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自中国广西的山茶属一个新种-北流连蕊茶。  相似文献   

2.
采用去壁低渗法及BSHG显带流程,对岳麓连蕊茶细胞染色体进行计数和核型及C—带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30;属于对称性很强的原始核型;其着丝粒带多而且明显,有中间带,其他带不明显。为研究其与山茶属其他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熟化扦插繁殖技术扩繁连蕊茶11万株。根据连蕊茶的观赏性、芳香味及耐热性从25种连蕊茶中筛选了黄杨叶连蕊茶、肖长尖连蕊茶、微花连蕊茶、岳麓连蕊茶、毛花连蕊茶、细叶连蕊茶等12个物种作为园林绿化的景观灌木树种;通过熟化修剪、施肥等技术快速营建连蕊茶采穗圃9亩;通过优化基质栽培培育盆栽连蕊茶2万盆,市场前景广阔,引导苗农和企业发展连蕊茶,对优化农村种苗种植结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根据连蕊茶的观赏性、芳香味及耐热性,我们从25种连蕊茶中筛选了黄杨叶连蕊茶、肖长尖连蕊茶、微花连蕊茶、岳麓连蕊茶、毛花连蕊茶、细叶连蕊茶等12个物种作为园林绿化的景观灌木树种。通过熟化修剪、施肥等技术快速营建连蕊茶采穗圃9亩,通过熟化扦插繁殖技术扩繁连蕊茶11万  相似文献   

5.
根据植物肌动蛋白(Actin)基因编码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山茶属植物荔波连蕊茶幼嫩茎段为材料,提取总RNA,进行RT-PCR。采用RACE技术扩增获得1 631 bp的Actin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lActin1(GenBank登录号KF366912)。序列分析表明,ClActin1开放阅读框(ORF)为1 134 bp,编码377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90 bp,3’非编码区407 bp。预测的ClActin1蛋白分子量为41.69 kD,理论等电点为5.31,具有Actin超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和肌动蛋白家族特有的特征信号序列。ClActin1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它植物肌动蛋白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在82%以上,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在97%以上。与其它植物肌动蛋白比较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山茶肌动蛋白与茶树和杨树的肌动蛋白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荔波边蕊茶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稳定,表明ClActin1基因可作为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6.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供试的山茶属植物24个种,分类属于山茶亚属(Subgen camellia)的 18个种,占供试总样的75%;茶亚属(Subgen Thea)的 1个种,占 4.17%;后生山茶亚属(SubgenMetacamellia)的2个种,占8.33%。其它3个种,占12.5%。  相似文献   

7.
<正>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山茶亚属(Subgen.Camellia)红山茶组(Sect.Camellia)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集食用油料及园林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树种。红花油茶收获期长达几十年,栽培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还具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探索红花油茶的栽培技术,对提升红花油茶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育种的方法,以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和山茶属红山茶组10个原生物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设计20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显示,杜鹃叶山茶与红山茶组原生种间反交时的杂交亲和性和育种效率要显著于正交组合。与杜鹃叶山茶进行杂交的亲和性,最好的是多齿红山茶C. polyodonta、南山茶C. semiserrata和浙江红山茶C. chekiangoleosa,其次是尖萼红山茶C. edithae、长毛红山茶C. villosa、滇山茶C. reticulata和全缘红山茶C. subintegra,较差的是厚叶红山茶C. crassissima和怒江红山茶C. saluenensis,最差的是毛蕊红山茶C. mairei。  相似文献   

9.
为给香花油茶归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明确香花油茶的分类地位,通过ISSR标记技术,探究香花油茶与山茶属中形态特征相似的其它5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香花油茶与供试山茶属5个种(小果油茶、南荣油茶、窄叶短柱茶、普通油茶、攸县油茶)遗传距离较远,各自聚类显著,因此香花油茶不属于参试的5个山茶物种;其中与窄叶短柱茶的亲缘关系为近,遗传距离偏小,但遗传距离也远大于种内差异,且形态特征与窄叶短柱茶最为接近,推测香花油茶可能是山茶属短柱茶组1个新物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古籍考证,采用民族植物学编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山茶属植物在《四库全书》10部古籍中的传统命名、资源分布状况、使用部位、炮制方法和护肤功效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为山茶属植物护肤产品的研发提供古代医学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古籍中记载的山茶属植物有山茶、油茶、滇山茶、茶梅、茶和普洱茶共计6种;叶片是使用最多的部位;炮制方法以煎煮和捣制为主;护肤功效中以治疗痈疮、脓肿提及频率最高。山茶属植物多被古人用于治疗皮肤科的疑难杂症,研究结果为山茶属植物的绿色、天然、功效良好的护肤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隶属于山茶亚属、茶亚属、后生山茶亚属的27种山茶属植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山茶亚属的种仁含油率较高,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亦较高(大多在85%以上),个别种还含有人体所必须的亚麻酸;后生山茶亚属种仁含油率相对较低,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亦较低,在不饱和脂肪酸中,还含有5.16—9.04%的芥酸。在山茶属植物中发现亚麻酸和芥酸,在国内乃属首次。  相似文献   

12.
以江西省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闽楠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样方法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群落有维管植物49科69属98种,其中蕨类植物有6科7属10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3种,被子植物有41科60属85种.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中有热带性属37属,温带性属22属;2)群落乔木优势种主要有:闽楠、茜树、缺萼枫香树、亮叶槭、豹皮樟,灌木优势种主要有:檵木、尖连蕊茶、马银花;3)群落的Raunkiaer频度级分布为A>B>C>E>D;4)群落的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Pielou指数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3.
山茶花及其药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志舟 《云南林业》2003,24(5):23-23
山茶花又名红山茶,是我国的名贵花卉,我国南北方诸省都有栽培,但以云南山茶最为著名,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云南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该属植物共约200种,主产东亚,中国近190种,云南约有60种。人们常说的山茶花,是泛指山茶属的观花树种,云南山茶(Camelliareticulata)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品种达120多个。云南山茶的栽培历史甚为悠久,早在唐代光化年间即有种植。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8年)的南诏图传中就画有宫廷园林中栽培的茶花园,当时称为“瑞花”,白族先民称为“橙花”。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徐霞客、杨升庵、郭沫若等均有不少赞颂云南山茶…  相似文献   

14.
根据Sealy的专著[A revision of the genus Camellia(London:Roy,Hort、Soc,1958)],茶科的山茶属包括约82种,分属12组。山茶属所有的种分布于东南亚,从日本到喜马拉雅山,到爪哇和苏门达腊。许多种在印度支那东南,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日本是重叠分布的。 山茶属第一个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数目(n=15)为Morinaga由茶(C、Sinensis)获得,  相似文献   

15.
<正> 粗齿红山茶和鄂西皱果茶是山茶科、山茶属、山茶亚属的两个新种,由广东省中山大学生物系主任张宏达教授于1984年定名。现将主要形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栽培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油茶物种资源调查过程中,自去年发现小黄花茶后,我们在黔东南州的雷公山东南部又发现了一种兼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油茶新种,经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近期鉴定,定名为长柱红山茶Camellia longistyla Chang sp.nov.并把它归入山茶亚属(Camellia)红山茶组(Camellia)滇山茶亚组(Reliculata)毛蕊系(villosa)之下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7.
<正>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我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茶油是由油茶果中的茶籽提炼而成,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享有"东方橄榄油"、"软黄金"等美誉。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高达85%~97%,更富含生育酚、角鲨烯、类胡萝卜素、山茶甙、茶多酚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并含有VE、VA、VD、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山大学生物系在我国南方发现一种可可茶(毛叶茶)Camellia ptilophylla属山茶属,茶叶亚属,茶组。 由可可茶制成的一芽两叶的茶叶含茶多酚33.26%,游离氨基酸1.017%,儿茶素  相似文献   

19.
贵州山茶属一新种-息烽山茶陈晓春,曾范安(贵州省林科院)关键词山茶属;息烽山茶息烽山茶新种CamelliaXifongensis Y.K.Liex.X.C.ChengetF.A.Zengsp.novSubgen.Camellia,sect.Camel...  相似文献   

20.
荔波连蕊茶GA2ox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GA2氧化酶是赤霉素生物合成代谢过程中关键酶之一,GA2ox家族基因常被用于植物矮化基因工程育种。[方法]根据植物GA2氧化酶基因编码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山茶属荔波连蕊茶嫩枝为材料,提取总RNA,进行RT-PCR。采用RACE技术扩增获得1 371 bp的GA2ox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lGA2ox1(GenBank登录号KJ502290)。[结果]序列分析表明,ClGA2ox1放阅读框(ORF)为1 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59 bp,3'非编码区310 bp。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7.31 kD,等电点为5.92,具有GA2ox超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和特有的氨基酸残基。ClGA2ox1蛋白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它植物GA2ox蛋白氨基酸的相似性达到8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山茶GA2氧化酶与烟草GA2ox蛋白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荔波边蕊茶不同器官及发育不同时期的均有表达,表达量有所不同:ClGA2ox1基因在2年生茎段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嫩枝和根中也有较高的表达,而在新抽生的嫩叶中最低。[结论]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明确ClGA2ox1基因的功能特征及揭示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