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产房管理及产前产后护理工作在养猪行业中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若管理不当会引起母猪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仔猪的成活率下降,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故本文从产房建造设计、产房温度控制、产房空气调控3个方面阐述了母猪产房管理的措施;从产前、产后2个方面讲述了产前母猪的护理措施,产后仔猪的护理措施:清理粘液、补充营养、预防疾病、加强管理,产后母猪的护理措施:药物保健、日粮保健等,为广大母猪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房是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的对象包括分娩泌乳母猪和哺乳仔猪两个群体,产房管理的目的是既要给配种舍提供合格的断奶母猪,又要给保育舍提供合格的断奶仔猪。为此,本文结合养猪生产管理的实际,着重从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分娩接产技术、仔猪的寄养方法、产房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和仔猪的断奶模式及技术等方面,探讨提高产房管理效益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省西北风比较多,所以猪场场房合理布局应该是生活区在北,生产区在南,生产区里从北往南依次是公母猪生活区、产房、高床保育区、育肥区.如果饲养100头经产母猪,那么在母猪区要建有50个限位栏,2个产房,每个产房有10个产床,同时要建有与产房面积相当的高床保育栏.只有具备这些场房和设备,才能为成功养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唐立荣 《猪业科学》2012,29(8):52-53
产房是规模猪场的一个很重要的生产环节。产房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母猪的再利用。产房管理的中心任务:一是护理好母猪、让母猪能够顺利的进入下个生产周期;二是护理好仔猪,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提高乳猪成活率是个系统、综合的管理工作,需要我们把产房各个方面的管理技术要点做细、做扎实了才能够提高成绩。提高仔猪成活率主要有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侯明权 《猪业科学》2012,29(8):34-36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有效的母猪围产期和分娩管理是猪场经营成功的关键。产房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母猪护理、接产,看护好仔猪,确保母猪安全生产,仔猪健康成长。在产房阶段,母猪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饲喂程序、产房进猪前的管理消毒、母猪分娩前的准备、母猪接产、母猪产后的护理等。1产房母猪的饲喂程序产房母猪即分娩前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饲料的消化能13.8MJ/kg,粗蛋白17.5%,赖氨酸0.9%,钙0.9%,磷0.7%。母猪分娩前后根据其生物特性(有其自身的特性),在饲喂程序上要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6.
产房管理是发挥种猪繁殖性能遗传潜力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介绍了母猪分娩前产房的管理要点,如产房的清理与干燥、产房设备的维护与测试、待产母猪的洗消与饲喂管理。  相似文献   

7.
徐州地区夏季高温天气时间较长、温度较高,加强产房母猪及幼仔护理,提高幼仔成活率,已成为种猪场夏季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一般温度30℃上下,持续2-3个月;最高温度35℃以上,持续半个月左右。这种高温天气,对产房母猪及幼仔护理是非常不利的。笔者考察了徐州沛县几家种猪场,总结了夏季产房母猪及幼仔护理方法如下:l夏季母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1哺乳母猪饲养管理首先,在养殖环境上,必须保证规模化猪场空间的整洁干净,并为哺乳母猪设置独立的生活环境。需保证产房环境始终处在干净无菌的状态,尤其是在待产母猪进入产房前,必须对其进行彻底地消毒管理。包括工作人员在内,凡是进入母猪产房的,必须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并对进入产房的母猪进行全身清洗,以免在产房环境中存留病菌,给产后的管理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是繁殖的关键,只有做好各项产房管理工作,才能最大化的保证仔猪的成活率。通常要做好母猪的消毒、乳房的产前检查、控制好产房的温度和湿度、做好仔猪的保温等各项具体工作,仔细观察仔猪和母猪的生活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脏母猪进入产房刚出生的仔猪抵抗力较差,病菌的侵入很容易使其患病,且母猪分娩前,产床、保温箱等均已经进行彻底消毒,因而母猪属于引进病原体的唯一渠道。为此,在母猪进入产房之前,应彻底  相似文献   

10.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产房母猪和仔猪管理是猪场成败的关键.要养好产房猪群,首先要弄明白母猪临产、哺乳阶段以及仔猪在哺乳和断奶阶段的生理特点,依据其生理特点,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防疫保健程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各项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产房的各项生产指标,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1 产房母猪的生理特点和管理要点 分娩母猪的管理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和最重要的环节,母猪分娩时消耗很大的体能,是体质最虚弱的时候,最容易感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产房母猪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母猪分娩前后,保证母猪健康、食欲旺盛,多泌乳,同时保证断奶后母猪体况良好,顺利发情受孕,参加下一轮妊娠.  相似文献   

11.
1杜绝患病母猪进产房杜绝患病母猪进产房是防止仔猪疾病的重要手段。产房人员要对每头母猪进行检查,先看采食,再看状态,然后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现采食量少、状态差的母猪,且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就应怀疑是否为带病母猪,上报主管人员寻求解决办法。如果必须在这个产房饲养,那也不能算是正常母猪,不能记入这个产房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2.
邵谱 《北方牧业》2012,(2):19-20
正母猪的围产期是指母猪产前7天和产后7天,抓好此时的饲养管理,对母猪的膘情、健仔数、泌乳量、产科疾病、仔猪腹泻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下面谈谈母猪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朋友参考。1母猪产前7天的饲养管理1.1产房的准备母猪产房一定要干净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要彻底清扫产房,产床上下、水沟不留粪便、蜘蛛网等异物,可以用火碱水对产  相似文献   

13.
母猪分娩是养猪管理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每个小生命都是从这里开始生长的,如果在产房时生长不好那么对以后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所以在养猪的各环节中要特别注意产房的管理,做好母猪分娩和新生仔猪的各项工作。1.母猪在进入产房前5~7天,将产房打扫干净,用2%火碱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3头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长×大杂交母猪,根据胎龄和体况等参数随机将之分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其中试验A组21个重复,试验B组2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周期为从母猪转入产房直至断奶(仔猪23日龄),约30天。结果显示:试验A和B组产房第一排栏位(光照强度≥70~100Lux)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均显著优于整栋产房的平均水平(P0.05),提示提高光照强度有利于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田刚 《畜牧市场》2008,(7):30-31
一、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产房 根据母猪的预产期推算(预产期120d,平均114d),在母猪产前5~10d就准备好产房,要求干燥、保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16.
产房是猪场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做好产房的管理对保障猪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房需要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即母猪的保健、仔猪的护理、环境的控制和人员的安排.  相似文献   

17.
正加强种猪管理,在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中尤为重要,而种猪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产房管理。加强母猪在产房内的管理,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整齐度,提高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增加养猪收益。做好产房管理,应重点管理好以下两个关健环节。1产前要检查母猪乳腺1.1检查无效乳头,确定有效乳头数对于头胎母猪,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其乳头都应  相似文献   

18.
正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区域,产房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产房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母猪护理、接产,看护好仔猪,确保母猪安全生产,仔猪健康成长。产房的管理是一个精绌化的过程,需要精细操作、细节管理和全面掌控。当前大部分猪场采用21日龄断奶的生产模式,从妊娠母猪转入产房前的准备到断奶仔猪转群至保育舍,大约经历  相似文献   

19.
产房是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核心,母猪待产和分娩管理及产后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效益。在产房母猪科学饲养要求下,需要对分娩前后母猪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母猪食欲旺盛,泌乳量优质好,同时保证断奶时母猪体况良好,断奶后母猪7 d内发情率达90%以上。该文致力于制定产房母猪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3个不同设施的母猪产房产仔培育仔猪的试验,结果表明高床配套产房效果最佳,60日龄仔猪窝重达159.08±12.42kg,料重比1.181,育成率达100%,窝均盈利达676.51元,比四有产房的142.78±13.21kg、1.191、98.63%和562.97元分别提高窝重11.41%,节料0.84%,多育成仔猪1.37个百分点,提高效益20.17%;比传统产房的137.10±14.78kg、1.281、91.89%和465.12元分别提高窝重16.03%,节料7.81%,多育成仔猪8.11个百分点和增效45.44%.每头母猪应用高床产房比传统产房年可多获利422.78元,比四有产房也多获227.08元,而四有产房又比传统产房年多获197.7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