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禽类的生产过程中离不开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抗生素药物在防治禽类传染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用药不当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现针对禽类生产中抗生素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谈谈怎样合理使用这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是防治疾病的常用药,是由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并能杀死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物质。抗生素对家禽许多急性传染病或病的初期治疗效果很好,对慢性传染病或病的后期疗效一般较差。对病毒引起的家禽传染病一般都没有治疗效果,如鸭瘟、鸡新城疫等。其作用的强弱,主要由微生物的种类不同所决定。正确使用抗生素,才能提高疗效;滥用抗生素不仅达不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而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使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消息信使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5):40-42
禽场大量使用抗生素,至少有22种是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的抗生素。沙特阿拉伯“KingFaisal(KF)大学的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此不负责任地大量使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会引起一系列危险,会使人类传染病的治疗变得复杂。该项研究在东部地区随机选择了23个禽场,发现他们全都在饲料中和治疗疾病时使用了抗生素,研究鉴定了29种禽场广泛使用的抗微生物的药物,在Dammam地区和Al-Ahsa地区普遍使用的是恩诺沙星和氧四环素。研究指出,不正确使用这些抗生素,对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不良的影响,研究建议应该禁止兽医在人和动物…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是防治家禽疾病的常用药物。它对家禽的许多急性传染病或在亚急性、慢性传染病的初期,治疗效果很好,如青霉素治疗禽霍乱的效果非常好。对慢性传染病的后期疗效一般都较差。对病毒引起的家禽传染病一般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是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最有力武器,兽医在治疗畜禽疫病的过程中、假如是使用正确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抗生素在使用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主要问题有:①长期给药会导致药物在畜禽体内积蓄,引起中毒或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②随意更换抗生素,不仅造成浪费,达不到满意疗效,而且有时会产生药物拮抗;③给药剂量不准、剂量过大会引起中毒,甚至致死,剂量过小则达不到疗效;④给药途径不合适,不能取得良好疗效,而且还会提高治疗成本;⑤盲目给药,即会延误治疗,甚至将病情掩盖;⑥用药配合不当,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配合不当,会导致拮抗作用,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在控制与治疗畜禽感染、多种传染病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极大地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如抗生素的盲目使用、剂量的不断增加、配伍不当、错误的给药途径如青霉素G饮水治疗感染等给畜禽带来不良反应。还会造成治疗的失败,如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二重感染、耐药性的产生及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同时给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带来隐患,对人类健康及生存环境也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控  相似文献   

7.
对症用药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有时用药防治禽病的效果不佳,甚至会产生副作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其主要原因简述如下: (1)使用已过时失效的药物,当然不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2)治疗慢性病禽,都需要较长时间用药,最好能有计划地交替使用抗菌药;同时应注意合理的联合用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来防治某些禽病,其效果要比单独使用一种抗菌药好。合理联合用药能使两种抗菌药物起到协同作用或累加作用,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并增  相似文献   

8.
当前,给养猪业造成最大危害的是传染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有病毒、细菌(包括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及部分原虫)等。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称为抗菌药物。大多数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对病毒无效(但可控制其继发感染),主要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已有十几类数百种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在各种感染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禽业的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户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畜禽疾病则更加广泛.抗生素之所以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其原因一是抗生素能阻碍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导致菌体变形、溶解而死亡,如青霉素、杆菌肽等;二是抗生素能损伤细菌的胞浆膜的通透性,从而使菌体内的必须物质渗漏外溢,导致菌体死亡,如制霉菌素等;三是具有干扰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产生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在防治畜禽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中则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抗生素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后果,给畜禽养殖业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正确利用和使用好抗生素药物,养殖户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更正与道歉     
随着畜禽业的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户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畜禽疾病则更加广泛。抗生素之所以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其原因一是抗生素能阻碍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导致菌体变形、溶解而死亡,如青霉素、杆菌肽等;二是抗生素能损伤细菌的胞浆膜的通透性,从而使菌体内的必须物质渗漏外溢,导致菌体死亡,如制霉菌素等;三是具有干扰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产生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在防治畜禽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中则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抗生素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后果,给畜禽养殖业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正确利用和使用好抗生素药物,养殖户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给养猪业造成最大危害的是传染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有病毒、细菌(包括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等。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称为抗菌药。大多数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但可控制其继发感染),主要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兽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在我国的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养殖业发展迅速,饲料用量大,抗生素应用频繁,畜禽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抗药性尤为明显,过去不太严重或很少发生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病,现已上升为当地畜禽的主要传染病,这与长期滥用抗生素而引起耐药菌株增多有直接关系。近年又出现30多种新病原体,这些都要求新的抗生素和抗菌药不断出现,以适应需要。尽管现在有高科技的辅助和快速有效的筛选药物方法,新药的开发速度不如原来快,而耐药细菌种数的增加速率比原来快许多,世界卫生组织(wH0)要求各国制订出法律条例限制药物的滥用和使用,规定休药期、限定药物残留量等措施。专家强调指出,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肌体的免疫力下降。饲用抗生素对动物肌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抗生素还会导致抗原质量下降,影响肌体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等免疫过程,对疫苗的接种带来不良影响。抗生素长期被动物摄入肌体后,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各个内脏和骨骼等组织器官中,连续摄入就会使动物肌体的免疫力逐渐被削弱,使动物的慢性病增多,人类也会通过食用动物产品而造成健康危害。滥用抗生素会引起动物体内菌群失调和内源性感染,会使养殖成本增加。大量使用抗生素,在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会影响动物体内有益菌群间相互制约的格局,特别是长期大量滥用抗生素,会造成动物肌体内菌群失调,微生物平衡破坏,使潜伏在动物体内的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内源感染。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适宜的剂量难以达到所追求的预期效果,只有超量使用方能达到目的。因此,超量使用抗生素既增加了饲料的不安全性,又加大了养殖业的成本,降低了养殖业的比  相似文献   

13.
抗菌素在防治家禽传染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用药不当,也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归纳起来,在应用抗菌素防治禽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正确诊断,对症下药一药不能防百病,根据临床诊断,弄清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对某种抗菌素的敏感性。有条件时,还应通过药敏试验,并根据家禽病症轻重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的抗菌素。二正确掌握用药量和用药疗程抗菌素剂量的使用一定要适当,太小起不了治疗作用;太大造成浪费并可能引起严重反应。具体使药时,一般掌握开始应用时剂量宜稍大些,以便给病原微生物以决定性打击;对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剂量也可稍大些;而肝、肾功能不良的病禽,在用药时尽量选用对肝、肾影响小的药物。毒性大的药物如喹乙醇、磺胺类药物、马杜拉霉素等,要注意用量和疗程,同时要拌匀,如发现有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以辅助治疗。药物的疗程可视病情而定。一般传染病和感染症应连续用药3~5天,直到症状消失后再用2~3天,以巩固疗效,千万要防止因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的情况出现。另外要注意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与饲料、饮水中添加量的换算关系。例如,雏鸡使用某药物口服量为每千克体重12毫克,每日2次,换算成饮水给...  相似文献   

14.
禽康灵消毒剂杀菌灭毒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近几年来,随着“菜篮子工程”的上马。上海以及全国的养禽业迅猛发展,但是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也越来越多,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效益。在目前,有些疫苗本身还存在不足,再加上免疫程序不够完善,因此,对其中许多疾病还无法从根本上控制;对一些细菌性传染病,长期使用抗菌素等药物,既增加成本又极易产生耐药性菌株,而且使应用这些抗菌素时,还达不到抑菌和杀菌的效果。因此,应用一些新的消毒剂,能减少和消灭禽舍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耗费小,收效大的作用,是控制和消灭各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上海佘山化工厂生产的禽康灵新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畜禽业的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户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畜禽疾病则更加广泛。抗生素之所以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其原因一是抗生素能阻碍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导致菌体变形、溶解而死亡,如青霉素、、杆菌肽等;二是抗生素能损伤细菌的胞浆膜的通透性,从而使菌体内的必须物质渗漏外溢,导致菌体死亡,如制霉菌素等;三是具有干扰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产生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在防治畜禽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中则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抗生素药物也会产生不良后果,给畜禽养殖业将造成…  相似文献   

16.
王新华 《北方牧业》2013,(16):25+24
1禽大肠杆菌病1.1概述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菌引起的各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由于我国集约化养禽业迅猛发展,养殖场设施和卫生管理多不健全,致使大肠杆菌病普遍发生,特别是对肉鸡和蛋鸡的危害十分严重。鸡大肠杆菌病的表现形式复杂,又常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治疗十分困难。因为肉鸡对药物残留要求严格,很多药物不能使用,造成鸡用药产生残留,不用药死亡的局面,虽然蛋鸡的生长周期长,但是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1.2病原大肠杆菌是寄生在人和动物大肠的一种菌,是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饲养业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几十年来,抗生素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减少其代谢毒素对动物的毒害作用而在防治动物的疾病、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畜禽产品的产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的使用抗生素,尤其是饲养过程中使用抗病药物、促生长添加剂等,会造成药物的残留超标,产地的环境污染,导致肌肉的品质和加工产品的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抗菌素在防制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使用抗菌素,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在畜牧生产过程中,用药不当、滥用抗菌素现象普遍存在,带来许多不良后果,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合理使用抗菌素药物,发挥其最大潜力,争取最佳疗效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我们在临床冶疗中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畜牧动物养殖过程中,畜牧动物疾病一直是影响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以生猪养殖为例,常见的猪病就有猪瘟、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疾病,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而抗生素药物可对多种猪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也是猪病防治的常用手段。但是抗生素药物不能盲目使用,缺乏用药合理性,就会造成副作用,不仅达不到有效治疗的效果,也会引起病原菌耐药性的提升,进而加大猪病的防治难度。本文总结了目前猪病防治工作中抗生素类药物使用问题,并提出了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是防治疾病的常用药,是由细菌、霉菌等维生素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并能杀死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物质。抗生素对家禽许多急性传染病或病的初期治疗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