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老人与性     
情事 "人生来是要有伴侣的,如果夺走了他的伴侣,把他隔离起来,那他的思想就会失去常态,性格就会扭曲,千百种可笑的激情就会在他心头升起……"狄德罗在他的<修女>一书中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李财 《北京农业》2010,(6):13-15
他曾经是一个贫困的大学生;他,上大学不久就靠当家教赚取学费;他,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创业;他,曾经因为办"黑班"被撵得东躲西藏;他,如今已经成为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3.
我住的城市有很多民工,他们都是从乡下来到城市的,为的是挣钱养家糊口。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人。我公司行政部的大姐为了图方便,就固定了一个有传呼机的民工张平。他大约45岁,每次看见这个办公电话呼他,就立即赶来,如果太远赶不过来,就回个电话。一来二去,大家也就混了个脸熟,碰上我们需要干重活的时候,就叫他干。由于报销嫌麻烦,他大多是白帮忙,用他的话说,力气不需要成本。一天中午,他在我们公司搬了东西,就蹲在公司的门口写写画画,我看他蹲着写挺费力的,就叫他坐到我的办公位置上写。不经意间,我…  相似文献   

4.
是孩子就可能会犯错,父母要给他改错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认错、知错、改错中成长的。当孩子犯了错误。要允许他改正;当孩子犯了罪跑回家,你要给他做顿饭,他吃饱了送他去公安局自首:当孩子成了少年犯,进了少管所,你要常去看他,不要放进去就不管他,更不能说跟他断绝亲子关系,法律上能断绝,亲情上却断不了,因为那是你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潘家永 《新农村》2008,(12):29-29
我丈夫重男轻女,希望我为他生个儿子。由于我未能够满足他的愿望,生的是女儿,他就开始疏远我,女儿在他心中也是可有可无。女儿出生后的第2年,他就在外面另寻新欢,与“二奶”共同居住达3年之久,并生了一个小男孩。多年来他没有顾及我和女儿的生活,也没有给付相应的抚养费用。请问,我该如何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我与辛秋水先生可谓地地道道的忘年之交,他老人家的年龄几乎是我的两倍,做三农研究这一行,他是前辈,我是后学。但自从新世纪之初我们相识以后,就一直在一起工作,经常见面,无话不谈。即使现在我工作比较忙,他也年老体衰,但我也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陪他聊半天或一晚上。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位可敬的师长,也是我的挚友。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钻石王老五,也是一个情场浪子。他对相守终身的爱情观点不屑一顾。他爱说的话是:人既然来这个世界走一遭,就该多爱几个人。他的言下之意,当然是多甩几个人,不为谁停留。  相似文献   

8.
<正>他曾经是一个贫困的大学生;他,上大学不久就靠当家教赚取学费;他,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创业;他,曾经因为办"黑班"被撵得东躲西藏;他,如今已经成为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人物档案胡忠伟,1976年生于沈阳市苏家屯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4年考入  相似文献   

9.
你想出人头地吗?谁不想呢!他告诉我们:与别人背道而驰。 当初胡立阳在台湾大学念的是土木工程.去美国后可以直接攻读工科硕士,但他因为兴趣转变,想试试商科,这让他父亲很伤脑筋.因为他只差一年就毕业了.重新转科就意味着前面读的就浪费了.又要从一年级读起.毕竟在那个年代.一个公务员家庭要支持孩子出国留学很不容易。家人不知为他流泪多少次,父亲说如果你要一意孤行,就不给钱。  相似文献   

10.
龙培 《新农村》2007,(8):31-31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他有个儿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干活。打从儿子15岁的时候起,鲁班就送他去干农活、学织布、做木匠。可每次他都只干个一年半载就回来了。他说:种田太累、织布太苦、师傅太狠。总之,他什么都不想干了。鲁班听了以后,微微一笑,说:“那好吧,从今天起,你就别  相似文献   

11.
周海亮 《百姓》2010,(7):39-39
<正>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12.
赖廷阶 《农家参谋》2008,(10):32-32
他破产了,口袋里的1元钱及回家的一张车票是他那时全部的财产。车站检票时,他百感交集。"再见了!深圳……"一句告别的话还没说完,就已泪流满面。"我不能就这样走。"在跨入车门的那一瞬间,他退了回来,撕碎了车票。听着来往旅客天南地北的方言,他突发奇想。他用手中的1元钱在  相似文献   

13.
当记者在北京西站看见他的那一刻,他给记者的印象就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农民.穿的农服在记者看来就是最典型穷苦人家的装扮,他只提了一个蛇皮袋就来北京了,据记者了解.这已经是他挑的比较好的比较新的一身行头了.记者想带他去住宾馆,结果他还想让记者给他省钱,说住招待所就可以,好实在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机会     
《北京农业》2011,(6):2-2
由于出身贫寒,艾伦从六岁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为邻居捡拾农场上已经晒干的牛粪饼。据邻居说,他曾经找过许多孩子来干这个活儿,可是大家都嫌这份活脏而不肯做。艾伦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一直认认真真地干着。由于表现出色,邻居很快就给了他一份他很喜欢的工作—喂马。  相似文献   

15.
徐庶,才学与诸葛亮差不多,水镜先生劝他跟皇叔刘备干。徐庶投了刘备,出手不凡,指挥几千人,第一仗就杀了曹操两员大将,第二仗消灭了曹仁二万五千兵,还巧夺战略要地攀城。曹操听说徐庶是个人才,就想挖走。谋士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徐庶是个大孝子,只要把他母亲接来,老太太一句话就成。徐母不干,有人就摹仿老太太  相似文献   

16.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的文学大家,也是中国古代并不多见的才华之士。且不说他生前是游走于剧烈的政治漩涡,单说他在文章、诗词和书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足以让后人仰之弥高了。他是个美食家,甚爱吃,也会吃,下箸千金他是鄙视的,而让普通食物化为奇味,却是他的嗜好所在。他  相似文献   

17.
邢喜平是远近闻名的大忙人。有人说找他很容易,在田间地头,在培训班的课堂上,在种植户的家中经常有他的身影;可也有人说找他很难,家里的人说他早出晚归,公司的人说他刚来就下田去了,  相似文献   

18.
温商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温商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一位著名的韩国企业家感叹到:从我儿子8岁开始,我就跟他讲温商的故事,我相信等到他80岁的时候,他会发现,他一生的成功都来源于这些故事。  相似文献   

19.
潘家永 《新农村》2008,(7):35-35
我的邻居夏某喜欢喝酒。每每喝得酩酊大醉,回家后就打老婆。令老婆不堪忍受。我们好心去劝他。他竟然耍横:“打老婆是我的家务事,你们真是多管闲事。”编辑同志,这是管闲事吗?对这种动不动就打老婆的人能用法律治他吗?  相似文献   

20.
王大全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若是说起他的大自然森林猪专业合作社,他的话语就多起来了。这时候,你根本不相信他居然是个普通的农民。他的思维他的做法他的理想都是高端的实用的。他当之无愧是个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大自然森林猪专业合作社大自然森林猪专业合作社,位于木兰县西北部,距哈尔滨128公里。是2009年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养猪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