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刀蛏壳性状与活体质量、软体部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小刀蛏的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壳顶到后缘线长5个性状之间对活体质量和软体部重影响,并分别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和以表型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和软体部重作因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与体质量、软体部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本文中总决定系数为0.921和0.816,大于0.8,说明已找到自变量。本文分别以活体质量、软体部重为依变量,壳长X1、壳宽X2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为:Y_活=-24.670+4.900X_1+2.582X_2;Y_软=-8.976+2.223X1+0.956X2。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福建省福宁湾1~2龄尖刀蛏(Cultellum scalprum)的重量性状(活体重量、软体部湿重和干重、贝壳湿重和干重)、体尺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肥满度等指标,并作相关与回归分析、通径分析,以阐述尖刀蛏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表型性状生长特点、体尺性状与体重性状的相互关系等。结果表明,1~2龄尖刀蛏体重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28.09%~43.10%之间,体尺性状变异系数CV≤15%,重量性状变异系数大于体尺性状。尖刀蛏体尺与体重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性状间的回归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方程表示;该区域1~2龄尖刀蛏活体重量相对壳长、壳高和壳宽均呈现正异速生长(b1.0,P0.01),壳宽与壳长呈等速生长(b=1.0,P0.01),壳高与壳长、壳宽与壳高分别呈负异速生长(b1.0,P0.01);尖刀蛏体重性状与体尺性状(壳长X_1、壳高X_2和壳宽X_3)间的多元回归方程为:活体重量(BW)=-2.535 1+0.046 0X_1+0.060 4X_2+0.295 8X_3。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尖刀蛏的体尺指标壳宽的数值变化对其活体重量、软体部湿重和软体部干重等体重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最大,壳长对活体重量、壳高对软体部湿重和软体部干重等的直接影响次之;壳高通过影响壳宽进而对活体重量、软体部湿重和软体部干重等体重指标的间接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从大连旅顺龙王塘海域的四龄野生砂海螂(Mya arenaria)群体中随机选取50个个体,测量其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以及重量性状活体重(Y_1)、软体重(Y_2)等5项性状,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表型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测的5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系数从0.676到0.931。表型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重具有相同的影响:对二者起直接作用最大的均是壳长,其值分别为31.80%和23.90%;对二者起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壳宽,其值分别为10.80%和8.40%;壳高的作用最小。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与活体重(Y_1)和软体重(Y_2)关系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421X_1+1.563X_2+0.722X_3-125.360,Y2=0.348X_1+0.390X_2+0.169X_3-28.119。研究结果为砂海螂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以提高活体重或软体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长,同时加强对壳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扇贝“渤海红”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随机选取大口河海域浮筏养殖的90只体形规则的6月龄扇贝“渤海红”,对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等3项形态性状和体质量(Y)、软体部质量(Z)和闭壳肌质量(W)等3项体质量性状进行了测量,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渤海红”的壳长、壳高、壳宽与体质量、软体部质量、闭壳肌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宽、壳高对体质量影响的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壳宽的直接作用较大,壳高较小。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的壳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并不是很大,而其间接作用却达到最大,主要通过壳高间接影响体质量;壳长和壳宽对软体部质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影响(P<0.01),对软体部质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长,其次是壳宽,壳高主要通过壳长间接影响软体部质量;对闭壳肌质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长,壳高的直接影响作用不显著(P>0.05)。形态性状对各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底播虾夷扇贝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湿质量、软体部湿质量和闭壳肌湿质量直接影响养殖企业的产量和效益,也是育种工作者选育的目标性状。为了研究影响底播虾夷扇贝这三个性状的因子,分别测量了71个底播养殖虾夷扇贝的壳长(L)、壳高(L1)、壳宽(L2)、总湿质量(m)、软体部湿质量(m1)和闭壳肌湿质量(m2),使用SPSS 17.0采用通径分析的理论分析了各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所有测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长对总湿质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不显著(P0.05),壳高和壳宽对总湿质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壳高的直接作用较大,壳宽较小,壳宽主要通过壳高间接的影响总湿质量。壳宽对软体部湿质量的通径系数显著(P0.01),是影响软体部湿质量的主要因素。壳长、壳高和壳宽对闭壳肌湿质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不显著(P0.05)。形态性状对各体质量性状的回归方程分别为:m=-93.06+0.974 L1+2.617 L2(r2=0.935);m1=-34.779+1.849 L2(r2=0.879)。以上结果为我国北方底播养殖虾夷扇贝,亲贝的选育选择,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选择壳高大的亲贝,次要选择壳宽以达到选育总湿质量大的后代的目的。如果以提高软体部湿质量为目标,则主要选择壳宽。  相似文献   

6.
3月龄卵形鲳鲹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分别测定其全长(TL)、体长(SL)、头长(HL)等11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BW)。分别计算形态性状测量值和体质量数值之间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关联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卵形鲳鲹被测量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皆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通径分析中,3月龄卵形鲳鲹仅全长、体宽、体高和尾柄高的形态性状测量值对幼鱼体质量数据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将其确定为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P_2=0.493 6);决定系数分析显示,全长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大,达到24.39%。卵形鲳鲹的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性状的相关指数大小为R~2=0.888 1,说明该被选性状是与体质量关联的主要性状。设全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和尾柄高(X_(10))为自变量,设体质量(Y)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32.217 8+0.252 4X_2+0.378 2X_3+0.440 8X_4+0.634 1X_(10),回归预测的估计值与实际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故该方程可被用于卵形鲳鲹的实际生产。本研究可为卵形鲳鲹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测缢蛏新品种"申浙1号"不同月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随机选取4、9、11月龄缢蛏个体60个以上,测量其壳长(SL)、壳高(SH)、壳宽(SW)、活体质量(W),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与4、11月龄质量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壳长,分别为0.911、0.631,与9月龄活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壳高,为0.653。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4、9、11月龄活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壳长(0.562)、壳宽(0.433)、壳高(0.394),决定系数与以上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4、9、11月龄缢蛏活体质量(W)的最优回归方程:W4=–0.756+0.039SL+0.112SW,R2=0.849;W9=–10.622+0.095SL+0.404SH+0.644SW,R2=0.631;W11=–23.772+0.207SL+0.805SH+0.587SW,R2=0.909。研究结果为缢蛏人工选育过程中的亲贝选择和产量预测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野生企鹅珍珠贝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野生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 R?ding)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为其良种选育中亲贝的选优提供策略,实验随机选取200只三亚野生企鹅珍珠贝为研究材料,对其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斜高、铰合线长及前耳至后耳基部长)和质量性状(活体质量、软体质量、壳质量及闭壳肌质量)进行测量,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绞合线长与前耳至后耳基部长相关系数极显著(P0.01),与其他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9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及壳宽)对体质量、软体部质量、壳质量和闭壳肌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2、0.777、0.892和0.630。野生企鹅珍珠贝的壳宽对其体质量、软体部质量和壳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最大,分别为0.422(0.178)、0.357(0.127)和0.503(0.253);壳高对其闭壳肌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最大,为0.602(0.362)。结果表明,若以体质量、软体部质量或壳质量作为企鹅珍珠贝选育目标,应主要考虑壳宽;若以闭壳肌质量作为企鹅珍珠贝选育目标,应主要考虑壳高。[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6):48-56]  相似文献   

9.
不同贝龄华贵栉孔扇贝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3月龄、6月龄、7月龄、9月龄和15月龄的4个数量性状(壳高、壳长、壳宽和体质量)进行了测量,分析了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及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4个数量性状两两间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壳长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较高,壳宽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较小。通径分析显示壳宽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最小,除7月龄外,壳高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大于壳长。相关指数分析的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相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指数为0.910~0.943。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4个月龄时期壳高、壳长和壳宽对体质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研究表明,在6月龄后以壳高为主要选择指标,可达到对体质量的选择,研究结果为华贵栉孔扇贝选择育种中选育指标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施氏獭蛤选育群体壳体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经2代群体繁育的20月龄、养殖在水深5~7 m的泥沙质潮下带滩涂中的施氏獭蛤150个,测量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壳质量(x_4)、体质量(y_1)和软体质量(y_2)表型性状,进行相关的通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施氏獭蛤表型性状参数中,壳质量变异系数最高,性状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质量同软体质量和壳质量相关性均达0.85以上;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壳质量对施氏獭蛤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影响最大,对体质量通径系数达到0.657,高出壳长0.369,对软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下降,通径系数为0.436,高出壳长0.086,壳质量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体质量(y_1)和软体质量(y_2)与壳长(x_1)、壳质量(x_4)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_1=-14.769+0.613x_1+2.002x_4(r~2=0.806),y_2=-0.980+0.281x_1+0.500x_4(r~2=0.549),r~20.850表明存在对体质量性状影响较大的其他因素。以上结果为施氏獭蛤性状选择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绿色渔船是渔船未来发展必经之路,对渔船进行中剖面结构优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可使其符合渔船发展趋势。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海洋渔船中剖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选取纵向构件的板厚、剖面积、件间距等18个构件尺寸作为设计变量,建立以单位长度中剖面纵向构件质量轻量化的目标函数,根据《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2015)》提取总纵强度等8个约束条件,从而建立海洋渔船中剖面结构优化数学模型。改进的蚁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显示:43 m流刺网渔船的中剖面纵向结构舱段长度的质量共减轻12. 43%,且改进后的蚁群算法更为适用于渔船结构优化设计。经过中剖面结构优化的渔船自重明显变轻,载货量增加,渔船经济性得到改善,渔船的能效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于2014年和2015年秋季对济南地区23个采样点的鱼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两年调查中采集到鱼类分别为5目25种和6目28种,各采样点鱼类个体数量平均值为45.61尾和66.48尾,香农威纳指数分别为1.45和1.81,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72和0.74。典范对应分析表明,2014年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温和总氮;2015年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总氮。  相似文献   

13.
稳定高效运行的生物滤器是循环水系统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然而生物滤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该文分两部分对进水pH对流化床生物滤器硝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1)针对流化床生物滤器挂膜启动阶段进行研究,研究在自然挂膜情况下,不同进水pH(7. 0、7. 5、8. 0、8. 5)对流化床生物滤器启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滤器在pH 7. 5时启动时间最短,50 d左右便能够稳定运行,而且在此pH条件下生物滤器对TAN、NO2--N的去除效率最高。(2)生物膜成熟后,针对稳定运行的生物滤器进行试验,研究不同pH(7. 0、7. 5、7. 7、8. 0、8. 5)对生物滤器硝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滤器在pH 7. 7时,对TAN的去除速率最高,达到(0. 58±0. 02) mg/(L·h)。另外,生物滤器在pH 7. 5时对NO2--N的处理效果最好。试验还发现各处理组皆存在不同程度的NO2--N积累现象,该现象随着pH的升高不断加剧。适宜的进水pH能够缩短生物滤器的挂膜周期并提高其硝化性能。研究结果可以为海水生物滤器的挂膜启动和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伪雌鱼的培育是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全雄制种技术研发的关键环节之一,然而外源雌激素诱导获得的伪雌鱼表现出卵巢发育迟滞,降低了其育种价值和效率。为探讨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巢发育迟滞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从孵化后20日龄开始,用10 μg/L 17 β-雌二醇(E2)浸泡红鳍东方鲀稚幼鱼,每天浸泡1次,每次2 h,至90日龄结束。在90、180和330日龄分别采集处理组(10 μg/L E2)遗传雄性幼鱼和对照组(0 μg/L E2)遗传雌性幼鱼,比较两组幼鱼性腺的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特征、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激素(FSH、LH、E2和17α, 20βOH-PROG)和基因(fshr、lhr、erα、erβ1、erβ2)及脂质积累相关基因(lpl和vldlr)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10 μg/L E2可将遗传雄性幼鱼全部诱导为伪雌鱼,且伪雌鱼直至330日龄未二次反转为间性或者雄性,但其性腺系数、卵母细胞数量及卵黄生成前期的卵母细胞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雌鱼。此外, 90日龄伪雌鱼的lhr和pg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期对照雌鱼,而17α, 20β-PROG的含量及fshr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80日龄伪雌鱼的vldl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30日龄伪雌鱼的激素含量及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伪雌鱼性腺发育的形态学、组织学和性腺轴相关激素及基因变化规律可见,足够浓度的外源E2能够诱导并维持伪雌鱼的卵巢特征,但E2浓度过高,一方面可能抑制fshr和vldlr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脂质在卵黄生成早期卵母细胞中的积累,导致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母细胞生长迟缓;另一方便,高浓度E2抑制伪雌鱼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启动,是导致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母细胞数量较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连湾、辽东湾养殖水域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毛细管GC ECD法测定大连湾、辽东湾表层沉积物及表层、微表层海水中 16种有机氯农药 (OCP16 )的含量。结果表明 ,辽东湾海区表层海水OCPs平均质量浓度为 4 1.94ng/L ,显著高于大连湾海区 4 .5 2ng/L的平均值 ,但 2个湾OCPs质量浓度均未超出渔业水质标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OCPs平均质量分数为 10 .15ng/g ,也明显高于大连湾表层沉积物 6.17ng/ g的平均水平。表明辽东湾有机氯农药污染程度较大连湾重。大连湾各站位微表层海水OCPs含量显著高于表层水 ,显示微表层海水对OCPs有较强的富集作用 ,平均富集系数为 5 .1~ 15 .4。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大连湾(DL17)和辽东湾(ZD-LDW017)2个站点夏季海水的细菌16s rDNA文库,利用16S rDNA序列比对法,对大连湾和辽东湾夏季海水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2个海域的细菌主要为非培养细菌.每个海区分别随机选取了200个克隆进行酶切谱型分析和序列测定,共得到104个不同的DNA序列,其中大连湾51个序列,分别属于13种(属);辽东湾53个序列,分别属于13种(属).有6种菌为这2个海区所共有,这2个海区各自有不同的优势菌,且均未检测到致病菌,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湾和辽东湾海水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食源色氨酸添加量对不同密度下刺参生长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17±0. 5)℃下将初始体质量(湿重)为(3. 5±0. 1) 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饲养在40 L(53 cm×28 cm×34 cm)的玻璃水族箱中,密度分别为4(L组)、8(ML组)、16(MH组)和32(H组)头/40 L,分别投喂添加0%、1%、3%和5%色氨酸的饲料,饲养75 d,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试验测定了刺参体质量变化和代谢酶活性,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增加,刺参生物量增加,刺参增重率下降。最大生物量为196. 1 g(3%色氨酸,H组),最低增重率为35. 9%(5%色氨酸,H组);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3%色氨酸处理组刺参生长更快;在各养殖密度下,添加3%色氨酸处理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MDH)和苹果酸脱氢酶(LDH)酶活力低于其他处理组。高密度(H组)下,添加3%色氨酸处理组的ALT、AST、MDH和LDH活力分别为5. 56 U/g prot、1. 85 U/g prot、0. 17 U/mg prot、64 U/g prot,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添加1%~3%食源色氨酸可以缓解高密度养殖对刺参的胁迫,提高刺参生长率。  相似文献   

18.
稻田和池塘养殖鲤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湖南省凤凰、永顺、花垣3个县稻田养殖鲤鱼与池塘养殖鲤鱼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养殖的鲤鱼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与池塘养殖鲤鱼肌肉中的含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稻田养殖鲤鱼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要低于池塘养殖鲤鱼肌肉中的脂肪酸,而稻田养殖鲤鱼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于池塘养殖鲤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稻田养殖鲤鱼肌肉中的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显著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9.
2014年6月,按照海洋资源调查规范,调查北黄海大连沿岸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原产区中的旅顺口区塔河湾附近海域和大连金州新区城山头海滨地貌保护区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计算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相似性,探讨其修复策略。结果表明,两处海域刺参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基本相同,优势种组成相似,优势类群均为软体动物;物种组成因饵料条件及周边海域底质不同呈现差异性分化;两处海域内海星类与刺参的密度比分别约为1∶3和1∶1,海星类与刺参的生物量比值与密度比相同;海星类与海胆类密度比均约为1∶1和3∶1,海星类与刺参及海胆类密度和的比分别为1∶4和1∶1,海胆类与刺参密度比均约为1∶2。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刺参生境和增养殖区的养护、修复策略为:(1)多种共养,以参为主;(2)控制海星,适度增殖海胆;(3)提高初级生产力,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20.
3个仿刺参地理种群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谭杰 《水产学报》2007,31(4):437-442
运用微卫星DNA技术对仿刺参烟台群体、威海群体、大连群体的3个野生群各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对9个基因位点进行了扩增,共获得了59个等位基因。评估了9对微卫星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在0.5129~0.8794之间。结果表明:3个野生群体的平均杂合度观测值分别为0.6416、0.6595、0.5824,平均杂合度期望值分别为0.7641、0.7161、0.7364;在Hardy-Weinberg平衡条件下,进行了P检验,发现3个群体均有位点发生了显著偏离;对3个群体进行了配对Fst值计算,发现3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弱。从变异贡献率来看,95.68%的变异来自个体之间,4.32%的变异来自群体之间。经过聚类分析,发现威海群体和大连群体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烟台群体与前两群体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