和径面的硬度分别为3973N、1703N和1783N。长白落叶松子代木材的综合强度为143.39MPa,属中等级材。  相似文献   

18.
以8年生八角木(Illicium verum)木材为实验材料,对其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八角木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468、0.576、0.533 g/cm~3,属于中等级。木材端面、弦面和径面的硬度分别为5 500、4 050、3 730 N,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95.1、7 490 MPa,顺纹抗压强度为39.2 MPa,冲击韧性为29 k J/m~2。木材综合品质系数达2.869×108Pa,属高等级材。  相似文献   

19.
笔罗子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笔罗子(Meliosma rigida)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笔罗子木材气干密度为0.677 g/cm3,为中级,密度分散程度比较均匀,有利于旋切;其体积干缩系数为0.27%,其干缩性较小,尺寸稳定性较好;抗弯弹性模量为6.35 GPa,抗弯强度为79.95 MPa,均低于其他密度相近的树种;顺纹抗拉强度为153.97 MPa,顺纹抗压强度为48.02 MPa,属于中级;与其他密度相近的木材相比,笔罗子干缩性较小,软硬适中,具有一定的冲击韧性,是一种比较适合加工利用的树种。  相似文献   

20.
以6个杨树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对杨树的密度及干缩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杨树木材的加工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个杨树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为0.33~0.43 g/cm3,气干密度为0.39~0.51 g/cm3,全干密度为0.37~0.49 g/cm3,密度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50号杨、中林46杨、南杨木材密度沿径向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而108杨、N179杨和桑巨杨木材密度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加的趋势。杨树无性系木材气干和全干干缩差异均值分别为2.53和2.22,不同无性系间气干干缩率(径向、弦向、体积、干缩差异)和全干干缩率(径向、弦向、体积、干缩差异)差异均极显著。50号杨、N179杨和桑巨杨木材干缩差异沿髓心向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中林46杨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108杨和南杨则是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木材密度与不同状态下干缩差异呈极显著负相关;木材基本密度除与弦向和体积气干干缩率不相关,与其他干缩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干缩指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